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1120783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7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北宋著名的书画家米芾的书法极富天真率意的特性,他的艺术风格又不同于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求意,而是能集古出新,他开辟了宋代尚意书风的另一条道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据宋史卷四百四十文苑六米芾传载:“(米芾)冠服效唐人,风神萧散,音吐清畅,所至人聚视之。而好洁成癖,至不与人同巾器。所为谲异,时有可传笑者。 ”类似的传闻非常多。这种性情决定了米芾强烈的个性,这与他在艺术上强烈地追求摆脱羁束的叛逆精神和力求惊

2、世骇俗出人意表的行为是相符的。苏轼称米芾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黄庭坚称米芾书法:“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挡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 ”同为“宋四家”的苏轼、黄庭坚对米芾有如此高的评价,可谓推崇备至了。他在系统与创新中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走的另一条集古出新的道路。米芾曾不无自豪地说:“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成家,人见之不知何为祖也。 ”他始终对自己高度个性化的风格保持着追求,这个风格主要可以从他用笔的特征和章法上来概括。在用笔上,米芾多以侧笔为主。侧笔是相对于中锋用笔而言的,它使笔毫欹侧于纸面并与用笔的运动方向成一

3、定角度。笔锋较外露,故能使线条造成爽利峻拔的感觉。米芾将侧锋用笔用到了极致。他又强调笔毫运动方向的多变,追求笔触的变化多端,即“八面出锋” ,他在海岳名言中用“锋势备全”来注脚这个“八面” ,这是相对于欧、虞、柳、颜等人单调贫乏的“一笔书”而言的。米芾还喜欢大量的提按顿挫的动作,而且这些动作的幅度往往都较大,富于跳跃性。这一点也是与他的“八面出锋”紧密相关的。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桔、润不肥” ,姜夔所记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大概也是此意。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

4、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 。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交,独出机巧。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米芾在书法史论上提出了“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 2 -空”的尚意书论。(节选自姜文彬宋代书法尚意抒情浅析 ,有改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米芾在继承与创新中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集古出新,天真率意,开辟了宋代尚意书风的另一条道路。B. 米芾在艺术上强烈地追求要摆脱羁束的叛逆精神和力求惊世骇俗出人意表的行为,是历代书法家中个性最强的。C. 米芾的书法用笔多以侧笔为主,笔锋较

5、外露,他又追求笔触的变化多端,喜欢大量的提按顿挫的动作,富于跳跃性。D. 米芾的书法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完美,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从米芾用笔的特征和章法上,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他始终保持着追求个性化的风格。B. 同为“宋四家”的苏轼、黄庭坚对米芾书法大加赞扬,可见,米芾书法非同凡响。C. 米芾到老年才自成一家;早年的书法只是集古字,是别人的书法的集合,没有什么书法价值。D.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他提出了“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的尚意书论。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

6、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的米芾,他的书法极富天真率意的特性,但又与求意的苏东坡、黄庭坚等人不同。B. 苏轼和黄庭坚从同一角度肯寇了米芾的书法成就:笔势沉着有力,抒发痛快淋漓。C. “八面出锋”就是“锋势备全” ,侧锋用笔,笔毫运动方向多变,笔触变化多端。D. 米芾书法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 ,与姜夔所记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意思相近。【答案】1. B 2. C 3. C【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 3

7、-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B 项, “是历代书法家中个性最强的”说法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于文中无据。故选 B。【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 “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 项, “没有什么书法价值”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为“他在系统与创新中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走的另一条集古出新的道路” 。故选 C。【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分析概

8、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 项, “八面出锋就是侧锋用笔”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根据第二段内容, “侧锋用笔”与“八面出锋”的笔法不同。故选 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9、”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

10、词(如“都”“所有” “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 4 -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

11、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 “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就要那棵

