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33592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高二 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秦始皇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本质特征的是 ( ) A推行郡县制 B皇帝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级官吏 C制定法制镇压人民的反抗 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制主义在决策方式上集中表现为事物由一人决断,大权独揽,中央集权在组织形式表现为中央能严格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的领导。秦代所开创的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在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制度特征的是 B项, A只能体现中央集权, D

2、项能体现专制主义,而 C项与此制度无关,故答案:选 B项。 考点: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点,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的具体表现是 “三公九卿制 ”,在地方表现为 “郡县制 ”,材料强调了 “三公九卿制 ”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高考关注的角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和具体特征,而秦代是这一制度的开创时期,应从整体上对此有所把握。 孔子曾周游列国 10多年,但倍受冷落、狼狈不堪,你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孔子地位低下 B孔子主张不能满足当时统治者需要 C受其它学派打击 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

3、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了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倍受冷落、狼狈不堪的遭遇,其主要原因是儒家学说不符合当时列国争霸的需要,他的仁爱学说与当时各国君主试图争霸的意图背道而驰,所以不被各国君主采纳,所以 B项符合题意, A项说法错误, C 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 考点: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点评:材料说明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前所遭遇的尴尬,从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种思想能否成为正统思想关键在于其能否迎合统治者统治的需要而不在于其本身有多么正确。这一结论也可以从法家和道家学说主体地位的变迁中得到说明,其实儒家说明,法家学说和道家学派就其主张而言都有去合理性,他们也有相互吸收和融合的地方

4、存在。 钱穆在孔子传中说: “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能作为钱穆这段话的依据应是孔子( ) A编定 “六经 ” B创立儒家学说 C提倡 “仁 ”的思想 D开创私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钱穆称孔子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者,认为孔子对先秦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对先秦文化的贡献在于归纳整理了六经,传承了中国 上古文化,所以 A项符合题意, B C D三项都与孔子的贡献和影响,但不符合题意要求。 考点: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孔子 点评: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在思想方面

5、,他创立了儒家学说,长期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上他强调要恢复和整顿社会秩序,为挽救奴隶制的衰败而积极奔走呼号;在教育方面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亚里士多德曾对学生说: “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 ”他可能在向学生解释( ) A唯 物论 B三段论 C伦理学 D中庸之道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表述了亚里士多德在向学生阐释三段论的逻辑学知识,所以 B项符合题意, A C D三项与材料中的逻辑学知识不符合。 考点:西方文化的先哲 亚里士多德 点评:亚里士

6、多德与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并称为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三位杰出思想家,他们三人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中的精华所在。其中亚里士多德以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结构著称于世,柏拉图以理想国文明,而苏格拉底则以其对民主自由原则的捍卫和对人循循善诱的教导为世人所 称道。 下图中两位人物的共同点是( )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 都是军人出身 都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专制做出了贡献 都曾出任本国的最高统治者 拿破仑 华盛顿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要求找出拿破仑和华盛顿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三项均是二人的共同之处。美国没有经过封建社会,华盛顿领导的资产阶

7、级革命反抗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不存在推翻封建专制的史实,因此 错误,因此答案:选 C。 考点: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拿破仑与华盛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美国 1787年宪法中规定 “依据本宪法制定之合众国之法律及合众国授权已经缔结或将来缔结之条约均为全国最高法。 ”这一规定体现了( ) A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B加强中央权力的原则 C社会契约的原则 D人民主权的 原则

8、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了 1787年宪法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也说明了依据该宪法制定的具体法律也具有崇高性和强制性,各州必须遵守,故这些内容体现了美国已结束了原先松散的邦联体制,而组建了中央拥有实权的联邦共和国,所以 B项符合要求, A C 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美国 1787年宪法 点评:美国 1787年宪法是美国联邦共和政体建立的标志。高考对此问题的考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联邦宪法的内容; 联邦宪法确立的几项重大原则; 联邦宪法的影响,本题的考察角度是 。 拿破仑帝国的对内政策充分显示了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愿望是( ) A掠

9、夺原料和抢占市场 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引进英国先进技术 D确立资产阶级法律规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了资产阶级的法律规范 拿破仑法典,颁布该法典的主要目的在于巩固已经取得的革命成果,所以在选项中 A C是帝国的对外政策,不符合题目要求,而 B项说法错误,此时法国已经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故答案:选 D项。 考点:法国大革命 点评:材料反映了法国大革命中的具体举措,对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响。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是影响世界最为深远的三次大革命,尽管三次革命的形式有重大差别,但就去性质而言则是资产阶级革命,他

