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总供给理论.ppt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88628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 总供给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7章 总供给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7章 总供给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7章 总供给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7章 总供给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7章 总供给理论,总供给曲线描述的是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商品和劳物的总和。根据时间的不同,它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它表示在长期,社会中所有的资源都用于生产。因此,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产量总保持在与劳动力充分就业相对应的潜在水平上。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则不同,在短期中,劳动是惟一的可变生产要素,因此,总供给分析就和劳动力市场的参与者雇主与劳动者对价格水平的反应行为密切相关。对于短期总供给模型,根据假设的不同可以得到多种模型,这里主要介绍五个短期总供给模型:工资粘性模型、价格粘性模型、工人错觉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和微观基础

2、模型。其中,前四个模型与某些市场的不完全性有关,第五个模型则涉及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虽然这五种短期模型的假设不尽相同,强调的内容也不同,但其结论具有一致性,都得出的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一、短期总供给模型厂商提供的产量取决于投入的生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技术状况。在总量生产函数给定的条件下,一个社会的总量供给曲线AS一般具有三种形式。在超短期,AS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水平线。例如美国1930年代的大萧条期间,由于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工人大量失业,生产设备大部分闲置。因此,随着就业增加,产量扩大,产品成本保持不变,这是凯恩斯通论中描述的情况,所以常称为凯恩斯区间。短期总供给曲

3、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然而针对这一形式的解释,却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具争议性的领域之一。本章所涉及的知识就是围绕着短期总供给模型展开的。,凯恩斯区间(水平线)总 工资粘性模型供 价格粘性模型给 中间区域(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工人错觉模型曲 不完全信息模型线 微观基础模型古典区域(垂直线) 1、工资粘性模型(1)模型的基本假设与思路工资粘性的概念:工资粘性是指工资率的变动慢于劳动供求的变动,即工资率不能对劳动供求的变动作出及时而迅速的反应。工资粘性所强调的不是工资率不会对劳动供求的变动作出反应,而是这种反应慢,从而在短期内劳动市场会出现失衡。,对于工资粘性产生的原因,在失业理论中已经作了比

4、较详细的说明。其主要因素是工会的存在使得工资并不是由当期决定的,而是经过谈判形成一个时期的合同。合同本身就限制了工资调整的灵活性。 工资粘性模型下的基本假设: 名义工资保持不变,价格水平的上升降低了实际工资,使劳动成本降低。 实际工资下降促使企业雇用更多的工人。 劳动力投入的增加提高了产出水平。工人和厂商都是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理性人,他们会尽可能地利用可获得的信息从而具有理性预期。在这样的假设下,当总价格水平上升(下降)时,实际工资下降(上升),厂商雇佣更多(更少)的劳动,而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只由投入的劳动量决定,这意味着总价格水平与总产出之间有一种正相关关系,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这就是

5、粘性工资模型的基本思路。,(2)模型的推导:假定企业和工人通过预先谈判签定了未来的工资合同以规定名义工资。这时双方都不知道合同生效时的实际价格水平P,只是对未来价格有一个预期值Pe。劳资谈判双方的心中有一个“标的实际工资”w,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劳资双方所期望达成劳动供求均衡的观念的实际工资。双方根据这一实际工资心理价位w和他们对总价格水平P的预期Pe来他们确定的名义工资:W=w Pe (7.1)名义工资=目标实际工资预期的物价水平。在名义工资确定之后和劳动被雇佣之前,企业知道实际物价水平P。由此,实际工资可以表示为W/P,根据(7.1)式,实际工资就等于:,W/P= w(Pe /P) (7.2

6、)即:实际工资=目标实际工资(预期价格水平/实际价格水平)这个式子表明,如果实际物价水平与预期的物价水平背离,实际工资就与其目标背离。当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物价水平时,实际工资小于其目标;当实际物价水平低于预期物价水平时,实际工资大于其目标。粘性工资模型的最后一个假设是,就业由企业需求的劳动量决定。换言之,工人和企业之间的谈判并没有事先决定就业水平;相反,工人同意按事先决定的工资提供企业希望购买的劳动量。我们用劳动需求函数Ld描述企业的雇用决策。L= Ld(W/P) (7.3)这个式了说明,实际工资越低,企业雇用的劳动越多。劳动需求曲线如图7-1(a) 所示。产出由生产函数决定,企业生产函数可

