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考点 27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主要考查考生筛选传记类文章中传主的品格、情操和主要事迹等信息以及筛选写景抒情类、议论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信息的能力。高考主要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匹配式,即给出四个选项,每个选项有两句话,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一种是分类式,即从文中抽取六句话分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组,如 2017 年高考天津卷第 10 题。其中,分类式最为常见。有时也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如 2018 年高考江苏卷第 9 题。在分类式题目中,题干的要求一般会有两种:一种是“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
2、现的一组是” ,一种是“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的一组是” 。考生要注意二者之间的差别。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知, “筛选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设置错误选项常见的方法有:1张冠李戴。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往往涉及多个人物、几件事情,而题干的要求多为“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某人的一组是” 。因而命题人在设置干扰项时,往往会把次要人物所做之事说成是题干要求表现的主要人物做的,从而造成对象的错位。2似是而非。传记类文章中所选传主的优秀品德往往呈现多面性,而命题人在设置干扰项的时候,往往会忽视题干所提出的某一种传统美德,而将传主所做的好事全部列出,从而混淆正误,扰乱考生的视线。预计 2019 年高考对
3、本考点的考查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如果阅读材料是人物传记类文章,那么考查的内容一般是人物的情操、主要事迹等;如果阅读材料是议论类文章,那么考查的多是有关论点、论据的信息;如果阅读材料是游记类文章,那么考查的多是有关景物描写的内容等。因此,考生解答筛选文中的信息类题目时,应先确定阅读材料是哪一类文章,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中信息加以筛选。考向一 客观型筛选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韦敻传2韦敻字敬远。志尚夷简,澹于荣利。弱冠,被召拜雍州中从事,非其好也,遂谢疾去职。前后十见征辟 , 皆 不 应 命 。 属 太 祖 经 纶 王 业 , 侧 席 求 贤 , 闻 敻 养 高 不 仕 , 虚 心 敬
4、 悦 ,遣 使 辟 之 , 备 加 礼 命 。 虽 情 谕 甚 至 , 而 竟 不 能 屈 。 弥 以 重 之 , 亦 弗 之 夺 也 。 所 居 之 宅 ,枕 带 林 泉 , 敻 对 玩 琴 书 , 萧 然 自 乐 。 时 人 号 为 居 士 焉 。至有慕其闲素者,或载酒从之,敻亦为之尽欢,接对忘倦。明帝即位,礼敬逾厚。时晋公护执政,广营第宅。尝召敻至宅,访以政事。敻仰视其堂,徐而叹曰:“酣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护不悦。有识者以为知言。陈遣其尚书周弘正来聘,素闻敻名,请与相见。朝廷许之。弘正乃造敻,谈谑盈日,恨相遇之晚。后请敻至宾馆,敻(不)时赴。弘正仍赠诗曰:“德星犹未
5、动,真车讵肯来。”其为时所钦挹如此。武帝尝与敻夜宴,大赐之缣帛,令侍臣数人负以送出。敻唯取一疋,示承恩旨而已。帝以此益重之。武帝又以佛、道、儒三教不同,诏敻辨其优劣。敻以三教虽殊,同归于善,其迹似有深浅,其致理殆无等级。乃著三教序奏之。帝览而称善。时宣帝在东宫,亦遗敻书,并令以帝所乘马迎之,问以立身之道。敻对曰:“传不云乎,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并圣人之训也,愿殿下察之。 ”敻子瓘行随州刺史,因疾物故。家人相对悲恸,而敻神色自若。谓之曰:“死生命也,去来常事,亦何足悲。 ”援琴抚之如旧。敻又雅好名义,虚襟善诱。虽耕夫牧竖有一介可称者,皆接引之。少爱文史,留情著述,手自抄录
6、数十万言。晚年虚静,唯以体道会真为务。旧所制述,咸削其稿,故文笔多并不存。宣政元年二月,卒于家,时年七十七。(选自周书 ,有删改)下列各项中,分别能够表现韦敻“淡泊名利”和“见识深远”的一项是( )A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 弥以重之,亦弗之夺也B敻唯取一疋,示承恩旨而已 酣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C弘正乃造敻,谈谑盈日,恨相遇之晚 欲不可纵,志不可满D旧所制述,咸削其稿 家人相对悲恸,而敻神色自若3【答案】B过 分 析 相 关 语 句 来 明 确 选 项 中 的 语 句 所 表 现 的 传 主 的 品 格 。 ( 3) 分 析 选 项 中 的 句 子 , 找出 最 符 合 题 干