10、们对推动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考对其的关注主要侧重于其革命进程中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华盛顿出任美国首届总统的法律依据是( ) A独立宣言 B邦联条例 C联邦宪法 D权利法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国家实行总统共和政体,此后美国依此选举华盛顿担任第一任总统,所以 C项符合题意, A B D三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美国 1787年宪法 点评:美国 1787年宪法是美国联邦共和政体建立的标志,总统是共和政体的重要标志。高考对此问题的考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联邦宪法的内容; 联邦宪法确立的几

11、项重大原则; 联邦宪法的影响,本题的考察角度是 。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拿 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A强化君主制度 ,此后俄德意均保留君主制 B重创俄国势力 ,使它向西扩张受到遏制 C以武力及法典推广法国大革命的观念 D刺激法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对世界历史所产生的主要影响在于他通过军事扩张的手段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传播在欧洲各处,所以 C项符合题意, AB两项也是他的影响,但不是不及 C项影响深远, D项对法国国内产生的影响,不符合题意要求。 考点:伟大的资产阶级

12、革命家 拿破仑 点评:拿破仑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和美国总统华盛顿是并称于世的三大资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三人在各自的国度里独自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并将战争引向深入和成功,对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强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建议大家多读有关这三人的个人传记以增强对三人的深入了解。 有学者认为 “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 1789年瘟疫 的 爆发户 ”。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最主要史实是 ( ) A建立执政府 B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颁布民法典 D打退反法同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 “178

13、9年瘟疫 ”是指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由此可知欧洲封建君主最难接受的是拿破仑要将法国大革命的火种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结合史实可知,有助于传播法大革命思想的措施是颁布拿破仑法典,即民法典, C项符合题意, B项表述错误,不是拿破仑的贡献, A D两项的作用在于巩固法国革命政权不具有传播革命思想的功能,故答案:选 C项。 考点: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拿破仑 点评:对拿破仑的个人评价问题长 期以来一直是史学中争论的一个焦点,如何正确评价这位历史人物也成为我们高考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还是应该坚持生产力标准作为评判历史人物的主要依据,当然还应该注意的是要结合道德评判标准。 18世纪

14、末至 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 A拿破仑的个人力量有限 B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C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伤 D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拿破仑在欧洲战场上军事行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国当时的资本主义力量还很弱小,暂时还无法战胜强大的封建势力,所以 B项符合题意,但是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1848年的欧洲大革命几乎击溃了整个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 AC 两项只是其失败原因的两个方面,但不是主要原因, 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15、 考点: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拿破仑 点评:根本原因类选择题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见题型,如何快速找到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关系上入手; 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生产力入手; 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 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总之,可以充分结合哲学原理中的原因分析方法来根本原因问题。 孔子 “有教无类 ”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协调了人际关系 B具有人人平等思想 C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D实施灵活的教育方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有教无类 ”是指人人

16、都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力,这一思想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扩大教育对象范围的积极作用, A 项儒家 “仁爱 ”思想的作用,和 “有教无类 ”无关, B项表述错误,D项是 “因材施教 ”的内涵,故答案:选 C项。 考点:儒家的教育思想 点评: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教育家,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创私学,打破了教育为贵族所垄断的现实; “有教无类 ”和 “因材施教 ”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思想是精华; “温故而知新 ”的学习方法更是学习知识的一般方法。 孔子 “仁 ”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成为

17、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有 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学说在春秋和战国时期起到了重要作用, 是其作用的表现,但 是法家思想所起的作用,故 正确,答案:选 A项 考点:儒家思想的影响 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全世界 75 位诺贝尔获得者于 1988

18、 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 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 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 “智慧 ”应包括( ) “制天命而用之 ” “民贵君轻 ”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以德服人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说明儒家思想对世界和平和发展能产生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两项是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的,而 是荀子的思想而非孔子, 是孟子的主张也不是孔子的观点,故答案:选 D项。 考点:儒家思想的影响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诸子百家思想的考查

19、比较频繁。今年来,随着中国内地国学热的兴起和世界各地相继设立孔子学院,儒家思想对当今社 会产生了越发重要的作用。今后高考的命题方向可能会朝此方向集中。 历史学家顾颉刚说: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论,可能需要依据( ) 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 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 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度 D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顾颉刚指出,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

