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实例中,增大摩擦力的是 ( ) A在行李箱下面安装滚轮 B骑自行车时用力捏闸 C体操运动员比赛前在手上抹镁粉 D在轴承上加润滑油 答案: BC 试题分析: A在行李箱下面安装滚轮 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所以不符合题意 B骑自行车时用力捏闸 是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符合题意 C体操运动员比赛前在手上抹镁粉 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符合题意 D在轴承上加润滑油 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BC 考点: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点评:( 1)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
2、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 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判断以下说法中的哪一条 是错误的( ) 表面情况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运动的距离 /m 0.27 0.42 0.79 A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慢 B小车受到力就运动,小车不受力就不运动 C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D
3、若平面绝对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木板表面的阻力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远,表明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少得越慢; B、从实验中我们分析出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为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阻力,小车的运动并没有受到推力的作用且由于阻力的存在,改变了小车的运动速度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阻力大的,速度减少得快;阻力小的,速度减少得慢由此我们推理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运动的物体将永远的运动下去 C、如果阻力越小,则小车运动的距离将越远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D、若平面非常光滑,阻力
4、为零,则不会有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不会变快也不会变慢,永远的运动下去 所以选 B 考点:力和运动的关系 点评:考查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属于探究实验,要明确实验中用到的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科学推理法 羚羊跑的速度是 20m/s,一短跑运动员 5S内跑完了 50m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 54km/h, 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 A汽车、运动员、羚羊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答案: B 试题分析:羚羊的速度 V 羚羊 =20m/s 运动员的速度 汽车的速度 由此可见,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羚羊、汽车、运动员 所
5、以选 B 考点:速度单位变换 点评: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各物体的速度单位,然后比较速度的大小 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刹车系统应用了杠杆原理 B前、后轮的轴承应用了滚动摩擦 C链条和前后轮盘组成了滑轮组 D轮胎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答案: ABD 试题分析: A、刹车系统的刹车把手就是一个省力杠杆,故 A正确 B、轴承里面的珠子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 擦,减小了摩擦力,故 B正确 C、链条与轮盘组成的设备不是滑轮组,是轮盘知识故 C错误 D、轮胎上面的花纹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 D正确
6、 所以选 ABD 考点:杠杆,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点评:自行车中用到了很多物理知识,与此相类似的题目还有给你一个钳子,让你找出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如图: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绳拉牛的力和地面对牛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和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阻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牛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绳拉牛的同时,牛也要拉绳,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牛和绳上是一对相互
7、作用力 所以选 A 考点:二力平衡,相互作用的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辨别,两者的区别是看作用点是否在同一物体上,这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实验题 在 “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 (见图 )。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 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 L0= cm。 1 拉力 (钩码总重 )F N 0 0.5 1
8、.0 1.5 2.0 2.5 2 橡皮筋的总长度 L cm 4.5 5.1 5.7 6.3 6.9 7.5 3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 Lcm 0 0.6 1.2 2.4 3.0 请将表格中第 3行空格中( )的数据补充完整。 要判断小丽的猜想,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 (选填序号 )两行数据进行比较,你认为小丽的猜想 (是或不是)正确。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 答: 。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 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 答案: 刻度尺 4.5 1.8 1 、 2 不是 小明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每次的拉力的比值为一常数 (或拉力扩大几倍
9、,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扩大几倍 ) 试题分析:( 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需要知道拉力之外还需要知道橡皮筋的长度,因此还需要测量长度的器材:刻度尺; ( 2)由表中数据知: 当 F=0N 时的橡皮筋长度即为 L0; 用橡皮筋的总长度 L减去原长 L0即为橡皮筋伸长的长度 L;即 6.3cm-5.7cm+1.2cm=1.8cm 小丽的猜想是橡皮筋的总长度与拉力成正比,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分析拉力与橡皮筋的总长度的关系,即分析 1、 2两行数据进行比 较; 分析表中第一行与第三行的关系可知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拉力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故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所以答案:为:( 1)刻度尺 (
