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河北省枣强县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描述机械运动必须先选定参考系,并且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定量地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必须先选定坐标系;在同一问题中,坐标系相对于参考系是静止的 B “质点 ”是物理学中为了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 “物理模型 ”,它可以使问题简化 C “第 6秒 ”指的是时间, “第 8秒末 ”指的是时刻 D “位移 ”用于直线运动, “路程 ”用于曲线运动 答案: ABC 试题分析:在物理问题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参考系才能确定她的状态,所以 A说的
2、正确。质点是理想化模型,物理学中为了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 “物理模型 ”,一般物体的几何尺寸不对问题造成影响才能将其看作质点, B说法正确。 “第 6秒 ”指的是时间,“第 8秒末 ”指的是时刻, C说法正确。位移和路程的概念不并不是针对曲线或直线的,都可以使用,即 D错误 考点:基本概念 点评:本题通过考察基本概念的理解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例如质点、参考系,时间时刻、路程与位移等。 如图所示,物体 A放在物体 B上,物体 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A=6kg, mB=2kg, A、 B间动摩擦因数 0.2, A物上系一细线,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 20N,水平向右拉细线,
3、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述中正确的是 (g 10m/s2) A当拉力 F12N 时, A相对 B滑动 C当拉力 F 16N 时, B受 A摩擦力等于 4N D只要绳子未被拉断, A相对 B始终静止 答案: CD 试题分析:设整体一直一起向右运动,则根据整体法可知 ,即最大加速度 ,此刻对于 B物体而言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应该为,没有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所以 D正确。当 B受到摩擦力为 4N时,整体加速度为 ,所以整体的受到的拉力应该为 ,C对。 考点:整体法与隔离法 点评:本题通过整体法与隔离法考察了牛顿第二定律的运用,在整个过程中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一个临界点。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
4、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刻度为零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为 a的地方做捏住尺子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尺子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尺子时,立即捏住尺子,乙同学发现捏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 b。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a、 b的单位为国际单位,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 t约等于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显然本题是利用自由落体的时间检验人的反应时间,根据自由落体公式 ,所以下落时间为 ,所以选择 C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际运用,通过下落时间计算人的反应时间。 某人乘电梯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在此过程中 ( ) A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5、B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小于人受到的重力 C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 D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相等 答案: AD 试题分析:由于电梯向上加速度,所以人在电梯中处于始终向上加速阶段,人应该处于超重状态,所以 A对, B错。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等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 D正确。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运用,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出物体的状态,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出相互作用力。 质量为 m的飞机,以速率 v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 R的匀速圆周运动,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 A mv2/R B m C mg
6、 D m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受力分析,结合 学生动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即 ,其中 F考的是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要是早来 5分钟,也就改决问题了。 考点:圆周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运动这一类黑箱问题,本题常常要借组试卷定制,所以无意总拿到 B卷。 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 角斜向上的拉力 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则:( ) A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有可能为零 B拉力 F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C拉力 F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右上方 D将 F大小减小一半而方向不变,物体仍能做匀速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是匀速直线运动 ,则 ,根据题意若没有支持力 ,则
7、没有滑动摩擦力 ,即物体不可能受力平衡 ,即 A错 . 拉力 F与摩擦力的合力应该与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方向相反 ,所以拉力 F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所以 B对 C错 .代入特殊值可以证明 D不对。 考点:受力分析 点评:本题通过受力分析,建立起分析本问题的等式。在运动过程中不能忽视摩擦力做的功,若要求对系统摩擦力做的总共,那么实际上要求求重力。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如图所示,关于它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受重力 B只受支持力 C受到重力、支持力、 摩擦力共三个力 D受到重力、压力、下滑力、摩擦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显示 :重力 ,支持力 ,物体保持静止还有静摩擦力
8、 ,所以收分析应该有三个力 ,即 C对 考点:受力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受力分析 ,通过物体的状态即平衡 ,求出物体的摩擦力 . 下列哪组力作用在物体上不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A 3N, 4N, 8N B 3N, 5N, 5N C 2N, 4N, 6N D 6N, 7N, 9N 答案: A 试题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为零, A答案:中力的取值范围1N,15N,B 为 0,13N, C的范围是 0,14N, D的取值范围是 0N, 22N,所以不可能让物体平衡的是 A 考点:三个力的合力取值范围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三个力的取值范围,通过分析可知匀速直线运动即代表合外力
9、为零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 -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乙作匀速直线运动; B开始阶段乙跑在甲的前面, 20s后乙落在甲的后面 C 20s末乙追上甲,且甲、乙速率相等 D 40s末乙追上甲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v-t图像的倾斜程度代表加速度,所谓面积代表位移可知:甲的加速度为 0,乙的加速度为 0.25m/s2;所以 A错误。由于从同一起跑线开始,则由于甲的速度大于乙,所以甲在乙前,所以 B错。当甲乙两者位移相等,即相遇,所以根据面积相等可知,经过 40s相遇,相遇时明显速度不同, C错, D对 考点: v-
10、t图像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 v-t图像的理解,通常要掌握的是: v-t图像的倾斜程度代表加速度,所谓面积代表位移可知 关于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分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 B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那么合运动也一定是直线运动 D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合运动的时间相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的运动速度的分解与合成。由于其为矢量,说明遵守的规则与力的平行四边形一致。 A说法错误。匀速直线运动与自由落体的运动合成平抛,也有可能两个分运动的速度与外力的方向一致,所以 B有可能为直线运