20、,推行严刑峻法,实行了 “焚书坑儒 ”,禁止人民读书,但是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秦始皇在思想统治上的失败一方面加快了秦朝的灭亡,另一方面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借鉴,所以 D项符合题意, A项统一文字是成功的举措, B项中统一度量衡与思想控制无关, C项中科举制度不属于秦朝,答案:选 D项。 考点:古代杰出的封建君主 秦始皇 点评:材料要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秦始皇专制统治的消极影响,如何正确的评价这位皇帝,历史上也长期争论不休,就高中历 史中人物评价的要求而言还是要坚持生产力评价标准是根本的最标准与道德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 ABCD四位同学分别分析了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

21、原因,你认为那一个同学的表述最准确( )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 B秦王嬴政广泛搜罗人才,统一的战略得当 C战国末期诸侯国数目的减少利于统一 D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结合教材内容可知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中, A B C 三项均是重要的因素,但只有 D项才是根本原因,因此答案:选 D项。 考点: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 点评:根本原因类选择题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见题型,如何快速找到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关系上入手; 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

22、从当时的生产力入手; 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 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总之,可以充分结合哲学原理中的原因分析方法来根本原因问题。 唐太宗统治时期,在鸿胪寺经常可以看到的人是( ) A各国使者 B宗教人士 C少数民族首领 D各地学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唐代的鸿胪寺主要负责对外交流,即类似于今天的外交部,所以其中可以经常看到外国使节,这体现了唐代开放的民族政策,故答案:选 A项。 考点:唐代的对外交往 点评:高考对唐代社会特征的考查经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成熟的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 开放的对外政策和宽容的文

23、化心态; 开明的民族政策,较多的涉及到与少数民族的交往史实; 繁荣的经济,一般从均田制,两税法,草市的出现等方面切入,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多加关注和总结。 “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 ”。(贞观政要卷一),上述材料主要描述了( ) A唐律颁布实施的效果 B贞观之治的升平景象 C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推行的影响 D科举制的实施扩大了统治基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强调了唐太宗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社会现象,所以 B项符合题意, A C D三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出来,故答案:选 B项。 考点:唐代的社会特

24、征 点评:唐太宗因 “贞观之治 ”而彪炳史册,在以往的史料中对唐太宗的评价往往过于夸大,而忽略了其本质属性,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客观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正确进行历史人物评价的前提条件。 唐朝诗人胡曾有诗: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该诗中所说的 “胡 ”主要指:( ) A西突厥 B东突厥 C匈奴 D蒙古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中的 “胡 ”是指少数民族,结合教材知识可知, A B两少数民族主要出现在唐代,曾对唐朝的统治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D项蒙古曾对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并最终灭宋,统一中国,只有 C项匈奴在秦

25、汉时期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秦始皇筑造长城,主要是为了防范匈奴的入侵,因此答案:为 C项。 考点:唐代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点评: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唐太宗分析隋朝灭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里的 “水 ”和 “舟 ”是指( ) A大运河和隋炀帝的龙舟 B人民群众和封建君主 C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 D封建 暴政和农民起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唐太宗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的观点来源于荀子的 “君舟民水 ”理论,

26、含义是民众像水一样既是政权的基础,同时也是推翻政权的主要力量。据此分析,舟指封建君主,水指广大民众,所以 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都不是 “君舟民水 ”理论的内涵。 考点: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点评: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时期,首先是孔子的仁爱思想为后世孟子创立民本思想奠定了基础,孟子主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思想是这一思想的正式形成时期,到荀子时期提出 “君舟民水 ”的思想主张,这主张得到了完善,但随着百家争鸣的结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该思想日益淡化。而唐太宗能接受此思想体现了其作为封建君主难能可贵的一面。 唐太宗统治时期民族政策的突出特点是(

27、) A民族大融合,多民族国家统一 B民族政策开明 C尊重少数民族地区 D中原文化远播少数民族地区 答案 :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唐太宗时期在民族政策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而 A项是推行开明民族政策的结果,C D两项是民族开明政策的重要表现,因此 B项是正确答案:。 考点:唐代的民族政策 点评:唐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它以清明的政治,开放的文化和开明的民族政策为其时代特征的显著标志,再加上较之前代更为繁荣的经济使唐文化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而本题所考察的民族政策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秦始皇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康熙时这套制度得到强化。在这两

