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1404121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文学(2005 年南京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2.文学惯例(2007 年江西财经大学考题)(分数:2.00)_3.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2007 年兰州大学考题、2009 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2009 年陕西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4.话语蕴藉(2003 年北京师范大学考题、2008 年首都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5.含混(2005 年北京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6.含蓄与含混(2

2、006 年苏州大学考题)(分数:2.00)_7.文学语言(2004 年东北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8.文学性(2011 年四川大学考题、2011 年中国人民大学考题、2010 年武汉大学考题)(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9.文学概念的两种含义以及中国古代“文学”概念的演变。(2008 年湖南大学考题)(分数:2.00)_10.如何辨别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别?你对近年来学界对于文学“界限”的争论怎样认识?(2009 年华南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11.为什么说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2009 年华南师范大学考题、2006 年湖南大学考题、2

3、003 年北京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12.简论文学的审美属性。(2007 年湖南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13.试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2006 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14.怎样理解话语蕴藉?(2011 年武汉大学考题)(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5.举例论述你对文学审美性的理解。(1999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16.从理论和时间(文学例证)两个角度谈一谈文学与非文学的边界问题。(2007 年华中科技大学考题)(分数:2.00)_17.试论述文学与经济基础的“中介”。(1996 年北京师

4、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18.文学与政治的关系。(2005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19.为什么说文学是思想性最强、理性色彩最浓的一种艺术?(2001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20.谈一谈文学的功利性问题。(2004 年东北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21.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坚阿多诺曾就艺术生产的审美与社会双重属性论述道:“艺术之所以是社会的,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生产方式体现了其生产过程中各种力量和关系的辩证法,也不仅仅因为它的素材内容取自社会;确切地说,艺术的社会性主要因为它站在社会的对立面。但是,这种具有对立性的艺术只有在它成为自律性的东西时才会出现

5、。通过凝结成一个自为的实体,而不是服从现存的社会规范并由此显示其社会效用,艺术凭借其存在本身对社会展开批判。”试就阿多诺的这一论述谈谈你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解。(2008 年湖南大学考题)(分数:2.00)_22.文学审美情性与以丑为表现对象是否矛盾,为什么?(2005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23.举例说明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1998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24.联系作品,谈谈你对文学言语特征的认识。(2008 年山东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25.文学语言的深层义是怎样生成的?(1998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26.举例说明

6、为什么语言艺术的表现很少受时空的限制?(2002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27.文学概念的演变及各时期的基本内涵。(2012 年复旦大学考题)(分数:2.00)_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文学(2005 年南京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我们一般认为,话语是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

7、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本文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等要素。这就是说,话语意味着把讲述内容作为信息由说话人传递给受话人的沟通过程;而传递这个信息的媒介具有言语特性;同时,这种沟通过程发生在特定社会语境中,即与其他相关性言语过程、与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具体生存境遇具有联系。文学正是这样一种话语。文学作为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话语行为或话语实践。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括以下五个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以及语境。)解析:2.文学惯例(2007 年江西财经大学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作为惯例指的是这种情形:当

8、狭义文学和审美的文学观念确立并具有普遍有效性以后,某些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的现象,如某种新文体、边缘文体或实验文学,往往难以按确切标准归类,而只能按某种惯例去加以模糊的或相对的界说,这样就有了折中义文学和惯例的文学观念。惯例,在这里指人们在使用文学概念时,有意或无意地遵循或建立的某种未经言明而又约定俗成的规范。惯例可来自过去的文学传统,也可来自新创造。 惯例应包含如下规范: 文学的语言有独特表现力。 文学总是要呈现形象的世界,这种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 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 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解析:3.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2007 年兰州大

9、学考题、2009 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2009 年陕西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

10、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这可以从三方面看:第一,从目的看,文学并不直接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然而,间接地或内在地又有某种功利性,即力求审美地掌握世界,并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作实现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特殊手段。可以说,在文学中,无功利性是直接的,功利性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的功利性的手段。第二,从方式看,文学以审美形象为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审美形象

11、既具有感性特征,又渗透着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并要求人以活生生的审美直觉去把握。但形象被置人文学、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必须依赖于概念的力量。作家创作时难免会通过概念方式去分析时代、素材、主题,预测读者和批评界的反应等。在文学活动中,形象是直接的和内在的,概念是间接的和外在的。第三,从态度看,文学的形象世界直接凝聚着作家或读者的主体态度审美情感,同时,也包含着他们的客观理智反映认识。)解析:4.话语蕴藉(2003 年北京师范大学考题、2008 年首都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蕴藉”(又写作“酝藉”),来自中国古典诗学。在文学领域,它是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