7、以用我们熟悉的公式来表示:,Y=F(K,L) (7.4)这个式子说明,在短期内,资本是不变的投入要素,只有劳动是可变的投入要素,产出的变化仅取决于劳动的投入变化。雇用的劳动越多,生产的产出越多,但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图7-2(b)表示了这一点。由于名义工资是粘性的,所以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变动使实际工资背离目标实际工资,而且实际工资的这种变动影响所雇佣的劳动量以及产出。图7-1(a)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的劳动需求曲线,表示劳动需求量和实际工资的反向变化关系。当价格由P1上升到P2时,实际工资由下降到,劳动的需求量从而劳动的抽入量由L1增加到L2,根据图7-2(b),产出由Y1增加到Y2。把价格水平的

8、变化与产量的变化结合起来,就得到图7-3(c)中的总供给曲线。其数学形式为:Y=Y + (P-Pe),其中,Y是实际产出,是潜在产出水平,P是一般物价水平,Pe是预期的价格水平。这一总供给方程表明,当价格水平偏离它的预期值时,实际工资就不等于由充分就业水平确定的目标值,实际产出水平就会偏离充分就业的产出,也就是潜在产出。偏离的程度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参数,它的倒数就是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二是实际价格水平与预期价格水平的差异,差距越大,则偏离的幅度越大。如果实际价格高于预期水平,实际工资水平会低于目标值,企业会增加劳动投入,产出也将高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反之,如果实际价格水平低于预期值,产量将低于

9、充分就业的水平。,2、工人错觉模型 (1)模型的基本假定:工人错觉模型也强调劳动力市场,但与粘性工资模型不同的是,工人错觉模型假定,为使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工资可以做自由迅速的调整。模型的关键性假定,也就是“工人错觉”模型的名称由来,它假定企业与工人相比,在获得信息上占有优势。工人可能会因为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变动而暂时混淆实际工资与名义工资。 (2)模型的推导:这一模型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对于劳动需求,与通常情形一样,假定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函数,这一点与前面的粘性价格模型相同。则劳动需求函数为:Ld= Ld(W/P),对于劳动的供给,该模型假定劳动的供给量依赖于工人所预期的实际

10、工资,具体而言,劳动的供给函数为:Ls= Ls(W/Pe)工人们虽然知道名义工资W,但不能知道实际的价格水平P。当要作出劳动供给决策时,工人们考虑的是预期的实际工资。预期的实际工资可以表示为:其中P/Pe的可以被看作是工人关于价格水平的错觉:如果大于1,那么,物价水平大于工人所预期的;如果P/Pe小于1,那么,物价水平小于工人所预期的。为了说明什么决定劳动供给,我们可以用这个式子代替劳动供给函数中的(W/Pe),所以,劳动供给函数可改写为:Ls= Ls(W/P)(P/Pe),上式表明,劳动的供给量取决于实际工资和工人关于价格的错觉。为了看出这一总供给模型的含义,考虑如图7-2所示的劳动市场均衡

11、。,在图7-2中,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的实际工资和均衡的就业水平,工资可以调整,以使劳动市场出清。需要指出的是,图7-2中劳动供给曲线的位置,从而劳动市场的均衡取决于工人关于价格水平的错觉P/Pe。由于这个模型假定工人对未预期到的价格变动产生暂时的错觉。所以,当工人没能预期到价格水平上升时,这时Pe不发生变化,从而在每一实际工资之下,工人愿意供给更多的劳动。因为他们认为这时的实际工资比实际的水平要高。的增加将使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劳动供给曲线的右移会降低实际工资并提高就业水平。在理论上,由价格水平上升所引起的名义工资的增加,会使工人们认为他们的实际工资更高,从而促使他

