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安徽省安工大附中红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31639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安徽省安工大附中红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届安徽省安工大附中红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届安徽省安工大附中红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届安徽省安工大附中红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届安徽省安工大附中红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安徽省安工大附中红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选项字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危樯( qing)槲( h)叶罗褥( r)郴( bn)江 B罗衾( jn)玉勒( l)蓦( m)然教( jio)坠 C追旅思 (s)征驿 (du)荠( q)麦斓( ln)珊 D征辔 (pi)韶 (sho)光凫 (f)雁雨横 (hng)风狂 答案: D 下列有关文体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秦观、苏轼、辛弃疾、张孝祥等。 律诗每首四联,每联两句,依次称首联、

2、颈联、颔联和尾联。律诗每句平仄都有严格规定,凡双数句都要押韵。 C词的词牌和标题有严格的区别。词牌是与韵相配合的乐调,如念奴娇;标题则表明词的内容,如赤壁怀古。 D 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称 “倚声填词 ”。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双调、三叠甚至四叠。 答案: C 下列各项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显然,打造 “信用政府 ”和发展 “民营经济 ”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 不期而遇 了。 B墨尔本电影节组委会不顾中国民意的反对,执意为 “疆独 ”头目热比亚做宣传,中方对这种借艺术而 “政治 ”的险恶用心 洞若观火 。 C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经过多年的政务历练

3、,对外交事务可谓是了如指掌、 信手拈来 。 D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 不厌其烦 。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出版社最近对中学语文课本选用的篇目作了一些调整,并就网民提出的鲁迅作品是否被剔出教材的问题予以了否认。 B马来西亚南瑞新山的一家咖啡店出售的白蚁有三种吃法:生吃、浸酒及用米酒保存。 C朝鲜代表团 21日启程前往北京和美国举行关于其核计划的会谈,这将是双方在金正日去世后的首次重要接触。 D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 5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

4、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达 11级,地面能见度 0米。 答案: D 在下列一首七律(袁枚江中看月作)的括号 处选一最贴切的句子( )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一船鸡犬欲腾空。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晶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完成小题,共 17分 穿过风雪的音乐盒 骆非翔 那一年,他去西藏八宿的一个小乡村支教,在那里支教两年后,他就可以顺利地回城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初入校门的那一天,孩子们在学校的操场上排成两排,向他敬礼。

5、 那天白雪飘飘,那一双双举过头顶的手没有一双戴着手套,他们的手套就挂在脖子上。 他留了下来,教他们语文、数学、自然、生物,教他们认识山外的山,山外的城。 孩子们来自不同的村落,近的就住在乡里,最远的孩子甚至要翻过一座海拔3000米的雪山。他很熟悉那个住在最远地方的孩子,孩子的名字叫也措,黑黑的小脸,漫着两坨高原红。据说,他是这个学校最穷的学生,学费一直都欠着。他们家里只有一匹马,是整个家惟一的生活来源,为他们背负着生活的重担,春天来的时候,偶尔还能接上几个观光客。 也措平日里非常沉默,但是眼神却很特别,有点怯 怯的忧郁,忧郁中透着惶恐,惶恐中又露着一丝坚定。在这个偏僻的小乡里,他见到的眼神是整

6、齐的,老人孩子都一样,单一而纯净,惟独这个孩子,眼中似乎有很多的内容。 雪大的时候,全世界只剩下了白,无法再找到道路。家远的孩子只能留下来,住在老师的宿舍里。那天,他的宿舍也留下了几个孩子。 那个晚上,孩子们在他的允许下翻看他的东西,并抱着他的吉他乱弹。只有也措,那个忧郁的小也措,在翻看他的一个小小的音乐盒,那是他的初恋女友大一时送给他的生日礼物,虽然毕业前他们已经分手,但他还是一直保存着这只好看的音乐盒,它亦是他反复拾取的 快乐。他来了之后的那些日子,总是不停地打开它 ,听那首熟悉的致爱丽丝的曲子,听到泪眼模糊,直到有一天,发条崩坏了。 此刻的也措正抚摸着那个音乐盒,眼神,是他熟悉的淡淡的忧

7、郁。他走过去,问也措: “你知道它叫什么吗? ” “不。 ”也措的话也总是那么少。 “它叫音乐盒 一翻开盖就会唱歌。 ” “是谁送给你的? ”也措居然问了一个令他措手不及的问题。 “是妈妈在我生日的时候送给我的。但是现在坏了,要不就可以让你听一听了。 ”对着孩子,他还是撒了谎。 也措看了他一眼,就低着头不说话了。 那一夜的雪很大,他能听到学校后山的树 木折断的声音。等他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看到门前的花圃被雪盖住了,操场的树,枝干被雪压断了许多,远方除了雪还是雪,除了白还是白。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那一次,也措在他的宿舍里住了整整三天,可是从第二天晚上开始,也措便开始想家了,听到

