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隋唐五代(一)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1407894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隋唐五代(一)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考研类试卷】隋唐五代(一)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考研类试卷】隋唐五代(一)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考研类试卷】隋唐五代(一)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考研类试卷】隋唐五代(一)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隋唐五代(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0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5,分数:170.00)1.宣扬中国古代有一个自尧、舜、禹、汤,中间经历文王、周公、孔子、孟子代代相传,直至其本人的“道统”的唐代著名思想家是( )。(分数:2.00)A.刘知几B.刘禹锡C.柳宗元D.韩愈2.隋代,大贵族杨素在“诸方都会处,邸店水皑并利,田宅以千百数”。这反映了( )。(分数:2.00)A.均田制顺利施行B.大土地所有制受到很大限制C.均田制并未实行D.均田制实行不彻底3.隋朝在选官方面继承了西魏以来“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惟在得人”的发展趋势,创立了 ( )。(分数:2.00)

2、A.科举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征辟制4.“田多可以足其人者为宽乡,少者为狭乡,狭乡授田,减宽乡之半。”这段史料反映了( )时期的均田制。(分数:2.00)A.北魏B.北齐C.唐朝D.隋朝5.以下关于韩愈思想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天命论 道统说 性情说 否定神秘的天(分数:2.00)A.B.C.D.6.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专史是( )。(分数:2.00)A.史通B.通志C.文献通考D.通典7.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分数:2.00)A.牛李党争B.安史之乱C.南衙北司之争D.宦官专权8.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唐太宗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成 10 个( ),经常派官员

3、监察地方官吏。(分数:2.00)A.道B.路C.边镇D.都护府9.( )是唐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下设台院、殿院、察院,“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分数:2.00)A.光禄寺B.刑部C.御史台D.都察院10.唐朝时期,有“海东盛国”美誉的是( )。(分数:2.00)A.百济B.新罗C.渤海D.日本11.三省六部制由来已久,其最终定型是在( )。(分数:2.00)A.北周B.唐朝C.隋朝D.北魏12.唐朝时期,中国僧人不断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沟通两国文化,其中贡献最大的是( )。(分数:2.00)A.空海B.义净C.玄奘D.鉴真13.其首领被封为云南王的是( )。(

4、分数:2.00)A.夜郎B.南诏C.吐蕃D.回鹘14.东突厥灭亡,其首领颉利可汗被俘发生在( )时期。(分数:2.00)A.唐中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太宗15.陆龟蒙秘色越瓷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分数:2.00)A.黑陶B.唐三彩C.白瓷D.青瓷16.十国当中唯一在北方的是( )。(分数:2.00)A.南唐B.北汉C.吴D.南平17.科举是一种读书、应考、任官三位一体的选官方法,其中的进士科始创于( )。(分数:2.00)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18.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曾经评价一位唐朝的统治者“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统治者是( )。

5、(分数:2.00)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19.唐朝初年,“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分数:2.00)A.匈奴B.回鹘C.西突厥D.东突厥20.撰写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书,记录了南亚许多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宗教状况,成为研究 7 世纪印度、巴基斯坦和南洋各国历史、地理可靠资料的是( )。(分数:2.00)A.义净B.法显C.鉴真D.玄奘21.武则天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主要借助于( )的支持。(分数:2.00)A.庶族地主B.前朝贵族C.山东士族D.关陇士族22.唐顺宗时,以王叔文、王伾为首的朝臣与宦官之间发生的冲突,称为( )

6、。(分数:2.00)A.南衙北司之争B.党锢之祸C.甘露之变D.二王八司马事件23.茶经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茶道的著作,其作者为“茶圣”( )。(分数:2.00)A.王祯B.孙思邈C.贾思勰D.陆羽24.以下不属于柳宗元哲学思想的是( )。(分数:2.00)A.否定神秘的天B.天人不相予说C.批判鬼神迷信D.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25.最早测量子午线的长度,并主持修订了当时最先进历法大衍历的是僧人( )。(分数:2.00)A.玄奘B.一行C.鉴真D.空海26.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的实行。(分数:2.00)A.科举制B.三省制及政

