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统一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3905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统一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统一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统一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统一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统一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 3月统一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某博物馆有一文字残缺的史籍,其中有一段内容是: “曰丞相, 曰宰相,设计相,至 则丞相废。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秦 B唐 C宋 D明 答案: C 试题分析:秦汉时期实行丞相制度。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代为了加强皇权,进一步分割相权,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三司的长官就是计相。明朝时期废除丞相制度。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在中外历史上,大国、强国先后崛起。如战国末期的秦国, 18 世纪的英国,19

2、世纪以来的美国, 19世纪末的日本和 1978年以来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A制度创新 B武力掠夺 C和平崛起 D民主强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战国末期的秦国加强君主权力,而非民主强国,排除 D;英日美等国在近代史上进行过殖民掠夺,但是中国坚持和平崛起之路,排除 BC;联系商鞅在秦国变法,英国、美国 确立代议制,日本开展明治维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故选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改革开放。 历史研究强调 “论从史出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 实 结 论 A 在半坡

3、遗址出土的一个陶罐里,保留有白菜种子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B 伏尔泰倡导的开明君主制 为 1787年宪法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C 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发达,约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D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始启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为 1787年宪法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的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排除 B; 英国虽然率先开展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但是材料不充分,没有列出与其他主要国家的比较,排除 C;经济全球化可以追溯到新航路开辟后,排除 D;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

4、的变化;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某 校校本课程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拟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单元,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单元,民主共和,三民立宪;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四单元的主题应是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欲变社会,先变思想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指的是洋务运动; “救亡图存,君主立宪 ”指的是维新运动;维新

5、运动之后的探索应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主要主张是 “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 “欲变社会,先变思想 ”指的是新文化运动; “柳暗花明,以俄为师 ”指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 ,,推动五四运动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ACD都发生在第五单元,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 。 下图是 19571961 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对该阶段理解正确的是 “左 ”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对 “左 ”倾错误的纠正还没有进行 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严重失误 自然灾害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A B C D 答案: C

6、 试题分析: 1958年由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左倾错误,党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苏联背信弃义,导致19591961 年三年经济困难,针对这种情况, 60年代初期党开始调整国民经济,纠正部分错误,排除 ,故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德国是最早探索福利政策的国家。 19世纪 80年代,德国相继颁布了法定疾病保险法定事故保险和伤残养老保险等一系列法令,建立起当时堪称世界典范的福利制度。德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是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健全民主法制的需要 C君

7、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D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 答案: D 试题分析: 1871年,德国已经完成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并且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而题干中的时间是 “19世纪 80年代 ”, AC 排除;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民主制度不健全, B错误;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福利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故选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 “裙子经济 ”,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即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以 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

8、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手工工场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B民主政治进步, 女权意识增强 C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答案: C 试题分析:抓住材料时期 “19世纪中期 ”。 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为适应机器工业生产的需要 ,英国女性裤装和短裙流行起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手工工场已经被机器工厂取代,排除 A;题干论及的是裙子与经济的关系,排除B;早在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已经对外殖民扩张,排除 D;故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下图是 19451949 年中欧形势图,

9、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A巴黎和会召开,民 族国家独立 B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对抗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地图中找出关键信息:时间 19451949 年,德国在该时期被分区占领。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时间不符,排除 A; 1955年华约成立,美苏两级对峙格局正式形成,排除 C;二战后德国再次统一是在 1990年,排除 D;二战后形成美苏冷战格局,美苏对抗导致德国的分裂,故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

10、造成促进 心理统一 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这里描述的是 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C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 ”可知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大批人口被迫迁往西南等大后方。国民革命时期是由南向北主动进行北伐,土地革命是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而非各阶层人民积极性,排除AB; C虽有道理,但是材料中 “心理统一 ”和 “认同感 ”是指加强了中国各个阶层的团结,共同致力于抗日战争,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因

11、此不是材料的核心思想,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把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的同时,都不尽照抄照搬,而是有所损益变通。其中孙中山 领导建立的民主政体,对美国政体最为显著的变通是 A责任内阁的权力重心 B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 C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D主权在民的民权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 BCD项在美国政体中都有体现,因此与题意不符;美国政体是实行总统制共和制,而孙中山领导建立的民主政体,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非总统制,内阁制约总统,以防止当时的袁世凯专制独裁,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

