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提优)测试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31778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提优)测试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届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提优)测试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届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提优)测试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届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提优)测试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届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提优)测试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提优)测试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甄 别( zhn) 毗 邻( p) 削 苹果( xu) 度 德量力( du) B 处 方( ch) 搦 战( nu) 踮 起脚 (din)按 捺 不住 (ni) C 粳 米( n) 坊 间( fng) 肖 像画( xio)长 吁 短叹 (x) D 剖 析( pu) 矩 形 (j)搅 浑 水( hn)安步 当 车( dn) 答案: D 试题分析: D( A项 “削 ”读 xio, B项 “捺 ”读 n, C项 “粳 ”读 jn。)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

2、字的字音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点评:常见多音字标 “次读音 ”正确的可能性大,标 “常读音 ”正确的可能性小。像 “削 ”,我们通常情况下可能都读成 xu,剥削呀什么的,真正读 xio的时候反而不多。形声字标 “不同声旁读音 ”的正确可能性大,标 “同声旁读音 ”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一般考辨析,不考拼写,不考查汉语拼音方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中国好声音 ”节目中呈现的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取向,导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 之间通力合作、共同拼搏的和睦关系,十分契合中国人的时代情绪和传统文化。 B西湖国际烟花大会两发烟花改变轨

3、道窜入观众台,导致多人死伤,引发劳民伤财的指责,民众呼吁停办的话题又成为舆论热点。 C如果出现恶性的心率失常,导致突发性猝死,一般都是心源性猝死,必须由专业的专科医护人员进行急救,但能够抢救过来的机率依然非常低。 D “元芳,你怎么看?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主人公的这句追问近来走红网络,成为公众表达诉求和置疑的经典句式。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在舆论监督下工作。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B项 “窜入 ”应写成 “蹿入 ”。 C 项 “机率 ”应写成 “几率 ”。 D 项 “置疑 ”应写成 “质疑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汉字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级。 点评:识记字形的

4、复习,应抓住重点,应把国家语委和原国家教委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作为重要的复习资料。在辨析、识记字形时,要据义记形,据义推形,结构推形,以义作为辨形的基础和根本。加强练习,用练习带动能力的提升。练习后,要及时纠正建档,建立错题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性记忆,很多词语的用字都是和它的含义有关的。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中国式接孩子 ”的场景每天都会在不同城市、不同学校的门口 上演 ,众多家长在孩子放学的时间都聚集到学校门口,你拥我挤互不相让。 B有家长认为,部分药品标有按照体重服药的公式,一推算就知道孩子吃多少药了, 殊不知 这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C当班主任宣布本

5、周班队活动到校外野炊的决定后,全班同学无不 拍手称快 ,掌声、笑声淹没了班主任的说话声,整个教室仿佛沸腾了。 D莫言打动诺奖评委的,是他整体的写作态度、精神和质量,是作为中国作家 一以贯之 地对中国这片土地以及人的灵魂状态的一种探索。 ” 答案: C 试题分 析: C( A“上演 ”本义是 “演出;放映 ”,句中是比喻用法。 B“殊不知 ”是“竟然不知道 ”的意思。 C“拍手称快 ”是贬义词,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D“一以贯之 ”,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正确运用

6、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 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暴露出某些企业为谋求利润而不择手段的卑劣行径,是漠视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 B塑化剂的话题持续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不靠谱 ”“不值得信任 ”“冲击太大 ”“只关心如何退货 ”成为不少网友常用之词, “应召回

7、问题酒 ”更是成为大家的共识。 C油条只要不是人工添加含铝物质,也没有含铝容器和含铝包装污染的问题,其含量通常足够低,到了不产生健康威胁的程度,就无需担心了。 D清华大学面试官会和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对话,从中可以考察学生的价值观,话题宽泛让学生有话可说是面试官出题的一个原则。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A项 “漠视 ”前缺乏对象,应加上 “企业 ”。 C项 “其 ”指代不明,应改为 “铝 ”。 D项语序混乱,可改为 “会根据学生个人情况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辨析并修改病句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修改病句,是辨析病句的最终目的。病句 修改题考点要求包含以下几

