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201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C孕灾环境大小 D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答案: B 图 12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回答 31 32题。 【小题 1】 1650 1780年该区域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农业结构复杂 C经历了移民开垦 D注重生态保护 【小题 2】进入 20世纪以后,该区域 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1】 D 1980年以后,科学家们观测到南极上空在春天到初夏时会有臭氧耗损,臭
2、氧层变薄的情形,俗称臭氧洞。而北极上空的臭氧洞较不明显,这是因为南极地区冬天比北极地区寒冷所致。据此回答 33 34题。 【小题 1】南极发生臭氧洞的时间集中在 A 3 6月 B 6 9月 C 9 12月 D 12 3月 【小题 2】南北极地区气温不同,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下垫面 B海水温度 C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 D太阳辐射强度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1】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半球的冬季时间为 6-7-8月,则南半球的春季为 9-10-11月。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南极地表为陆地,表面冰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北极附近为北冰洋,比热容大。
3、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根据图 13中信息判断,该图的图例中示意煤炭资源的是 答案: B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概念。煤炭资源属于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该表是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 36-38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 年降水量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 平均亩产 粮食 总产量 1985 19 333km2 520mm 38 10 205kg 1.025亿 kg 1995 10 478km2 450mm 42 35 135kg 0.97亿 kg 【小题 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4、A耕地面积扩大,单位面积投入劳动力减少 B人口增长过快 C气候发生异常变化,水旱灾害频发 D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小题 2】目前,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热带雨林滥伐 D气候异常 【小题 3】该生态环境问题对该地区的危害是 A水土流失加剧 B物种锐减或灭绝 C河湖淤积,洪涝灾害加剧 D土地肥力下降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1】根据表格内容显示,该地虽然耕地面积扩大,但是植被覆盖率降低,年降水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单产降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 2】通过表格数据分析,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加,
5、土壤肥力降低,所以该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3】水土流失的危害是使耕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产降低。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阅读材料,回答 3941 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 18 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 1 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 40。近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 1亿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 l 3。 材料二: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图 14)。 【小题 1】近些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增长 B农业结构调整 C生态退耕 D建设用地增加 【小题 2】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
6、,其 直接原因是 过度抽取地下水 草场普遍超载 人口的不断增长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 B C D 【小题 3】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B 近年来,我国在环保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 中,煤炭的比重从 l990年的 76 2降至 2007年的 67。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控制难 B至 2007年,我国已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
7、由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在全球变暖问题中我国应负主要责任 D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电能的比重最大 答案: A 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控制难。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责任中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读图 l5,回答 43 44题。 【小题 1】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 图例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小题 2】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类环境问题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1】我国酸雨主要分
8、布在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森林锐减图中主要变现在西南山区,水体污染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森林减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消耗的二氧化碳减少,能够增强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水已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图 16示意世界主要城市用水价格。近年我国北京等许多城市都提高了用水价格,其主要目的是 A促进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 C增加国家税收 D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答案: A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北京等许多城市都提高了用水价格主要目的是促进公民节约用水。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地处渤海之
9、滨的河北省沧州市,水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为解决供水问题,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成为我国 “成长 ”最快的地下水漏斗群之一,沧州市中心地面整体沉降已达 1 68米。据此回答 4647 题。 【小题 1】河北沧州的地下水漏斗群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A引起地面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 B导致地下水污染并引发构造地震 C加剧土壤盐碱化 D导致年降水量大幅度减少 【小题 2】为防止地下水漏斗群的进一步增大,应该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A限制发展需水量大的工业 B雨季时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水漏斗区 C向地下灌人海水,以提高地下水位 D向地下水漏斗区灌水泥,防止沉降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10、【小题 1】超采地下水,产生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漏斗容易产生地面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2】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治理。为防止地下水漏斗群的进一步增大,应该采取的积极措施是雨季时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水漏斗区。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该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我国四省区的危害程度 (“+”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 )。据此回答 4850 题。 【小题 1】甲类环境问题和丙类环境问题分别是 寒潮 酸雨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A B C D 【小题 2】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广东省 森林覆盖率高 距冬季风源地远 降水充沛 纬度位置优越 A B C D