12、们供给更多的劳动。但实际上,名义工资的上升将小于价格水平的上升(如图7-3所示)。,总之,工人错觉模型是说,预期价格水平与实际价格水平的偏离使工人改变了劳动工给,进而改变就业水平和产量。因此,这一模型关于总供给函数的表达式与刚性工资模型相同,即:,3、不完全信息模型 (1)模型的假定关于产量波动的一种重要的现代观点是,波动是由于人们对经济中正在发生的事不具有完全信息而引起的。在这些模型里,假定价格和工资能灵活变动,因此市场是出清的。工人错觉模型认为企业拥有比工人更充分的信息,这里将介绍另一个以信息为基础的模型,这一模型不对企业和工人作明确的区分,而假定经济行为人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这一假定将

13、价格水平的波动和企业供给决策联系了起来。该模型假定企业对自己产品的价格信息了解的很清楚,但在得到整个经济的价格信息方面存在困难。各种暂时的信息障碍,使企业对于除了自己所处的市场外其他市场的情况相对了解得较慢。为了说明上述情况,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假说,这个假说借助一个比喻来描述。设想把企业看作是居住在孤岛上的独立合约人,每个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并通过交换消费其他多种产品。他们对自己产品的价格有第一手知识,但不能迅速、准确地了解一般的物价水平。,(2)模型的推导下面来分析单个企业的供给决策问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企业将进行生产直到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取决于企业生产投入品的价格。如果企业的产品

14、价格相对于经济中的其他产品(包括企业投入品)价格来说上升了,那么企业就会增加产量。但是如果其他产品的价格和企业自己产品的价格上升相同幅度,企业就不会有增加生产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只有当企业的产品价格相对于其他企业的产品价格上升时,企业才会增加生产。我们用i下标表示某个代表性企业,下式给出了这个企业的供给曲线:其中Yi是代表性企业的产量,PI是代表性企业产品的价格,P是总的价格水平, 是代表性企业的潜在产出或者正常的产量。这一等式说明企业的产量Yi等于企业的潜在产出加上常数乘以企业价格与价格水平之差。总价格水平P用于表示产品市场上所有其他产品的价格,如前所述,只有当自己产品价格相对于其他产品价格

15、上升时,企业才会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但是当企业做出供给决策时,它并不清楚其他市场正在发生的情况。关于其他市场的信息可能来得较晚,也可能企业的经理没能及时关注全社会的经济状况。当信息不完全时,企业就不知道总的价格水平,它只能对此进行猜测。据此,可将上 式改写为:其中,Pe是企业对价格水平的预期。如果企业预计到了价格水平的这种变动,那么它知道产品的相对价格未发生变化,因此也不会增加生产。如果企业没有预计到价格水平的提高,根据观察到的自己产品的价格上升,它会认为自己产品的相对价格有了上升,因此会增加劳动需求,扩大产量。如果其他企业也如此的话,它们也会由价格水平的上升错误地认为自己产品的价格上升,从而

16、增加生产。当所有企业的生产超过它的潜在水平时,整个经济的产量当然也就高于潜在总产量了。,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对所有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而得到的,实际GDP是所有单个企业产量水平Yi之和。实际价格水平P是单个企业价格之和除以企业个数n,按代表性企业的总供给曲线方程式对所有企业进行加总,就得到了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只有当预期价格等于实际价格时,经济的实际产出才会正好等于潜在产出量。一般情况下,由于信息是不完全的,预期价格与实际价格P之间总会有一些差距。只要存在这种差距,实际产出就可能大于潜在产出水平,经济就处于过热状态;实际产出也可能小于其潜在生产能力水平,经济处于衰退期。这种得到的价格和产

