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 a4 a2=a6,所以 B正确,其他的选项错误 . 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 . 已知 Rt ABC中, C=90o,那么 cosA表示( )的值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值得求法即可得出; cosA= ,所以选 D. 考点:三角函数值 . 二次函数 图像的顶点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 y=-( x-1) 2+3是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根据顶点式可直接写
2、出顶点坐标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如果 ,那么 等于(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 AD=BC, AD BC,则可得,然后由三角形法则,即可求得答案: 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AD BC, , , , . 故选 B 考点:平面向量 已知 D、 E、 F分别为等腰 ABC边 BC、 CA、 AB上的点,如果, , FDE= B,那么 AF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 AE和 CE的长可求出 AC的长,因为 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AB=AC,若要求 A
3、F 的长,可求出 BF的长即可而通过证明 DBF DCE即可求出 BF的长,问题得解 解: AB=AC, B= C, BFD=180- B- FDB, EDC=180- FDE- FDB, 又 FDE= B, BFD= EDC, DBF DCE, BD: CE=BF: CD, BD=2, CD=3, CE=4, 2: 4=BF: 3, BF=1.5, AC=AE+CE= +4=5.5, AB=5.5, AF=AB-BF=5.5-1.5=4, 故选 C 考点: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如图,梯形 ABCD中, AD BC, BF AD, CE AD,且 AF=EF=E
4、D=5,BF=12,动点 G从点 A出发,沿折现 AB-BC-CD以每秒 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到点 D停止 . 设运动时间为 t秒, EFG的面积为 y,则 y关于 t的函数图像大致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三段考虑, 点 G在 AB上运动, 点 G在 BC上运动, 点 G在 CD上运动,分别求出 y与 t的函数表达式,继而可得出函数图象 解:在 Rt ABF中, AB= ,在 Rt CED中, CD= =13, 点 P在 AB上运动: 过点 G作 GM AB于点 M,则 GM=AGsin A= t, 此时 y= EFGM= t,为一次函数; 点 G在 BC上运动, y= BFDE=
5、30; 点 G在 BC上运动,过点 G作 GN AD于点 N,则 GN=DGsin B=( AB+BC+CD-t) = , 则 y= EFPN= ,为一次函数 综上可得选项 A的图象符合 故选 A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填空题 如图已知 ABC中, D为边 AC上一点, P为边 AB上一点, ,当 AP的长度为 _时 ADP和 ABC相似 . 答案:或 9 试题分析:分别根据当 ADP ACB时,当 ADP ABC时,求出 AP的长即可 解:当 ADP ACB时, AP: AB=AD: AC, AP: 12=6: 8, 解得: AP=9, 当 ADP ABC时, AD: AB=AP: AC
6、, 6: 12=AP: 8, 解得: AP=4, 当 AP的长度为 4或 9时, ADP和 ABC相似 故答案:为: 4或 9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在 ABC中, A, B都是锐角,若 ,则 ABC的形状为 _三角形 . 答案:等边 试题分析:根据 A、 B都是锐角, sinA= , cosB= ,求出 A、 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 C的度数,可得出 ABC的形状 A、 B都是锐角, sinA= , cosB= , A=60, B=60, C=180-60-60=60, ABC为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等边 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某坡面的坡度为 1: ,某车沿该坡面爬坡行
7、进了 _米后,该车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两地所处的海拔高度上升了 5米 答案: 试题分析:已知坡面的坡度为 1: , AB=5米,可求得 BC的长度,然后可用勾股定理求出坡面距离 AB: BC=1: , AB=5米, BC=12米, 在 Rt ABC中, AC= (米) 故答案:为: 13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坡度坡角问题 在地铁施工期间,交管部门在施工路段设立了矩形路况警示牌(如图所示),已知立杆 AB的高度是 6米,从侧面 D测到路况警示牌顶端 C点和低端B点的仰角分别是 60和 45,则路况警示牌宽 BC的值为 _. 答案:( -1) . 试题分析:在直角 ABD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