7、事堂会议C.府兵制D.六部制27.唐初宰相的议事之所是( )。(分数:2.00)A.吏部大堂B.中书省C.尚书省D.政事堂28.下列关于新罗对唐朝政治、文化的学习接受,论述有误的一项是( )。(分数:2.00)A.采用均田制B.采用唐朝历法C.仿效唐朝政治制度改建行政组织D.采纳科举制29.据新唐书兵志记载,(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成为中央政府的核心力量。(分数:2.00)A.兵部B.尚书省C.节度使D.统军大将30.8 世纪中期,控制东自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广大地区的民族是( )。(分数:2.00)A.蒙古B.契丹C.突厥D.回纥31.隋朝大运河中哪一段河道

8、的地理位置最接近于春秋时期即已开通过的运河( )?(分数:2.00)A.邗沟B.通济渠C.永济渠D.江南河32.五代时期有名的“儿皇帝”是( )。(分数:2.00)A.石重贵B.石敬瑭C.刘知远D.李克用33.玄奘、义净西游和鉴真东渡,体现出唐文化的什么特征?( )(分数:2.00)A.探求开放B.泽被东西C.博大精深D.宗教色彩34.隋朝三省六部制中与唐代相应机构名称不同的是( )。(分数:2.00)A.中书省、户部B.门下省、户部C.中书省、礼部D.门下省、户部35.唐朝城市中的工商业区是( )。(分数:2.00)A.市B.坊C.肆D.勾栏36.唐朝出现的先进的灌溉工具和耕地工具是( )。

9、(分数:2.00)A.翻车、耦犁B.筒车、耦犁C.筒车、曲辕犁D.翻车、曲辕犁37.隋王朝的统治基础是南北士族地主阶级,其核心为( )。(分数:2.00)A.江左士族B.代北士族C.关陇士族D.山东士族38.安史之乱后势力最强、危害最大的“河朔三镇”指的是( )。卢龙镇 魏博镇 淄青镇 成德镇(分数:2.00)A.B.C.D.39.唐代府兵制的基本原则是( )。(分数:2.00)A.内轻外重B.干枝俱强C.强枝弱干D.强干弱枝40.撰写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印度半岛等国的历史、地理和中西交通的宝贵资料的僧人是( )(分数:2.00)A.义净B.玄奘C.法显D.鉴真41.隋朝建立后实

10、行了三省六部制,三省中属于行政机构的是( )。(分数:2.00)A.内史省B.门下省C.中书省D.尚书省42.下列少数民族首领的封号有误的是( )。(分数:2.00)A.靺鞨大祚荣震国王B.南诏皮逻阁云南王C.靺鞨大祚荣渤海郡王D.回纥骨力裴罗怀仁可汗43.唐朝的国家财政收入形成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这种局面,是在( )。(分数:2.00)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时D.安史之乱之后44.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是( )。(分数:2.00)A.通典B.史通C.文史通议D.文心雕龙45.开元十四年,唐政府在黑水靺鞨设立了( )。(分数:2.00)A.黑水都督府B.安西都护府C.北

11、庭都护府D.西域都护府46.科举制度中的武举始开设于( )时期。(分数:2.00)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武则天47.唐朝官营手工业中,每年服役二十天,在政府“趋役不尽及别有和雇”的情况下,可“纳资代役”的是( )。(分数:2.00)A.长上匠B.明资匠C.和雇匠D.短番匠48.唐朝出现传奇小说的根本原因是( )。(分数:2.00)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文学表达形式的多样化C.“瓦肆”的出现D.宫廷腐朽生活的需要49.唐代,中书省中中书舍人凡六员,在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并允许“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 )。(分数:2.00)A.票拟B.涂归C.五花判事D.封驳50.租

12、庸调制对农业生产的最大作用是( )。(分数:2.00)A.使农民分到了一定的土地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C.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D.开垦了许多荒地51.五代十国时期的统治者获取政权的最典型途径是( )。(分数:2.00)A.通过所控制的藩镇武装B.通过北方少数民族的武力支持C.领导发动农民起义D.通过控制朝政发动政变52.隋唐府兵制和租庸调制赖以推行的基础是( )。(分数:2.00)A.均田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募兵制53.下列关于唐代涉外机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将作监 鸿胪寺 互市监 市舶司(分数:2.00)A.B.C.D.54.“初唐四杰”指的是( )。王勃 王维 卢照邻 杨炯

