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卷.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31424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0-2011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0-2011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0-2011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0-2011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 2011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虚词,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5分)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自己觉得幸福。 (1) 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大白话, (2) 我却知道,有不少人, (3) 很多人并非为自己的感觉,而是为了他人的观瞻而去构建自己的人生与生活。 (4) 窥察别人的生活与家庭, (5) 成为他们生活的另一部分。 答案:也许 而 甚至 因而 便 (通顺即可,不必拘泥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庄生晓梦迷蝴蝶, _ _。(李商隐锦瑟) (2)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3)斩木

2、为兵,揭竿为旗, ,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 4)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 5)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 6)重湖叠 t清嘉, , 。(柳永望海潮) 答案: ( 1)望帝春心托杜鹃 (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3)天下云合响应 ( 4)一樽还酹江月 ( 5)万里悲秋常作客 ( 6)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年暑 假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新区大道上人流如潮,游客不绝如缕,形成了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B在如今的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网络交友,但能通过网络结交到知心朋友的人却如数家珍。

3、C大连政府官员不无自豪地称之为奇迹,但笔者以为这仅仅是不幸中的万幸, “7 16”漏油事件对大连更像是一场噩梦,任何弹冠相庆的举措都显得浅薄。 D美国对我国的警告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使得南海局势更加复杂,南海周边小国不时见缝插针、自鸣得意。 答案: D 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陶渊明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_;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_。我们离不开大自然。 _。 在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的优美意境中,王维找到了精神归宿。 王维在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 李乐薇在 “

4、烟雾之 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里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 “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里,李乐薇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精神依托,也是我们的生存环境。 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史铁生病隙碎笔对生死问题的深度探讨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不仅体现了一个真正思想者的风采,而且再现了一个优秀写作者的艺术功力。 B如云的明星、无数的影迷和众多的媒体,似乎都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奥斯卡颁奖活动正在把巨大的商机和经济利益带到世界影都洛杉矶。 C本着朝阳、有适当坡度、排水

5、良好、牧草繁茂 、无污染、无噪音,威海市将台湾赠送的梅花鹿和长鬃山羊的圈舍建在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南侧。 D动画片孔子用动漫形式塑造的全新的孔子形象,打破了以往人们对国学刻板而僵化的思维习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多次获得国家奖项。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进入秦汉,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官方文化。它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文化范畴。作为历史范畴,自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文化范畴,又有其历史超越性,齐鲁文化的现代价值就是这种历史超越性的表现。 早在远古时代,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就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而齐文

6、化、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地域文化。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继承周的 “重农 ”传统外,又实行 “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 ”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的宗法原则,而 “举贤而尚功 ”;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齐文化最终 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 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

7、,主张 “尊尊而亲亲 ”;文化上,则采取 “变其俗,革其礼 ”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促进 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此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一体化道路。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这一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

8、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 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 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小题 1】下列对 “齐鲁文化 ”的概念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鲁文化起先是一种地域文化,后来发展成官方文化,是渐进形成的一种混合型文化。 B齐鲁文

9、化具有双重性,从历史范畴角度说它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和历史超越性。 C齐鲁文化是早期黄河文明的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D齐鲁文化 是在齐文化和鲁文化相互渗透融合的一体化进程中形成的,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成为一种官方文化。 【小题 2】下列有关齐鲁文化与其他相关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文化与鲁文化合称齐鲁文化,或者说齐文化与鲁文化统称齐鲁文化。 B齐文化与鲁文化是在周文化和东夷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形成的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 C东夷文化和 华夏文化的融合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齐鲁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D齐文化、鲁文化两大文化传统日益交融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体化

10、的齐鲁文化。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齐文化是一种功利型文化,它的特点就是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B鲁文化是一种道德型文化,它的特点就是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 C经济、政治、文化迥异的齐文化与鲁文化的融合渗透,直接生成了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齐鲁文化。 D齐鲁文化由地域文化发展为官方文化,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这与它获得的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有直接关系。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 【小题 1】【小题 1】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25分

11、) 分析题 安 勇 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他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什么的。用老师自己的话说,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把题出给了同学们。分析题下面写着 “答案:见封底 ”,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老师还是有些童心的。另外,不看答案:,游戏做着会 更有意思些。 分析题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抱着孩子,胳膊上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

12、抱在 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先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他成绩不错,但经常搞一些恶作剧。他不直接回答,反问老师: “那个女人长得漂亮吗 ”老师愣了愣,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含糊其辞地说: “你就当她漂亮吧 !”“因为那个女人长得漂亮,那个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所以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 ” 教室里一阵大笑。 数学科代表站起来说: “因为这是那个 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要收费。前几天下大雨,铁路桥下一片汪洋,就有一个男人靠来回背人挣钱。一次收十块,不讲价。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天天下那样的雨。他很快就能成为万元户。 ” 老师点点头: “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还有没