8、个方面 : 1.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 2.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 3.用符号修改有语病的句子。 4.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修改病句以通顺、正确为原则,不作修饰,不改变原意。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等语病。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分) 守望西湖的青藤 张抗抗 说起青藤茶馆,如今怕是很少有人不晓得的。细细追究起来, “青藤 ”是 90年代在西湖边发出的 新芽,并不是河坊街的老字号,仅仅七八年间,长藤弯弯、青叶缠绕,架起一座浓荫蔽日的硕大茶棚,不说

9、是个奇迹,至少也是带了些传奇色彩的。 尤其,店主是两个年轻的杭州女人。七八年前,差不多还是茶叶嫩尖一般新鲜的女孩,如何就能把一片片茶叶变成蜻蜒的绿翅膀,在西湖的暖风里飞起来? 后来那个不算小的三层空间,也容不下这对翅膀了。每一枝柔韧的青藤,都缭绕着女人的梦想在一圈一圈地盘旋。 2003 年秋天来临,西湖扩建改造工程完毕,“青藤茶馆 ”在四易其址之后,选择了元华广场二层,在一公园的西湖南线入悄然开张。猛然扩大成 5000平方 米的面积,计有 800多个座位。茶客光临的高峰时,茶席仍然不够用。即使在杭州这样温柔富足的龙井茶乡,喝茶喝出如此蔚为壮观的景象,也令人啧啧称奇。 “青藤 ”究竟握有什么样的

10、秘密武器,让杭州人把一杯清茶喝得上了瘾? 新 “青藤茶馆 ”掩于婆娑翠竹丛中,依然有着女性的含蓄与秀气。沿木梯拾阶上得二层,眼里掠过青石小桥泉水游鱼,一步一景,脚步顿时就慢了下来;四处流连顾盼,眼神也不大够用。围廊隔断的分割与设置,一改先前繁复的传统风格,赋予了现代的空间概念,只觉得抬头低头通畅敞亮,叫人想起凉风微袭的山间茶园;数间小巧玲珑的江南 小筑,均以西湖十景命名,隐隐绰绰地藏在曲径通幽处;古色古香的窗格门扇、造型简洁颜色古朴的茶桌茶椅,藤制木质,件件精心得不留痕迹;灯具也是极讲究的,柔和的光线若有若无,便有了月夜星空下品茗的感觉;壁上镶嵌的橱柜木格,收藏各色紫砂名壶和历代茶具,还有墙上

11、精心装裱的名家字画,如此浓郁的文化气息,茶馆不再是茶馆,而是一所小型的茶艺博物馆了 边走边看,峰回路转,就有迷路的担忧了,果然又有阔大的厅堂在前,一面弧形的白墙落地,简约而朴素,内里透出现代的开放意识;宽阔的阳台设有露天茶座,西湖碧波就在眼前,似乎伸手可触。逢 年过节,一边品茗一边观赏西湖上空的璀璨烟花,将是怎样的好心情。忽然觉得 “青藤茶馆 ”更像是一座内涵丰富的文化广场,杯水之中,竟是天外有天。 两个清清爽爽的江南女子,开了多年茶馆,言行中却看不出阿庆嫂般 “女强人 ”的精明泼辣,只是轻声细语地说着平常的话语,如同一杯澄澈的清茶,散散淡淡波澜不惊。茶馆的画册底封上有两句诗曰:青染湖山供慧眼

12、,藤萦茗话契禅心。恰似这两位开茶馆的女人,淡泊随缘,慧心禅意,原本看重的是茶品茶趣,不经意间,却把这悠闲之乐,做成了茶的事业。 七、八年间茶馆虽然几经搬迁,那一根根柔韧的藤蔓,却始终 立定脚跟沿着湖滨一线蜿蜒,执著地不愿离开 。 “除了西湖边,哪里我们都不去 ”一一那是一个关于守望西湖的诺言,一生一世的守望,犹如千年的西湖,淡妆浓抹自有定力。女人的丈夫由爱 “人 ”而及茶、由爱茶而及青藤屋,最后也变成了守望西湖的那两个女人身后的忠实守卫者。 一个听起来浪漫而动人的故事,落在杯中,就是沉甸甸、续之不竭的一壶清茶。“青藤 ”连续多年被评为 “杭城十佳温馨茶楼 ”,功夫终究是下在一个 “茶 ”字上

