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交通工程教研室 陈大鹏,内容提要:1.自然资源2.人口与劳动力3.技术条件,第一节 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被人类利用,不能利用的自然条件不是资源 具有相对性,随着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的范围越来越广,自然资源的分类 按照赋存条件地上资源,地下资源 按照经济用途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游资源等 按照利用方式直接生活资源(天然食物,动物,鱼类等),劳动资料资源(矿产,森林,土地),按照自然资源是否可以再生可将自然
2、资源划分为三类 可再生资源:太阳辐射、风、海潮、水力、地热、温泉等,可往复不断地利用。 可更新资源:动植物资源,有生命周期和一定的更新速度,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开发利用。 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形成周期以百万年计,随着人们消费而减少,应节约使用。,自然资源的特性 有限性 区域性 整体性,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方面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二、自然资源评价 评价原则 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生
3、产力布局要求出发进行评价 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 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 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进行评价,评价方法 关于自然资源量的评价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常用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关于自然资源质的评价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 关于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影响特定资源的开发利用先后次序、开发利用的成本和效率和地域产业结构 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方向的评价 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力,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体现,一、作为生产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
4、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决定区域生产规模的大小 区域人口的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构成状况:(人口素质=体质文化技术水平道德修养) 人口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二、作为消费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人口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规模 人口质量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 人口的迁移影响消费市场的变动与分布,三、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区域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分析 人口数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职业构成民族构成等 我国把人口按年龄分为6个组 06岁,712岁,1315岁,1618岁; 1659(M),1654(F), 60,人口增长分析 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 育龄妇女:154
5、9岁 人口自然增长类型: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 老龄化社会的标准:60岁以上人口大于10,或65岁以上大于7,四、人口质量分析 人口的身体素质 人口的文化技术素质 人口的思想素质,五、劳动力供应分析 区域劳动力数量分析 适龄就业人口 未成年劳动者 老年劳动者 求业人口 就学人口 家务劳动人口 军队服役人口 其他人口,就业人口主体,潜在形态的劳动力资源,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劳动力的质量 比数量更重要 对劳动力来说“30个臭皮匠也顶不上1个诸葛亮”,六、人口的分布分析 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 自然因素 经济发展 战争、政治运动等 民族、宗教,人口分布影响区域发展,区域发展反过来影响人口分布衡量
6、人口分布的指标一般用人口密度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人/平方公里,七、适度人口和人口承载力 处于区域经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数量即为适度人口,此时劳动力增加或减少都会引起收益的下降 人口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的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适度人口因地而异 适度人口因人口消费标准而异 适度人口因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而异 适度人口因时间而异,第三节 技术条件,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来自于生产实践、科学试验和科学研究。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技术的软件:知识、经验 技术的硬
7、件:生产工具、装备 技术是构成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技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技术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多样化 技术进步为区域劳动力就业开辟了广阔的门路,二、技术引进 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 可以节约大量的科研和试验经费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三、技术选择 技术选择的标准不同的论点 高产出标准论 社会极限生产标准论 高积累标准论 时间系列标准论,技术选择的原则 适应当地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水平 适应当地的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适应当地的人力资源特点,满足劳动就业需要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考虑市场容量 适应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要求,中间技术和适用技术 中间技术易于掌握、推广、维修的技术,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技术,介于“镰刀和收割机之间的技术” 适用技术即满足引进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考虑引进国生产要素的现状、市场规模、社会文化环境、当前技术状态等因素,使得引进技术的最终效果最大,衡量适用技术的标准 环境友好标准 社会和谐标准 经济发展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