11、动, BC 错。根据运动的等时性可知,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合运动的时间相等, D对 考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其遵守的规律与力的平行四边形规则一样: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弹簧的两端各用 10N 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 6cm现将其中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 5N 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 A 6cm B 3cm C 1.5cm D 0.75cm 答案: B 试题分析:弹簧的弹力遵守胡克定律 F=kx,所以当外力为 10N,伸长 6cm,则用 5N 力拉伸,其形变量为 3cm,即答案:为 B 考点:胡克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胡克定律的理解。包括劲
12、度系数、弹簧伸长量或者压缩量的关系等。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发生力的作用必须相互接触 B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物体只在重心处受到重力作用 C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发生的作用 D静摩擦力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运动的物体受到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例如下落中的苹果,受重力,但是没与地球接触, A错。重心是受重力作用的等效点,物体每一部分都受到地球作用, B错。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发生的作用,说法正确。运动的物体也
13、可能受静摩擦力,例如用手拿着粉笔,匀速向上移动,所以 D错误 考点:力的基本概念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等。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一定大 B初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一定大 C加速度大、运动时间长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一定大 D平均速度大、运动时间长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一定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 加速度大但是运动时间不长,其位移不一定大, A错。初速度大的物体,但是运动时间不确定,所以位移不一定大, B错。加速度大、运动时间长的物体,其初速度可能很小,所以平均速度不一定大,所以通过的位移不
14、一定大, C错。平均速度大、运动时间长的物体通过的位移 ,所以一定大,D正确 考点:物体的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尤其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的运用。 实验题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 “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 ”的探究过程如下: A. 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 他们计划利用一些 “小纸杯 ”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 “小纸杯 ”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 “小纸杯 ”在空中
15、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表中,如图( a)是对应的位移 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 “小纸杯 ”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 时间图线,如图( b)中图线 1、 2、 3、 4、 5所示 D. 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 假设 时间( s) 下落距离( m) 0.0 0.000 0.4 0.036 0.8 0.469 1.2 0.957 1.6 1.447 2.0 X ( a) ( b) 回答下列提问: ( 1) (2分 )与上述过程中 A、 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 _、_。 ( 2)( 4分)图( 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 “小纸杯
16、 ”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 运动,最后 “小纸杯 ”做 _运动。 答案:作出假设,搜集证据 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匀速运动 试题分析:( 1)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常见的就是作出假设,搜集证据 ( 2)从题图 v-t图像中可知,最开始都是直线,说明为匀加速度,但整体的趋势是倾斜程度越来越小,所以加速度越来越小,到最后趋于直线,所以最后阶段为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 v-t图像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 v-t图像的识别, v-t图像中倾斜程度代表加速度,所围面积代表经过的位移。 填空题 用接在 50 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
17、点取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 0、 l、 2、 3、 4 ,量得 0与 1两点间距离 x1=30mm, 3与 4两点间的距离 x2=48mm,则小车在 0与 1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 s, 0与 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m/s,若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其加速度大小为 m/s2。答案: .1s 0.3m/s 0.6m/s2 试题分析:根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特点,相邻的点的时间为 0.02s,按照题目的计算时间的方式,相邻的 01的时间间隔为 0.1s,根据 ,根据 可知 ,所以加速度为 0.6m/s2 考点:打点计时器 点评:本题考察了打点计时器的最基本的特点:计算某点的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在以后的力学实
18、验中常常可以看到。 计算题 一辆汽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时之初,速度为 6 m/s,运动 28 m后速度增加到 8 m/s,求这段运动所用时间和加速度( 10分) 答案: s; 0.5m/s2 试题分析:平均速度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推论,通过平均速度求出时间,利用加速度公式求出加速度。 如图所示,长为 L的轻杆两端各连一个质量均为 m的小球(半径可以忽略不计),以它们的中点为轴,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周期为 T=2。 求:它们通过竖直位置时,上、下两球分别受到杆的作用力,并说明是支持力还是拉力。 答案:在 A处为支持力,大小 0.5m
19、g;在 B处 1.5mg,为拉力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则 对于 A有: mg+FA=m2 , 解得 FA -mg/2,是支持力 对于 B有: mg+FB m2 , 解得 FB 3mg/2,是拉力 考点:圆周运动 点评:本题通过圆周运动求向心力,通过受力分析求出杆对小球的作用力,通过符号表明计算的力的方向,从而判断力的属性。 一小球以 15m/s的初速度自离水平地面高为 20m的某点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取 10m/s2,试求: ( 1)经多长时间小球落地?( 4分) ( 2)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4分) ( 3)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大?( 4分) 答案:( 1)
20、 2s( 2) 30m( 3) 25m/s 试题分析:( 1)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 h=gt2/2 则 t=2s ( 2)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 动: x=v0t=30m (3)根据运动的分解,在竖直方向的速度: vy=gt=20m/s 由 v2=v02+vy2 得 v=25m/s 考点:平抛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就是通过分解处理平抛。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规律,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 一种巨型娱乐器械由升降机送到离地面 75m 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离地面 30 m高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座舱均匀减速,到地面时刚好停下。若座舱中某
21、人用手托着 M=5Kg的铅球,取 g=10m/s2,试求 ( 1)从开始下落到最后着地经历的总时 间多长? ( 2)当座舱落到离地面 35m的位置时,手对球的支持力是多少? ( 3)当座舱落到离地面 15m的位置时,球对手的压力是多少? 答案:( 1) 5s( 2) 0N( 3) 125N 试题分析: (1)由题意可知先自由下降 h=75-30m=45m 由 12有 t1 = 3s V1 = 30m/s 2 = V1/2 = 15m/s t2 = s/ 2 = 2s t = t1+t2 = 5s ( 2)离地面 35m时,座舱自由下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手对球的支持力为零 ( 3) 由此得: a=15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N-Mg=Ma 得: FN=125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手的压力为 125N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点评:本题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分析出物体的加速度,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