7、要 求 的 选 项 。A 项,第一句出自第 1 自然段,主要表现韦敻对皇帝的征召的拒绝,即他不愿意做官,表现了韦敻淡泊名利;第二句也出自第 1 自然段,意思是皇帝对韦敻十分看重,但不能改变韦敻的志向,并没有表现出韦敻见识深远。B 项,第一句是说皇帝赏赐给韦敻很多缣帛,但韦敻只拿了一疋,以此表现对皇帝赏赐的感谢之情,这句话表明了韦敻淡泊名利;第二句是韦敻看到晋公的房屋时说的话,意思是沉溺于美酒、嗜好音乐,盖高大华丽的房屋,有一件这样的事情就没有不灭亡的,表现了韦敻认识问题的深刻,能表现韦敻的见识深远。C 项,第一句写弘正与韦敻的交往,主要表现了弘正与韦敻的投机,没有表现出韦敻淡泊名利;第二句是韦
8、敻回答皇帝询问安身立命的道理的话,意思是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不要骄傲自满,表现了韦敻看问题的深刻。D 项,第一句写韦敻对自己所写文章的做法,表现了韦敻谦虚沉静;第二句写韦敻儿子去世时韦敻的表现,体现了他看问题的深刻。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传是楼记【清】汪琬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斲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馀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 ,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
9、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 尊斝 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 ”遂名其楼为“传是” ,而问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4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 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
10、,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 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 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有删改)【注】缃帙(zh):浅黄色的函套。彝(y):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斝(ji):古代盛酒的器具。裒(pu)聚:聚集。呻占(zhn):诵读。柢(d):树根。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所认为的正确的读书方法的一组是( )部居类汇,各以其次是故藏而弗守
11、,犹勿藏也采其华而忘其实始乎博,终乎约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尊所闻,行所知A B C D【答案】D5名师点睛1分析题目中给出的语句的意义。题目给出的六句话(或八句话)或叙事或议论,而考生在解题时,要分析、理解每句话的意义,即该句话体现了传主的什么品格等。当然,须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叙述性语言,那么考生要弄清楚这句话写的是谁(是传主还是其他人) ,是事件的哪个阶段(是开始、发展还是结局) ;如果是议论性语言,那么考生要把握这句话是传主周围的人说的还是作者的观点等。同时,考生还要注意“能全部表现”和“能直接表现”的区别。2分析文章描写的人物和叙述的事件。考生要全面理解文章,关注下面几个方面:(1)了解
12、文章中出现的各种人物。了解文章写了哪些人物,明白这些人物与传主之间的关系。 (2)概括文章叙述的各类事件。了解文章写了哪些事情,理解这些事情体现了传主怎样的品格。 (3)把握传主的生平。明确文章写了传主的什么性格特点,这些特点与他的生活有何关系。明确在官场上,传主有何特点,职位的变化是怎样的,为何会有这些变化等。比如第 1 题,文章从多个角度对传主韦敻进行了介绍。考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将文章中对传主的介绍梳理清楚,即可轻松答题。考向二 主观型筛选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公鼐传6公鼐,字孝与,蒙阴人。曾祖奎跻,湖广副使。父家臣,翰林编修。鼐举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屡迁左谕
13、德,为宫讲官。进左庶子,引疾归。光宗立,召拜祭酒。熹宗进鼐詹事,乃上疏曰:“近闻南北臣僚,论先帝升遐一事,迹涉怪异,语多隐藏。恐因委巷之讹传,流为湘山之稗说。臣窃痛焉。皇祖在昔,原无立爱之心。只因大典迟回,于是缴还册立之后,有三王并封之事, 忧危竑议之后,有国本攸关之事。迨庞、刘之邪谋,张差之梃击 ,而逆乱极矣。臣尝备员宫僚,目睹狂谋孔炽,以归向东宫者为小人,不向东宫者为君子。尽除朝士之清流,阴翦元良之羽翼。批根引蔓,干纪乱常。至今追想,犹为寒心。夫臣子爱君,存其真不存其伪。今实录纂修在即,请将光宗事迹,别为一录。凡一月间明纶善政,固大书特书;其有闻见异词及宫闱委曲之妙用,亦皆直笔指陈,勒成信
14、史。臣虽不肖,窃敢任之。 ”疏入,不许。天启元年,鼐以纪元甫及半载,言官获谴者至十余人,上疏切谏,并规讽辅臣。忤旨,谯责。寻迁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充实录副总裁。鼐好学博闻,磊落有器识。见魏忠贤乱政,引疾归。初,廷议李三才起用不决,鼐扬言曰:“三才猷略素优,家近辇毂,可朝发夕至也。 ”侍郎邹元标趣使尽言,以言路相持而止。后御史叶有声追论鼐与三才为姻,徇私妄荐,遂落职闲住。未几卒。崇祯初,复官赐恤,谥文介。(选自明史 ,有删改)【注】梃击案发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神宗立长子为太子,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指使张差闯入太子居所。时人怀疑郑贵妃想谋杀太子。请简要概括公鼐举荐李三才的理由。【答案】李三