11、 【小题 3】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改进种植制度 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1】甲问题在山西最为严重,可能是水土流失;乙问题在广东、四川基本没有,代表的是寒潮;丙问题在新疆最为严重,代表的是土地荒漠化;丁问题主要在南方地区,可能是酸雨。符合的是 D。 【小题 2】寒潮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广东省纬度位置优越、距冬季风源地远。 【小题 3】为治理酸雨,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读图 11,回答 2830 题。 【小题 1】与 Q地相比,
12、P地 A年大风日数多 B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小题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A保护铁路 B改变气候类型 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 【小题 3】图中山脉为 A祁连山 B贺兰山 C太行山 D六盘山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图示区域为我国的西北地区,图中山脉为贺兰山,平原为宁夏平原,P地距离海洋距离较 Q地近,处于东南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能形成地形区。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削弱风力,防止风沙对铁路的侵袭。主要的生态功能是削弱风力。所以本题选择
13、 A选项。 【小题 3】图中山脉为南北走向的贺兰山。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并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据此回答 26 27题。 【小题 1】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 C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D防止电池中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小题 2】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含磷洗衣粉会 A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B腐蚀下水道 C引起白色污染 D刺激皮肤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1】本题考查环境污染问题。废旧电池中的汞、镉等重金属污染严重
14、污染土壤和水源,所以需要集中处理。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含磷洗衣粉的使用能使水体富营养化,使水域藻类大量繁殖,引起生态问题。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读图 l0,回答 24 25题。 【小题 1】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小题 2】图示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森林破坏 C土地荒漠化 D地面沉降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1】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河流以内流河为主,主要补给水源为山地冰川融化。与古代相比,当代人对水的需求量更大,时令河夏
15、季流量大,冬季下游可能断流,所以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导致下游地区荒漠化。 【小题 2】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读图 1,回答 23 题。 【 小题 1】 、 、 、 四种灾害分别是 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 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C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小题 2】关于图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B 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C 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D 持续时间长,但影响范围小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1】地震持续的时间段,持续几秒时间,所以 为地震,火山喷发能够持续几小
16、时,干旱的持续时间最长,能够持续几年。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地震和火山往往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洪涝灾害可以预报和监测,主要造成经济损失;干旱的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图 2,回答 4 5题。 【小题 1】与其他地区相比, 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 【小题 2】 、 、 、 四地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1】根据图示,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势崎岖,夏季多暴雨,所以多
17、泥石流灾害。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区。图中 为黄土高原所在的位置。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图 3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 6 8题。 【小题 1】台风开始影响 Q地时, Q地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小题 2】台风在 Q地与 R地引发的不同的次生灾害有 A暴雨、洪涝、风暴潮 B暴雨、风暴潮、泥石流 C风暴潮、滑坡、泥石流 D暴雨、洪涝、滑坡 【小题 3】台风经 R地时,台风的势力明显减弱,使其减弱的主要因素是 A地转偏向力 B下垫面性质 C海陆位置 D河流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18、】 C 【小题 3】 B 【小题 1】台风中心为低压。 Q地位于台风中心的西北方向,地转偏向力指向东南,结合地转偏向力,风向为西北风。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2】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天气, Q地为沿海地区,可能带来风暴潮, R地位于山地丘陵地区,可能带来滑坡泥石流。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3】台风到达 R地,受地形阻挡,地表摩擦力增大,风速减小。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2010年 3、 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 9 10题。 【小题 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B常年降水较同期偏少 C
19、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小题 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中,正确的是 A暴雨引发洪水 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 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 疏浚河道 D洪水淹没范围广 修堤筑坝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1】 C 图 4示意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 6个省级行政区,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答案: A 根据图示:图示地质灾害云贵地区发生多,处于云贵地区的山脉为横断山脉。陕西灾害次数多,秦岭穿越陕西省南部。所以本题选择
20、A选项。 北京时间 2011年 3月 11日 13时 46分,日本东北部发生 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据此回答 12 15题。 【小题 1】东京和宫城县感觉到震动的时间不同,主要是因为 A两地的震级大小不同 B两地的震中距不同 C两地的地震烈度不同 D两地的震源深度不同 【小题 2】关于地震震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次地震有若干个震级 B距震中远近不同震级不同 C一个 9 0级地震约相当于 900个 7 0级地震释放的能量 D震源深度越浅,震级越高 【小题 3】地震烈度指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下列因素与地震烈度大小密切相关的是 经济发达程度 震源深浅 震级的大小 震中距 A B
21、 C D 【小题 4】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 台风 滑坡 干旱 海啸 泥石流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C 【小题 1】一次地震只有一次震级。东京和宫城县感觉到震动的时间不同,主要是因为两地的震中距不同,地震的烈度不同,时间也不同。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一次地震只有一次震级,一个 9 0级地震约相当于 900个 7 0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3】地震烈度指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受距离震中的距离,震源深度和震级大小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4】本题考查地质灾害