17、量之间正相关的关系式通常被称为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对上式进行简单的变换,得到了熟悉的总供给模型:,4、粘性价格模型 (1)模型的基本假设粘性价格模型假设相对于需求的变化,企业并不立即调 整其产品的价格。这是因为产品价格一般是由企业与其客户之间的长期合同确定的,即使企业与客户之间没有正式的协议,企业为了避免其客户因价格频繁变动而带来的麻烦,也尽量使其产品的价格稳定。有的经济学家还提出了菜单成本概念。菜单成本这一概念旨在说明改变一个既定价格的行动肯定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些成本包括印制新价格目录,将新价格通知销售商等方面的费用。更形象也更现实的是,这些菜单成本包括通知客户的时间、客户对于价格变化产生

18、的不悦情绪以及企业为决定是否应该改变价格所做的努力等。,(2)模型的推导考察一个具有某种垄断实力从而拥有其产品定价权的厂商的情况。该厂商对其产品价格的决策取决于两个宏观经济变量:一是经济的价格总水平P,P越高,意味着厂商的成本也就越高,因此,价格总水平越高,厂商对其产品 的定价也越高。二是经济的总收入水平。较高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对企业产品的需求,由于厂商的边际成本在更高的生产水平上是增加的,因此,需求越高,厂商对其产品的定价变越高。厂商对其产品的定价模式可表示为:其中p的为厂商产品的价格,为大于零的参数。该方程表示,厂商的产品价格依赖于经济中的整体价格水平P和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P或潜在收入水平的

19、总产出水平。,现在假定经济中有两类厂商,一类厂商总是根据上述方程来制定其产品的价格,另一类厂商则按他们对经济条件的预期来制定价格,这类厂商的定价模式为:式中,右上方带有e的字母表示该变量的预期值。为简单起见,假定这类厂商预期到的经济产出已经处于其潜在产出的水平,则这类厂商的定价模式就简化为:p=Pe现在就用这两类厂商的定价规则来导出总供给函数。为此,需要确定经济中的价格总水平,它可以表示为两类厂商各自价格的加权平均。若用s表示第二类厂商在所有厂商中所占的比例,则总体价格水平为:上式经整理得:,上式右边的两项被解释如下:首先,在厂商预期到更高的价格水平时,也预期到更高的成本。于是第二类厂商先将其

20、产品的价格提高,继而又引起经济中的其他厂商亦将其产品的价格提高。因此,较高的价格预期导致更高的实际价格水平。其次,当产出水平提高时,对产品的需求也将提高,于是经济中的第一类厂商将提高其产品价格,这又导致了更高的价格水平。总之,产出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取决于第一类厂商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于是,总体价格水平取决于预期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将上式改写,令 ,我们再次得到总供给模型:,5、 微观基础模型微观基础模型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厂商供给行为基础上的,这一总供给理论没有将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作为其要素。按照西方学者的有关说法,短期总供给曲线可以如下图所示:,这条正斜率的总供给曲线揭示了价格水平的上升

21、将导致更多的产量。即为了得到更多的供给,就必须提高价格水平。在低产量水平处,总供给曲线相对平坦(或有弹性),而在高产量水平处,它是相对陡峭的(或弹性较小)。其原因在于,在低产量水平处,比如在图中的A点,经济中存在着过剩的生产能力,工人与机器的利用率不足,因此当价格水平略微上升时,例如从P0上升到P1时,就会引起非常大的产量增加,即产量从Y0增加到Y1。在很高的产量水平处,比如在C点,机器与工人都以接近于各自最大的生产能力工作,很难再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多生产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可能非常之大。相应地,这就需要价格水平上升幅度很大,比如说从P2上升到P3,才能取得产量的少量增加,即产量从Y2增加到Y

22、3。在Yn处,经济已达到了最大的生产能力。为了用可供使用的机器生产出这个产量水平,需要每个劳动力都从事工作。Yn就是经济的充分就业产量或潜在产量。在潜在产量水平处,所有愿意在现行工资下工作的人都被雇佣。总供给曲线中的垂直部分,反映了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中的生产能力。,按照微观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供给曲线被解释为一个行业中所有单个厂商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一个典型厂单曲的供给曲线包括两部分:如果价格太低,生产就不合算,退出该行业会更好,图7-5(a)以P0代表这一价格;当价格超过P0时,价格越高,厂商就会生产得越多,直到达到某个生产能力水平图7-5中的Qc。这时,不论价格是多少,厂商都

