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与答案5.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0694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与答案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与答案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与答案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与答案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与答案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与答案 5 选择题 2008年 9月 28日,哈尔滨地铁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一期工程自西向东 ,横贯城市中 心区 ,全长 14.33公里 ,建设期 4年。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可有效的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B建设地铁使用的钢材属于合成材料 C建设地铁将消耗大量资 D地铁建成后 ,能使百姓出行更方便快捷 答案: B 为测定某盐酸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世博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 105.4g稀盐酸 ,充分反应后 ,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111g溶液 ,则稀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 10.5% B 0.2% C 5.1% D

2、 15% 答案: A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蒸馏水 过滤 肥皂水 B 硝酸钾和硫酸铵 加氢氧化钙研磨 加适量水看是否溶解 C 羊毛衫和腈纶衫 点燃闻气味 观察颜色 D 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分别与氧化铜混合后加热 分别点燃 答案: D 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 ,金属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之一 C空气中的氮气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D在我国利用沼气可解决家用燃料问题 答案: A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3、Cu (CuO) 稀盐酸 溶解、过滤、结晶 B NaCl (Na2CO3) 适量稀硫酸 蒸发、结晶 C CaO (CaCO3) 足量水 溶解、过滤、干燥 D 稀硝酸 (稀硫酸 ) 适量硝酸钡溶液 过滤 答案: D 下图是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 b的溶解度 B 40 时, a、 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 c物质是一定是二氧化碳溶解度曲线 D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 40 降温到 20 , a、 b 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答案: B 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切割 B食品充氧防腐 C叶脉书签制取 D活

4、性炭净水 答案: B 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B 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不能 分子构成不同 C 哈尔滨春天到处可闻到丁香花的花香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夏天钢轨间的缝隙变小 原子间间隔遇热变大 答案: A 下列应用及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 A高炉炼铁 C + Fe2O3= Fe + CO2 B生石灰作干燥剂 CaO + H2O = Ca(OH)2 C加熟石灰研磨 ,检验铵态氮肥 Ca(OH)2 + 2NH4NO3 =CaNO3 + NH3+ H2O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Na2C03+2HCl=2

5、NaCl+H20+C02 答案: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包装食品 B风能不是新能源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D水银不是银 答案: D 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作食品包装,特别是热熟食品。风能是行能源,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可以使酸式盐与碱的反应,水银是单质汞 下列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服用熟石灰治疗胃酸过多症 B城市的 “地沟油 ”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作为食用油 C铁、锌、碘、硒是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 D海产品和加碘盐可以提供一定量的碘元素 答案: D 下列常见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发射 B铝表面生成红色铜 C干冰升华 D雕像腐

6、蚀 答案: C A:火箭发射燃料燃烧是化学变化 ; B:铝表面生成红色铜 ,铝换铜离子,为置换反应; D:雕像腐蚀,酸性液体与 CaCO3反应,使生成溶于水的物质; 干冰升华即 CO2固体升华,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C 丙氨酸是形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 ,下列关于丙氨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丙氨酸是由多原子的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B丙氨酸分子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比为 1: l C丙氨酸分子中含有 13个原子核 D丙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答案: C 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应该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 B食品袋里充人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C厨房中的天然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

7、,打开门窗通风 D用食盐水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答案: D 图书馆是确保消防安全的重要场所,据此判断图书馆不需要出现的图标是 ( ) A B C D 答案: C 填空题 实验室常用下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对所制的气体进行检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在图中标出仪器 A和药品 B的名称,完成此图尚未画出部分的装置图,并画上药品。 ( 2)写出制该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A:锥形瓶( 0.5分) B:澄清石灰水( 0.5分); 图略( 2分) ( 2) 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 计算题 下图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用 60m

8、l的浓盐酸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盐酸 ( 2)利用刚配好的盐酸测定某二价金属( R)的纯度:他取 8克该不纯金属粉末(所含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再取刚配好的盐酸溶液 73克混合至恰好完全反应后 过滤,将滤液蒸干,得到粉末状固体的质量为 13.6克。 金属 R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利用已知条件求解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x)比例式 ; ; 该金属的纯度 ; 若反应后的溶液只含有一种溶质,向反后的溶液中加入 56.7克水,则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答案: (1) 288g (不写单位不给分 ) (2) R + 2HC1 = RC12 + H2 73 2 = 7.3g x (