13、 骆宾王(分数:2.00)A.B.C.D.55.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分数:2.00)A.大地主B.广大农民C.中小地主D.大官僚56.我国产生最早的汇兑是( )。(分数:2.00)A.柜坊B.会子C.交子D.飞钱57.唐太宗时期的“安西四镇”指的是( )。龟兹 焉耆 乐浪 于阗 疏勒(分数:2.00)A.B.C.D.58.唐朝中期,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建议实行榷盐法的是( )。(分数:2.00)A.第五琦B.刘晏C.杨炎D.范仲淹59.唐朝后期,由于城市和工商业的发展,在一些大城市里出现了专门代客商保管财务,并凭帖或信物,替存钱者支付款项,以收柜租的( )。(分数:2

14、.00)A.店肆B.客栈C.柜坊D.邸店60.“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毋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这段话描述的是( )专权。(分数:2.00)A.李林甫B.李辅国C.高力士D.杨国忠61.皮日休汴河怀古诗: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见作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 )。(分数:2.00)A.有弊无利B.弊大于利C.有利无弊D.有利有弊62.武则天时期,为管辖天山以北、西至中亚咸海的广阔游牧地带而设立的都护府是( )。(分数:2.00)A.安北都护府B.安西都护府C.北庭都护府D.西域都护府63.隋末三大农民起义军,指

15、的是( )。瓦岗军 河北起义军 江淮起义军 王薄起义军(分数:2.00)A.B.C.D.64.隋朝的大运河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其中心是( )。(分数:2.00)A.洛阳B.扬州C.长安D.苏州65.“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其中五代不包括( )。(分数:2.00)A.后蜀B.后唐C.后汉D.后周66.以下作品属于“画圣”吴道子的是( )。(分数:2.00)A.清明上河图B.步辇图C.送子天王图D.游春图6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分数:2.00)A.大明律B.开皇律C.宋刑统D.唐律疏议68.取代氏族志的姓氏录编纂于( )时期。(分数:2.00)A.唐肃宗B.唐

16、中宗C.武则天D.唐玄宗69.唐代府兵的基本单位是( )。(分数:2.00)A.左右武卫B.左右卫C.鹰扬府D.折冲府70.李敬之汴河直进船诗: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该诗描述的是( )。(分数:2.00)A.春秋后期,吴开凿大运河B.元代开通大运河C.北宋汴京的繁华D.隋炀帝开凿大运河71.禅宗是南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于北魏时期创立的一个佛教宗派,武则天时期分为南北两宗,南宗的创立者是( )。(分数:2.00)A.玄奘B.慧能C.弘忍D.神秀72.下列关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分数:2.00)A.六部为中书省直属机构B.门下省负责

17、审议诏令C.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D.尚书省负责执行全国诏令73.隋朝时,在北魏、北齐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刑律是( )。(分数:2.00)A.永徽律疏B.显德刑统C.大诰D.开皇律74.下列关于唐中期刘晏改革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分数:2.00)A.改革盐法B.推行常平法C.整顿漕运D.实行农田水利法75.唐中期以后,租庸调制难以维持,代之而起的是( )。(分数:2.00)A.两税法B.一条鞭法C.摊丁入亩D.方田均税法76.隋朝大运河四大段由南到北依次是( )。(分数:2.00)A.江南河山阳渎永济渠通济渠B.山阳渎江南河通济渠永济渠C.江南河山阳渎通济渠永济渠D.水济渠通济渠山阳渎江南河7

18、7.唐朝时期,每丁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为( )。(分数:2.00)A.输庸代役B.税C.租D.调78.在唐代有“塑圣”之称的是( )。(分数:2.00)A.杨惠之B.虞世南C.欧阳询D.吴道子79.五代当中唯一不在开封建都的王朝是( )。(分数:2.00)A.后晋B.后汉C.后梁D.后唐80.李白哭晁卿衡诗“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色愁云满苍梧。”该诗中的“晁卿”指的是( )。(分数:2.00)A.橘逸势B.空海C.吉备真备D.阿倍仲麻吕81.开皇五年,文帝规定每年正月