12、树伍中正米唐的门口长着一棵树。树是樟树,枝繁叶茂,像一大团无法握住的云。米唐常常对那棵树一望好半天。她在树下唱歌,在树下写字,还在树下跳舞。米唐娘看见了,说,米唐不唱了,该吃饭了。米唐就不唱了。米唐娘说,不写字了,该去撒把鸡食。米唐就不写了。米唐娘还说,米唐,不跳了,该去园子里剥些菜叶来。米唐就蹦蹦跳跳去了菜园。米唐考进了城里的学校。那棵树成了米唐学费的一少部分。凑学费的那些日子,米唐娘就想到了门前的樟树。当米唐娘的身后跟着几个肩背锄头手拿斧锯绳索的人时,米唐就知道,再怎么挽留这棵树也迟了。那一大团无法握住的云倒下来的时候,米唐远远地站着,买树的人也远远站着。树一倒地,米唐抓着一根枝就哭起来。

13、买树的人见了,劝她:米唐,别哭了,不就一棵树么?那些挖树的民工也跟着帮腔:再说,树就栽在离你学校不远的地方,你还可以去看!米唐就渐渐地住了哭。买树的人示意那几个人锯断了一些树枝。树枝脆裂的声音很响,响在米唐空旷的屋前。树让一家工厂买走,那家工厂在城里。米唐看见那棵脱光了衣服的樟树走上了去城里的路。米唐在樟树生长的地方,又开始唱歌。米唐娘听了,说,米唐,不唱了,你比娘幸运,树到了城里,你还在城里能看见,娘就真的看不见了。- 5 -娘的话,又说出了米唐的眼泪。米唐沿着那棵树走过的路,进了城。米唐念书的学校,隔那家工厂不远,也就是隔那棵树不远。米唐下了课,就对那家工厂望,就对那棵树望。星期天,米唐就

14、去看那棵樟树。米唐看见樟树栽在厂门口。厂子里的人很讲究,还为樟树搭了远看近看有点黑的凉棚,树很快就活了过来。米唐还看见有一个人还在为树浇水。渐渐地,米唐就跟浇水的那个人熟了。浇水的是老魏。米唐每次走的时候,就跟老魏说,魏叔,很感谢你,过几天来看你。说完,米唐就默默走开。再出去,米唐邀了个有照相机的女生。在树下,那个女生为米唐照了好几张照片。米唐回到家。米唐就高兴地对娘说,娘,那棵树长得好好的,还发了芽。说完,米唐还拿出了在树下照的照片。娘听了看了跟着高兴。米唐说,娘,往后,我还要买回那棵树!米唐还到那棵树下去。接纳城市的阳光和雨水,樟树完全活过来了,再没有那黑黑的凉棚遮盖它美丽的身躯。米唐站在

15、树下,老魏还在为那樟树浇水。只是那些从厂里出来的人,边走边说,有的人说到了树,说到了厂长,说厂长不应该拿职工要发的福利去买树,说这厂弄不好就要垮了。老魏看看他们走远,才对米唐说,米唐,这厂子怕不行了。米唐问,魏叔,厂里的人往后会不会对这棵树起坏心?老魏说,工人情绪不稳,说不定哪。米唐“啊”了一声。米唐很艰难地从那棵树下走回了学校。米唐从那所学校毕业后就恋爱了。米唐领着男友走向那棵树。站在那棵树前,米唐停下步,用手指着那棵树枝说,你看你看,那棵枝上还歇了一只黑鸟。男友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米唐说,你多看一眼,就不行?男友说,行。男友就紧紧地盯着那棵树。那树上的一只鸟让他盯飞了。这

16、个时候,米唐很幸福,也很沉醉。这个时候,米唐的眼里就有一些晶亮的泪水。城市这么大,这么繁华。米唐最喜欢的地方就是那棵树下。她经常把男友带到那棵树下。她看见那些从城市吹来的风,一阵一阵地翻看樟树的叶片;她看见那些枝头落下的叶片很眷恋地飘向大地;她还看见老魏 很坦然地在树下做最后的守望。男友说,米唐,恋爱的地方多着呃,你再换个地方行不行?米唐的眼里浸着泪水说,这棵树就是我家原来门口的那棵树,我想让她回家!- 6 -男友说,行。米唐门口的樟树又回来了。米唐也请人给那棵樟树搭了凉棚。她还对娘说,娘,有空的时候,给树浇上水。米唐走后,村里有人和米唐娘坐在屋里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门口的樟树:米唐娘,你

