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江都市甘棠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1087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江苏省江都市甘棠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届江苏省江都市甘棠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届江苏省江都市甘棠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届江苏省江都市甘棠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届江苏省江都市甘棠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江苏省江都市甘棠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正确; 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慢慢倾倒,错误; 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要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液体太多,加热沸腾会溅出,故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1/3,且要用外焰加热,错误;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一般药品要放到纸上称量,且要遵循 “左物右码 ”的原则,图示操作正好相反,错误。故选 A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

2、项的探究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铁生锈 B酿酒 C蜡烛燃烧 D食物腐烂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反应称为缓慢氧化,据此分析。 A铁生锈的过程,进行的比较缓慢,不易察觉, 属于缓慢氧化; B酿酒的过程,进行的比较缓慢,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 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会发光发热,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D. 食物腐烂的过程,进行的比较缓慢,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选 C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

3、化反应的分类,理解和熟练掌握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某金属 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 + 2AgNO3 =R(NO3)2 + 2X。关于此反应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物质 X是 Ag B R可能是 Al C R的活泼性比银强 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 + 2AgNO3=R(NO3)2 + 2X可知, 反应前 反应后 R原子 1 1 Ag原子 2 0 N 原子 2 2 O 原子 6 6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 2X分子中含有 2个 Ag原子,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 Ag,故

4、A正确, B错误; 金属R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则说明 R的活泼性比银强,故 C正确;由于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单质与化合物,故属于置换反应,故 D正确。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推断,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原子守恒来推断是常用的方法,学生应注意守恒思想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 列关于 Na、 Na+ 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核电荷数相同 核外电子数相等 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质量几乎相等 质子数相等 Na+比 Na稳定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如

5、Na原子核外有 11个电子,其最外层有 1个电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而变为 Na+,故其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和核外电子总数均发生改变;而由于原子核没变,故其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两者均不变;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失去一个电子对其质量影响很小,所以二者质量几乎相等;由于 Na+的最外层具有 8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故比 Na稳定,故 正确。故选 C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原子和离子间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以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将烧碱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6、 C将鼻孔直接凑到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口闻气味 D量取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一般药品要放到纸上称量,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到玻璃器皿中称量,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要放在烧杯中称量,正确; B、夹持试管时,要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并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正确; C、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 闻药品的气味(防止中毒),要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错误; D、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的读数,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正确。故选 C

7、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该粒子是 A原子 B分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根据图示,该微粒的核电荷数为 12,大于其核外电子总数 10,故为阳离子。故选 C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理解和熟记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和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芯片是 “智能家电 ”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单质硅为材料制

8、成的。制取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C Si(粗 )+2CO Si(粗 )+3HCl SiHCl3+H2 SiHCl3+H2 Si(纯 )+3HCl。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 属于同一基本反应类型 B 的目的是将粗硅提纯 C生产过程中 HCl可以循环使用 D上述反应只需在干燥的设备中进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 A、 三个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属于同一基本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正确; B、根据题意,反应 的目的是将粗硅提纯成纯硅,正确; C、根据题意,反应 中消耗了 HCl,而反应 中又生成了 HCl,故生产过程中HCl可以循环使用,正确; D、根

9、据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三个反应要在高温或加热的条件下反应,故用于 反应的设备需要耐高温,不仅只是干燥错误。故选 D 考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评:关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判定,要从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列各微粒示意图中,能表示阴离子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离子的形成分析,由于阴离子是由原子得电子后形成的,故其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故选 C。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理解和熟记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和含义,是解题的关键;即在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

10、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欲量取 30ml稀盐酸,最好选用的量筒是( ) A 10ml量筒 B 10ml和 20ml量筒 C 50ml量筒 D 100ml量筒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用量筒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应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故量取 30ml稀盐酸,最好选用 50ml的量筒。故选 C 考点:测量容器 -量筒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铜放入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C点燃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11、 ,火星四射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重新燃烧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相关实验现象分析。 A、铜属于 H后金属,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铜投入到稀盐酸中无现象产生,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正确; C、点燃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融溶物溅落,正确; D、氧气具有助燃性,故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能重新 燃烧,正确。故选 A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及其应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化学性质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化学实验考查的重点,熟练掌握相关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等是解答本题的

12、关键。 填空题 近几年我国不少水域多次发生严重的 “赤潮 ”、 “水华 ”现象。 “赤潮 ”、 “水华 ”主要是指水中某些植物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水面上的藻类疯狂生长、繁殖,水质恶化,造成鱼类死亡。 ( 1)已知藻类的化学式为 C106H263O110N16P,则组成藻类的元素有 ,藻类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该藻类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 2)根据藻类的化学式确定,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导致藻类生长过快的营养元素是 。 ( 3)为了解决水体污染,应从控制污染源头着手。下列措施能防止 “赤潮 ”、“水华 ”现象发生的是(填序号) 。 在水域沿岸新建的住宅小区、饭店、宾馆采用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两岸