13、有其他的答案: ” 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有些得意地说: “你们可能都忽略了女人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我想,那个男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为了取得女人的信任后抢东西。 ” 一个女生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 “老师,那个男人会不会是搞推销的 ”老师疑惑不解,用眼神鼓励她说下去。女生接着说: “那个 男人是卖伞的,女人用了他的伞,就不得不买了。 ” 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站起来,笑笑说: “我也有一个答案:,那个男人之所以这么做,因为他是那个女人的丈夫。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 ” 同学们哄堂大笑,纷纷说老师的答案:最巧妙。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服气,要求老师公布书上的答案:。老师不想公布答案:,同学们

14、回答得都很踊跃,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类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正确答案:。 这时候,老校长走进了教室,他是被教室里的讨论声引来的。校长先对同学们说: “大家的发言都很好。 ”然后又对老师说: “不妨公布一下答 案 ,我也想听听书上是怎么说的。 ”老师找到答案:,大声地念道: “不为什么,因为那个男人的名字叫雷锋。他不仅把伞借给女人,最后还把她送回了家。 ” 教室里一片大乱,同学们纷纷说这不可能,这不现实。调皮鬼喊得最响,他大声说: “那个女人的丈夫呢 如果一个陌生的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 ” 校长听到答案:后一直沉着脸,最后他抬起手示意同学们静一静,问身边的老师觉得这个答案

15、:怎么样。老师低下头,想了想说: “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个答案:不太现实,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 ” 校长点点头说: “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二十年前, 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那时候,很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现实的事情。 ”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没有再说话,因为大家看到校长的脸上已经流下了两行泪水。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 A本文主要围绕着一道分析题展开情节,突出了当今社会的教育、道德及社会风气等存在的问题。 B四位同学对 “分析题 ”的分析回答反映了他们都是一些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人。 C小说中出现了两次学生的 “大

16、笑 ”,反映了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又在结构上前后照应。 D年轻老师与他的学生对分析题的解答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令学生们沮丧、气愤,因此教室里一片大乱。 E文中的年轻老师从出题、答题到告诉答案:,起着串联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小题 2】小说中回答问题的四位同学具有什么样的共同性格特点 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6分 ) 答: 【小题 3】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 “分析题 ”这个文章题目的理解。 (6分 ) 答: 【小题 4】试分析小说中学生、年轻老师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结尾写了老校长流泪,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 “校长流泪 ”的认识。(8分 ) 答

17、: 答案: 【小题 1】( 5分) BD B项, “热爱生活 ”错; D项; “沮丧、气愤 ”错。 【小题 1】( 6分) 答案:示例 四位同学都善于思考,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 (2分 )但性格中都有自私、冷漠、提防、猜疑的一面。 (2分 ) 结合小说具体内容 (2分 )。 【小题 1】( 6分)一语双关: 实指:老师出了一道分析题,小说围绕分析题展开情节。 (3分 ) 虚指:借 “分析题 ”分析了当今社会的素质教育、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等问题。 (3分 ) 【小题 1】( 8分) 标准答案:显示的是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价值观,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不断受到

18、影响并发生变化,社会上一种急功近利、自私冷漠的思想也影响了老师和学生。 (4分 )老校长见证并经历了人与人之间由互相帮助、关爱,到相互提防猜疑的社会风气的变化,内心充满感伤;老校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了教育的现状,深感忧虑, “流泪 ”表现了他深切的责任感。 (4分 ) 【小题 1】 B项, “热爱生活 ”错; D项; “沮丧、气愤 ”错。 【小题 1】略 【小题 1】略 【小题 1】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

19、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 I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 ,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 “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 ”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 “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 ”乃益厉兵儆守。 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陴:城墙),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 金兵

20、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 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 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 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 ,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选自宋史)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1、大姓怙势持官府怙:依仗、凭借 B然义不忍负国家负:担负 C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终始:偏义复词,到最后 D焚香南向拜舞南向:面对南方 【小题 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 组,全都从正面说明张克戬为人刚直、视死如归品质的一组是( ) 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 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 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 皆泣不能仰视。 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 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克戬担任吴县县令期间,一改过去县令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来飞扬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

22、。 B张克戬知汾州期间,金兵包围了太原,并派将领银朱孛堇来攻打汾州。张克戬尽全力抵御敌人,先杀了城里的内应;然后出奇兵扰乱敌人,烧毁敌人营寨的栅栏,敌人畏惧退去。 C在太原被围、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劝降书,张克戬 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 D张克戬在保城无望的情况下,给朝廷写了上表给家人留了遗书,城破后穿朝服自杀身亡。张克戬死后,金人很佩服他,将他礼葬于后园,并拜祭致礼,为他立庙。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贼至 ,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 5分) 答: ( 2)度不得免,手草遗表

23、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 5分) 答 :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 ( 1)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帅、却、讫)( 5分) ( 2)张克戬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家人)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缒下去,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度、草、缒 ) ( 5分) 【小题 1】(负:辜负 ) 【小题 1】( 陈述克戬从弟; 百姓为之感动; 为后人敬重、景仰。排除这三项) 【小题 1】(事件的前提应在太原沦陷后,而不是在太原被围