13、茶叶的品质、茶具之精美、茶艺表演,还有独到的待客之道。杭城的人都知道 “青藤 ”所用的茶叶均为货真价实的上等佳品,片片 让人放心; “青藤 ”沏茶所用之水,都是天然泉水;更值得称道的是 “青藤 ”用以佐茶的各式茶点,真的可口入味,真的好吃,每一种制作都是不含糊的。此前几年中我曾多次去过六公园的青藤老店,每一次都是茶醉食足而归。那样琳琅满目的茶点之宴,铺就了一道丰盛的江南食品艺术长廊 想当年 “青藤 ”创业初始,两个女人曾亲手 “研制 ”本家茶蛋茶干。女人的温情与心思,就这样点点滴滴地留下来了,也长久地留住了 “青藤 ”的茶客们。 “青藤 ”特制的茶具上,有 “青藤 ”的店标。一缕清茶的丝丝热气

14、,在空中轻盈升腾,恰似一根柔软韧性的青藤,有意无意地勾勒 出了茶杯的形状。茶香袅袅,绵绵不息,更似 “青藤 ”的流水与人气。 这一想也就恍然: “青藤 ”是把天下的茶客,都当作养育自己的沃土来侍奉的。所以 “青藤茶馆 ”,每搬一次家,便愈发呈现兴旺之势,因为它把根上的土壤也一同带过去了 。 西湖幸有 “青藤 ”,南来北往的爱茶人,从此都与 “青藤 ”一起来守望西湖。昨日的茶还未凉,今日喝茶人又回来了。 (有删改) 【小题 1】第五段对 “青藤茶馆 ”的环境布置的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2】文中引用茶馆画册底封上的两句诗 “青染湖山供慧眼,藤萦茗话契禅心 ”,有什么

15、用意?( 3分) 【小题 3】概述 “青藤 ”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3分) 【小题 4】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内容是否自相矛盾?请作简析。( 5分) 【小题 5】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的理解。( 5分) 答案: 【小题 1】突出了西湖特有的文化品位,形象地回答了上文提出的 “青藤 究竟握有什么样的秘密武器,让杭州人把一杯清茶喝得上了瘾 ”的问题。 【小题 2】以诗写人,写两位店主淡泊随缘,慧心禅意的品性和人生追求。 【小题 3】( 1)充满生机柔情的美好生活( 2)有 执着坚韧的创业精神( 3)植根文化土壤富有人气 【小题 4】不矛盾。表面上前者是 “始终立定脚跟 ”,后者是 “把根上的土壤也一同

16、带过去了 ”,其实,文中写到 “青藤茶馆 ”几经搬迁都在湖滨一线,而且两者都是形象的比喻,为了突出难舍难分的西湖情结。 【小题 5】守望西湖的青藤的题目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比喻 ,将青藤茶馆比喻成了一株生机勃勃、生命力顽强的青藤。而守望西湖 ,其实就是守望西湖岸边那份宁静 ,那份淡泊。 【小题 1】试题分析:不论是 “均以西湖十景命名的江南小筑 ”,还是 “古色古香的窗格门扇 ”,还是 “收藏各色紫砂名壶和历代茶 具,还有墙上精心装裱的名家字画 ”,都体现出了制作者的品位。而这种品位又跟上面的问题 “青藤 ”究竟握有什么样的秘密武器,让杭州人把一杯清茶喝得上了瘾?相呼应,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17、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分析综合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作用题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重头戏,经常会考到,一般这种题要从两方面去回答,一个是内容,一个是结构,二者缺一不可。 【小题 2】试题分析: “青染湖山供慧眼,藤萦茗话契禅心 ”美丽的湖光山色供我们欣赏,有青藤围绕,香茗为伴,一起谈禅。以诗写人,写两位店主淡泊随缘,慧心禅意的品性和人生 追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分析综合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引用在现代文中是比较常见的,一般引用都会引用名人名言,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可信;也会引用一些典故,来丰富文章的内容;还会引用一些古典诗句,来提升自己文章的文学韵味。 【小题 3】