12、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文学总是以一定的话语形状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是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所以,文学直接地就总是以话语蕴藉的形态而存在。 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整体的文学话语蕴藉活动需要沉落为具体文本的话语蕴藉,而文本的话语蕴藉也应当纳入完整的社会话语蕴藉实践中去阐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存在于其话语系统的蕴藉中,无法离开这种话语蕴藉而

13、独立存在。本文的话语蕴藉常常表现在两方面:含蓄和含混。含蓄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但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共同揭示出文学本文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解析:5.含混(2005 年北京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换言之,读者阅读文本时可

14、能感到其中含蕴着多重意义,有多种“读法“。它与含蓄不同。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的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不过,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共同揭示出文学文本的话语系统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只能以话语蕴藉这一特定形态表现出来,都只能蕴含在话语的含蓄或含混的意义空间中,无法离开这种话语蕴藉而独立存在。)解析:6.含蓄与含混(2006 年苏州大学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

15、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的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不过,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共同揭示出文学文本的话语系统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只能以话语蕴藉这一特定形态表现出来,都只能蕴含在话语的含蓄或含混的意义空间中,无法离开这种话语蕴藉而独立存在。)解析:7.文学语言(2004 年东北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语言突破了语言系统的浯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它一般不作为说理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

16、常对语言学用语进行变形和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的方法,模糊、多义。正因为如此,文学语言相当灵活,在不同作家和不同语境中,用语千变万化,不断创新,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言语。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二是在更具体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性“本文“带有话语蕴藉性质。本文的话语蕴藉常常表现在两方面:含蓄和含混。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但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共同揭示出文学本文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

17、蕴藉特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存在于其话语系统的蕴藉中,无法离开这种话语蕴藉而独立存在。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解析:8.文学性(2011 年四川大学考题、2011 年中国人民大学考题、2010 年武汉大学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柯布森在 20世纪 20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雅柯布森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种使特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在这里,文学性指的是文学文本有别于其他文本的独特性。在雅柯布森看来,如果文学批评仅仅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内容和社会意义,那是舍本求末。

18、文学形式所显示出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才是文学理论应该讨论的对象。对于雅柯布森和他同时代的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来说,文学性主要存在于作品的语言层面。雅柯布森指出,文学性的实现就在于对日常语言进行变形、强化甚至歪曲,也就是说要“对普通语言实施有系统的破坏”。)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9.文学概念的两种含义以及中国古代“文学”概念的演变。(2008 年湖南大学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有两种含义:第一,文学的文化含义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此种文学概念盛行于中国魏晋以前和西方18世纪之前,把文学

19、当做一般文化形态,并无特殊的或专有的性质。第二,文学的审美含义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此种文学概念大致完成于中国魏晋时期(3至 6世纪)和西方 16至 18世纪,强调文学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形态的特殊审美性质。现在,我们经常用到的是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尽管文学的通行含义已经固定,但也并不存在一个明确、清晰的界限,可以截然分辨文学与非文学。文学的含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在中国,文学最初是泛指一切文章,这正体现了文学的广义的文化含义。现代文学概念所包括的诗,在先秦时代是主

20、要体现一般文化含义的。所谓“诗以言志”,并没有着意寻求诗的特殊审美属性,而是主要关注其一般文化内涵:由诗歌发现民俗文化状况。随着文学活动的逐步发展和演化,诗的特别的审美意义也受到重视。在春秋时期,孔子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就是明确强调诗经具有使“君子”成人的文化建构功能。显然,诗虽然总体上被归属于一切文章等广义的文化范畴,被要求承担一般文化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但其不同于其他文化形态的特别属性已开始被认识到了:诗具有特殊的语言与形象魅力,比其他文化形态更能感动人。人们也逐渐以“文”或“文章”指称文学的这种狭义内涵。 但在魏晋以前,文学的文化含义是居于主导地位的。魏晋时期,“文学”与

21、“文章”和“文“逐渐成为同义词。5 世纪时,宋文帝建立“四学”, “文学“从而与“儒学”、“玄学”、“史学”正式分了家。由此,文学的审美含义算是从包罗广泛的文化大家庭中分离出来,获得独立发展。文学的审美含义的分离与独立,与这时期对文学的特殊审美属性的高度重视密切相连。后来,由于陆机(如“诗缘情”)、钟嵘(如“滋味”)、刘勰(如“情往似赠,兴来如答”)、萧统、萧绎、沈约等的共同努力,文学的审美属性终于获得了普遍的和明确的认可。)解析:10.如何辨别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别?你对近年来学界对于文学“界限”的争论怎样认识?(2009 年华南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现在,我们