13、居民禁止使用含磷酸钠的洗衣粉; 禁止用该水域的水进行农业灌溉; 向该水域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 4) “水华 ”现象一般发生在枯水期还是汛期?为什么? 答案:( 1) C、 H、 O、 N、 P, 3550, 6.31%( 2) N、 P( 3) ( 4) “水华 ”现象一般发生在枯水期,原因是枯水期水量小,水中营养元素浓度高,水中植物疯长。而汛期水量大,水中营养元素浓度低 试题分析:( 1)根据藻类的化学式为 C106H263O110N16P,可知组成藻类的元素有C、 H、 O、 N、 P五种元素;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 =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质量之和可知,藻类的相对分子质量 = 121

14、06+1263+16110+1416+31=3550; 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可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6.31%。 ( 2)根据藻类的组成元素有 C、 H、 O、 N、 P分析,其中氮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磷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植物的抗性(如抗寒能力),促进根的生长,提高果实的口感等,故可推断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导致藻类生长过快的营养元素是 N, P。 ( 3)根据题意,防止 “赤潮 ”、 “水华 ”现象的发生,主要是要减少水体中的氮和磷的含量。 在水域沿岸新建的住宅小区、饭店、宾馆采用生活污水

15、净化装置,可减少氮和磷的排放,能防止 “赤潮 ”、 “水华 ”现象的发生; 两岸居民禁止使用含磷酸钠的洗衣粉,即可减 少磷的排放,能防止 “赤潮 ”、“水华 ”现象的发生; 禁止用该水域的水进行农业灌溉,是不合理的,且与 “赤潮 ”、 “水华 ”现象无关; 向该水域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会引起水体污染,但不能减少 “赤潮 ”、 “水华 ”现象。故选 。 ( 4) “水华 ”现象一般发生在枯水期,因为枯水期的水量小,水中营养元素的浓度高,故水中植物疯长,而汛期水量大,水中营养元素浓度低,植物生长就慢了。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16、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理解有关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的方法与措施,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现要制取一些二氧化氮气体来做演示分子运动的实验。已知二氧化氮气体可以通过铜和浓硝酸反应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得到。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反应生成 HNO3 和 NO 气体,NO和 NO2都是大气污染物。现给出下列装置( AF): ( 1)写出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2)制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可以选 _,收集二氧化氮的装置应该选_; ( 3)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氮可将其通过

17、 _; E装置中 NaOH溶液的作用是 。 ( 4) NO一遇到 O2就会变成 NO2,收集 NO应用 _法; ( 5)用如上图 F装置演示分子运动时,为了缩短演示的时间, NO2最好放在_(选填 “上 ”或 “下 ”)面的集气瓶中,另一瓶是空气,抽去两瓶之间的玻璃片,可以看到_。 答案: (1) 3NO2+ H2O= 2HNO3+ NO (2)B E (3)浓硫酸 消除 NO2防止污染 ( 4)排水 ( 5)上上面集气瓶中红棕色气体向下面集气瓶扩散直到均匀混合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2+ H2O=2HNO3+ NO。 (

18、2)根据题意, “二氧化氮气体可以通过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制得 ”,即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反 应条件是常温,故应选固 -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 B;由于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又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同时因为 NO2是大气污染物,故要用 E装置收集,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多余的二氧化氮,防止污染空气。 ( 3)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氮反应,故可用来干燥二氧化氮;E装置中 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氮。 ( 4)由于一氧化氮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还会污染空气,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

19、集,由于一氧化氮难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 ( 5)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不停的运动,将密度大的气体放在上面,密度小的气体放在下面会加快分子运动的速度。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本题的考查重点是,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要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制取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的大小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结合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 ( 1)欲配制 100g 0.9%的生理盐水,需要 NaCl的质量为 _ g ( 2)由右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_ ; P点表示的意义是 _ ( 3)若从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

20、和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_ (填字母代号) a冷却结晶 b蒸发结晶 答案:( 1) 0.9;( 2)增大;在 t2 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3)a 试题分析:( 1)根据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可知 NaCl的质量=100g0.9%=0.9g。 (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由于曲线中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 P点表示:是在 t2 时硝酸钾和氯化 钠的溶解度相等。 ( 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只是硝酸钾的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的影响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

21、的影响不大,故要从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应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故选 a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结晶的原理、方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有 关计算。 物质的 _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 _、_、 _、 _,以及_和 _等多种因素。 答案:性质 价格 资源 是否美观 使用是否便利 废料是否易于回收 对环境的影响 试题分析:

2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在考虑物质的用 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应物质的性质,在物质利用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今年我国 “世界环境日 ”的主题为 “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 (标识如图 ) ( 1)北京奥运会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与 “绿色奥运 ”理念无关的是: 。 (填序号 ) 招募志愿者为奥运会提供服务; 在奥运场地使用新型清洁燃料汽车; 奥运工程建设中,应用太阳能、地热等能源。 ( 2) “祥云 ”火炬的燃料是丙烷( C3H8),丙烷在空气