18、试题分析:每一枝柔韧的青藤,都缭绕着女人的梦想在一圈一圈地盘旋,有执着坚韧的创业精神。茶香袅袅,绵绵不息,更似 “青藤 ”的流水与人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对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确定了答题范围后 ,根据分值划分出相应的层次,尽量用原文当中的原句筛选整合出答案:。如果原句太长,要加以概括总结,一定要体现出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小题 4】试题分析:这里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这句话里 “根上的土壤 ”并不是指真实的土壤,而是 “青藤 ”所蕴含着的文化内涵。如果能理解这一点,这道题就不难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体会重要

19、语句的丰富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 点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下列几种: 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有许 多句子,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意至关重要。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具体地说,如果要求理解的句子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起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重要的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分析相

20、关的语境。 4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用这种方法分析,便带有鉴赏的性质,因此 留到 “鉴赏 ”部分再作详细阐述。 【小题 5】试题分析:本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谈观点的能力。 点评: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这个标题,联系文章内容,谈出自己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分) 书法,回归 “心画 ”本体 沈鹏 历史经过几番曲折,我们开始懂得:对于伟大的文化

21、传统,不能掉以轻心,要尊重,甚至敬畏。古人讲汉字 创始,出现 “天雨粟,鬼夜哭 ”(淮南子)的神秘、壮丽景象,饱含着敬畏。近代改革方块字的构想,出于可贵的勇气,逐渐被时代否定。今后随着国力增长,汉字的优越性以及在世界上普遍认同的可能性,将与时俱增。 问题说到书法。追究书法的根源,又出于对汉字的尊崇,至少让我们取得一种共识,便是书法创造必以汉字为基础。字体是书体的根基,把二者等同起来,以字体当书体,便无所谓书法;把二者割裂开来,书法不复存在。汉字最基本的功用是表意,不能想象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可以离开文字传承。文字传承文化,文字本身是工具又不仅止于工具。文字自身 构成庞大的文化体系,与全部中华文明融

22、为一体。鲁迅说中国文字有 “三美 ”: “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着重从美学意义上谈中国汉文字。中国文字的 “意美 ”,长期历史积淀变得丰富深厚,汉字的多义性、不确定性,蕴含着本民族的美感。时下网络流行大量的新词语,肯定有许多词语生命力不足,转瞬即逝,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美学底蕴。 20世纪 50年代初期,很重视语言的纯洁性,单为一个 “搞 ”字引起不少争议,后来 “搞 ”站住脚了,属中性,但用于 “搞笑 ”“恶搞 ”还有点味儿,恐怕不会用于诗词、美文。当前对待网络语言,赶时髦者多,以严 肃态度进行自由讨论者极少见。不要怕 “保守 ”或 “激进 ”,历史会作出公正的裁定。 “音美

23、 ”与 “形美 ”直接被人的特定的感官 耳、目所接受。 “音美 ”集中体现在传统的诗、词、歌曲、戏剧;其余各种文体倘内含节律、音韵的美,也会令人击节称赏。至于 “形美 ”,与 “意美 ” “音美 ”一样,也是汉字本身所具备,又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断丰富,其集中的体现当然是书法了。 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又交叉地发展。从篆籀文字开始,没有一种字体可以与书法截然分开。宋代木板书籍有手书者,仍不失书法的一些韵味。东汉熹平石经是官方校正五经的 刻石,注重文字的规范谨饬,从书法看,不失众多汉隶之一,应当视为书法的一体,只是书味不浓。近代流行的印刷用宋体字,保持着汉字各种基本笔法以及楷书结构,却不能认其为