19、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是为( )。(分数:2.00)A.赋役黄册B.鱼鳞图册C.输籍定样D.大索貌阅82.藩镇节度使武装的核心是( ),他们“父子相袭,亲党胶固”,且骄横异常,“变易主帅,如同儿戏”。(分数:2.00)A.长从宿卫B.长征健儿C.牙兵D.节度使83.唐后期,商业水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农村,( )、野市等继续发展。(分数:2.00)A.市、坊B.草市、虚市C.草市、勾栏D.勾栏、虚市84.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州县官吏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诈小逃避租役,是为( )。(分数:2.00

20、)A.赋役黄册B.鱼鳞图册C.输籍定样D.大索貌阅85.下列关于唐代与中国交往密切的南部国家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林邑 真腊 骠国 波斯(分数:2.00)A.B.C.D.二、名词解释(总题数:52,分数:520.00)86.三省六部制度(分数:10.00)_87.上考课(分数:10.00)_88.府兵制(分数:10.00)_89.输籍法(分数:10.00)_90.开皇之治(分数:10.00)_91.玄武门之变(分数:10.00)_92.贞观之治(分数:10.00)_93.封驳、涂归、画敕(分数:10.00)_94.唐律疏议(分数:10.00)_95.折冲府(分数:10.00)_96.番上

21、(分数:10.00)_97.六学二馆(分数:10.00)_98.常举、制举(分数:10.00)_99.诠试(分数:10.00)_100.南选(分数:10.00)_101.政事堂(分数:10.00)_102.输庸代役(分数:10.00)_103.姓氏录(分数:10.00)_104.开元之治(分数:10.00)_105.短番匠、和雇匠(分数:10.00)_106.彍骑、健儿(分数:10.00)_107.河朔三镇(分数:10.00)_108.四镇之乱(分数:10.00)_109.牙兵(分数:10.00)_110.北门学士(分数:10.00)_111.“二王八司马”事件(分数:10.00)_112.甘

22、露之变(分数:10.00)_113.南衙北司之争(分数:10.00)_114.常平法(分数:10.00)_115.茶经(分数:10.00)_116.柜房、飞钱(分数:10.00)_117.安西四镇(分数:10.00)_118.北庭都护府(分数:10.00)_119.和籴、和市(分数:10.00)_120.薛延陀(分数:10.00)_121.回纥(分数:10.00)_122.吐蕃(分数:10.00)_123.南诏(分数:10.00)_124.唐蕃会盟碑(分数:10.00)_125.天台宗(分数:10.00)_126.法相宗(分数:10.00)_127.华严宗(分数:10.00)_128.禅宗(分

23、数:10.00)_129.阿倍仲麻吕(分数:10.00)_130.鉴真(分数:10.00)_131.义静(分数:10.00)_132.会昌灭佛(分数:10.00)_133.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分数:10.00)_134.传奇(分数:10.00)_135.吴道子(分数:10.00)_136.十部乐(分数:10.00)_137.蛮书(分数:10.00)_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30.00)138.材料一: 贞观中,太宗定制, 内侍省不置三品官, 内侍是长官,阶四品。至永淳末, 向七十年,权未假于内官,但在阁门守御,黄衣廪食而已。旧唐书宦官传材料二: 玄宗承平,财用富足, 志大事奢,不爱惜

24、赏赐爵位。开元、天宝中, 宫嫔大率至四万, 宦官黄衣以上三千员,衣殊紫千馀人。其称旨者辄拜三品将军,列戟于门。监军持权,节度返出其下。于是甲舍、名园、上腴之田为中人所名者半京畿矣。肃、代庸弱,倚为扦卫,故辅国以尚父显,元振以援立奋,朝恩以军容重,然犹未得常主兵也。德宗惩艾呲贼,故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委宦者主之,置护军中尉、中护军,分提禁兵,是以威柄下迁,政在宦人,举手伸缩,便有轻重。至慓士奇材,则养以为子; 巨镇强藩,则争出我门。新唐书宦官传材料三:高祖、太宗承平时,无内官典军旅。 自天宝以后, 宦官浸盛。 贞元、元和,分羽林卫为左、右神策军,使卫从,令宦官主之,唯以二千人为定制。 自是参掌枢