17、家米唐能耐呃,那棵你舍不得卖的树,又给你弄回来了!米唐娘说,当日挖门口的樟树时,我家米唐还在树下哭呃。我就晓得她舍不得,说不定她还要把这棵树要走呢。米唐娘说完,两行泪径直往下落。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采用比喻的形式,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樟树的繁茂,也为下文卖树为米唐凑学费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B. 小说反复提到米唐在樟树生长的地方唱歌,是为了突出强调米唐对樟树的依恋,也衬托了米唐内心的喜悦。C. 小说善于在细节处刻画人物,男友“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看” “紧紧地盯着那棵树”这些细节可以反映出他只是顺从米唐,并非理解她。D.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

18、述,写了陪伴树、卖掉树、看望树、买回树等内容,情节脉络清晰,于平淡之中充满了温暖的诗意。5. 文本多次写到米唐的“哭” ,每次“哭”的心情都不一样,请就画线部分任选三处做简要分析。6. 小说中的“那棵树”意蕴丰富,你认为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答案】4. B 5. 处表现了米唐的伤心与无可奈何;处既表现了米唐对樟树的想念,也表现了米唐为母亲看不到那棵樟树的难过;处表现了米唐有(男友)陪伴的幸福;处表现出了米唐的(对男友的不理解)委屈与渴望(大树回家) 。 6. 示例一:童年时的一个陪伴对象。具体就是指那棵实实在在的樟树。我认为是一种乡土情结。米唐门前的“那棵树”由农村到城市

19、,再由城市回归到农村,表现的是一种归属感;“那棵树”象征着米唐一直在坚守的乡土情结。示例二:童年时的一个陪伴对象。具体就是指那棵实实在在的樟树。我认为是某种情感的依恋。米唐门前的“那棵树” ,它陪伴了米唐,见证了米唐的成长,让米唐流泪,也让米唐欢喜,一直牵动着米唐的情感,对于米唐来说,这棵树已经成为她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寄托着米唐的某种情感。- 7 -【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B 项,小说两次写到米唐在樟树生长的地方唱歌,第一次是卖树之前,表现的是米唐的喜悦,而第二次是卖树之后,表现的应该是米唐对树的想念,含有淡淡的忧伤在里面。点睛:这

20、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 (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 (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 (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理解人物心情的变化需要结合小说的内容,在不同的情节中找到相关人物心情变化的内容分析。每次“哭”的心情都不一样,找到写“哭”

21、的内容,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情感。处, “树一倒地,米唐抓着一根枝就哭起来” ,一直陪伴米唐的樟树被砍掉卖钱了,她感到伤心无奈。处,结合“如米唐娘听了,说,米唐,不唱了,你比娘幸运,树到了城里,你还在城里能看见,娘就真的看不见了”分析,表现了米唐对樟树的想念,也写出了米唐为母亲看不到那棵樟树的难过。处,结合“这个时候,米唐很幸福,也很沉醉”分析,表现了米唐有(男友)陪伴的幸福。处,结合“男友说,米唐,恋爱的地方多着呃,你再换个地方行不行” “这棵树就是我家原来门口的那棵树,我想让她回家”分析,米唐的(对男友的不理解)委屈与渴望(大树回家) 。【6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

22、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需要理清小说故事要点:陪伴树、卖掉树、看望树、买回树,然后结合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那棵树”的内涵。小说中的“那棵树”意蕴丰富,解答时可以从“那棵树”的表层意思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从表层含义来看, “那棵树”就是指米唐家门前的那棵香樟树。深层含义,米唐对那棵香樟树的情感远远超过对一棵自然界的大树的情感,那树是米唐家门口的树,米唐把树看成自己家人一样,最终让树“回家” ,还有可能将树“要走” ,所以, “那棵树”是情感的寄托。可以把这种情感理解为“乡土情结” ,也可以不落实到具体情感,言之有理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8 -阅读下面文章,