23、不能生产出超过该生产能力的产量。由于大多数厂商都是按一个特定的生产能力设计的,当厂商的产出接近于Qc时,厂商的供给曲线将变得垂直。市场供给曲线是通过将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每个厂商愿意供给的数量加总后形成的,如图7-5(b)所示。当价格为P0时,市场供给曲线是较平坦的,产量的增加只能通过增加工厂商的数量来达到。当所有厂商都处在开工状态时,进一步的产出增加就要求价格的上升,价格越高,供给越多,直到达到行业的总生产能力。,总供给曲线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导出,如图7-5(c)所示。由于经济中的总产出只不过是所有不同行业产出的总和,因此,总供给曲线的形状也反映出市场供给曲线的形状,即在有超额生产能力的,曲线较平

24、坦,而当经济接近全部生产能力时,曲线则变得较为陡峭。,二、 外部冲击与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1、 供给冲击的含义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末期,人们普遍认为经济中产出和价格变动是由总需求曲线的移动(由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变动以及投资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可是,整个70年代的宏观经济,很大程度上是供给冲击的历史。供给冲击是对经济的一种扰动,其首要影响是使总供 给曲线发生移动。20世纪70年代,总供给曲线被两次重大的石油价格冲击所移动。这两次石油价格冲击提高了生产成本,因而也提高了企业愿意供给产品的价格。换句话说,石油价格冲击移动了总供给曲线。20世纪70年代这两次与石油价格冲击有关系的经济衰退,毫无疑

25、问与供给冲击密切相关。,2、供给冲击的作用机制 (1)不利的供给冲击厂商生产成本的提高对宏观经济运转会产生不利影响。这时在任一既定物价水平上,厂商供给的物品和服务减少了。如图7-6所示,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从SAS移向SAS(当然,这种供给方面的冲击也会使长期供给曲线左移,为简化分析,我们假定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动)。,关于供给冲击的影响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由于每单位产出现在要耗费企业更多的生产成本,供给冲击将使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移。第二,我们假定了:供给冲击不会影响到潜在产出水平,它仍是Y*。在短期中,经济将沿着目前的总需求曲线AD移动,从E点到E点。相应地,经济的产量从Y*减少到Y0,物价水平从

26、P*提高到P0。由于供给冲击,导致经济在经历产量下降的同时还伴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所以,这种情况称为滞胀(stag flation)。 (2)有利的供给冲击诸如技术进步引发的有利的供给冲击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外移动。它也会增加潜在的GDP向右移动长期总供给曲线。面对这些技术进步,中央银行必须保证总需求曲经的迅速地向右移动足以跟上总供给潜在增长的步伐,同时要更加谨慎地对待任何暂时性的调节过度。如果中央银行能够正确把握这些,经济就会出现低通货膨胀条件下的顺利增长。,3、供给冲击的调整供给冲击发生之后的结果如何?在图7-6中,经济从E点回复到E点。在E点的失业迫使工资连 同价格水平一同下降。因为工资

27、调整的缓慢,所 以,整个经济的调整也是缓慢的。向E点调整的速度取决于预期调整的速度。如果预期调整是缓慢的,整个经济的调整也将是缓的;如果预期高速较快,整个经济的调整也将较快。调整沿着AD曲线进行,工资持续下降直到E点为止。此时人们的预期和现实达到一致。在E点,经济回复到充分就业,价格水平也与冲击发生之前一样,但名义工资要低于冲击发生之前,因为失业也同时迫使工资下降。于是,实际工资也比冲击发生之前低,因为不利的供给冲击降低了实际工资。当然,政府也可以运用扩张性政策来对付供给冲击,促使经济迅速从衰退走向繁荣,如图7-7所示。在石油价格上涨时,如果政府采取扩张性的政策刺激总需求,使总需求曲线AD迅速