15、才以谋略见长;李三才家临近京师,早上出发晚上就可以到达。名师点睛主观概括型筛选信息题的解题步骤可以概括为:明确概括要求划定信息筛选的范围按要求提取信息并进行概括。1明确概括要求。要对题干要求进行适当的分解,明确信息筛选的目标、答题的范围。如上题的题干“请简要概括公鼐举荐李三才的理由” ,其中, “公鼐举荐李三才的理由”是7信息筛选的目标。2 划 定 信 息 筛 选 的 范 围 。 根 据 题 干 要 求 的 提 示 和 原 文 的 思 路 层 次 , 划 定 信 息 筛 选 的范 围 , 切 记 宁 多 勿 漏 。3按要求提取信息并进行概括。 “提取” ,就是根据筛选的目标,从原文中提取出相关
16、内容;“概括”就是用简练的语言对提取出的内容进行压缩提炼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 。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 ”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
17、,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 ”明日,武王有瘳。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
18、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馀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选自史记 ,有删改)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周公“仁”的一组是( )8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A B C D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兼 爱墨 子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19、,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然而今
20、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馀,越王击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
21、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9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选自墨子 ,有删改)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作者“兼爱”观点的一组是( )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
22、不可不务为也A B C D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君山 月夜泛舟记【清】吴敏树秋月泛湖,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游者之上也。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而余平生以为胜期,尝以著之诗歌。今丁卯七月望夜,始得一为之。初发棹,自龙口向香炉。月升树端,舟入金碧,偕者二僧一客,及费甥坡孙也。南崖下渔火数十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开上人指危崖一树曰:“此古樟,无虑十数围,根抱一巨石,方丈余。自郡城望山,见树影独出者,此是也。 ”然月下舟中,仰视之,殊途不甚高大,余初识之。客黎君曰:“苏子瞻赤壁之游,七月既望,今差一夕耳。 ”余顾语坡孙:“汝观月,不在斗牛间乎?”因举诵苏赋十数句。又西出香炉
23、峡中少北。初发时,风东南来,至是斜背之。水益平不波,见湾碕,思可小泊,然且行过观音泉口响山前也。相与论地道通吴中。或说有神人金堂数百间,当在此下耶?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灵洞庭君,恍惚如可问者。又北入后湖,旋而东。水面对出灯火光,岳州城也。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作横长状,稍上,乃不见。坡孙言:“一日晚自沙觜见后湖云出水,白团团若车轮巨瓮状者,十余积,即此处也。 ”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转南出沙觜,穿水10柳中,则老庙门矣。志称山周七里有奇,以余舟行缓,似不翅也。既泊,乃命酒肴,以子鸡苦瓜拌之。月高中天,风起浪作
24、,剧饮当之,各逾本量。超上人守荤戒,裁少饮,啖梨数片。复入庙,具茶来。夜分登岸,别超及黎,余四人寻山以归。明日记。(原文有删改)【注】君山:也叫湘山或洞庭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相传舜的妃子湘君到过这里,因此叫做君山。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描写游览君山所见景色的一组是( )秋月泛湖,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游者之上也南崖下渔火数十星,相接续而西仰视之,殊途不甚高大,余初识之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既泊,乃命酒肴,以子鸡苦瓜拌之夜分登岸,别超及黎,余四人寻山以归A B C D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王方翼,并州祁人也。祖裕,武德初隋州刺史,裕妻即高祖妹同安