25、密。 由是内务百司, 皆归宦者,上下弥缝,共为不法:大则倾覆朝政,小则构扇藩方。车驾频致播迁,朝廷渐加微弱,原其祸作,始自中人。旧唐书宦官传材料四: 时宦者主宫中市买, 谓之宫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复行文书, 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人将物诣市, 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其实夺之。旧唐书张建封传材料五:宣徽院五坊小使,每岁秋按鹰犬于畿甸,所至官吏必厚邀供饷,小不如意, 即恣其须索,百姓畏之如寇盗。先是,贞元末,此辈暴横尤甚,乃至张网罗于民家门及井,不令

26、出入汲水, 曰: “惊我供奉鸟雀。”又群聚于卖酒食家,肆情饮啖。将去, 留蛇一箧,诫之日: “吾以此蛇致供奉鸟雀,可善饲之,无使饥渴。”主人赂而谢之,方肯携蛇箧而去。至元和初,虽数治其弊,故态未绝。旧唐书裴度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唐中叶政局发生了何种变化。为何在唐初未出现此种局面?其形成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四、五,指出宦官对老百姓进行残酷剥削的方式主要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四、五,指出此种局面的出现给唐朝带来了哪些危害。(分数:30.00)_四、问答题(总题数:11,分数:330.00)139.试述隋朝统一南北的原因及其意义。(分数:30.00)_140.为什么说隋

27、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分数:30.00)_141.简述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及其意义。(分数:30.00)_142.评析唐朝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意义。(分数:30.00)_143.说明贞观之治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评价。(分数:30.00)_144.怎样评价武则天?(分数:30.00)_145.简述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的表现。(分数:30.00)_146.分析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数:30.00)_147.试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分数:30.00)_148.评述两税法实行的原因、内容及意义。(分数:30.00)_149.试述唐后期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分数:30.00

28、)_隋唐五代(一)答案解析(总分:10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5,分数:170.00)1.宣扬中国古代有一个自尧、舜、禹、汤,中间经历文王、周公、孔子、孟子代代相传,直至其本人的“道统”的唐代著名思想家是( )。(分数:2.00)A.刘知几B.刘禹锡C.柳宗元D.韩愈 解析:2.隋代,大贵族杨素在“诸方都会处,邸店水皑并利,田宅以千百数”。这反映了( )。(分数:2.00)A.均田制顺利施行B.大土地所有制受到很大限制C.均田制并未实行D.均田制实行不彻底 解析:3.隋朝在选官方面继承了西魏以来“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惟在得人”的发展趋势,创立了 ( )。

29、(分数:2.00)A.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征辟制解析:4.“田多可以足其人者为宽乡,少者为狭乡,狭乡授田,减宽乡之半。”这段史料反映了( )时期的均田制。(分数:2.00)A.北魏B.北齐C.唐朝 D.隋朝解析:5.以下关于韩愈思想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天命论 道统说 性情说 否定神秘的天(分数:2.00)A.B. C.D.解析:6.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专史是( )。(分数:2.00)A.史通B.通志C.文献通考D.通典 解析:7.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分数:2.00)A.牛李党争B.安史之乱 C.南衙北司之争D.宦官专权解析:8.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唐

30、太宗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成 10 个( ),经常派官员监察地方官吏。(分数:2.00)A.道 B.路C.边镇D.都护府解析:9.( )是唐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下设台院、殿院、察院,“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分数:2.00)A.光禄寺B.刑部C.御史台 D.都察院解析:10.唐朝时期,有“海东盛国”美誉的是( )。(分数:2.00)A.百济B.新罗C.渤海 D.日本解析:11.三省六部制由来已久,其最终定型是在( )。(分数:2.00)A.北周B.唐朝C.隋朝 D.北魏解析:12.唐朝时期,中国僧人不断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沟通两国文化,其中贡献最大的是(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