24、书法。至于篆、隶、行、草多种书体,我们未尝不可以找出它们最原始的基因, “还原 ”为 “字体 ”,但只能在理论上加以承认,实践中不存在。因为任何书写(刻),凭借特定的工具全出以个人行为。书写中的思想,都倾向于个人意识的一部分,区别于他人,并且区别于自己而不会重复。有以仿宋印刷体的笔法相对应于楷体书法,应是对楷书的误解。楷书不但与印刷体有别,楷书的笔法,在每个 书家那里也是不同的。所以即使教初学者写楷书,也不能以宋体字为准。倘要求点画与宋体字相同,索性不叫书法了。 (选自 2011年 3月 1日中国艺术报,有删节) 【小题 1】关于汉字的 “三美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汉字 “三美

25、”之说源自鲁迅,他说中国文字有 “三美 ”: “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 B “意美 ”,指的是汉字因长期历史积淀变得丰富深厚,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蕴含着本民族的美感。 C “音美 ”,指的是传统诗、词、歌曲、戏剧里面的文字在节律、音韵方面所带给人们的听觉方面的美。 D “形美 ”,指的是汉字本身所独自具备的而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被不断丰富了的带给人们的视觉之美。 【小题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出 “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又交叉地发展 ”的一项是 A从篆籀文字开始,没有一种字体可以与书法截然分开。 B宋代木板书籍有手书者,仍不失书法的一些韵味。 C东汉熹平石经是官方校正五

26、经的刻石,注重文字的规范谨饬,从书法看,不失众多汉隶之一,应当视为书法的一体,只是书味不浓。 D即使教初学者写楷书,也不能以宋体字为准。倘要求点画与宋体字相同,索性不叫书法了。 【小题 3】根据本文的内容,解释标题的含义。(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书法以汉字为基础,汉字具有 “形美 ”“音美 ”与 “意美 ”三大特点,自身构成了庞大的文化体系,与全部中华文明融为一体。因此书法非常能够反映人的全面修养和情感世界。标题的含义是,书法要回归本体价值,表达人的情感修养的美。 【小题 1】试题分析: C(参见原文 “音美 集中体现在传统的诗、词、歌曲、戏剧;其余

27、各种文体倘内含节律、音韵的美,也会令人击节称赏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 :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 【小题 2】试题分析: D(答非所问。 “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又交叉地发展 ”明显指的是 “书法与字体 ”的历史发展,而该项不是谈 “书法与字体 ”的历史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文中的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

28、的作用而言的,通常指传递重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 言、引文,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即文眼),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等。我们做这一类的题,最好参照选项在原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并逐字加以对照。如果表述不同,我们要看看它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表述不同,意思也不同,即可选出答案:。 【小题 3】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先能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再看题目和内容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才能更准确地解释出标题的含义。本文讲了那么多,都是为了说明书法非常能够反映人的全面修养和情感世界。那么标题中所提到的回归,应该是书法要回归本体价值,表达人的 情感修养的美。

29、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 点评:现代文阅读表述题,先看清题干,再结合原文答题,尽量用原文中的原句或关键词。解答本题型,可以按一下思路来回答:先能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再看题目和内容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才能更准确地解释出标题的含义。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9分) 尹公亭记 (宋)曾巩 君子之于己,自得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然而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者,所以与人同其行也。人之于君子,潜心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然而有表其闾,名其 乡,欲其风声气烈暴于世之耳目而无穷者,所以与人同其好也。内有以得诸己,外有以与人同其好,此所

30、以为先王之道,而异乎百家之说也。 随为州,去京师远,其地僻绝。庆历之间,起居舍人、直龙图阁河南尹公洙以不为在势者所容谪是州,居于城东五里开元佛寺之金灯院。尹公有行义文学,长于辨论,一时与之游者,皆世之闻人,而人人自以为不能及。于是时,尹公之名震天下,而其所学,盖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故其居于随,日以考图书、通古今为事,而不知其官之为谪也 。尝于其居之北阜,竹柏之间,结茅为亭,以茇 而嬉,岁余乃去。既去而人不忍废坏,辄 理之,因名之曰尹公之亭。州从事谢景平刻石记其事。至治平四年,司农少卿赞皇李公禹卿为是州,始因其故基,增庳益狭,斩材以易之,陶瓦以覆之,既成,而宽深亢爽,环随之山皆在几席。又以