23、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合 “绿色奥运 ”的要求,其化学方程式为 。 汽车尾气中含有 CO和 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 “催化转化器 ”,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 和 。 答案: (1) (2) C3H8 + 5O2 3 CO2 + 4H2O (3) CO2 和 N2 试题分析:( 1) “绿色奥运 ”理念,就是低碳环保,而使用清洁燃料、新能源能够减缓环境污染,故 是正确的,而招募志愿者为奥运会提供服务与 “绿色奥运 ”理念无关。故选 ( 2)根据题意,丙烷在空气中点燃,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C3H8+5O2 3CO2+4H2O。 ( 3)根据题意,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该反应的反应物中共含有 C、 N、 O 三种元素,则生成的两种气体中也应含有这三种元素,且这两种气体为参与大气循环的 气体,故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书写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点评:熟练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原则,充分了解参与大气循环的主要气体的种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量取液体时用的仪器是 ,读数时视线要与 相平 答案:量筒 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试题分析:量取液体时用的仪器是

25、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 考点:测量器 量筒 点评:本题较简单,熟记量筒的使用方法,即可轻松解答。 计算题 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入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样品 第 1份 第 2份 第 3份 第 4份 取样品质量( g) 50.0 50.0 50.0 50.0 取稀硫酸质量( 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 g) 0.4 0.8 1.0 m ( 1)上表中 m的数值是 ; ( 2)在四份样品所做实验中,稀硫酸有剩余的是 ; ( 3)列式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

26、4)假黄金外观与黄金相似,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用黄铜( Cu-Zn合金)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A观察颜色 B灼烧法 C加稀硫酸 D磁铁吸引 E加硝酸银溶液 答案:( 1) 1.0 ( 2) 3 、 4 ( 3) 35% ( 4) BCE 试题分析:( 1)根据表格中第 1、 2份样品的反应数据可知,每加入 40g稀硫酸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0.4g,故第 3份样品中加入 120g稀硫酸时,应产生0.4g3=1.2g氢气,但实际只生成了 1.0g氢气,故说明 50g金属样品已完全反应,硫酸有剩余;则第 4 份样品中加入 160g 稀硫酸时, 50g 金属样

27、品同样完全反 应,即同样只生成 1.0g氢气。 (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每 40g稀硫酸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0.4g;当 50g金属样品完全反应时,能产生 1.0g氢气;结合 4份样品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分析可知,第 1、 2份样品中金属有剩余,则酸完全反应;而第 3、 4份样品已完全反应,故硫酸有剩余。 ( 3)根据题意,正确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由方程式求出锌的质量,从而求得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解:设原混合物中含锌的质量为 x Zn+H2SO4=ZnSO4+H2 65 2 x 1.0g 65: x =2: 1.0g 解得 x=32.5g 则黄铜屑样品中的铜的质量分数 = 100%

28、=35%; ( 4)依据黄金以及黄铜(铜锌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在几种金属中,金、铜不会与酸反应,而锌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加酸时能产生气泡的是假黄金,没有现象的是真黄金; 灼烧时铜、锌都能与氧气反应,所以灼烧时变黑的是假黄金,不变色的是真黄金;由于锌和铜都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而黄金不能,故加入硝酸银溶液也可以鉴别两者;而两者颜色相同,且均不能被磁铁吸引,所以这两种方法不可行。故选 BCE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鉴别 点评: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 的计算题,主要是利用图表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第几次加

29、入硫酸后,样品已完全反应,然后根据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依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即可,注意解题要规范。 探究题 实验室有失落标签的 4瓶无色溶液: MgCl2、 NaCl、 HCl、 NaOH,现实验桌上只有 1 瓶酚酞试液。请你设计只用该瓶酚酞试液鉴别上述溶液的实验方案。答案: 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步骤 预计产生的实验现象和由此得出的结论 ( 1)分别取样,滴加酚酞试液 变红色的溶液是 NaOH ( 2)取上述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分成 3份,分别加入少量的 3种未知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 MgCl2,红色褪去的原溶液是 HCl溶液,无明显变化的原溶液是 NaCl溶液

30、 试题分析: MgCl2、 NaCl、 HCl、 NaOH四瓶试剂中,只有 NaOH显碱性,而HCl显酸性,另两种为中性,由于酚酞只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所以首先取样品滴加酚酞,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接下来可利用四种物质间的相互反应来判断:可取上述滴有酚酞试液的 NaOH溶液,分成 3份,分别加入少量的 3种未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 MgCl2(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红色褪去的原溶液是 HCl溶液(盐酸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无明显变化的原溶液是 NaCl溶液(二者不反应)。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点评:关于物质的鉴别,就是

31、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和要求,把几种未知的物质区别开来的一种操作,在酸碱盐的鉴别中要充分利用酸碱指示剂的显色反应。 推断题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作如下实验,请根据 下列实验现象进行推断: (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 2)取( 1)中少量溶液,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3)取( 1)中少量溶液,滴入石蕊,溶液变蓝色; 则该白色粉末一定含有 _,可能含有 _。 答案:碳酸钠 氢氧化钠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可知没有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 “取( 1)中少量溶液,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因此一定有碳酸钠(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取( 1)中少量溶液,滴入石蕊,溶液变蓝色 ”,说明溶液显碱性,但由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溶液都显碱性,因此无法判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点评:熟练掌握一些特殊反应的特殊现象及特殊物质的特殊性质或应用,对于与本题相似的推断类题的解决会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