22、经常用到的是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尽管文学的通行含义已经固定,但也并不存在一个明确、清晰的界限,可以截然分辨文学与非文学。文学的含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尽管现行用法已经确定,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这正显示了文学含义的不确定性与不断变化的特点。 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并不简单地在于审美属性及语言形式,而主要在于:第一,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例如“那么甜”与“那么凉”别含深意;第二,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

23、、虚构和情感等特性,例如便条建构了一个想象的人际关系状况;第三,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第四,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文学界定的广义、狭义和折中义及相应的三大途径文化、审美和惯例彼此不同,给我们把握文学概念带来困难。广义文学和文化的文学观念,虽然有助于阐明文学的文化含义,但在今天已很少通行。因为人们更多地倾向于把狭义文学即诗、小说、散文等称为文学,以使它同哲学、历史、伦理学等其他文化形态区别开来;狭义文学和审美的文学观念,又易于因过分强调“纯文学”或文学的“文学性“而忽视文学的文化含义;而折中义文学和惯例的文学观念,诚然在处理一些边缘的、模糊的或先锋的文学现象时有其优势

24、,但又容易出现相对主义弊端。 但是,上述三条途径毕竟已给我们昭示出某种步出迷津的解决办法来,这就是:以狭义文学和审美的文学观念为中心去综合广义文学和文化的文学观念,及折中义文学和惯例的文学观念,从而建立明确的文学观念。)解析:11.为什么说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2009 年华南师范大学考题、2006 年湖南大学考题、2003 年北京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从目的看,它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说文学是无功利的,是因为: (1)文学是审美的,而审美是无功利性的,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 (2)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

25、中。作家需舍弃功利心才能创作出好作品。读者需保持无功利心,才能进入文学的审美世界。 虽然文学直接地是功利的,但间接地或内在地却又潜伏着某种功利性。作为作家或读者的社会性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间接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其次,作为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尤指文学活动的“本文”方面),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1)间接地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显现为审美地掌握世界的深层目的。 (2)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总之,文学的无功利性是直接的,功利性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是实现

26、间接的功利性的手段。 所以说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解析:12.简论文学的审美属性。(2007 年湖南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有特殊的属性。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1)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一般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

27、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 (2)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解

28、析:13.试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2006 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本质上来说,文学是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有特殊的属性。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所谓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文学作为一般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29、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 (2)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3)文学的

30、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文学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从目的看,它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文学的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活动中。文学的无功利背后总是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功利考虑。文学直接地是无功利的,但间接地或内在地却又隐伏着某种功

31、利性。 首先,作为作家或读者的社会性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间接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其次,作为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尤指文学活动的“文本”方面),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 从方式上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表现在,文学既是形象的,但也含有某种理性。由于以形象形态存在,文学必然地表现位直觉方式。直觉是主体对于形象的不依赖概念而获得的瞬间感悟,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在创作中,理解时代的意识形态氛围,分析素材,构思主题、情节、人物关系,

32、预测读者反应和批评界态度等,时常掺杂作者的理性过程。 文学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 从态度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表现在,文学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审美情感作为审美评价,总是与审美无功利、审美形象相互渗透着,并通过它们而显现。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包含认识因素。文学不仅表达主观情感评价,而且也表达客观理智认识。在文学中,审美情感是直接的,理智认识则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性认识。)解析:14.怎样理解话语蕴藉?(2011 年武汉大学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

33、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整体的文学话语蕴藉活动需要沉落为具体文本的话语蕴藉,而文本的话语蕴藉也应当纳入完整的社会话语蕴藉实践中去阐明。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是含蓄和含混。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的是阐释上的“一”

34、中生“多”。不过,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共同揭示出文学文本的话语系统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只能以话语蕴藉这一特定形态表现出来,都只能蕴含在话语的含蓄或含混的意义空间中,无法离开这种话语蕴藉而独立存在。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二是在更具体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性“文本“带有话语蕴藉性质。文本的话语蕴藉常常表现在两方面:含蓄和含混。含蓄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

35、义),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但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共同揭示出文学文本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5.举例论述你对文学审美性的理解。(1999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满足了人类的审美需求,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并因此确立了自身存在的根据和价值。 首先,文学的审美性体现在文学的形式上。文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文学是通过语言媒介来实现对人生的