25、大长公主也。太宗时,以公主属尊年老,特加敬异,数幸其第,赏赐累万。方翼父仁表,贞观中为岐州刺史。仁表卒,妻李氏为主所斥,居于凤泉别业。时方翼尚幼,乃与佣保齐力勤作,苦心计,功不虚弃,数年辟田数十顷,修饰馆宇,列植竹木,遂为富室。公主卒后,归长安。友人赵持满犯罪被诛,暴尸于城西,亲戚莫敢收视,方翼叹曰:“栾布之哭彭越,大义也;周文之掩朽骼,至仁也。绝友之义,蔽主之仁,何以事君?”乃收其尸,具礼葬之。高宗闻而嘉叹,由是知名。永淳中,车簿反叛,围弓月城,方翼引兵救之,至伊丽,河贼前来拒,因纵击,大破之,斩首千余级。俄而三姓咽面悉发众十万,与车簿合势以拒。方翼屯兵热海,与贼连战,流矢贯臂,徐以佩刀截之
26、,左右莫有觉者。既而所将蕃兵怀贰,谋执方翼以应贼。方翼密知之,悉召会议,佯出军资以赐之。续续引去,便令斩之,会大风,又振金鼓以乱其声,遂诛七千余人。因遣裨将分道讨袭咽面等,贼既无备,因是大溃,擒首领突骑施等三百人,11西域遂定。以功迁夏州都督。属牛疫,无以营农,方翼造人耕之法,施关键,使人推之,百姓赖焉。永淳二年,诏征方翼,将议西域之事,于奉天宫谒见,赐食与语。方翼衣有旧时血渍之处,高宗问其故,方翼具对热海苦战之状。高宗使袒视其疮,叹曰:“吾亲也。 ”赏赐甚厚。俄属绥州白铁余举兵反,乃诏方翼副程务挺讨之。贼平,封太原郡公。(选自旧唐书良吏 ,有删改)王方翼是怎样解决自己军队内部的叛乱的?请简要
27、说明。一、 【2018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重到沭阳图记袁 枚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
28、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
29、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12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 子 曰 : 闻 伯 夷 、 柳 下 惠 之 风 者 , 奋 乎 百 世 之 下 , 而 况 于 亲 炙 之 者 乎 ? 提 笔 记之 , 可 以 风 世 ,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注】风世:劝勉世人。(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 ,有删节)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宰沭阳二年 宰:治理B说当时决某狱 决:打开C代为治筐箧 治:备办D奉母
30、闲居 奉:侍奉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B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C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多数事已忘记了。D吕峄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宾主作别时,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再来了。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2)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4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二、 【2017 年高考天津卷】
3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
32、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 尚书 ,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13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
33、,考论实虚。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俗材因其微过,蜚条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 (王充论衡自纪篇 ,有删节)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岁凶,横道伤杀 凶:凶险B闾里未尝让 让:责备C辞师受论语 尚书 ,日讽千字 讽:背诵D游必择友,不好苟交 苟:草率,随便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B或以书丑得鞭 勉以行操为基C处逸乐而欲不放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D俗材因其微过 其孰能讥之乎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充美好品德的