10、2) 4.5; 1.8; 1、 2; 小明;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每次的拉力的比值为一常数(或拉力扩大几倍,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扩大几倍) 考点: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点评:本题是实验探究题,用补充内容的方式来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制造原理,从侧面帮助学生理解了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充分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 在探究 “二力平衡条件 ”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 13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 _ 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 _来改变 F1和 F2的大小。 (3)保持 F1与 F2
11、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 _ 。 答案: (1) 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2) 改变力的方向 砝码质(数)量 (3)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试题分析:( 1)甲图中的是木块,它与桌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而乙图中的是小车,它与桌面之间是滚动摩擦,其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实验更准确些; ( 2)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砝码的质量改变两个拉力的大小,其中利用定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3)二力只有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会平衡,因此利用该环节可以验证二力方向问题; 故答案
12、:为: ( 1)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 2)改变力的方向,砝码质量; ( 3)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考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点评: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要从大小上、是否一条直线上,经过实验逐步得出结论; 知道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小明发现了以下现象:将原来静止着的空车推动很容易,但用同样的力很难推动一辆载重车。一般小汽车从静止加速到 100km/h,只需十几秒的时间,而满载的货车加速就慢得多。 ( 1)由此可以初步得到假说:物体受力一定时, 它的质量越 _,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 ( 2)给你一块木块、一个砝码、一个大钩码和 一根细
13、线、一个滑轮、一个秒表,请你设计一个 实验,(画出实验装置图)在光滑的桌面上检验你的假说是否正确。 实验步骤:_ _。 ( 3)若你的假说 是正确的,你将看到的现象是:_。 答案:( 1)小 ( 2)实验装置 如右下图所示,用钩码通过定滑轮分别 拉着木块、木块和钩码从桌子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记下所用时间 t1和 t2。 ( 3) t1 t2 试题分析:挂上一个钩码,可以保证受力一定,然后分别拉木块、木块和砝码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比较时间的多少来判断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所以答案:为: ( 1)小; (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用钩码通过定滑轮拉着木块,从桌子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记下所用时间
14、 t1; 用钩码通过定滑轮拉着木块和钩码,从桌子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记下所用时间 t2; ( 3) t1 t2 考点: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即受力一定时,通过观察不同的物体从桌子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时所用的时间,比较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小华、小明两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所用实验器材有杠杆、弹簧测力计、钩码和支架等他们分别在已调水平平衡的杠杆上施加动力 F1、阻力 F2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动力臂 l1及阻力臂 l2,小华、小明的操作情况分别如图( a)、( b)所示,表一、表二为 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2与 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15、,小华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F1 l1=F2 l2 请判断:小华的结论是 _的(选填 “正确 ”或 “错误 ”),依据是:_ _ ( 2)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_ ( 3)得出上述杠杆平衡的条件后,小华也欲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进行实验,但跟小明的操作不同的是,他准备将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作用在杠杆上的 A 点,而钩码的位置不变,如图 15( c)所示 请判断:他 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选填 “能 ”或 “不能 ”)如果杠杆能平衡,写出需满足的条件;如果杠杆不能平衡,写出判断的理由 _ 答案:( 1)错误;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
16、 加 ( 2) F1 l1=F2 l2 ( 3)能; 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作用在 A点,并满足 F1 l1=F2 l2 或:不能; 当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作用在 A点时 试题分析:( 1)因为力和力臂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同的物理量是不能相加的; ( 2)根据题中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动力 动力臂的乘积都等于阻力 阻力臂的乘积,所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1l1=F2l2 ( 3)若在 A点将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动杠杆且满足 F1l1=F2l2则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 A点将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杠杆,由于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作用效果相同 ,就不满足 F1l1=F2l2,杠杆将不能平衡 答案:为:(