23、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据 CNN 旗下财经网站报道,特朗普政府周四宣布,将对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价值 500 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产业投资,引发人们对于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战的担忧,美国股市暴跌。对于美国一些大型公司来说,与中国的贸易战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措施,苹果、波音、英特尔和其他跨国公司的日子将会变得很难过。星巴克也在中国市场投下了巨大赌注,并且正在收获成果。该咖啡巨头现在有大约 14%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其中国业务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摘自财经网材料二:2018 年 3 月 23 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了自美国进口的 7 类、128 税项产品

24、(主要是农产品)拟加征关税的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这是针对之前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 措施”的终止减让的回应,按照 2017 年统计,涉及金额 30 亿美金,与之前美国终止减让涉及的金额相对对等,产品结构也都是偏上游端。对于本周四特朗普签署的针对中国进口约 500 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的行动,中国政府将如何反制,目前并没有公布。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政府在处理中美双边贸易摩擦方面表现出了相对理性和沉稳。潘向东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注释:232 措施,是指基于美国商务部根据贸易法第 232 条款调查的结果,2018 年3 月 8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发了公告,对美国进口的钢铁、铝产品中止减让关税

25、,并加征10-25%的关税。专家认为该措施主要是针对中国的。材料三:从中美的贸易结构看,中国主要对美出口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包括家电、电子) 、纺织服装、家具灯具、玩具鞋帽等,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为中间产品和零部件,以大豆、飞机、汽车、集成电路和塑料制品为主。美国贸易保护虽然会对其国内部分行业形成利好,但将损害多数行业及消费者的利益。若美国对中国制造进一步提高关税实际上将等同于向消费者征税,势必增加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推升美国通胀,制约美国消费。摘自网易 财经频道材料四:- 9 -近日,美国政府连续对中兴通讯打出两记重拳:当地时间 4 月 16 日,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出售元器件等产

26、品,为期 7 年;17 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以50 票优势通过新规,禁止本国通信企业采购中国产品,其矛头直指中兴、华为等企业。对于美方的做法,商务部给出回应:美方的行为,表面上是针对中国,但最终伤害的是美国自身,不仅会使其丧失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还会影响成百上千的美国关联企业。更重要的是,这会动摇国际社会对美国投资和营商环境稳定的信心。希望美方不要自作聪明,否则只会自食其果。源自:央视新闻移动网综合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 500 亿美元的关税,引发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的担忧。B.针对美国的“232 措施” ,中国商务部公布了拟加

27、征关税清单,实际上是中国对美国的反制措施。C.美国对进口的产品提高关税,抬高了产品的销售价格,等同于向美国的消费者征税。D.美方对中兴的行为,表面上针对中国,看起来对中国的伤害较大,但最终伤害的还是美国自身。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根据材料一,特朗普政府宣布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产业投资,苹果、英特尔等科技公司的资金来源减少,公司发展将会受影响。B. 从中美的贸易结构看,中国主要从美进口大豆、飞机、汽车、电机电气音像设备等,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为中间产品,包括农产品、纺织服装、高铁装备等。C. 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进口约 500 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的行动,引起了

28、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立即实施了金额对等的反制措施。D. 美国此前宣布实施对从中国进口的 232 措施的终止减让,中国商务部公布拟对自美国进口的 128 税项产拟加征关税,并征求公众意见。9. 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分析如果中美展开贸易战,会给美国经济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答案】7. A 8. D 9. (1)中国采取报复措施,美国的大型公司会受连累,日子将会很难过。 (2)美国的农产品出口被终止减税,美国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3)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提高,消费水平下降,生活质量受影响。 (4)美国丧失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影响成百上千的美国关联企业。 (5)动摇国际社会对美国投资和营商环境稳定的信心

29、。- 10 -【解析】【7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A 项, “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 500 亿美元的关税”说法错误,原文是对“价值 500 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而不是征收 500 亿美元的关税。故选 A。【8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 “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

