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线索 3 中国古代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四川高考模拟信息押题卷)下图是汉字“日” “月”在甲骨文中的不同写法对照表。商代甲骨内容多为“卜辞” ,文体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A中国的古代文字从此已基本定型B字体婉曲、厚实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C它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D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答案 D解析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发展成熟的标志,但并未定型,小篆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文字基本定型,故 A 项错误;B 项是隶书的特点,故 B 项错误;C 项是草书的特点,故 C 项错误;据材料中“日” “月”二字的不同写法可以看出,中国的
2、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故 D 项正确。2 “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 。春秋时期,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其目的是( )A巩固专制统治 B和谐人际关系C维护社会秩序 D确立儒学独尊答案 C解析 春秋时期没有形成专制制度,故孔子赋予“儒”新含义的目的不是巩固专制统治,故A 项错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故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不是孔子的主要目的,故 B项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遭到破坏,新的政治制度没有形成,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儒学,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故 C 项正确;确立儒学独尊地位是董仲舒的主张,
3、不是孔子的目的,故 D 项错误。3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兼儒墨,合名法”而编撰成吕氏春秋 ,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该书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思想界( )A缺乏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 B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大行其道C寻求新的治世之道成为共识 D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合的趋势答案 D2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缺少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与材料中“兼儒墨,合名法而编撰成吕氏春秋 ”不符,故 A 项错误;儒家和墨家的思想盛行与材料“兼儒墨,合名法”不符,故 B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都是为寻求新的治国之道,但与材料“兼儒墨,合名法” “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
4、”不符,故 C 项错误;从“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 ,可知在思想界出现了融合统一各派学说的趋势,故 D 项正确。4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知识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 ,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这一现象( )A表明分封制逐渐崩溃B推动了当时社会思想解放C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D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崛起答案 B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需要“士”的游说,促进了思想自由发展,由此导致“百家争鸣”出现,B 正确;A 和 C 是春秋争霸战争导致;D 属于经济上土地制度变化。5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
5、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答案 C解析 法律是外在的约束,不是从哲学高度的概括,故 A 项错误;董仲舒新儒学,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也都仅仅是粗糙的天命观,作为现成的、受到肯定的道德伦理去执行,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 ,只有宋明理学,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理”是万物本原,把道德与天理相结合,使道德成为一种内心的自觉,故 C 项正确;明清之际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经
6、世致用,主要是适应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 D 项错误。6(2018德州高三上学期期末)“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 ”这一观点反映了李贽( )A批判君主专制 B反对教条主义C主张学以致用 D反对儒家思想3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 ,并不涉及君主专制问题,故 A 项错误;同理,李贽反对把孔子的是非观强加于每个人,故 B 项正确;材料涉及是非观问题,与学以致用无关,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李贽反对孔孟权威,但并不反对儒学,属于儒学在明清之际的新发展,故 D
7、项错误。7(2018咸宁重点高中联考)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这说明( )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C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答案 B解析 “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可得出国家政策对科技发展影响大,故 B 项正确。8(2018衡水金卷高三全国大联考)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
8、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D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答案 A解析 材料中描述的“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都属于世俗文学,这主要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故 A 项正确;B 项本身说法错误,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通俗文学兴起的影响,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仅说明市民文学的兴起,并未涉及文言文体的发展,故 D 项错误。9(2018郑州一模)下表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作品中的部分章节,它可以作为个例来说明( )喻世明言第八卷 吴保安弃家赎友喻世明言第十六卷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9、警世通言第八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醒世恒言第二十卷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西湖二集第六卷 姚伯子至孝受显荣A.市民文学具有一定教化功能 B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4C小说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 D民间文学注重彰显个性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吴保安弃家赎友、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得出传统的义利观即君子重义轻利,根据材料“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姚伯子至孝受显荣”得出孝廉仍是儒学所提倡的道德品格,以小说为媒介,向市民阶层宣扬重义轻利和至孝廉洁的价值观,起到了社会教化的功能,故 A 项正确。10据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
