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29103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届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届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届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届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设变量 m p/q( p为流通中货币需求量, q为流通中实际货币发行量),M国 2013年前两个季度 m在区间( 0.5, 1.5)间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m从 0.5向 l变动,说明该国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B若 m从 l向 0.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好转 C若 m从 0.5向 1.5变动,说明该国从通货紧缩转为通货膨胀 D若 m从 l向 1.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加剧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 m=1时,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实际发行的货币量,当 m1时,货币实际发行量

2、小于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通货紧缩。若 m从 0.5向 1变动,说明该国通货膨胀情况好转,故 A错误。若 m从 1向 0.5变动,说明该国正趋于通货膨胀, B错误。若 m从 0.5向 1.5变动,说明该国从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故 C错误, D正确。 考点:货币发行量 2013年 11月 7日,清华大学宣布,该校生命学院罗永章教授研究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热休克蛋白 90( Hsp90)为一个全新的肿瘤标志物,其自主研发的 Hsp90定量检测试剂盒已通过临床试验验证。材料说明( ) A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B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利

3、用和改造规律 D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研究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热休克蛋白 90( Hsp90)为一个全新的肿瘤标志物,这说明世界是可知的,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故 D符合题意。 A错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错误的意识会起阻碍作用。 B错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错误,规律不能被改造。 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2014年 5月 9日光明日报报道,以中国地质科学院吕君昌博士为首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具霸王龙遗骨化石,其口鼻部又细又长,被戏称为 “雷克斯匹诺曹 ”。英国爱丁堡大学古生物学家斯蒂芬 布鲁萨

4、特说: “这具化石很清楚地告诉我们,长着尖长嘴的霸王龙的真实存在,它们是一个新品种,主要生活在恐龙时代末期。 ”这说明( )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世界 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研究团队根据霸王龙遗骨化石,推断出长着尖长嘴的霸王龙的真实存在,它们是一个新品种,主要生活在恐龙时代末期,这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知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故 符合题意, 与题意不符。

5、 考点:世界的物质性 下列选项与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观点相一致的是 (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我思故我在 C气者,理之依也 D世界的本质是 “绝对精神 ” 答案: B 试题分析: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故 B符合题意。 A、 D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C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考点: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2014年 10月 1日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 59 周年纪念日, 59 年来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

6、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殷实,社会大局稳定。其原因有( ) 党和政府实行了正确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自治区行使民族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 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激发了社会活力 自治区人民自力更生,其他地区大力支援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59年来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晶。关键在于新疆自治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也得益于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贯彻 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 符合题意, 与题意不符。 考点: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2014年 3月,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文批评那些 “只知道热烈鼓掌、点

7、头称是 ”的代表 委员,呼吁 “会场讨论,何惧观点交锋?代表委员当铭记:你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你认真,民主才能运转起来! ”这段博文强调代表委员( ) A由人民选举产生,要密切联系群众 B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 C要对人民负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D肩负人民期望,要如实反映人民要求 答案: D 试题分析:代表委员当铭记:你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你认真,民主才能运转起来!这表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要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利益,故 D符合题意。 A错误,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政协委员是民主推荐产生。 B错误,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政协委员没有质询权。 C中 “自

8、觉接受人民监督 ”与题意无关。 考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014年 3月 13日,李克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中指出,腐败是政府的天敌,对腐败零容忍。在反腐工作中,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做到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 “笼子 ”,还要 “把钥匙交给人民 ”。由此可见( ) A防治腐败必须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B要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C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是激发人民政治参与的热情 D应保障人民的知情权、表决权、参与权、监督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既要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

9、制约和监督,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又要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故 A符合题意, C错误。 D只阐述了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全面。 B与题意不符。 考点:受人民监督的政府 我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从 “管理 ”到 “治理 ”的转变。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治理的主体还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从 “管理 ”到“治理 ”的变化( ) A使管理的主体都具有了行政权力 B意味着政府削弱管理、强化服务 C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实现社会正义 D有利于政府职能的缩小,人民权利的扩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 “管理 ”到 “治理 ”的变化,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

10、的力量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扩大人民民 主,激发社会活力,建设和谐社会,故 C符合题意。 A错误,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是政府。 B、 D错误,从 “管理 ”到 “治理 ”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政府职能的削弱、缩小,而是对政府的履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点:转变政府职能 2014年 3月 28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指出,城镇住房保障范围为城镇家庭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并且明确了 “租转售 ”的相关条件。该举措( ) 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尊重了人民当家作主地位 有利于维护低收入者 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1、有利于提高政府立法质量,树立政府权威、坚持执政为民 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体现了我国注重扩大公民政治权利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国务院法制办就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的体现,有利于保障和维护人民当家作主,故 符合题意。意见稿指出,城镇住房保障范围为城镇家庭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这有利于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维护社会公平,故 符合题意。题中涉及的政治主体是 “政府 ”,执政的主体是 “中国共产党 ”, 排除。 错误,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 考点:民主决策 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12、明确指出,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要推进对外投 资管理方式改革,规范走出去秩序,促进产品出口、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切实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中国企业 “走出去 ”有利于( ) 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加快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形成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国企业 “走出去 ”有利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故 符合 题意。 与题意无关。 属于 “引进来 ”,与题意不符。 考点:

