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福建省福鼎市十校联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是多项式的乘法,故该选项错误; B、结果不是积的形式,故选项错误; C、正确; D、 ,该选项错误 故选 C 考点 : 因式分解的意义 . 函数 的图象与 x、 y轴分别交于点 A、 B,点 P 为直线 AB上的一动点( )过 P作 PC y轴于点 C,若使 的面积大于 的面积,则 P的横坐标 x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 PC=x, OC= BC= 的面积大
2、于 的面积 x 6. 故选 D. 考点 : 一次函数综合题 . 在直角 纸片中,已知 = ,AB=6,, BC=8,折叠纸片使 AB边与AC边重合, B点落在点 E上,折痕为 AD,则 BD的长为( ) A 3 B 4 C 5 D 6 答案: A. 试题分析: ABD与 AED关于 AD成轴对称, AB=AE=6cm, BD=DE, ABD= AED= DEC=90, 在 Rt ABC中, AC2=AB2+BC2=62+82 =102, AC=10, CE=AC-AE=10-6=4, 设 BD=DE=xcm,则 DC=BC-BD=8-x, 在 Rt DEC中,由勾股定理,得 x2+42=( 8
3、-x) 2, 解得 x=3, 即 BD=3cm 故选 A. 考点 :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 如图, 中, AB=5cm,AC=3cm,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AB、 BC于点D、 E,则 的周长( ) cm A、 6 B、 7 C、 8 D、 9 答案: C. 试题分析: DE为 BC的垂直平分线, CD=BD, ACD的周长 =AC+CD+AD=AC+AD+BD=AC+AB, 而 AC=3cm, AB=5cm, ACD的周长为 3+5=8cm 故选 C. 考点 :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 下列各式中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x
4、2+x+1不符合完全平方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式子特点,故选项错误; B、 x2+2x-1不符合完全平方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式子特点,故选项错误; C、 x2-1不符合完全平方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式子特点,故选项错误; D、 x2-6x+9=( x-3) 2,故 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 : 因式分解 -运用公式法 . 因式分解 的结果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 a2-b2=( a+b)( a-b),得: . 故选 A. 考点 : 因式分解 -运用公式法 . 将图形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0后的图形是 ( )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形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得到图形 B
5、故选 B. 考点 : 旋转 . 已知 的三边长分别是 6cm、 8cm、 10cm,则 的面积是( ) A 24 B 30 C 40 D 48 答案: A. 试题分析: 62+82=102,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68=24( cm2) . 故选 A. 考点 :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三角形的面积 .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 ,则它的底角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又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用 “180-40=140”求出两个底角的度数,再用 “1402”求出一个底角的度数 ( 180-40) 2 =
6、1402 =70 故选 D. 考点 :1.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2.三角形的内角和 . 不等式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不等式 x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故选 D 考点 :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 填空题 ABC中, AB=BC, A=40,点 D为 AC边上任意一点(不与点 A、 C重合),当 BCD为等腰三角形时, ABD的度数是 ; 答案: 或 15. 试题分析: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 1)当 BD=BC时,可求出 ABD=30;( 2)当 BC=CD时,可求出 ABD=15. 试题: ABC中, AB=BC, A=40, B= C= (