28、个不同时期中央集权制度 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A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B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C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科技的进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始皇所创造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这种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而到了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不利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的消极作用表现出来,所以 A D两项适应中央集权制的前期,而 B项则符合后期的特征,只有 C项是中央集权制度一直以来未曾更易的功能,故答案:选 C项。 考点: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 点评

29、:秦代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历代王朝所沿袭并不断地加以强化,当然这一制度在封建社会前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制度绝不可能是完美的,当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转向反面。 下列有关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的措施,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平定三藩之乱 统一台湾 乌兰布通战役打败噶尔丹 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结合有关康熙皇帝的有关史实可知,康熙帝在亲政后不久便着手开始推行削藩政策,并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紧接着任命施琅打败台湾的郑氏集团收复了台湾,接着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东北地方的边患问题,最

30、后打败了新疆地区噶尔丹的叛乱部队,维护巩固了西北地区的安全,故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为 ,答案:为 C项。 考点:清代国家的统一 点评: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 方面的记忆。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康熙帝的这首诗写在( )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B平定 “三藩叛乱 ”之时 C收复雅克萨之时 D收复台湾之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康熙诗的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 ”说明了

31、出征的时间、战争的地点,在四月份,进攻新疆地区;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表明康熙帝是御驾亲征。结合康熙的生平大事,可以推断出这首诗写在康熙亲自指挥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故 A项符合材料史实, B发生在中国的南方, C发生在东北地区,而 D收复台湾的人是施琅,康熙帝不曾亲征。 考点:清代维护国家统一的举措 点评:本题从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考察了康熙皇帝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些维护维护国家统一的举措也最能代表康熙皇帝的政治作为,因此必须牢记康熙帝的这几次巩固统一的整治行动:康熙帝在亲政后不久便着手开始推行削藩政策,并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紧接着任命施琅打败台湾的郑氏集团收复了台湾,接着与

32、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东北地方的边患问题,最后打败了新疆地区噶尔丹的叛乱部队,维护巩固 了西北地区的安全。 综合题 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根据他们的历史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封建帝王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3分 ) (2) 材料一:贞观政要卷八: “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 材料二: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

33、主还没有 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一一毛泽东选集 材料一中,唐太宗否定秦始皇 .材料二中,毛泽东为什么肯定秦始皇 ( 3分) (3)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的角度来看,唐太宗在构建 “和谐社会 ”方面的思想是什么?( 2分)请列举其改善民生,有利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 4分) ( 4)台湾作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末尾,对清朝的九位皇帝作了很有趣的打分评价 资质 本性 体格 教育 责任感 统驭 应 变 私生活 机遇 得分 名次 顺治 上 中 中 中 中 中 下 下

34、中 83 8 康熙 上 上 上 中 上 上 上 上 上 ? 1 雍正 中 下 中 中 上 上 上 上 中 107 3 乾隆 上 中 上 上 上 上 上 中 上 110 2 嘉庆 中 上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95 4 道光 下 中 中 中 上 下 下 上 下 85 7 咸丰 上 中 下 上 中 上 中 下 下 93 5 同治 中 中 中 下 中 下 下 下 中 68 9 光绪 中 中 下 中 中 中 下 上 下 87 6 孙中山 / / / / / / / / / 注:以上各项,上等为 15分,中等为 10分,下等为 5分。(其中,私生活及机遇两项另有加减分 私生活上等加 2分,下等减

35、2分;机遇上等减 15分,下等加 5分。) “本性 ”指仁厚, “机遇 ”指国运及个人得位之机会。 请根据注中各项得分的解说,算出康熙皇帝的得分。( 2分) 康熙帝 “本性 ”的打分是 “上等 ”,而尊重各民族文化是其表现之一。请举三例,说明康熙帝对汉、蒙、藏民族文化的尊重。( 6分) (5)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在评价封建帝王时应该坚持哪些基本的标准?( 2 分) 答案:( 1)贡献:秦始皇 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或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1分) 唐太宗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分) 康熙帝 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分) (2)统一了中