34、一组是( )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礼敬具备,矜庄寂寥以笔著文,亦如此焉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幽处独居,考论实虚行苟离俗A BC D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B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C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D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充极少说别人的短处,而愿意说别人的长处。他为人清高自重,被人诬陷,也不14加辩白。B王充幼年时恭顺仁厚,未曾受父母责备鞭打。他追求好名声,喜欢结交杰出高雅的朋友。C王充做官时
35、不计较俸禄的多少和官位的高低,国君和将领召见时他考虑不周到就不对答。D文章从生活、读书、做官等多方面来写王充的为人处事,多采用对偶句式,既使人物形象鲜明,又言简意赅,富有节奏感。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2)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3)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三、 【2017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
36、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
37、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 【1】 以来,臣弑其君,子 弑 其 父 , 父 子 兄 弟 相 贼 杀 , 有 不 出 于 袭 封 而 争 位 者 乎 ?自 三 代 圣 人 以 礼 乐 教 化 天 下 , 至 刑 措 不 用 , 然 终
38、不 能 已 篡 弑 之 祸 。 至 汉 以 来 , 君 臣 父 子 相 贼虐 者 , 皆 诸 侯 王 子 孙 , 其 馀 卿 大 夫 不 世 袭 者 , 盖 未 尝 有 也 。 近 世 无 复 封 建 , 则 此 祸 几 绝 。仁 人 君 子 , 忍 复 开 之 欤 ? 故 吾 以 为 李 斯 、 始 皇 之 言 , 柳 宗 元 之 论 , 当 为 万 世 法 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15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后属疏远 属:亲属B诸侯更相诛伐 更:交替C子房亦与焉 与:参与 D不能易也 易:交换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39、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以有侯王 争必以利B三代之兴 知诸侯之不可复C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而诸子之论废矣D袭封而争位者 君臣父子相贼虐者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立诸子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时非圣人之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
40、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B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赞成丞相的意见。C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6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四、 【2015 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父祕,为偏将军,镇陇西。溥从父之官,专心坟籍。郡察孝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16稍迁公车司马令,除鄱阳内史。大修庠序,广招学徒,
41、移告属县曰:“学所以定情理性而积众善者也。情定于内而行成于外,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善积则习与性成。唐虞之时,皆比屋而可封,及其废也,而云可诛,岂非化以成俗,教移人心者哉!自汉氏失御,天下分崩,江表寇隔,久替王教,庠序之训,废而莫修。今四海一统,万里同轨,熙熙兆庶,咸休息乎太和之中,宜崇尚道素,广开学业,以赞协时雍,光扬盛化。 ”乃具为条制。于是至者七百余人。溥乃作诰以奖训之,曰: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盛志美,始涉学庭,讲修典训,此大成之业,立德之基也。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故始学者不好也。及至期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日闻所不闻,日见所不见,然后心开意朗,敬业乐群,忽然不觉大
42、化之陶己,至道之入神也。故学之染人,甚于丹青。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未见久学而渝者也。夫工人之染,先修其质,后事其色,质修色积,而染工毕矣。学亦有质,孝悌忠信是也。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又曰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亏。斯非其效乎!今诸生口诵圣人之典,体闲庠序之训,比及三年,可以小成。而令名宣流,雅誉日新,朋友钦而乐之,朝士敬而叹之。于是州府交命,择官而仕,不亦美乎!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使杨、班韬笔,仲舒结舌,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然积一勺以成