7、 180- A) = ( 180-40) =70 ( 1)当 BD=BC时, D= C=70 A+ ABD= D ABD= D- A=70-40=30 ( 2)当 BC=CD时, DBC= ( 180- C) = ( 180-70) =55 ABD= ABC- DBC=70-55=15. 考点 :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三角形的外角 . 如果 x+y=4, x-y=8,那么代数式 x2-y2的值是 答案: 试题分析:由题目可发现 x2-y2=( x+y)( x-y),然后用整体代入法进行求解 试题: x+y=4, x-y=8, x2-y2=( x+y)( x-y) =48=32 考点 :
8、 平方差公式 . 如图, ABC绕顶点 B顺时针旋转 60得到 DBE,则 CBE= ; 答案: . 试题分析:由旋转知: ABC DBE,得到 DBE= ABC,从而 CBE= ABD,而 ABD=60,即 CBE=60. 试题:根据题意知: ABC DBE, DBE= ABC, CBE= ABD, ABD=60, CBE=60. 考点 : 旋 转的性质 . 如图,点 P是 AOB的角平分线上一点,过点 P作 PC OA于点 C,且PC=3,则点 P到 OB的距离等于 ; 答案: 试题分析:如图,过点作 PD AB,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 PD=PC=3. 试题:过点 P作 PD OB于 D,
9、点 P为 AOB的角平分线上一点, PD OB, PC=3, PD=PC=3, 即点 P到 OA的距离为 3 考点 : 角平分线的性质 . 如图,在 ABC和 DEF中,已知: AC=DF,, BC=EF,要使 ABC DEF,还需要的条件可以是 ; (只填写一个条件 ) 答案: ACB= F. 答案:不唯一 试题分析:本题要判定 ABC DEF,有 AC=DF, BC=EF,可以加 ACB= F,就可以用 SAS判定 ABC DEF(或 AB=DE。答案:不唯一) 试题:由分析得: ACB= F. 考点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 不等式 的解集是 ; 答案: x 1. 试题分析:利用不等式的
10、基本性质即可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试题:移项得, 2x 3-1, 即 2x 2; 不等式两边同除以 2得: x 1 不等式 的解集是 x 1. 考点 :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 如图, ABC中, C=90, A=30, BD平分 CBA交 AC于点 D,若CD=2cm,则 AD= cm。 答案: . 试题分析:根据 C=90, A=30,易求 ABC=60,而 BD是角平分线,易得 ABD= DBC=30,那么易证 ABD是等腰三角形,且 BCD是含有 30角的直角三角形,易求 BD,从而可求 CD 试题: C=90, A=30, ABC=60, 又 BD是角平分线, ABD= DBC=30, 在
11、 Rt BCD中, BD=2CD=4cm, 又 A= ABD=30, AD=BD=4cm, AC=6cm 考点 : 1.角平分线的性质; 2.含 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 因式分解: = ; 答案: x( x-3) 试题分析:确定公因式是 x,然后提取公因式即可 试题: x2-3x=x( x-3) 考点 : 因式分解 -提公因式法 计算题 因式分解: ( 1)、 ( 2)、 答案:( 1)( m+2n) (m-2n); (2)2(a-1)2. 试题分析:( 1)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即可; ( 2)先提取公因数 2,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即可 . 试题:( 1)、 ( 2)、 考点 : 因
12、式分解 . 解答题 甲、乙两人骑车前往 A地,他们距 A地的路程 S( km)与行驶时间 t( 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 1)、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 2)、求甲距 A地的路程 S与行驶时间 t的函数关系式。 ( 3)、直接写出在什么时间段内乙比甲距离 A 地更近?(用不等式表示) 答案:( 1) 20km/h, 30km/h;( 2) s=-20t+50;( 3) 1 t 2.5. 试题分析:( 1)由图中的时间和路程,可求出速度; ( 2)点( 0, 50)、( 2.5, 0)在直线上,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答; ( 3) t=1时二者相遇,由
13、图 可知,在 1 2.5小时这段时间内,乙比甲离 A地更近 试题:( 1)从函数图象可知:甲用 2.5小时行走了 50km; 乙用 2小时行走了 60km 所以甲的速度是: =20km/h;乙的速度是 =30km/h ( 2)由函数图象知,甲函数过( 0, 50)、( 2.5, 0)两点 设函数关系式为 s=at+b,则有 ,解得 所以所求函数关系式为: s=-20t+50 ( 3)当 1 t 2.5时,乙比甲离 A地更近 考点 : 一次函数的应用 . 暑假期间,两位家长计划带领若干名学生去旅游,他们联系了报价均为每人 1000元的两家旅行社。经协商,甲旅行社的优惠条件是:两位家长全额收费,学
14、生都按 7折收费;乙旅行社的优惠条件是:学生、家长都按 8折收费。假设这两位家长带领 名学生去旅行,甲、乙旅行社的收费分别为 , ( 1)、写出 与 的函数关系式。 ( 2)、学生人数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甲旅行社更省钱? 答案:( 1)、 =700x+2000, =800x+1600; (2)多于 4人 . 试题分析:( 1)根据甲旅行社的收费 =两名家长的全额费用 +学生的七折费用,可得到 y1与 x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乙旅行社的收费 =两名家长的八折费用 +学生的 八折费用,可得到 y2与 x的函数关系式; ( 2)根据题意知: y甲 y乙 时,可以确定学生人数,选择甲旅行社更省钱 试题:(