9、不写单位不给分 ) 81.25% 10% (每空 1分 ) 简答题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好化学知识 能让我们解除一些困扰 ( 1)张楠经常感冒,医生说她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建议小芳多吃 (填字母)。 经化验,张楠血色素低,患有轻度贫血,应适量补充 元素。 ( 2) “我有我奥妙 ”是一则广告语,合成洗涤剂有较好的去油污能力 ,这是因为对油污的 ( 3)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东方之冠 ”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核心筒。其中钢属于 材料 ( 4) 为预防燃气泄漏发生火灾,家中的报警器 “狗鼻子 ”,安装在 A处的原因 答案: (1) C ; 铁 (2) 乳化作用 (3)金属 (4)

10、 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每空 1分 ) 某工厂实验室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某同学想从上述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银,并得到副产品固体。 请指出上述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过滤没用玻璃( 1分) ( 2) Cu + 2AgNO3= 2Ag + Cu(NO3)2 (2分 ) ( 1)过滤操作要使用玻璃棒,图中是直接倾倒,错误 ( 2)从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回收银,使用铜单质进行置换得银,可行性高,成本低,置换的银纯净,故选用铜,则其反应化学式为 : Cu + 2AgNO3= 2Ag + Cu(NO3)2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小黑球、灰色的小球

11、、空心球分别表示氢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根据模拟图回答: ( 1)上述变化中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_ (填化学式 )。从微观角度说的判断依据是 ; (2) 通过观察写出一条信息是 _。 答案: O2 ; 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 (2)在化学变化中 ,反应前后原子总类和个数都不变 .(合理即可 ) (每空 1分 ) 探究题 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他把铝屑加入到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 写出 A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2) 待锥形瓶冷却到室温 ,气球膨胀 (如图 B所示 )。请用理化知识解释气球膨胀的原因 . 答案:( 1) 2A1 + 3H2SO4

12、 = A12(SO4 )3+ 3H2( 2分) ( 2)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使锥形瓶内气体增多 ,且反应放热使气体受热膨胀( 1分) ,瓶内气压增大 ,大于外界大气压 ,气球膨胀。( 1分) 同学们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溶液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 外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如图),溶液变成了红色,但是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为此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甲:可能是酚酞溶液变质的缘故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氢氧化钠与酚酞混合后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的缘故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常用

13、酸碱指示剂,遇碱性溶液变红。 【讨论分析】( 1)甲同学提出猜想后,很快被小组同学否定了,其理由是若酚酞试剂变质,就不可能出现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的现象。 ( 2)经过 认真思考,大家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其理由是 。 【实验设计】( 3)为验证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 现象结论 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某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先变成红色,一会儿红色又消失。 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然后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实验方法】( 4)为验证丁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请回答有关问题。 方案一:

14、分别配制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取少量并滴加 2滴酚酞溶液。 现象和结论 : 质量分数小的溶液中红色不消失,质量分数大的溶液中红色会消失,则证明 方案二: 现象和结论 :出现红色且不褪去,结论同上。 答案: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排出水中溶解的氧气 隔绝空气 方案一: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有关 方案二:将滴有酚酞溶液且质量分数大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或做对比实验,取质量分数大的 NaOH溶液加水稀释后,滴入酚酞溶液 。 (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每空 1分) 推断题 A、 B、 C、 D、 E 分别是氧化铁、铁、氧气、单质碳、稀硫酸中的一种物质。 用五个圆表示五种物

15、质 ,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 在图中标出五种物质名称。 若 C在 B中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 ,则 A与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 A能还原 E,则 E与 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答案:( 1) A . 碳 B. 氧气 C. 铁 D. 稀硫酸 E. 氧化铁( 1分) ( 2) C + O2 = CO2 (2分 ) ( 3)固体溶解 ,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1分) 信息分析题 亚硝酸钠( NaNO2)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请回答: ( 1)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归纳亚硝酸钠的 性质有 ; ( 2)亚硝酸钠加热产生有特殊气味的一氧化氮 ,同时产生氧化钠和

16、另一种单质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 微带淡黄色白色结晶 ,有咸味,易溶于水 ,受热易分解 ,毒性 (2分 ,少答一 点扣 0.5分 ,扣完为止 )(2) 4NaNO2= 4NO+ 2Na2O +O2 哈尔滨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 ,可有时会看到如图所示的景象。 (1) 请结合右图说出你的感受 (2) 对此情况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答案: (1)水是很宝贵的一种资源 , ( 1分)可是现在污染的状况很严重 ,威胁到水生物的生存。( 1分) ( 2)工厂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1分)(答一条即可) ( 1)此图片显示的是水中鱼类的死亡,可以看出水资源的污染造成了水生物的死亡,水是很宝贵的资源,所以本题答案:为:水是很宝贵的一种资源,可是现在污染的状况很严重,威胁到水生物的生存; ( 2)提出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可以从造成水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以及生活废水的任意排放,所以本题答案:可为:工厂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