30、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 项, “资金来源减少”说法属于无中生有,于文无据;B 项, “中国主要从美进口大豆、飞机、汽车、电机电气音像设备等”说法错误, “电机电气音像设备”是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还有“中间产品”是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产品。C 项, “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说法错误,原文是中国表现的“相对理性和沉稳” 。故选 D。【9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答题区域,从中筛选

31、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回答问题。本题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分析如果中美展开贸易战,会给美国经济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通读题目所给的材料,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题目所给的四则材料,仔细阅读这三则材料,可以从中筛选出“对于美国一些大型公司来说,与中国的贸易战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措施,苹果、波音、英特尔和其他跨国公司的日子将会变得很难过” “星巴克也在中国市场投下了巨大赌注,并且正在收获成果。该咖啡巨头现在有大约 14%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其中国业务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 “2018 年 3 月 23 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了自美国进口的7 类、128 税项产

32、品(主要是农产品)拟加征关税的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 “若美国对中国制造进一步提高关税实际上将等同于向消费者征税,势必增加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推升美国通胀,制约美国消费” “美方的行为,表面上是针对中国,但最终伤害的是美国自身,不仅会使其丧失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还会影响成百上千的美国关联企业。更重要的是,这会动摇国际社会对美国投资和营商环境稳定的信心”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分析概括如果中美展- 11 -开贸易战,会给美国经济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

33、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二、古诗文阅读(38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

34、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

35、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 ”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 ”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张所死,飞感旧恩,鞠其子宗本,奏以官。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襄阳之役,诏光世为援,六郡既复,光世始至,飞奏先赏光世军。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12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10. 下列对文

36、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B. 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C. 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D. 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字” ,古人往往有名有字,一般自称时称名,称呼别人时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B. “河北” ,指黄河以北地区, “河”这里特指黄河。C. “跋” ,是一种相当于“序言”的文体,写

37、在书籍前面,用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D. “投壶” ,是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将箭投入酒壶中,投中多者为胜。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敌未灭,何以家为?”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些言论,成功地塑造了岳飞高大的形象,体现了岳飞崇高的思想境界。B. 岳飞不仅治军从严,严格训练,严肃军纪,而且有情有义,非常关心爱护自己的部属,朝廷颁发下的犒劳,也都平均分给部下将士。C. 岳飞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他善于以少击众,善于发挥众人的智慧,有勇有谋,因此有胜无败。就连他的敌人也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D. 虽然岳飞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

38、神,但是他性格过于正直刚烈,争论时不给别人留余地,最终因此蒙受灾祸。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答案】10. C 11. C 12. D 13. (1)译文:皇帝当初想为岳飞建造府第,岳飞推辞说:“敌人还没有被消灭,怎么能够建立自己的府第呢?- 13 -(2)译文:诸将远征,岳飞派自己的妻子慰劳他们的家眷;战死的将领,岳飞为之哭泣并且养育他们的孤儿,或者让儿子娶阵亡将领的女儿为妻。【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

39、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归”是归顺的意思, “韩世忠”是“留”的主语,应该断开,排除 A 项、B 项。 “世忠”作为“谂”的主语,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 D 项。句意:李宝从楚地来归顺,韩世忠留下他,李宝痛哭着要归顺岳飞,韩世忠写书信来告诉(岳飞) ,岳飞答复说:“都是为了国家,何必分你我呢?”韩世忠赞叹佩服。故选 C。【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

40、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 项, “写在书籍前面”错误。 “跋”写在书籍或文章之后。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故选 C。【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 项, “争论时总是打压别人”错,结合文本内容“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分析可,应是“争论时不屈服于人” 。故选 D。【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

41、,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 “营” ,建造;“辞” ,推辞;“何以为” ,怎么能够呢?,要干什么呢。 (2) “问劳” ,慰劳;“其” ,代词,他们的;“哭” ,为哭泣;“之” ,代词,他;“而” ,连词,表并列;“育” ,抚育;“或” ,或者;“以” ,介词,让;“婚” ,娶。【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 14 -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要注意