8、 AD的长度,然后再在直角 ADC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 AC的长,根据 BC=AC-AB即可求解 在直角 ABD中, BDA=45, AD=AB=6(米), 在直角 ADC中, tan CDA= , AC=AD tan CDA=6tan60= (米), 则 BC=AC-AB=6( -1)米 故答案:是 6( -1)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仰角俯角问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Rt OAB的顶点 A的坐标为( 9, 0),,点 C的坐标为( 2, 0),点 P为斜边 OB上的一个动点,则PA+PC的最小值为 _. 答案: 试题分析:作 A关于 OB的对称点 D,连接 CD交 OB于 P
9、,连接 AP,过 D作DN OA于 N,则此时 PA+PC 的值最小,求出 AM,求出 AD,求出 DN、 CN,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CD,即 可得出答案: 作 A关于 OB的对称点 D,连接 CD交 OB于 P,连接 AP,过 D作 DN OA于N,则此时 PA+PC的值最小, Rt OAB的顶点 A的坐标为( 9, 0), OA=9, tan BOA= , AB= , B=60, AOB=30, OB=2AB= ,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S OAB= OAAB= OBAM,即 9 = AM, AM= , AD=2 =9, AMB=90, B=60, BAM=30, BAO=90, OAM=6
10、0, DN OA, NDA=30, AN= AD= ,由勾股定理得: DN= , C( 2, 0), CN=9- -2= , 在 Rt DNC中,由勾股定理得: DC= 即 PA+PC的最小值是 , 故答案:为: 考点: 1.轴对称 -最短路线问题; 2.坐标与图形性质; 3.解直角三角形 若 与 的方向相反,且 ,则 的方向与 的方向 _. 答案:相同 试题分析:根据 与 的方向相反,且 和向量的定义即可求得答案: 与 的方向相反,且 , 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同; 故答案:为:相同 考点:平面向量 抛物线 可以由抛物线 向 _(平移)得到 . 答案:左平移 2个单位 试题分析:根据平移前后的抛
11、物线的顶点坐标确定平移方法 抛物线 y=( x+2) 2-3的顶点坐标为( -2, -3), 抛物线 y=x2-3的顶点坐标为( 0, -3), 抛物线 y=( x+2) 2-3可以由抛物线 y=x2-3向左平移 2个单位得到 故答案:为:左平移 2个单位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如图,二次函数 的图像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 ,图像经过( 3,0),则 的值是 _. 答案: . 试题分析:根据已知对称轴为直线 x=1,图象经过( 3, 0),得出图象与 x轴的另一交点,进而得出 a-b+c的值: 二次函数 y=ax2+bx+c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 x=1,图象经过( 3,0),
12、图象还经过( -1, 0), 则 a-b+c的值是: x=-1时,对应 y的值为 0 故答案:为: 0 考点:抛物线与 x轴的交点 二次函数 的图像开口方向 _. 答案:向上 . 试题分析:由抛物线式可知,二次项系数 a=2 0,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上 二次函数 y=2x2+3的二次项系数 a=2 0, 抛物线开口向上 故答案:为:向上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的判别式是 _. 答案: =p2-4q. 试题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公式 =b2-4ac解答 :即 =p2-4q. 考点:根的判别式 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_. 答案: x 2 试题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
13、即可 由 得, x1; 由 得, x2, 故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 x 2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计算 的结果是 _. 答案: a2-1 试题分析:本题是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a是相同的项,互为相反项是 1与 -1,直接套用公式即可 解:( a+1)( a-1), =a2-12, =a2-1 考点:平方差公式 解答题 如图,已知抛物线 与 轴相交于 A、 B两点,与 轴相交于点 C,若已知 B点的坐标为 B( 8, 0) . ( 1)求抛物线的式及其对称轴方程; ( 2)连接 AC、 BC,试判断 AOC与 COB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 3) M为抛物线上 BC之间的一点, N为线段