15、 1)、 =700x+2000 =800x+1600 ( 2)、当 时, 即: 700x+2000 800x+1600 x 4 答:当学生人数超过 4人时,选择甲旅行社更省钱。 考点 : 一次函数的应用 . 如图,已知 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 -2, -1), B( -3, -3), C( -1, -3) , ( 1)、画出 ABC向右平移三个单位的对应图形 ,并写出 的坐标; ( 2)、画出 ABC关于原点 O对称的 ,并写出 的坐标; 答案:( 1)作图见;( 2)作图见 . 试题分析:( 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到 A、 B、 C三点对称点,顺次连接可得 A1B1C1,结合直角坐
16、标系可得点 A1的坐标 ( 2)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找到 A、 B、 C 三点对称点,顺次连接可得 A2B2C2,结合直角坐标系可得点 A2的坐标 试题:( 1)所作图形如下: 点 A1的坐标为( -2, 1); ( 2)所作图形如下: 点 A2的坐标为( 2, 1) 考点 : 1.作图 -旋转变换; 2.作图 -轴对称变换 . 解不等式组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 示出来 答案: -1 x 2. 试题分析:先解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再取它们的公共解集,最后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 试题: 解不等式 得: x 2 解不等式 得: x-1 把不等式 、 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不等式组的
17、解集为: -1 x 2. 考点 :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 如图, A= D=90, AC=BD, ( 1)求证: AB=CD ( 2)请判断 O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 1)证明见;( 2) OB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见 . 试题分析:( 1)根据已知利用 HL 判定 Rt ABC Rt DCB,证明出 AB=CD; ( 2)由( 1)得到 ACB= DBC,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到 OB=OC,即 OBC是等腰三角形 试题:( 1)、证明: A= D=90(在 Rt ABC和 DCB中) ABC DCB AB=CD ( 2)、 OBC是等腰三角形
18、 ABC DCB OBC= OCB OB=OC 考点 :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 情境 观察: 将矩形 ABCD纸片沿对角线 AC剪开,得到 ABC和 ,如图 1所 示,将 的顶点 与点 A重合,并绕点 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点 D, A( ), B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 2 所示,观察图 2 可知:旋转角 = ,与 BC相等的线段是 。 问题 探究: 如图 3, ABC中, AG BC于点 G,以 A为直角顶点,分别以 AB、 AC为直角边,向 ABC外作等腰直角 ABE和等腰直角 ACF,过点 E、 F作射线GA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P、 Q,试探究 EP与
19、FQ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关系 拓展: 如图 4,已知正方形 ABCD, P为边 BC上任意一点,连结 AP,把 AP绕点 P顺时针方向旋转 90,点 A对应点为点 ,连接 ,求 的度数。 答案:( 1) 90, AD;( 2) EP=FQ,证明见;( 3) 45. 试题分析:( 1)根据矩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填空; ( 2)由全等三角形 APE BGA的对应边相等知, EP=AG;同理由全等三角形 FQA AGC的对应边相等知 FQ=AG,所以易证 EP=FQ; ( 3)由旋转的性质易求 A1CE=45. 试题:( 1) 四边形 ABCD是矩形, 如图 1,在 Rt ADC与 R
20、t ABC中, , Rt ADC Rt ABC( HL), 即如图 2, Rt ABC RtCDA, BC=AD, BAC= DCA 又 DCA+ DAC=90, DAC+ CAB=90, CAC=90 问题 探究: 解: EP=FQ AGB= EPA= EAB=90 EAP+ PEA=90 EAP+ BAG=90 BAG= PEA EPA= AGB PEA= BAG AE=AB EPA AGB EP=AG 同理: QF=AG EP=FQ 联系 拓展: 解: A1CE=45 过 A1作 A1Q BE于点 Q 由上可知: ABP A1QP BP=A1Q, AB=PQ AB=BC BC=PQ BP=CQ A1Q=CQ A1CE =45 考点 : 相似形综合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