43、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贯之,积渐以进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滞而不通,何远而不至邪!溥为政严而不猛,风化大行,有白乌集于郡庭。注春秋经、传,撰江表传及文章诗赋数十篇。(节选自晋书虞溥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汉氏失御 御:控制。B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渝:违背。C夫工人之染 染:着色。D朝士敬而叹之 叹:赞叹。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17A岂非化以成俗 始以强壮出B咸休息乎太和之中 相与枕藉乎舟中C甚于丹青 善假于物也D朋友钦而乐之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
44、译成现代汉语。(1)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2)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4文言文中,虞溥在奖训学人时对学习目标、态度和方法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简要概括。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画 8 处)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闯关检测1D以自己作为祷祝的抵押品,为武王祈祷。表现了周公的仁厚。是周公告诫自己的儿子伯禽不要傲慢。表现了周公的仁厚。说的是周公讨伐叛国者,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怀。是说周公平定天下。2B【 解 析 】 、句都体
45、现了墨子的“兼爱”思想。联系前文可知句是强调兼爱的结果。句是说明天下君子认为兼爱难以推行的原因。句阐明了兼爱的重要性。 3B184王方翼手下的番兵怀有二心,商量擒住王方翼后投敌。王方翼暗中得到消息,召集他们前来,假装拿出物资赏赐他们,一个一个把他们引出去杀掉,趁着大风,敲着锣鼓,杀了七千多人。【 解 析 】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题目问王方翼是如何解决自己军队内部的叛乱的,相关信息在文中第三段,读懂这段内容,就能顺利作答。高考链接一1B【 解 析 】 B 项, “说当时决某狱” ,意思是“谈论当时判决某个人的诉讼案件” ,所以“决” ,判决。2C【 解 析 】 C 项, “多数
46、事已忘记了”并不是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而是作者袁枚,原文“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 。3 (1)天快亮的时候,行驶了六十里,吕峄亭在十字桥迎接,两人(见面)十分欣喜,便驱车一同前往。(2)伯夷、柳下惠那样的高风,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也能奋发,更何况亲受熏陶的人呢?【 解 析 】 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中得分点:“迟明” ,天快亮的时候;“延候” ,迎接;“峄亭延候于十字桥” ,状语后置句;“骈辚同驱” ,驱车一同前往。第二句中得分点:“奋” ,奋发;“而” ,连词,表递进;“于” ,介词
47、,引出对象;“亲炙” ,亲受熏陶、直接受到教诲或传授。4为官当勤政爱民,百姓会怀念他;为人当感恩重义,后代会仿效他。【 解 析 】 首先审题,把握题干的要求, “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 , “风世”根据注解可知是劝勉世人的意思。作答时需要从全文概括,可以从作者在沭阳为官离任后重到沭阳的情形及最后一段分析, “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 ,“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说明为官当勤政爱民,百姓会怀念他。为人当感恩重义,后代会仿效他。二1A19【 解 析 】 此项中的“凶”是年岁不好、遭
48、遇灾年之意。2C3A【 解 析 】 回答此题,首先要根据上下文明白题中 6 个句子的意思,考查它们是不是表现了王充的美好品德;然后紧扣题干中“全都表现王充美好品德的一组”这个要求,运用排谬法在四个选项寻找正确答案。4C【 解 析 】 此题的断句标志,可主要根据句式的对偶关系来考虑:“才高”相对“口辩” ,“苟作”相对“谈对” ,于是可知“苟作”和“谈对”之后都应断句。再根据动词来判断:动词“非”的宾语“其人”后应断句。5B【 解 析 】 题中,B 项错误在于,该项“他追求好名声”的说法同文本中“不好徼名于世”的说法相悖。6 (1)又赶上兵荒马乱,怕被仇人捉住。(2)他的言论初听时似乎很古怪,与众不同,直到把他的话听完了,大家才认为说得很正确。(3) (王充)爱广泛地阅读古书,喜欢听不同于流俗的言论。【 解 析 】 第(1)句的“会”是“恰好碰上、正赶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