12、时约法。 南宋士大夫袁采在其家训袁氏世训中强调: “人有田园山地,界 至不可不分明。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宋代 A政府重视对土地兼并的抑制 B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C土地商品化的趋势非常严重 D租佃关系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 “人有田园山地,界至不可不分明。 ”反映了袁采的土地私有观念。A不对,宋代政府采取不抑土地兼并的措施,而且士大夫袁采也不一定能代表政府的态度; C与材料意思相反; 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土地制度 土地兼并。 综合题 ( 10分)【历史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以下是选自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的一段文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 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代表们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自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第十一条 :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 ” 第十七条: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 1)据材料概括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关于人权和公民权的主

14、张,( 4分)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分) (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仿照示例续写内容。( 4分) 【示例】颁布独立宣言的主要目的是为北美独立确立合法的理论依据,因此侧重于谴责英王侵害北美人民天赋权利的罪行。 【仿写】颁布人权宣言 答案: ( 1)主张:天赋人权;国家的最高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主权);全体公民享有参与制定法律的权利,法津面前人人平等;自由 、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剥夺的人权。( 4分) 进步意义:否定了封建等级和君主专制制度,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鼓舞人民群众革命热情,推动大革命深入发展等。( 2分,答出 1点即可) ( 2)仿写:颁布人权宣言目的在于确立

15、资本主义新制度,在将矛头指向封建旧秩序的同时,更重视对 “自由 ”、 “平等 ”、 “法治 ”这些基本民主原则的阐述。( 4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 说明主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 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说明主张主权在民;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自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说明主张法律至上,法津面前人人平等;全体公民享有参与制定法律的权利;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

16、一 ” “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说明主张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剥夺的人权。第二小问根据人权宣言的进步意义以及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回答。 ( 2)参考【示例】 “颁布独立宣言的主要目的是为北美独立确立合法的理论依据,因此侧重于谴责英王侵害北美人民天赋权利的罪行 ”,可以得出主要是强调颁布独立宣言的主要目的和侧重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主要目的和侧重点的角度进行仿写。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人权宣言、独立宣言。 ( 10分)【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包揽太多,同志太孤,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 安能有成?弟

17、私窃深忧之。 康广仁致易一书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 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 美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维新派 “同志太孤 ”的主要变法措施。( 4分) ( 2)据材料一、二,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 4分)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分) 答案: ( 1)措施: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准其自谋生计;改革科举,废除八股等。( 4分,答出 2点即可) ( 2)失误:树敌太

18、多,遭到顽固派反 对;变法内容贪大求全;变法过程急于求成等。( 4分,答出 2点且言之成理即可) 启示: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推进;改革要讲究政治策略,尽量减少对立面等等。( 2分,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分析: ( 1)结合所学知识,根据维新派的主要变法措施回答,如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澄清吏治,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引起旧官僚的不满;取消旗人特权,准其自谋生计,引起旗人的不满;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取士,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等。 (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反映了维新派 “同志太孤 ”,说明变法树敌太多,维新派相对孤立;根据材料二信息 “光绪皇帝 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 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19、教育等各个方面 ”说明变法内容贪大求全; “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 说明变法过程急于求成等。第二小问结合戊戌变法的教训回答启示。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 ( 22分)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和中国的启蒙运动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 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

20、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 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 l4 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 “灾难 ”。 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丹尼斯 谢尔曼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 那么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 中国启蒙运动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 1)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的

21、历史地位。( 8分) ( 2)据材料二,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4分) (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特点,( 2分)并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4分) (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一般规律的认识。( 4分) 答案:( 22分) ( 1)特点:具有多样性 和具有地域差异性。( 4分) 地位: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开创了中国文化 “百家争鸣 ”的先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的推行提供理论依据;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4分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 2)特点:既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22、又是一场文化运动;倡导人文主义,强调个人的地位和价值;促进了社会转型。( 4分,答出 2点即可) ( 3)特点:现代化启蒙(答救亡图存可得 1分)。( 2分) 原因: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 4分) ( 4)认识 :出现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反映时代要求);对历史发展具有导向性;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4分,答出 2点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 “鲁国尚儒学 ” “齐地学术较为庞杂 ”“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 ”“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概括特点。第二小问结合百