8、半夜风雪沙沙的声音就哭了,他不由把他搂在怀里问: “想妈妈了,是吗? ” “我要见阿妈。 ”也措一开口,泪水又掉了一串。 他鼓励孩子: “也措,老师的妈妈在很远的地方,老师一年只能见一次妈妈,老师也很想妈妈,但是老师都不哭,不哭了好吗? ” 也措看着他,停止了哭泣。第三天黄昏 ,也措的母亲骑着马来到了他的宿舍门口,接走了也措。 那一年的冬天,雪一直很大,过年的时候,雪已经封了路,他很想家,却没有能够回去。 终于到了第二年春天,雪少了,阳光有了暖意,他听说不远的镇子开始有了稀少的游客。路,看来是通了,但是他却没有时间回家,因为孩子们已经开学了。 也措也来了,像是换了一个小孩一样,眼神,不再是淡淡

9、的忧郁,而是似乎有种说不出的欢快,看着他,总忍不住想笑,依旧不爱说话,总是偷偷地看他。 然后就到了他的生日,没有人为他庆祝,他孤单地为自己点燃了蜡烛。可是三天后,他却意外地收到了一个邮包,邮 包是从北京寄来的,拆开来,竟然是一个音乐盒,比他那一个还要漂亮。音乐盒里放了一封信,他看着,心就像春天的雪一般簌簌融化了 信是北京的一个陌生人寄来的,那人在信中说,他在前一个月来了一次八宿,碰到了一个叫也措的小孩,小孩牵着家里的马送他进山,却没有收他一分钱,只要求他回去之后,在 4月初给他的老师寄一个音乐盒当做生日礼物,因为,老师的妈妈送给老师的音乐盒坏了,老师已经很久没有见妈妈了 他只需在那里支教两年的

10、,但是他却整整呆了六年才回去。走的时候,他把那个珍贵的、曾经穿越风雪来陪伴他的音乐盒送给了也措 他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一个善良勇敢的大孩子了。 【小题 1】第二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4分) 【小题 2】文章有多处对 “雪 ”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描写,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分) 【小题 3】联系全文,谈谈老师为什么要对也措撒谎?( 3分) 【小题 4】也措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塑造这一形象的手法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6分) 答案: 【小题 1】细节描写( 1分)雪天不戴手套行礼这一细节描写,真切地表达了孩子们对前来支教老师的崇高敬意之情( 2分)也为下文写也措要求一位

11、北京游客为自己的老师寄音乐盒的情节 埋下伏笔( 1分) 【小题 1】照应文章题目 “穿过风雪的音乐盒 ”( 1分)渲染高原生活环境恶劣( 1分)为也措和老师不能正常回家提供依据( 1分)与师生间浓浓的温暖的情意形成反差,有力的突出了支教教师的形象。( 1分) 【小题 1】对于美好而忧伤的往事,老师不愿提及( 1分)不愿让孩子过早知道生活情感有其复杂痛苦的一面( 1 分)远在异地他乡,特别想家,想妈妈( 1 分) 【小题 1】也措是一个沉默寡言、有主见,又依恋妈妈、单纯懂事、对老师充满爱的西藏贫苦人家的孩子。( 3分)塑造形象的方法:正面描写。小说多处地方正面描写了也措的外貌 、行动、语言,特别

12、是抓住也措的眼神进行描写,有力的突出了也措的个性特征。( 1分)侧面描写。小说后半部写北京陌生人寄来音乐盒的情节,从侧面突出了也措对老师的爱。( 1分)对比描写。主要体现在其一,小说将也错的眼神与乡里其他孩子的眼神进行对比描写,突出了也措的坚定。其二,小说把也措家里穷,只靠一匹马维持生活与不收观光客一分钱进行对比,突出了也错的善良与纯真。其三。小说对也措前后眼睛中 “忧郁 ”与 “欢快 ”的变化进行对比描写,突出了也措为老师做事的快乐心情。( 1分,只要答出一点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 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雪为人物的

13、活动提供背景,属于景物描写的作用。 【小题 1】此题考查概括能力。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 文言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共 25分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

14、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 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 “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 ”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 。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 “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 ”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 君曰:

15、 “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 ”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 “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 ”未期年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 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 呜呼哀哉! (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 【小题 1】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生十有六年而 归 于轼嫁 B从轼 官 于凤翔 做官 C君立屏 间 听之私下 D未 期年 先君没一周年 【小题 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乡贡进士方 之 女蚓无爪牙

16、 之 利 B其后轼有 所 忘此人一一为具言 所 闻 C已而果 然 有穴窈 然 D由是始知其敏 而 静也微波入焉,涵澹澎湃 而 为此也。 【小题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6分) ( 1)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 ( 2)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 1)(她)每天用已逝父亲用来告戒我苏轼的话提醒(或告诉)我。 ( 2)你虽然死了,不过能与我母亲葬在一起,仍然做媳妇,有什么遗憾的呢?(或:你虽 然死了,我这一生有与你结为夫妇这样的幸事,还有什么悲伤的呢 ) 【小题 1】间隙、夹缝 、中间 【小题 1】 B 都是所字结构。 【小题