24、时。 “暗中 ”也属无中生有) 【小题 1】参考译文: 张克戬,字德祥,是侍中张耆的曾孙。考中进士后,做过河间县令,吴县知府。吴县是浙江的大城镇,民风骁悍,喜欢争夺,大姓人家依仗势力把持官府的行为。以往做县令的总是沿袭老规矩谨慎处事,都想做到在任职期间不生事端,能够侥幸离开罢了。张克戬到任后,依靠法律进行彻底制裁,奸猾之人大为收敛。使者把这种情况报告给朝廷,朝廷召见并授官卫尉丞。 当初,张克戬堂弟张克公做御史,曾弹劾蔡京。蔡京第二次执掌朝政,跟张氏结怨,因为小事就罢黜了张克戬的官职。 宣和七年八月,张克戬做汾州知府。十二月,金兵进犯黄河以南,包围了太原。太原距离汾州只有二百里地。金兵派遣大将银

25、朱孛堇前来攻打汾州,放纵士兵四处掠夺。张克戬尽全力阻击抵御敌人。有几十个燕人事先进城隐藏在城下,私下里勾结打算作为内应,张克戬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处死。张克戬多次挑选精悍的士卒骚扰敌营,出其不意焚毁敌兵营寨栅栏,金兵畏惧就撤兵了。张克戬凭功被加封为 “直秘阁 ”。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再次进逼汾州城。守将 麻世坚在半夜里夺关出城,逃跑了,通判韩琥接着也阵亡了。张克戬召令士兵和百姓说: “太原已经陷落,我本来就知道汾州城会灭亡呀。但是从道义上讲,我不忍心辜负国家、辱没祖先,我愿意跟这座城池共存亡,以此来表明我的气节,各位还是自己作打算吧。 ”士兵和百姓都哭泣着不能仰脸看(张克戬),异口同声回答说: “

26、您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愿意尽死力听从您的命令。 ”张克戬于是更加严格约束士兵,谨慎防守。金兵到了, 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张克戬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金兵攻占了平遥,平遥是 汾州大镇,长久与金兵对抗,已经首先陷落了。金兵又胁迫介休、孝义诸县,使之投降。金兵占据了汾州南面二十个村庄,准备制作攻打汾州城的器具。金兵派遣两位使臣拿着书信劝降张克戬,张克戬连看都没看就烧掉了。张克戬详细阐述危急艰苦的情况,招募壮士从小道逃出上报朝廷,最终没有获得朝廷的答复。十月初一,金兵增加上万骑兵前来攻打汾州,形势极为迫切。汾州城里有十个人散布投降的话,张克戬斩杀了他

27、们示众。各位金兵首领站在城下,张克戬临城大声痛骂,用火炮击中敌人的一位首领,那位首领当场死亡。张克戬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 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缒下去,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第二天,金兵从汾州城的西北角攻入,杀死都监贾 ,张克戬还在率领众人巷战。金人悬赏招募能活捉张克戬的人。张克戬回家取出朝服,焚香面向南面祭拜,然后自杀,一家死了八口人。金兵将领抬着他的尸体依礼节埋葬在后园里,设祭坛排列拜祭,并为他修了一座庙。情况为朝廷所知,朝廷下诏封赠张克戬为康殿学士,赠送银子三百两、绢五百匹,并在乡里张榜颂扬。绍兴年间,谥号 “忠确 ”。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

28、首宋诗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 , 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 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 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作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小题 1】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6分) 答案: 【小题 1】 (答出两点得 4分,答出三点得 5分 ) 以静衬动, “

29、黄牛峡静滩声转 ”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 寓情于景。 “白马江寒树影稀 ”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 虚实结合, “黄牛峡静滩声转 ”句虚写,是想像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 “白马江寒树影稀 ”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 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黄牛峡静滩声转 ”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 “白马江寒树影稀 ”句从视觉角度当时的离别之景。 【小题 1】(答出 3点有 分析即可得 6分) 诗歌首联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写战乱导致生灵

30、涂炭, “万事非 ”三字流露出作者的忧愤之情,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四两句写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亲人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 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表现了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 尾联 “此别应须各努力 ”表现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故乡犹恐未同归 ”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 语言表达 仿照下面的句式,以 “青春 ”开头,再续写两个句子,组成文意连贯的排 比句。( 6分) 青春是盛 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 , ; , 。 答案:青春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青春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

31、薄击广阔的天宇;青春是奔腾的河流,用它磅礴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 作文 “双刃剑 ”一词从字面的意思就能看出它是有两个刃的 ,人们在用这个双刃剑的时候, 一面对着敌人,另一面一定会对着自己 。这时如果将剑刃对着敌人砍去,敌人用兵器一挡 ,剑就会反弹回来 ,对自己就会有一定的危险。 这个词隐含的意思就是说任何东西都是有两面性的,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因此,在使用的 时候,一定要考虑好,正确估计到事物的两面性,合理的运用好,要不然对自己不一定是个好事。 在你的生活中,你认为什么是一把双刃剑呢。 请以 “ 是一把双刃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 800 字; 文体特征鲜明。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