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调节考点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1193048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调节考点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调节考点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调节考点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调节考点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调节考点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考点 2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反射弧(1)构成反射弧的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也称感觉神经元,胞体在神经节内,神经纤维终末在皮肤和肌肉等部位形成感受器。传出神经元也称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和植物神经节内,神经纤维在肌组织和腺体等部位,形成效应器。中间神经元是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整合作用的神经元,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内,其突起一般也位于灰质。(2)反射弧的完整性反射弧结构不完整,无法完成反射。不经历完整反射弧所引起的反应不可称为“反射”:刺激传出神经,虽然也能引起效应器作出一定的反应,但不能称为反射;从接受刺激到大脑皮层产生疼的感觉也不能称为反射。2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1)兴

2、奋的产生2a 点之前静息电位:神经细胞膜对 K 的通透性大,对 Na 的通透性小,主要表现为K 外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ac 段动作电位的形成:神经细胞受刺激后,Na 通道打开,Na 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迅速逆转,表现为外负内正;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ce 段静息电位的恢复:Na 通道关闭,K 通道打开,K 大量外流,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ef 段静息电位:K 通道开放,K 外流。(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膜外: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膜内: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特点:可双向传导(但在机体内反射弧中只单向传导)。(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递

3、质的释放、性质及作用物质阻断突触处神经冲动传递的 3 种可能原因a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止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b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c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或抗体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3大脑皮层的 3 大功能(1)一切“感觉”形成的唯一场所躯体感觉中枢。(2)对低级中枢的反射活动予以“控制” ,因而大脑皮层是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3)具有“语言、学习、记忆、思维”功能。题型一 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分析1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3A伸肌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刺激处效应器也能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C该反射弧完成反射活

4、动的过程中,兴奋在和处的传导是双向的D正常情况下,大脑皮层无法控制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答案 A解析 从神经中枢处突触的形状可以判断与伸肌相连的两条神经元中,所处的神经元为传入神经,另一条神经元为传出神经,所以伸肌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A 正确;只有通过完整反射弧的活动才是反射,仅刺激处效应器引起的反应不是反射,B 错误;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的传递和传导都是单向的,C 错误;图中的反射是由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所以大脑皮层可以控制该反射,D 错误。方法技巧 “三看”法判断反射弧结构(1)看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看脊髓灰质结构:与前角(宽)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

5、窄)相连的为传入神经。(3)看突触结构(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所以与 “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2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排尿的低级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平时,膀胱逼尿肌(位于整个膀胱壁)舒张,尿道内括约肌收缩,膀胱内贮存的尿液不致外流。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膀胱充盈时,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产生_,其在 A、B 间的传导是_(填“双向”或“单向”)的。(2)正常人在没有合适的时机或场所时能够憋尿,这是因为脊髓排尿中枢受_的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具有_调节的特点。这个过程中,神经元释放的抑制性递质和突触后膜结合后

6、,突触后膜电位表现为_。答案 (1)兴奋(动作电位、神经冲动) 单向(2)大脑皮层(高级中枢) 分级 外正内负解析 (1)膀胱充盈时,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产生兴奋(动作电位、神经冲动),其在A、B 间的传导是单向的。(2)正常人在没有合适的时机或场所时能够憋尿,这是因为脊髓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这个过程中,神经元释放的抑制性4递质和突触后膜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易错警示 (1)产生感觉完成反射一切感觉无一不是形成于大脑皮层,其产生路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上行传导至大脑皮层,可见传出神经及效应器受损时仍可产生感觉,但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及

7、神经中枢受损时将不形成感觉。(2)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这一高级中枢调控。题型二 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的分析3(2018宁波一模)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 M 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膜电位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培养液 M 只有钠离子的浓度会发生变化B图中 a 点后,细胞膜内钠离子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C曲线的峰值大小与培养液 M 中钠离子的浓度有关D图中 c 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答案 C4(2018全国,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 K 和 Na 的分布特征是( )A细胞外 K

8、 和 Na 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 K 和 Na 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 K 浓度高于细胞内,Na 相反D细胞外 K 浓度低于细胞内,Na 相反答案 D解析 神经细胞内 K 浓度明显高于细胞外,而 Na 浓度比细胞外低。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造成 K 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模型构建 Na 、K 与膜电位变化的关系1细胞内 K 浓度影响静息电位Error!52细胞外 Na 浓度影响动作电位Error!题型三 神经调节的综合知识应用5如图表示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兴奋性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

9、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接受神经递质前,突触后膜的电位分布为外正内负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所有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改变并开始传播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 内流答案 C6(2018漳州八校联考)分析有关神经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科 学 家 发 现 人 体 中 有 一 种 与 肥 胖 有 关 的 物 质 瘦 素 。 通 过 小 鼠 实 验 发 现 , 瘦 素 可 以 通 过 血脑 屏 障 , 然 后 与 下 丘 脑 特 异 性 受 体 结 合 , 把 人 体 相 关 物 质 含 量 的 信 号 传 递 给 下 丘 脑 的 体 重 调节

10、中 枢 , 调 节 摄 食 行 为 。 图 1 表 示 瘦 素 通 过 下 丘 脑 发 挥 作 用 的 过 程 , 图 2 为 图 1 中 某 局 部 模 式图 。(1)图 2 中结构称为_,此结构在图 1 中有_个。兴奋在图 2 所示结构中的传递方向是_(填“单向” “双向”或“无方向”)的。(2)瘦素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下丘脑,通过一系列调节,从而抑制食欲,减少能量的摄取,达到减重的效果。此时饱中枢和摄食中枢的兴奋性依次是_。A增强、增强 B增强、减弱C减弱、增强 D减弱、减弱(3)图 2 中物质 A 是_,若当图中 c 神经元释放物质 A,并引起的抑制,则此时处的膜电位是_,大脑皮层将_(填“有”或“无”)饱感。答案 (1)突触 7 单向 (2)B (3)神经递质 外正内负 无解析 (1)图 2 中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称为突触 ,此结构在图 1中有 7 个,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图 2 所示结构中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6(2)瘦素的作用是抑制食欲,因此导致饱中枢和摄食中枢的兴奋性依次是增强、减弱。(3)图 2 中物质 A 是神经递质 ,若当图中 c 神经元释放物质 A,并引起的抑制,则此时处的膜电位不能发生反转,仍然是外正内负,大脑皮层将无饱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