17、 1】( 1) “日 ”、 “所以 ”、宾语前置( 2) “虽 ”、 “没 ”、固定句式 参考译文 北宋治平三年五月二十八日,赵县苏轼的妻子王氏在京城去世。六月三十一日停丧在京城西面。第二年的六月九日下葬在眉州东北的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距离已故父母坟墓西北面八步远的地方。苏轼为墓志铭:王氏的名讳为弗,眉州眉县人,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十六岁嫁给苏轼。有一个儿子苏迈。你未嫁时,侍奉你的父母,出嫁后,侍奉我的父母,都谨慎恭敬。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每当苏轼读书时,她就陪伴在侧,终日不去,也不知道她懂书。后来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略有所知。由此才知道她贤敏沉静。自从苏

18、轼在凤翔做官 ,苏轼在外面做的每一件事,她没有一样不详细知晓。她说: “你离开父亲很远,不可以不小心谨慎。 ”每天按老父亲教导苏轼的话来告诫苏轼。苏轼与客人在客厅谈话,她就站在屏风中间听他们对话,回房后一定重复刚才的谈话并告诫苏轼: “那个人,采取模棱两可的骑墙态度,一味迎合您的心意所在,你何必和这样的人说话? ”又有来要求与苏轼建立亲密关系十分过分的人,她说: “恐怕不能维持多久。那个人结交人很迫切,他以后不理睬人也一定很快速。 ”后来果然是这样。快要死的时候,她的话大多正确,像个预卜先知的人。死的时候,只有 27岁。刚死不久的时候 ,父亲对我说: “她跟你一同患难,不能忘恩。以后就葬在你母

19、亲的边上吧。 ”不满一年而我父亲也死了,我谨慎的按照父亲的遗愿安葬了她。墓志铭说: 你能在九泉下陪伴母亲,而我不能。悲伤啊!我永远没有依靠。 你虽死了,但能与我母亲葬在一起,仍然做媳妇,没有遗憾了吧?悲伤啊! 诗歌鉴赏 古诗文阅读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 山又几重。 【小题 1】下面选项是对此诗的理解,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本诗首联开门见山,介绍二 人相逢的背景。他们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出意外。句中 “一 ”字,表现出这次重逢的突然。 B颔联是正面描写重逢。他们的重逢,

20、同司空曙所描写的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中的情景是完全相同的。 C颈联表现了这倾诉别情的场面,分手以来千头万绪的往事,诗人用 “沧海事 ”一语加以概括。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D尾联转入 “言别 ”。 “明日 ”点出聚散匆匆。 “巴陵道 ”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道路,这里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 【小题 2】下面选项是对此词的理解,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中的 “寒 ”字突出了烟霭给予人的秋意感受, “翠 ”字是词人特意为了配合这种寒凉的秋意而虚想出的颜色。 B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

21、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向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到这里,方由写景隐逗出乡思离情。 C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九字作一句读。说 “除非 ”,足见只有这个,别无他计,言外之意是说,好梦作得很少,长夜不能入眠。 D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泪,这真是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结拍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 【小题 3】 .给诗歌最后一句的空格上选一最佳选项 ( 晓 秋 千)( 1分);请说出理由 ( 2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秋。 理

22、由: 点明时令; 秋天与悲伤联系紧密,这里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 【小题 1】两者情景显然不同。互相记忆犹新才可能 “疑梦 ”,而李益和表弟却已经对面不能相认了。 【小题 1】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 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辨,如所谓 “秋水共长天一色 ”。 【小题 1】理解季节与情感的关系。 古诗文阅读 苏幕遮 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小题 1】赏析这首词在摄取景物上的特点,并探究词人在词中蕴含的情感

23、。( 4分) 答案: 【小题 1】他人抒写羁旅愁思,往往摄取萧瑟的秋景来表达 ,范仲淹却反其道而行之,摄取阔远而艳丽的景物来表达。这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开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另一方面 ,又使下片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触发下发展到最高潮 ,所抒之情柔而有骨,挚而不颓。 【小题 1】本题考查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 “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 语言表达 把下面各个句子填入横线处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3 分) 一如胡应麟所说 “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 ”,这个 “闹 ”字很刁,一下子点化了柳宗元江雪一诗中的昂扬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

24、那片苍茫的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留出的空白,意味深远。 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 或许,只有雪野的空旷 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 才能凸显生命的充实 而江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 答案: 在下面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整句。( 4分) 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文学珍宝馆。在这里,你能找到 “大江东去 ”的豪放,也能 ;能听到 “磨损胸中万古刀 ”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 “杨柳岸晓风残月 ”的浅吟低唱;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有 ;有 ,有草长莺飞的梦江南。 答案:找到 “人比黄花瘦 ”的婉约 窗前明月的故乡情 独上西楼的长相思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30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许多人不吃粗粮了,他们认为粗粮口感差,吃起来费力,他们忽略了粗粮中含有细粮缺少的营养成分。其实,不吃粗粮 ,是导致现在很多人身体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之一。当然,长期过食粗粮也不好。生活中,很多事也是这样。印度古谚: “人要吃些粗粮。 ”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 “要吃些粗粮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