31、其旧亭峙之于北, 于是随人皆喜慰其思,而又获游观之美 。其冬,李公以图走京师,属予记之。 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已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 !亦将使夫荒遐僻绝之境,至于后人见闻之所不及,而传其名、览其迹者,莫不低回俯仰,想尹公之风声气烈,至于愈远而弥新,是可谓与人同其好也。则李公之传于世,亦岂有已 乎!故予为之书,时熙宁元年正月日也。 【注】 茇:在草间住宿。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曰 疾 没世而名不称焉者疾:痛恨 B尝于其居之北 阜 阜:土山 C又以其旧亭 峙 之于北峙:对峙 D然而有表其 闾 闾:大门 【

32、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世之闻人, 而 人人自以为不能及锲 而 不舍,金石可镂 B 于 是时,尹公之名震天下匹夫之有重 于 社稷也 C河南尹公洙 以 不为在势者所容谪是州至丹 以 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则李公 之 传于世,亦岂有已乎予犹记周公 之 被逮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以议论入手,首先摆出了看似矛盾的理想追求与实际行为,增强了文章的思辨色彩,是全文之纲。 B随州人为了纪念尹公,在青竹和翠柏之间,用茅草搭建了一座亭子,取名叫 “尹公之亭 ”。 C尹公的名声震动天下,而他所学的东西,在于不因贫富贵贱死生而动摇自己的信念

33、,是一个 “自得 ”之人。 D作者在文中赞扬了尹公身处逆境而泰然自若的精神,叙述了重建尹公亭的深远意义。 【小题 4】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盖 尹 公 之 行 见 于 事 言 见 于 书 者 固 已 赫 然 动 人 而 李 公 于是 又 侈 而 大 之 者 岂 独 慰 随 人 之 思 于 一 时 而 与 之 共 其 乐 哉! 【小题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 1)故其居于随,日以考图书、通古今为事,而不知其官之为谪也。( 4分) ( 2)于是随人皆喜慰其思,而又获游观之美。(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B

34、【小题 4】( 3分) 盖尹公之行见于事 言见于书者 固已赫然动人 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 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 而与之共其乐哉!(对两处得分,对四处得分,全对得满分。) 【小题 5】( 1)( 4分)答案:所以他住在随州,每天把研究图书、通晓古今作为自己的事情,而仿佛不知道自己被贬了官。 ( 2)( 3分)答案:在这里随州人都乐意表达他们对尹公的怀念之情,又能获取游览观赏的美好享受。 【小题 1】试题分析: C(峙: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对于实词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 相关内容,可用代入法,在理顺文章大意的时候就将这道

35、实词题解决。每次遇到带点的实词,就将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代入,看是否通顺,这样以来,文章看完了,实词题也就解决了。 【小题 2】试题分析: D( A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假设; B介词,在 /介词,对; C介词,因为 /介词,用; D都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这种题型是考虚词题最常见的题型,相对而言也比较简单,只要能将各个句子看懂,分辨出这几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 【小题 3】试题分析 : B( “亭子 ”是尹公自己搭建的。)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

36、层级为 C级。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小题 4】试题分析:尹公显现在事业上的品行,在著述中表现出来的言论,本来已经显赫动人了,而李公在修亭子一事上又扩大尹公的影响,这哪里仅仅是暂时安慰随州人民的思念,而与他们一起享受游览观赏之乐 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我们可以借助 “特征 ”,巧妙断句。 “特征 ”即特殊词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 “曰 ”“云

37、”之类的动词,一类是虚词。尤其要注意虚词,因为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借助虚词,能帮助我们准确断句。 【小题 5】试题分析:( 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 “居于随 ”状语后置 1分,“日 ”,名词用作状语 1 分, “为谪 ”,被动句式 1 分,其它准确通畅 1 分。( 2)这个句子中 “慰其思 ”,表达他们对尹公的怀念之情, 1分; “美 ”,形容词用作名词 1分;其它连贯准确 1分。 考点:本题考查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