22、的关联性。地震能引起滑坡、海啸、泥石流等灾害。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图 5示意 l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 l617 题。 【小题 1】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推测,火山爆发期间该地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小题 2】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火山灰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 B火山灰使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 C火山灰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 D火山灰使大气逆辐射增强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火山灰的蔓延方向判断,该
23、地火山灰向西北方向蔓延,该地主要盛行东南风。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火山灰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读图 6。回答 18 19题。 【小题 1】下列气象灾害与其形成的天气系统组合,正确的是 A干旱 B飓风 C暴雨洪涝 D寒潮 【小题 2】天气系统 可能形成于 A 25N的洋面上 B赤道地区的洋面上 C 25s的洋面上 D 40S的洋面上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1】图中 为冷锋, 为气旋, 为反气旋, 为暖锋。气象灾害与其形成的天气系统组合干旱 ;飓风
24、 ;暴雨洪涝 ;寒潮 。正确的是 B。 【小题 2】天气系统 高压中心可能形成于 25N(副热带)的洋面上。 读图 7,回答 2021 题。 【小题 1】下列国家,分别多发图示地质、气象灾害的是 A美国、秘鲁 B中国、俄罗斯 C日本、英国 D冰岛、印度 【小题 2】甲地与丁地之间易发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洪涝 B泥石流、火山 C滑坡、泥石流 D暴雨、滑坡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图示区域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多发的地质灾害为地震和火山;气候灾害主要为暴雨、洪涝灾害。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火山和地震多发,印度洪涝灾害多发。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甲地暴雨洪涝
25、能够引起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 某地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同时具备的地方: (1)河道; (2)陡坡; (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地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 4,图 9示意该地河流流向。 读图 8、 9,回答 2223 题。 【小题 1】图 9所示河流流向中,与该市河流符合的是 A a B b C c D d 【小题 2】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A戊、辛 B丙、庚 C乙、丁 D甲、庚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1】左图中,从河流分布的情况来看,河流的主干方向为东北 -西南走向,西北和正南为该河的支流,符合的是 D。 【小题 2】
26、集合土石分布、河流分布和坡度分布的情况,因为要发生泥石流,要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由图可知,易发生的是戊、辛。 综合题 (10分 )读图 17,回答问题。 (1)指出图示区域小麦、柑橘冻害分布的共同特点。 (2)说明北疆地区成为小麦严重冻害分布区的原因。 答案:( 10分) ( 1)冻害程度随纬度增加而加重;第三阶梯(或东部地区)是主要的冻害分布区。( 4分) ( 2)纬度高,气温低;距冬季风的源地近;准噶尔盆地西部多山口,风力大。( 6分) 试题分析: 本题较为清晰图形为: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从图中图例可以看出,各种农作物的的纬度越高,冻害程度越大,东部地区冻害面积大。 (2)本
27、题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北疆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距冬季风的源地近;准噶尔盆地西部多山口,风力大。所以受冻害面积大。 点评:寒潮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属冷锋过境。危害:降温(作物遭冻害,秋、春季危害大)、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破坏牧场)、大雪、冻雨(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 (14分 )读图 18,回答问题。 (1)判断 l951 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 解释原因。 (2)说出寒潮对我国北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答案:( 14分) ( 1)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高);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强盛 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
28、高。( 6分) ( 2)春季和秋季 原因是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且农作物刚开始生长,抵御冻害的能力也低;秋季主要为收获季节,农作物受冻减产。( 8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分析判断地理图表。图中寒潮发生频次越高,气温的距平温度越低。其原因为寒潮发生导致气温降低。所以两者大致呈负相关。 (2)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寒潮爆发导致大幅度大范围的降温,冬季农作物生产迟缓,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小,春秋季节农作物播种或收获,需要热量充足,寒潮爆发,影响较大。 点评:寒潮 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属冷锋过境。危害:降温(作物遭冻害,秋、春季危害大)、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破坏牧场)、大
29、雪、冻雨(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 (1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平均每年有 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 20世纪 50年代湖北省共有湖泊 1052个,有 “千湖之省 ”的美誉,而今只剩下 83个。我国西部一批烟波浩淼的大湖相 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 材料二:到 1958年洞庭湖面积能变化示意图 (图 19,阴影部分为洞庭湖 )。 (1)分析洞庭湖迅速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 (2)湖泊萎缩、消亡对环境的影响重大,根据所学知识对此作出简要阐述。 (3)我国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其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答案: ( 1)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河
30、水泥沙含量增加,在湖区泥沙淤积;人类的围湖造田也导致湖泊面积缩小。( 4分) ( 2)削弱了调蓄径流的功能,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农业受到影响、生态遭 到破坏;生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6分) ( 3)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4分) 试题分析: (1)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主要是泥沙淤积和人类的围湖造田。所以洞庭湖迅速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河水泥沙含量增加,在湖区泥沙淤积;人类的围湖造田也导致湖泊面积缩小。 (2)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功能湖泊具有众多生态功能。湖泊面积减小或消亡削弱了调蓄径流的功能,加大了旱涝灾害的
31、发生频率;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农业受到影响、生态遭到破坏;生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3)我国西部地区多咸水湖,但目前咸水湖的面积却增多,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多,气温增高,蒸发旺盛,所以干盐湖增多。 点评:湿地的保护措施有: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12分 )读图 20,回答问题。 (1) 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 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2分) ( 1)深居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4分) ( 2)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土地遭受流水
32、侵蚀作用强烈。( 8分) 试题分析: ( 1)本题考查荒漠化的原因。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引起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力侵蚀作用强。 ( 2)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成因。 区域位于黄土高原。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 (地质灾害频繁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轮荒 ); (开矿 )。 点评: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 生产,使土地等资源为人类持续利用,并且为我们提供衣食来源。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