23、家争鸣的作用回答,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开创了中国文化 “百家争鸣 ”的先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等。 (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 “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 ” “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 ”“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结合所学知识, 文艺复兴也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宣扬人文主义。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 “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 ”“中国启蒙运动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概括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特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民族危机严重的外因和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的内因

24、回答。 ( 4)根据所学知识,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是促进社会发展甚至社会转型的思想精神动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 。 ( 24分)历史图表包含了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表一 中国和欧洲人口对比统计图 图表二 旧航路: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 图表三 新航路 图表四 中国和

25、欧洲的生产总值( GDP)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单位: %) 年份 中国 欧洲 1820 32 4 26 6 1890 13 2 40 3 ( 1)据图表一,指出中、欧人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4分)并结合明清时期民众衣、食结构方面的变化,说明中国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4分) ( 2)比较图表二、三,提取两项有关新旧航路历史变迁的信息,( 4分)新旧航路的变迁说明了什么?( 2分) ( 3)据图表四,分析中、欧 GDP 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的原因。( 6分) ( 4)据以上材料和分析,概括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4分) 答案: ( 1)趋势:中国和欧洲的人口都呈

26、增长趋势;中国从清朝前期开始,人口增长迅速,增速超过欧洲;欧洲从 16世纪开始,人口较快增长。( 4分,答出两点即可) 原因:衣:广泛植棉,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食:水稻种植技术和产量提高;从国外引进和推广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 4分) (注:答出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满足了人口增长需要等,可得 2分) ( 2)信息:旧商路的主导国是中国,以亚洲为核心;新航路开辟后商业贸易的主导国是欧洲国家,以欧洲为中心;传统 商路是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商贸往来;新航路开辟后商贸往来扩展至全球等。( 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说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分) ( 3)变化

27、原因:中国在 1820年以前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6分) ( 4)关系: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互作用的;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人口的增长能 够促进经济发展,但人口过度膨胀也会制约经济发展。( 4分,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分析: ( 1)第一小问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中国和欧洲的人口都呈增长趋势;中国从清朝前期开始,人口增长迅速,增速超过欧洲;欧洲从 16世纪开始,人口较快增长。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

28、,从衣、食结构方面,如衣: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食:水稻种植技术和产量提高;从国外引进和推广玉高产农作物等。,说明中国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 2)第一小问比较两幅图片,图表二反映了旧商路的主导国是中国,以亚洲为核心,主要是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商贸往来;图表三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欧洲不仅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加强,而且与美洲等地区也开始了贸易往来。第二小问说明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大洲相对隔绝的状态,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 3)第一小问据图表四,可以得出鸦片战争前夕中国 GDP 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超过欧洲,鸦片战争

29、后变为欧洲 GDP 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超过中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 19世纪前期农 耕经济高度繁荣,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19世纪中后期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4)综合上述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辩证的看待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人口的增长有利于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但人口过度膨胀也会制约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农业的特点;资本主义世

30、界市场的形成与发 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10分)【历史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以下是选择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945年 8月 15日)的一段文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 东亚之安定而出此。 自交战以来 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请结合所学知识驳斥材料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4分)并分析日本被迫接受联合公告的原因。( 6分) 答案:理由:日本向美英宣战不是为 了东亚的安定,而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东南亚人民带来了深重

31、灾难。( 4分) 原因:中国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的抗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失道寡助,损失惨重等等。( 6分,答出 3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说明: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若学生答题有所创新,且言之成理,教师可酌情赋分。 试题分析: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 i,从日本发动对外战争的真正目的和后果两个角度,驳斥材料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世界大势亦 不利于我 ”说明中国进行全民族的抗战,苏联对日作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日益向胜利的方向发展,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 ”说明美国投掷原子弹加速日本的投降。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