14、BC上的一点,若 MN 轴,求 MN的最大值; ( 4)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 Q,使 AC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 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答案:( 1)抛物线的式为 y= x2+ x+4,对称轴为直线 x=3; ( 2) AOC COB理由见; ( 3) 4; ( 4) Q1( 3, 4+ ), Q2( 3, 4- ), Q3(3, 0). 试题分析: ( 1)把点 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式求出 b的值,即可得到抛物线式,再根据对称轴方程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 2)令 y=0,解方程求出点 A的坐标,令 x=0求出 y的值得到点 C的坐标,再求出 OA、 OB、
15、 OC,然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证明; ( 3)设直线 BC的式为 y=kx+b,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式,再表示出 MN,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答; ( 4)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 AC,过点 C作 CD 对称轴于 D,然后分 AC=CQ时,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 DQ,分点 Q在点 D的上方和下方两种情况求出点 Q到 x轴的距离,再写出点的坐标即可; 点 Q为对称轴与 x轴的交点时, AQ=CQ,再写出点 Q的坐标即可 试题: ( 1) 点 B( 8, 0)在抛物线 y= x2+bx+4上, 64+8b+4=0, 解得 b= , 抛物线的式为 y= x2+ x+4, 对
16、称轴为直线 x= ; ( 2) AOC COB 理由如下:令 y=0,则 x2+ x+4=0, 即 x2-6x-16=0, 解得 x1=-2, x2=8, 点 A的坐标为( -2, 0), 令 x=0,则 y=4, 点 C的坐标为( 0, 4), OA=2, OB=8, OC=4, =2, AOC= COB=90, AOC COB; ( 3)设直线 BC的式为 y=kx+b, 则 , 解得 , 直线 BC的式为 y= x+4, MN y轴, MN= x2+ x+4-( x+4), = x2+ x+4+ x-4, = x2+2x, = ( x-4) 2+4, 当 x=4时, MN的值最大,最大值
17、为 4; ( 4)由勾股定理得, AC= , 过点 C作 CD 对称轴于 D,则 CD=3, AC=CQ时, DQ= , 点 Q在点 D的上方时,点 Q到 x轴的距离为 4+ , 此时点 Q1( 3, 4+ ), 点 Q在点 D的下方时,点 Q到 x轴的距离为 4- , 此时点 Q2( 3, 4- ), 点 Q为对称轴与 x轴的交点时, AQ=5, CQ= , AQ=CQ, 此时,点 Q3( 3, 0), 综上所述,点 Q的坐标为( 3, 4+ )或( 3, 4- )或( 3, 0)时, ACQ为等腰三角形时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如图 E为正方形 ABCD边 BC延长线上一点, AE交 DC
18、于 F, FG BE交DE于 G ( 1)求证: FG=FC; ( 2)若 FG=1,AD=3,求 tan GFE的值 . 答案: (1)见;( 2) . 试题分析: ( 1)由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可得 AB CD, AD BC, AB=AD,即可证得 CEF BEA, EFG EAD,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证得结论 ( 2)由 FG BE,可得 DAF= GFE,即可得 tan GFE=tan DAF= 试题: ( 1)证明: 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 AB CD, AD BC, AB=AD, CEF BEA, EFG EAD, CF=FG ( 2)解: FG BE, DA
19、F= GFE, FC=FG=1, CD=AD=3, DF=CD-FC=2, tan GFE=tan DAF= 考点: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正方形的性质 通过锐角三角比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大小与两条边长的比值相互唯一确定,因此边长比与角的大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类似的我们可以在等腰三角形中建立边角之间的联系 .我们定义: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与腰的比叫做顶角的正对( sad) . 如下图在 ABC中, AB=AC,顶角 A的正对记作 sadA,这时 . 我们容易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这个角的正对值也是互相唯一确定的 .根据上述角的正对定义,解下列问题: ( 1)
20、sad60o=_; sad90o=_。 ( 2)对于 , 的正对值 sadA的取值范围是 _。 ( 3)试求 sad36o的值 . 答案:( 1) 1, ;( 2) 0 sadA 2;( 3) sad36= 试题分析: ( 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底角的度数,判断出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再根据正对的定义解答进而得出 sad90的值; ( 2)求出 0度和 180度时等腰三角形底和腰的比即可; ( 3)作出等腰 ABC,构造等腰三角形 BCD,根据正对的定义解答 试题: ( 1)根据正对定义, 当顶角为 60时,等腰三角形底角为 60, 则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则 sad60= =1 根据正