38、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附译文: 君子对于自己,只要心有所得就行了,不必依靠社会的承认。然而孔子说 “君子痛恨到死时而名声不被人家称颂 ”,这是为了使他人与自己行为相同。人们对于君子,心中仰慕就行了,不必依靠从外部去宣扬他。然而有的在他的家门上挂上匾额以示表彰,也 有的用他的名字作乡的名,想让君子的美名、风范、气节、功业显现在世人的耳目中,从而流传无穷,这是用来让他人众人有同样的喜好。在内的确是心有所得,在外又能够与人同好,这正是用来构成古代圣明帝王的行事准则,而与诸子百家的主张不同的地方。 随地作为一个州,离京城很远,那地方偏僻,几乎与外界隔绝。在庆历年间,起

39、居舍人、直龙图阁河南人尹洙公,因不为有权势的人所容而被贬官到这个州来,居住在城东五里外开元佛寺的金灯院。尹公具有高洁的品行和杰出的文学才能,擅长于辩论,一时间与尹公交游的人,都是世上的著名人物,可每个人都认为自 己赶不上他。在这个时候,尹公的名声震动天下,而他所学的东西,在于不因贫富贵贱死生而动摇自己的信念。所以他住在随州,每天把研究图书、通晓古今作为自己的事情,而仿佛不知道自己被贬了官。曾经在他住处的北面山丘之上,在青竹和翠柏之间,用茅草搭建了一座亭子,用来休息和游玩,一年多才离开。尹公离开之后,随州人不忍心让亭子废弃毁坏,便将它修缮好,取名叫 “尹公之亭 ”。随州的幕府官谢景平镌刻石碑记述

40、了这件事。到了治平四年,司农少卿赞皇人李禹卿公到这个州做太守,开始就着原有的基址,把低矮处增高,把狭窄处加宽,砍伐树木换掉旧亭, 制造屋瓦铺上去,新亭修好后,既宽敞又高爽,环绕随州城的山,坐在亭子中都可看到。又把旧亭立在新亭的北边,在这里随州人都乐意表达他们对尹公的怀念之情,又能获取游览观赏的美好享受。这年冬天,李公把亭子的绘图送到京师,嘱托我写篇记来记述这件事。 尹公显现在事业上的品行,在著述中表现出来的言论,本来已经显赫动人了,而李公在修亭子一事上又扩大尹公的影响,这哪里仅仅是暂时安慰随州人民的思念,而与他们一起享受游览观赏之乐呢!而是要使这荒远偏僻的地方,到以后的人们限于见闻对尹公不了解

41、时,借亭子传扬尹公的名字,让瞻仰尹公遗迹的 人物不在这里低回俯仰观望的,怀念尹公的名声、气节、和功业,做到时间越久而思念越新,这可以说是能与众人同其所好了。那么李公的名字传于后世,又哪会有止境呢?所以我替他写了这篇文章,此时为熙宁元年正月某日。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7分) 蝶恋花 (清)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小题 1】 “不语垂鞭 ”一语刻画出词人怎样的形象?( 3分) 【小题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 “衰草 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42、”。( 4分 )) 答案: 【小题 1】( 3分)这一句勾画出了作者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默默无言,充满愁烦,无力地提着马鞭,缓缓行走的形象。 【小题 2】( 4分 )这两句借景抒情,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对景物做了描绘。“衰草连天 ”是眼见实景,衰败的秋草直达天涯,就像自己的离愁别绪,连绵不断。 “雁声远向 ”是耳闻,听到雁声长鸣,徒增愁绪。 “衰草 ”“雁声 ”给人以凄凉肃杀之感,作者借此表达了羁旅他乡的愁苦情怀。 【小题 1】试题分析: “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看似平铺而下,其实布局精巧。 “不语 ”承接首句 的惝恍迷离的状态,而 “垂鞭 ”已将诗人的思绪引回到现实之中。 “垂鞭 ”意