1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为破解漫画砸不开反映的经济困境,政府可实施的有效举措是( ) A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 B发展生产,增加共计,满足消费需求 C完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 D实现劳动报酬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漫画中反映的是我国百姓储蓄不断增长,储蓄率居高不下。储蓄率不是越高越好,储蓄率高居不下,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投资渠道单一。为此,政府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故 C符合题意。 A、 B与题意不符。 D说法错误,国家应努力实现劳动报酬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考点:国家宏观调控 下图为某商品的供给曲线,纵轴 PX代表价

14、格,横轴 QX代表供给。影响该商品供给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供给方的预期等。最有可能引起如图变化的因素是( ) A高速公路绿色通 道开通,减免鲜活农产品车辆通行费 B北京市宣布:新能源汽车雾霾天气不限行 C超强台风 “海燕 ”掠过广西,当地市场蔬菜奇缺 D生产某商品的企业普遍采取科技创新,使用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曲线图反映的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增加。 C描述的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蔬菜供应量减少,与题意不符。 D描述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格下降,与题意不符。新能源汽车雾霾天气不限行,将刺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导致供应量增加

15、, B符合题意。 A与题意不符。 考点:价格变动的影响 综合题 ( 22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宣示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时代。 35年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又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对外开放,书写实现中国梦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伟大变革推动着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注: 1978年商品零售政策性定价占 97%, 2012年则小于 2%。 ( 1)概括表 1反映的经济信息( 4分)。结合表 1分析表 2体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理。( 8分) 材料二: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尊

16、重叙利亚人民的选择,尊重叙利亚的主 权;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叙内政,反对对叙动武,支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 。中国积极推动叙利亚危机的政治解决,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怎样履行大国的责任。( 10分) 答案:( 1)经济信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零售由政策性定价占主导转变为市场定价占主导,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起决定性作用。( 4分) 经济道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促进经济发展,为社会保障奠定物质基础;加强宏观调

17、控弥补市场不足,运用经济手段增加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 4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分) ( 2) 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反对对叙动武,支持和平解决叙化武危机,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分) 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我国尊重叙利亚人民的选择;处理叙利亚问题 ,根据是非曲直决定我国的态度和政策,推动叙利亚危机政治解决。( 3分)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反对干涉叙内政,反对对叙动武,坚持了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3分)

18、 试题分析: ( 1)图表描述题要注意图表的标题和注释,把给定的信息都描述到位,并透过经济现象揭示其反映的实质问题。由图表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零售由政策性定价占主导转变为市场定价占主导,这表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济 的一般规律同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市场规律,又要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不足,运用经济手段增加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2)我国政

19、府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主张,是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本题考查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基本目标和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围绕着这些方面阐述,理论结合 材料分析即可。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30分)近年来,雾霾问题成为困扰人类发展的严峻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 11月 ,继史上最严重雾霾袭击东北后 ,全国许多城市都成 “雾都 ”,就连风光秀丽的海南岛也笼上 “灰纱 ”。 “雾霾满面 ”已拉响 “警报 ”。 材料二:中国政府在 2013年 5月 14日发表的 2012

2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 ,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人权保障。 2013年 7月 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建设美丽中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10分) ( 2)从唯物论角度说明,如何推进建设美丽中国?( 12分) ( 3)面对雾霾,人们能否正确的认识它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辨析: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8分) 答案:( 1) 贯彻

21、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分) 要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 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 分)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分) 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方式,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把维护生态环境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2分)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分) ( 2)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从资源环境的实际出发,立足国情和现状,

22、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 3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有促进作用,要求我们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增强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3分) 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自觉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同时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3分) 自然界的客观性要求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尊重自然,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3分) ( 3) 该观点是错误的,混淆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 内容和划分标准。( 2分)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

23、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2分) 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肯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可知论者,只有少数哲学家才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成为不可知论者。( 2分) 试题分析: ( 1)建设美丽中国,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

24、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完善宏观调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消费者要转变消费方式,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从这些方面阐述,关键是要点要回答全面。 ( 2)本题知识范围的限定为唯物论知识,涉及两大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规律客观性与主观 能动性的关系原理。然后把这两大原理阐述清楚,并结合材料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从资源环境的客观状况出发,立足国情,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增强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发挥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25、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体现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 3)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内容的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 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肯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可知论者,只有少数哲学家才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成为不可知论者。所以,该观点是错误的,混淆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和划分标准。 考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