42、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代务农。岳飞出生时,有天鹅般的大鸟,在屋顶上飞过并鸣叫,因此父母便为他取名“岳飞” 。岳飞十分孝顺,母亲留在黄河以北地区,他派人去探望母亲,并且把母亲迎接归来。他的母亲有很难治愈的疾病,喂药的事岳飞一定要亲自来。他的母亲过世之后,他三天不喝水不吃饭。他的家里没有姬妾陪

43、侍。吴玠向来佩服岳飞,想要和他结交,便妆扮了有名的女子送给岳飞。岳飞说:“现在皇上到了很晚的时候还因忧心天下而没睡,怎么会是我们当大将的人享受安乐的时候?”岳飞推辞不肯接受,吴玠更加尊敬佩服他了。岳飞年轻时候喜欢大量喝酒,皇帝告诫他说:“你在某天到达河朔的时候,才可以痛快喝酒。 ”岳飞就再也不喝酒了。皇帝当初想为岳飞建造府邸,岳飞推辞说:“敌人还没有被消灭,凭什么安家立业呢?”有的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爱钱财,武臣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岳飞的部队每次安营扎寨的时候, (他)命令将士急驰下陡坡跳战壕,将士们都穿着厚重的铠甲练习。 (岳飞的)儿子岳云曾经练习下陡坡,马失蹄了,

44、 (岳飞)愤怒地拿鞭子抽他。兵卒里有人拿百姓一缕麻用来绑草垛, (岳飞)立刻斩首示众。士兵们晚上休息,百姓开了自家的门愿意接纳他们,没有兵卒敢进入。 (岳飞部队的)军号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 士兵生病了,岳飞亲自为他调药。将士远征,岳飞的妻子去他们的家慰问,有战死的,为他流泪痛哭并且抚育他的孤儿,或者让儿子娶他的女儿。朝廷有赏赐犒劳,都分给手下官兵,一丝一毫也不占有。(岳飞)擅长用少数人攻击很多人。 (他)想要有所举动的时候,就全部招集各个统制来一起谋划,决定了计谋以后再战斗,所以只有胜利没有失败。他突然遇到敌人的时候,就按兵不动。所以敌人说他们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曾经

45、问(他)用兵之术, (他)说:“仁义、智慧、信心、勇气、严格,缺少一样都不可以。 ”每当调配军粮, (他)一定会皱着眉头说:“东南地区的民力,消耗凋敝得很严重。 ”荆湖平定,招募农民经营田地,又作为屯田,每年节省一半的漕运。皇帝亲手书写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人的事迹赏赐给他。 岳飞在文章后题跋,单单指出曹操是奸贼所以鄙视他,特别被秦桧所讨厌。- 15 -李宝从楚地来归顺,韩世忠留下他,李宝痛哭着要归顺岳飞,韩世忠写书信来告诉(岳飞) ,岳飞答复说:“都是为了国家,何必分你我呢?”韩世忠赞叹佩服。岳飞尊重贤能礼遇士人,浏览经史典籍,平时唱唱雅诗,玩玩投壶游戏,谦逊谨慎得像个读书人。岳飞每次辞谢立功

46、后朝廷给他加官时,一定说:“这是将士们贡献的力量,我岳飞又有什么功劳呢?”但是他忠心忧愤,壮怀激烈,发表议论坚持正义,谈论问题都没有给人留余地,终于因为这点惹了祸患。(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

47、揆,安肯来邪?”14. 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 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C. 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D.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15.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答案】14. C 15.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48、。【解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C 项,错在“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阅读全诗可知正确的应是: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故本题选 C 项。【15 题详解】- 16 -试题分析:题干是“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这道题考的是分析诗中的诗人性格特点。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求考生找准诗歌中所塑造的形象本身,再用几个简练准确的词语概

49、括其特点,最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形象与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的内在联系或说明其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 23 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 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 “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意,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下句鼓励兄弟不辱使命。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