21、对定义, 当顶角为 90时,等腰三角形底角为 45, 则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 sad90= = 故答案:为: 1, ( 2)当 A接近 0时, sadA接近 0, 当 A接近 180时,等腰三角形的底接近于腰的二倍,故 sadA接近 2 于是 sadA的取值范围是 0 sadA 2 故答案:为: 0 sadA 2 ( 3)已知: A=36, AB=AC, BC=BD, A= CBD=36, ABC= C=72, BCD ABC, , , 解得 :BC= CD, sad36=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如图已知: ,求证: . 答案:见 . 试题分析:由 ,可证得 ABD ACE,继而可得 D
22、AE= BAC,即可证得 ABC ADE,继而证得结论 试题: 证明: , ABD ACE, BAD= CAE, DAE= BAC, , ABC ADE, ABC= ADE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顶点 A的坐标为( 1, 0),且图像经过点 B( 2, 3) . (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式 . ( 2)设图像与 y轴的交点为 C,记 ,试用 表示 (直接写出答案:) 答案:( 1)这个二次函数的式为: y=3( x-1) 2 ( 2) 2 试题分析:( 1)由一个二次函数的顶点 A的坐标为( 1, 0),且图象经过点 B( 2, 3),利用顶点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23、( 2)由点 B与 C关于对称轴 x=1对称,可求得 ,继而求得答案: 试题: ( 1)设这个二次函数的式为: y=a( x-1) 2, 图象经过点 B( 2, 3), 3=a( 2-1) 2, 解得: a=3, 这个二次函数的式为: y=3( x-1) 2 ( 2)当 x=0时, y=3, C的坐标为:( 0, 3), 点 B与 C关于对称轴 x=1对称, =2 =2 , = =2 考点: 1.平面向量; 2.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式 化简并求值: ,其中 . 答案: . 试题分析:先通分、利用平方差公式等把代数式化简,然后把三角函数值计算出来代入化简得式子即可 . 试题: 原式 = = 将
24、= = 代入 原式 = 考点: 1.代数式化简求值;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 如图 ABC中, C=90o, A=30o, BC=5cm; DEF中, D=90o, E=45o,DE=3cm.现将 DEF的直角边 DF与 ABC的斜边 AB重合在一起,并将 DEF沿 AB方向移动(如图) .在移动过程中, D、 F两点始终在 AB边上(移动开始时点 D与点 A重合,一直移动至点 F与点 B重合为止) . ( 1)在 DEF沿 AB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有人发现: E、 B两点间的距离随 AD的变化而变化,现设 AD=x,BE=y, 请你写出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其定义域 . ( 2)请你进一
25、步研究如下问题: 问题 :当 DEF移动至什么位置,即 AD的长为多少时, E、 B的连线与 AC平行? 问题 :在 DEF的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 个位置,使得 ?如果存在,求出 AD的长度;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问题 :当 DEF移动至什么位置,即 AD的长为多少时,以线段 AD、 EB、B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答案:( 1) (其中 0 x 7) , , 当 AD为斜边时 ,AD =BE +BC , = +25解得 x=6.7 当 BE为斜边时 ,BE =AD +BC , = +25解得 x=4.2 当 BC为斜边时 ,BC =BE +AD , 25= + 无实数
26、解 试题分析: ( 1)根据题意,观察图形,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 ( 2) 因为 B=90, A=30, BC=5cm,所以 AC=10cm,又因为 FDE=90, DEF=45, DE=3cm,连接 BE,设 BE AC,则可求证 FCD= A=30,故 AD的长可求; 假设 EBD=22.5,因为 EDF=45,所以 EF=BF,求得 AD= ,故不存在 设 AD=x,则 BE= ,再分情况讨论: FC 为斜边; AD 为斜边;BC为斜边综合分析即可求得 AD的长; 试题: ABC中, C=90, A=30, BC=5, AB=10 , (其中 0 x 7) ( 2) 当 BE AC时,则 EBD= A=30 , , 当 EBD=22.5, EFD=45, EF=BF, , BE= , BC=5 当 AD为斜边时 ,AD =BE +BC , = +25解得 x=6.7 当 BE为斜边时 ,BE =AD +BC , = +25解得 x=4.2 当 BC为斜边时 ,BC =BE +AD , 25= + 无实数解 考点: 1.勾股定理; 2.角平分线的性质;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