36、审美把握,因此,人们最初就是从文学的语言形式上来理解语言的审美性的,形式美是文学审美性的一种体现。 其次,文学的审美性体现在文学的内容上。所谓审美,实际上是人所进行的一切创造和欣赏美的活动,文学活动正是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展开的,文学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发现和展示的,文学通过想象和虚构所建构、所追求的,正是审美关系所规定的人生境况及其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审美是文学的内在规定。“文学是人学”,文学以人为主要对象,展现人的生活,表现的人感情,同时又在表现感性形态的社会生活时超越它,把人们带进一个更为深远的、显示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世界,一个指向人的精神追求的世界。在对人生的表现上,文学在个体的生命体验

37、中,以感性直观的方式感受着人生的现实,展现人性的复杂,让人领悟到不同于知性抽象把握的另一层人生意蕴,一种只存在于平凡生活中的人生意蕴,从而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第三,文学审美性体现在文学的生成方式上。文学不仅是现实人生的展现,也是对人的精神生活和人生理想的展现,而对人的愿望和期盼的表现及对现实的超越必须借助于想象与虚构来实现。因此,虚构是文学审美把握人生的重要方式,两者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互动关系:只有通过艺术虚构,文学才能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而审美关系又是虚构和想象的基础,因为只有在审美的语境中,虚构和想象才能成为理想的表现,才不会沉溺于个人欲望的幻想。 第四,文学审美性体现在文学的衡量标准上。文学的审美性根源于文学的真实性,“真实”是文学的共同价值追求及审美品格。文学的真实性实质上是一种艺术真实,如果人们能够通过虚构的文学世界加深了对现实人生的感受和理解,如果文学表现了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情感状态,能够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那么文学就有了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PD IEC TS 62763-2013_5284 Pilot function through a control pilot circuit using 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and a control pilot wire《通过控制导向线使用PWM (脉冲宽度调制) 的导向功能和控制导向线》.pdf BS PD IEC TS 62763-2013_5284 Pilot function through a control pilot circuit using 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and a control pilot wire《通过控制导向线使用PWM (脉冲宽度调制) 的导向功能和控制导向线》.pdf
  • BS ISO 8070-2007 Milk and milk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sodium potassium and magnesium contents -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牛奶和奶制品 钙、钠、钾和镁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pdf BS ISO 8070-2007 Milk and milk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sodium potassium and magnesium contents -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牛奶和奶制品 钙、钠、钾和镁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pdf
  • BS ISO 8082-1-2009 Self-propelled machinery for forestry - Laboratory test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roll-over protective structures - General machines《林业用自推进机械 防倾.pdf BS ISO 8082-1-2009 Self-propelled machinery for forestry - Laboratory test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roll-over protective structures - General machines《林业用自推进机械 防倾.pdf
  • BS ISO 8082-2-2011 Self-propelled machinery for forestry Laboratory test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roll-over protective structures Machines having a rotating platf.pdf BS ISO 8082-2-2011 Self-propelled machinery for forestry Laboratory test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roll-over protective structures Machines having a rotating platf.pdf
  • BS ISO 8083-2006 Machinery for forestry - Falling-object protective structures (FOPS) - Laboratory test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林业机械 落体防护装置(FOPS) 实验室试验和性能要求》.pdf BS ISO 8083-2006 Machinery for forestry - Falling-object protective structures (FOPS) - Laboratory test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林业机械 落体防护装置(FOPS) 实验室试验和性能要求》.pdf
  • BS ISO 8086-2004 Dairy plant - Hygiene conditions - General guidance on inspection and sampling procedures《乳品厂 卫生条件 检验和取样程序通用指南》.pdf BS ISO 8086-2004 Dairy plant - Hygiene conditions - General guidance on inspection and sampling procedures《乳品厂 卫生条件 检验和取样程序通用指南》.pdf
  • BS ISO 8096-2005 Rubber- or plastics-coated fabrics for water resistant clothing - Specification《雨衣用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规范》.pdf BS ISO 8096-2005 Rubber- or plastics-coated fabrics for water resistant clothing - Specification《雨衣用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规范》.pdf
  • BS ISO 8097-2001 Aircraft Minimum airworthiness requirements and test conditions for certified air cargo unit load devices《航空器 经认证的航空货运集装单元装置最低适航性要求和试验条件》.pdf BS ISO 8097-2001 Aircraft Minimum airworthiness requirements and test conditions for certified air cargo unit load devices《航空器 经认证的航空货运集装单元装置最低适航性要求和试验条件》.pdf
  • BS ISO 8114-1993 Textile machinery and accessories - Spindles for ring-spinning and doubling machines - List of equivalent terms《纺织机械和附件 环锭纺纱机和并线机用锭子 同义术语表》.pdf BS ISO 8114-1993 Textile machinery and accessories - Spindles for ring-spinning and doubling machines - List of equivalent terms《纺织机械和附件 环锭纺纱机和并线机用锭子 同义术语表》.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