17、 1)错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2) F1l1=F2l2;( 3)能;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作用在 A点,并满足 F1l1=F2l2;或:不能;当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作用在 A点时,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作用效果相同 考点: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点评:在探究性实验中涉及数据的设计时不要设计特殊数据,否则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同时不同的物理量是不能相加的 课堂上,在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B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C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有关 D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1)刘明学习小组采用了如图 16甲的实验设计,
18、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并进行三次实验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 (填序号),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2)为了验证其余三种猜想,在上面结论的基础上,该实验小组改用了如图16乙的实验设计。他们认为按照图乙做实验,便于读数、方便操作。请你简单说明他们这样认为的依据: . 答案:( 1) B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 2)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水平拉动长木板,不再要求一定匀速 试题分析:( 1)甲图的实验设计中,选用同一木块和同一接触面,控制了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是改变拉动木快的速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摩擦力大小不变,会
19、得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的结论,猜想 B是错误的 ( 2)采用乙图设计因为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这样拉力等于摩擦力,而且无论拉木板速度多少,摩擦力都一样,不改变摩擦力大小,所以容 易读数 所以答案:为:( 1)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2)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水平拉动长木板,不再要求一定匀速 考点:探究摩擦力实验的改进 点评:本题属于探究摩擦力实验的改进,常规做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有一定难度,不容易做到;改成拉动接触面后,不一定匀速就能测出摩擦力,实验的误差小多了 我们知道,使用弹
20、簧测力计时不得超过其量程。但小明和小红想利用一把粗细均匀的米尺作为杠杆,并利用杠杆和量程为 10N 的弹簧测力计,测量超过量程的物体的重力。 (1)小明的方法如图 10 a所示:在杠杆的 A端拴重物, B端挂弹簧测力计,用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杠杆总长 1m,均匀分成 10份,测力计示数为 8N,则小明测出的物体重力约为多大? (2)小红认为小明的做法并不科学,她设计的方案如图 10 b所示。你觉得小明和小红的方法哪个好?说说你的理由。 (3)如果我们采用小红所设计的 b图所示的方法,可以精确地测量出物体的最大重力是多大?并说出你的做法。 答案: (1)12N (2)小红设计
21、的方案更科学; 在小红的设计方案中,杠杆的自重对于杠杆是否平衡不起作用 (3)50N 物体挂 在 O 点左侧第一格处,弹簧测力计在 B处竖直往下。 试题分析:( 1)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可得8N6格 =G4格, G=12N; ( 2)小红的方案好,小明的方案杠杆两端的初始长度不同,杠杆的自重会对杠杆的平衡产生影响; ( 3)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当物体挂在 O 点左侧第一格处时,阻力臂最小,弹簧测力计在 B处竖直往向下拉至最大 10N,此时所测能测出最大物重,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可求出物体的重 所以答案:(
22、 1) 12N;( 2)小红的方案 好,小明的方案杠杆两端的初始长度不同,杠杆的自重会对杠杆的平衡产生影响;( 3) 50N;当物体挂在 O 点左侧第一格处时,弹簧测力计在 B处竖直往向下拉至最大 10N 考点:杠杆平衡的条件 点评:在进行杠杆平衡的实验时,杠杆本身的重力不能忽略,可采用悬挂法找出中心作为支点,可进行实验 填空题 如右图所示,滑轮重 1N,悬挂在弹簧秤下端 ,作用在绳端的拉力 F是 2N,物体G重 10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_N。 (不计摩擦 ) 答案: 试题分析:图中滑轮为定滑轮,根据定滑轮工作特点可得: F=2N,以定滑轮为对象去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此时物体处于静止
23、状态,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力 F 拉 和滑轮受到的向下拉力F+F+G 轮 平衡即 F 拉 =2F,所以有 F 拉 =2F+G 轮 =4N+1N=5N 考点:力的合成,定滑轮 点评:本题考查了 1、平衡状态下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二力平衡条件中的互为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的知识的运用。 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明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 2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km/h;该汽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的示数变为图 2乙 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 h。 甲 乙 答案: 0.5 试题分析:( 1)由汽车的速度表读出汽车的行驶速度: v=80k
24、m/h ( 2)由甲乙两表可知汽车的行驶路程是: S=0276-0236=40km 考点:认识汽车速度计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会从汽车速度计上读出汽车行驶速度和路程是本题的关键 如图所示是正在运输液体货物的一辆槽车,车内液体的上方有一个空气泡。当槽车遇情况紧急刹车时,由于 ,气泡将向 运动。 (选填 “右 ”或 “左 ”)答案:惯性 左 试题分析:当刹车时,液体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会向前挤,从而将气泡向后挤压,使气泡向后运动 所以答案:为:惯性;左 考点:惯性 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运输车内的水有质量,所以
25、会有惯性,即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水中的气泡因此会由于水的运动而运动 下面是力的作用效果的几个实例。请把它们分成两类,并写出各类的特征: A头顶足球,足球弹回去 B人坐沙发,沙发凹陷 C人用力蹬自行车,车速度加快 D运动员拉开弓 第一类 ,特征 ; 第二类 ,特征 。 答案: A、 C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D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试题分析: A、足球弹回去,速度方向发生改变,即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沙发凹陷,是形状发生变化,为形变; C、蹬自行车,车速加快,速度大小变化,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拉弓是形状发生变化,是形变; 按力的作用效果形变和运动状态改变两个角