36、国;统一了文字;开创了一些影响深远的制度。( 3分) ( 3)唐太宗强调 “存百姓 ”的思想。( 2分) 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 4分) (4) 计算: 15上 6+10中 1+(15+2)私生活 +(15-15)机遇 =117( 2分) 举例:向孔庙 行三跪九叩之礼,并亲书 “万世师表 ”悬于大成殿上(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多伦会盟,接受全体喀尔喀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特封四大活佛并直辖于清廷,保护佛教,尊崇活佛等。( 6分) ( 5)标准:是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是否顺应民心维护人民利益;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发展。(任两点 2分) 试题分

37、析:( 1)要结合教材中三位皇帝的具体贡献来回答他们对国家发展的重大作用;( 2)材料二中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肯定主要是从他对中国后世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来评价的,直接根据材料,概况出秦始实行的重大举措对后世的具 体影响即可;(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强调要爱惜民力,以民为本,其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从政治、经济、法律角度回答;( 4)仔细阅读表格下方的注意事项,按其提示方法,再结合人物史实可以计算得出分数: 15上 8+10中 1+(15+2)私生活 +(15-15)机遇 =117,结合康熙本人的相关史实回答出具体措施即可;( 5)结合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原

38、则,即生产力标准来判断三位皇帝的个人行为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考点: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君主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 代杰出的封建君主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三位皇帝身上,这是因为他们本身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这三位皇帝也正好代表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即封建社会的初期,中期和晚期的社会特征,对此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三位帝王的时代特色:千古一帝,盛世君主和落日余晖。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的两位哲人,对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0分) 材料一 子曰: “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9、 ”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论语 材料二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观点。 (4分 ) ( 2)材料二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试举例说明。( 4分) ( 3)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相同之处( 2分) 答案: (1)主要观点:主张以德治民;实行 “仁 ”,维护周 “礼 ”;中庸思想((任两点 4分 ) ( 2)精神:尊师而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精神( 2分) 例子:亚里士多德经常把柏拉图当作批评的对象,指责其某些错误的观点;两人常就哲

40、学问题展开辩论。( 2分) ( 3)相同点:强调 “中庸 ”反对极端;兴办私学,重视教育。(从思想和文化两个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一的后三句话直接概括出观点;( 2)准确理解材料二的含义,即可得出此精神是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的精神 .结合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生活事例回答即可;( 3)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二人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最明显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了伦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性。 考点:东西方文化的先哲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 点评:材料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东西方文化的两位先哲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通过对二人进行异同点的比较,可以体会出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和共同性,这既能说明文

41、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能说明文化的共性中经济基础是根源问题,当然也能表明在人性方面也具有共通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 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要说是皇 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 时间之神为拿破仑及其法典加冕 材料三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 提三尺

42、剑,开疆万里 ,乃 不僭位号,不传子孙 。而 创为推举之法 ,几于天下为公。 徐继畲瀛环志略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 4分) ( 2)材料三中 “提三尺剑,开疆万里 ”具体指什么? (2分 )请举两例说明华盛顿“不僭位号,不传子孙 ”。 (4分 ) 材料中 “创为推举之法 ”是指什么? (2分 ) ( 3)根据材料三对华盛顿的主要贡献作出简要评价。 (4分 )这段材料反映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2分 ) 答案:( 1)因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为他赢得崇高威望,法国大部分人对拿破仑的支持。( 4分) (2)出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取得独立战争胜利。( 2分)对军队中

43、一些人准备将他推向国王宝座遭到他的严词拒绝;主持制定 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任期;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后决然引退,不当终身总统 (任两点 4分, ) 制定 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由选举产生。 (2分 ) ( 3)领导独立战争,赢得美 国独立; 为美国民主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4分 )对民主政治的向往之情(或对华盛顿的由衷敬佩之情)。 (2分 ) 试题分析:( 1)材料一表达了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法国有崇尚英雄的历史传统,其二是拿破仑称帝获得法国大多人的支持;( 2)仔细阅读材料三中的内容,再结合华盛顿即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可以直接回答出该问题;(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文字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华盛顿创建美国而又不贪恋权力的极大赞美之情。 考点: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拿破仑与华盛顿 点评:通过多种形式的材料来综合反映历史人物的巨大差异性是该试题呈现出的最大特点,就有关历史人物的评价而言材料只引入了拿破仑与华盛顿两人,其实拿破仑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和美国总统华盛顿是并称于世的三大资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三人在各自的国度里独自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并将战争引向深入和成功,对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强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建议大家多读有关这三人的个人传记以增强对三人的深入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