10、斯文,信矣!”这说明( )A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C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D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答案 D解析 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 ,无法说明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 ,故 A 项错误;活字印刷始于宋代,故 B 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雕版印刷术促进了“经籍流布” ,即文化的发展传播,故 D 项正确。11(2018河北“名校联盟”高三质量监测)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
11、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 ”材料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 )A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辩证思想B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性C认识到中西方之间的民族差异性D维护国家荣誉的强烈民族自尊心答案 B解析 材料把西方学术视为“异端”而禁止,但西方学术并非糟粕,故 A 项错误;根据“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可知当时已经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性,故 B 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对西方科技和思想文化的认识,不能体现中西方之间的民族差异性,故 C 项错误;材料视西方学术为“异端” ,体现了清人闭目塞听、盲目自大的天朝上国心态,故
12、 D 项错误。12下图为 2014 年京剧 3D 电影霸王别姬在被誉为“好莱坞的风向标”的杜比剧院举行首映礼。导演滕俊杰说:“3D 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迈开了第一步,具有特殊的意义,但这绝不会到此为止,我们将继续努力,以创意智慧和创新勇气,让更多优秀的作品走5出去。 ”这充分体现了( )A中国京剧开始走向全世界B京剧艺术魅力普遍受到世界肯定C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D技术进步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答案 D解析 民国以来京剧便开始走向世界,A 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提供关于 3D 版霸王别姬在国外首映的反响,因而 B 项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一部京剧电影不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
13、化的博大精深,故 C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应用3D 技术,从而进一步推动京剧艺术走向世界,说明技术进步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故 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25 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材料二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
14、下受命于天子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地事天也,尤下之事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 新哲学的创立者必须建立一套包含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的体系,以宇宙论解释宇宙的诞生,以伦理学讨论整个人类问题以及确立人生行事的价值,以知识论确定实然和应然知识的基础。这个新哲学叫做程朱理学。张君励新儒家思想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孟子对于“忠君”的看法。(4 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思想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为了适应何种政治需要?(8 分)(3)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所述理学在“宇宙论” “伦理学”和“知识论”上的理论分别是什么?分析理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3 分)答案 (1)看法
15、:臣子应当忠于君主;臣子有权反抗独夫民贼。(2)变化:神化君权,强化忠君思想;需要:西汉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要求。(3)宇宙论:理是宇宙的本原;6伦理学:三纲五常;知识论:格物致知、先知后行。影响:巩固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压抑人性、扼杀自然欲求。14(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正史中表彰忠孝节义的“列传”一览表史书名称 成书年代 表彰名教的列传史记 西汉汉书 东汉三国志 西晋后汉书 南朝宋 列女宋书 南朝梁 孝义魏书 北齐 孝感、节义、列女梁书 唐 孝行陈书 唐 孝行隋书 唐 孝义、列女新唐书 北宋 忠义、孝义、列女、奸臣、叛臣、逆臣宋史
16、元 忠义、孝义、列女、奸臣、叛臣金史 元 忠义、孝义、列女、逆臣、叛臣元史 明 忠义、孝义、列女、奸臣、叛臣、逆臣表格能够反映我国古代正史在表彰名教方面变化的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答案 示例 1:趋势:正史表彰名教的列传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原因:学术上,儒学强调纲常名教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思想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文化教育上,儒家经典是封建教育及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总之,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纲常名教被统治者越来越重视,其在正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示例 2:趋势:宋朝之后正史表彰名教的列传数大大增加,忠排在孝之前。原因:政治上,宋朝之后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思想上,宋明理学形成,理学特别强调纲常名教,维护封建统治;文化教育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总之,宋朝之后,随着理学形成并成为统治思想,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正史中表彰名教的7列传数也大大增加,并且把凸显君权的忠排在孝之前。解析 这是一道观点论述题,首先必须根据以上材料,围绕我国古代正史在表彰名教方面变化的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如:正史表彰名教的列传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宋朝之后正史表彰名教的列传数大大增加,忠排在孝之前;再结合史实说明这种变化趋势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