26、度分类; 故选 A、 C、;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D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是物体的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 某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择了甲、乙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图象中只有 OA段和 OB段是弹性形变。若同学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 应该选用弹簧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该选用弹簧 。答案:乙 甲 试题分析:因为 OA段和 OB段是弹性形变,通过观察图象可知,甲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 4N,而乙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 8N,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
27、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乙;当甲受到的拉力是 4N 时,弹簧伸长 6cm,当乙受到的拉力是 8N 时,弹簧伸长 4cm,说明甲受到的拉力虽小,但伸长的长度却长,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甲 所以答案:为:乙;甲 考点:弹簧测力计 点评:本题是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一定时,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测力计就越灵敏 如图是以相同速度、向同样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 的; (选填 “运动 ”或 “静止 ”,下同 )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 收割机是 的。 答案:运动;静止 试题分析:以相同速度、向同
28、样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 割机,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卡车和联合收割机相对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都是运动的,如果选卡车为参照物,收割机与卡车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卡车是静止的 所以答案:为:运动;静止 考点:机械运动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此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是近几年中考的方向 钢丝钳(俗称 “老虎钳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它的钳口刻纹是用 的方法增大摩擦的,用钢丝钳剪断铁丝时,它是 杠杆。(
29、选填 “省力 ”、或 “费力 ”、或 “等臂 ”) 答案: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省力 试题分析:( 1)钳柄上有花纹是使接触面粗糙,为了增大摩擦力 ( 2)要判断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可依据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是省力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是费力杠杆钢丝钳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考点: 点评:此类型题目的解决主要是依据生活经验,依据动力臂和阻 力臂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体育课上,小明先后以相同的姿势分别沿绳子和杆匀速向上爬杆,若杆比绳子光滑一些,则这两次他受到的摩擦力 大; (选填 “前一次 ”、 “后一次 ”、 “一样 ”)他 时所用的握力比
30、较小一些。 (选填 “爬杆 ”或 “爬绳 ”) 答案:一样大 爬绳 试题分析:( 1)由于同一个人的体重相同,且匀速向上爬,所以在竖直方向均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受的重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因此,爬杆受到的摩擦力和爬绳受到的摩擦力都等于受到的重力; ( 2)因摩擦力的大小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所以,摩擦力不变时,杆比绳子光滑一些,则爬绳时所用的握力比较小一些 所以答案:为:一样;爬绳 考点:二力平衡、摩擦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学习中要多联系实际生活,学会利用所学
31、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题 质量为 6103kg的四轮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 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求: (1)汽车所受重力的大小; (2)汽车在 1min内通过的路程; 答案:( 1) 6104 N ( 2) 600m 试题分析:( 1)汽车的重力 G=mg=G=mg=6103kg10N/kg=6104N; 答:汽车的重力是 6104N ( 2)汽车在 1min内通过的路程 S=Vt=10m/s60s=600m; 答:汽车在 1 min内通过的路程 600m 考点:重力、路程的计算 点评:( 1)汽车的质量是已知的,根据 G=mg求出汽车的重力; ( 2)汽车的速度和时间都是已知的,根据
32、S=Vt求出汽车的行驶路程; 如图所示,小芳在研究动滑轮时,她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拉动绳端使钩码上升,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 G 物 =100N、 h=0.3m 求: 1)绳子移动的距离; 2)(如不计滑轮及绳重和摩擦)手的拉力。 3)(拓展)(又假如滑轮重 G 动 = 10N,不计绳重和摩擦)手的拉力。 答案: (1)0.6m (2)50N (3) 55N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n=2, 绳子移动的距离: s=2h=20.3m=0.6m, 2)(如不计滑轮及绳重和摩擦)手的拉力。 3)(拓展)(又假如滑轮重 G 动 = 10N,不计绳重和摩擦)手的拉力 = 考点:动滑轮
33、 点评:本题的关键有二:一是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的确定(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二是利用好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拉力和物重的关系作图题 ( 1)如图 a所示:玩具 “不倒翁 ”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请在图中画出此“不倒翁 ”所受的重力示意图。 (其中 “ ”O为不倒翁的重心 ) ( 2)在图 b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起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 3)如图所示是右侧带书柜的办公桌, 我们可以把它抽象成一个 “杠杆 ”。现在要用一个最小的力将这张办公桌的一端稍抬离地面。请画出这个力 F和这个力的力臂 L,并用 “O”标明这个 “杠杆 ”的支点。答案: 试题分析:( 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
34、受重力如图所示: ( 2)只有一个动滑轮,要求最省力,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 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 ( 3)根据力臂的正确画法进行作图,即另一端与地面的接触点为支点 O,连接支点和另一端的 A点,然后过 A点作垂直于 OA的力即可 考点:力的图示、滑轮的绕线方法、力臂 点评:( 1)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 ( 2)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二是绳子先系在 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本题中,要求最省力,属于第二种 ( 3)会找出最长的力臂,会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最小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