43、指诗人心绪沉重,纵马缓行。马足所及,又轻轻勾连 “踏遍 ”一句。从时间上看,这两句完成了从 “昨 ”到 “今 ”的交接,回忆转瞬即逝,只剩下冰冷的现实、意念成灰的自己;而从空间上看,这两句将思绪由 “折柳处 ”引向了 “衰草连天 ”更为广褒的空间。于是诗人在现实中痛感自己的孤单无依,也不得不面对无边无际的 “清秋 ”“衰草 ”,无力地抵挡着秋意凄凉的侵蚀。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鉴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借助诗歌中人物外 貌、神态、举止的描写,体会作品主人公鲜活的形象,进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感情。答题思路为: 首先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44、事物形象或人物形象。 进而分析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小题 2】试题分析:诗人在现实中痛感自己的孤单无依,也不得不面对无边无际的 “清秋 ”“衰草 ”, “衰草连天 ”是眼见实景,无力地抵挡着秋意凄凉的侵蚀。意犹未尽,雁声远向 ”是耳闻, “雁声 ”又将秋意带到 “萧关 ”(在古代为西北的一处要塞)更遥远的地域;一个 “远 ”字,令愁情绵延不尽。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鉴赏作品中的景物描写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诗歌中的景物描写的角度有以下几种: 1)空间角度。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 2)色彩角度。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

45、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 语言表达 近日,网友发帖称某公路边出现了 “拒绝酒驾 ”的宣传标语,标语中被植入某品牌白酒广告,被网友称为 “最牛植入广 告 ”,于是有人画了一幅漫画: 根据漫画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5分): ( 1)为什么被称为 “最牛植入广告 ”?( 2分) ( 2)你认可这样的广告吗?为什么?( 3分) 答案:答案:示例: ( 1)一边拒绝酒驾,一边替白酒打广告,将两件相抵触的事情组

46、合在一个广告当中,因此是 “最牛 ”的。 ( 2)例 不认可。一边拒绝酒驾,一边替白酒打广告,很不协调。尽管拒绝酒驾不等于不允许喝酒,但在公路边置放这种自相矛盾的广告,让人难以接受,难怪漫画中人要惊诧不已了。 认可。拒绝酒驾不等于不允许喝酒,而是要求和强调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 开车 ”。从这一意义上说,让酒企参与宣传拒绝酒驾,多一份力量,力度会更大些。这是广告设计师的一大创意,不必大惊小怪。 试题分析:( 1)要仔细观察漫画内容,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该漫画是拒绝酒驾的宣传标语,但是却替某一品牌的白酒打广告,明显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所以是 “最牛 ”的。( 2)认可不认

47、可就是个人的观点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图文转化 ”的能力。 点评: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 “要素 ”所提供的信息。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 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 “眼睛 ”;而这个 “画眼 ”,常常暗示了画旨。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某校举办社团文化

48、节,请你在空格内,为该校设计一条具有较强感召力的宣传语,其中,至少要运用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 4分) 答案:示例:( 1)青春在社团激扬,梦想在校园放飞。( 2)文化凝聚力量,社团成就希望。( 3)手拉手参与社团文化,心连心构建和谐校园。 试题分析:既然是宣传语,就要有较强的感召力,能够引人前来。又是学校举办的,那么就要体现年轻人的特点,而且是文化节,就要体现出文化元素。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语言表达鲜明 ”的能力。 点评:本题要注意一些关键词 “某校 ”“文化节 ”“ 有较强感召力的宣传语 ”“ 至少要运用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 ”抓住这四点,答题应该就不难了。 根据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观点。 (15字内 )( 3分) 新西兰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环境优美 ,气候宜人,人口密度小,特别适合居住。新西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对海外人士没有购房限制并没有房产交易税的国家之一,这一政策优势也吸引来很多有钱的中国人前来置业。 最离谱的是,据新西兰最大的英文报纸新西兰先驱报 (NZ Herald)报道,在 华人最喜爱的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