28、移动到AD,经济就会移动到E*而不是E。,在E*点,实际价格和预期价格重新达到一致,经济处在充分就业状态,但价格水平比冲击前上升了。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总供给冲击的通货膨胀效应之间存在着一种替代关系。当采用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扩大总需求时,失业率降低,但通货膨胀率提高,价格会大幅度上升;反之,通货膨胀率较低而失业比较严重。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可以用所谓的菲利浦斯曲线来描述。,三、菲利浦斯曲线与总供给菲利普斯曲线提供了把失业与通货膨胀关联起来的方程式,填补了凯恩斯理论中的通货膨胀缺口,成为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期方式的不同、价格调整的方法不同、货币经济

29、等约束条件下,菲利普斯曲线产生了不同的模型形式。 1、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1958年,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家菲利浦斯通过研究英国18611913年间的经验数据发现了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向关系,这一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近似表示为:,其中W为货币工资变化率,u为失业率。原始菲利普斯曲线只是一个经验曲线,缺乏理论基础。Lipsey(1960)从单一劳动市场的供求出发,通过工资调整函数以及X-U关系函数(即劳动超额需求和失业率之间的负向关系)对菲利普斯曲线给予了权威的理论解释。后来,萨缪尔森与索洛(1960)通过假设产品价格是由平均劳动成本上加上一个固

30、定比例的其他成本的权重,将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货币工资率用通货膨胀率替换,将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转化为下面的形式:这就是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如图7-7所示)。萨缪尔森(Samuelson)与索洛(Solow)将这条菲利普斯曲线作为政策工具,提出了决策者可以在失业率与价格稳定程度中进行菜单选择的经济主张。,2、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推导随着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通货膨胀在全球范围内蔓延。高失业与高通胀并存的现象出现了,这种现象后被人们称之为滞胀现象。现实状况不再支持菲利浦斯的论断,作为经验规律的菲利浦斯曲线崩溃了,并几乎否定了整个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1)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

31、曲线为了解释新的宏观经济现象,现代的菲利浦斯曲线对原始的形式作了重要的修正。弗里德曼认为,劳动的供求应该是实际工资的函数而不是名义工资的函数,加入了预期的因素, 从而提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在其模型中,采用的预期方式是适应性预期,所谓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会根据最近观察到的通货膨胀来形成他们的通胀膨胀预期。因此,弗里德曼的预期附加菲利普斯曲线可以写为:其中,e表示预期通货膨胀率,un表示自然失业率,v表示外部冲击。对传统的菲利浦斯曲线的另一个重要的修正也来自于石油危机。因此,修正后的菲利浦斯曲线说明了通货膨胀率取决于三个因素: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实际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背离以及总供给冲击。附加

32、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可由短期总供给曲线推导出来。,(2)短期总供给模型与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浦曲线由三个因素决定,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实际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背离以及总供给冲击。这三个因素可以用如下的式子加以表示:其中是通货膨胀对周期性失业反应程度的参数。参数前面的符号是负的,这表示高失业会降低通货膨胀率。这个式子总结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菲利浦斯曲线是总供给曲线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可以从短期总供给曲线中推导出浦利浦斯曲线。因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指出了产出和价格水平是正向变动的,由于通货膨胀本身就是价格水平的变化率,而失业率随着产出的上升而反向变动,所以,总供给曲线隐含着通货膨胀和失业之

33、间的反向变化关系。与总供给曲线一样,附加预期的菲利浦斯曲线表明了实际经济波动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3、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会要求改变名义工资,以使实际工资不变,从而较高的通货膨胀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西方学者认为,在以失业率为横坐标,通货膨胀率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当中的菲利普斯曲线,即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而且,在长期中,经济社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社会的失业率将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可以用图143说明

34、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移动,进而形成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过程。,图中,假定某一经济处于自然失业率为un通货膨胀率为3的A点。若这时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以使失业率降低到u1。由于扩张性政策的实施,总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水平上升,使通货膨胀率上升为6。由于在A点处,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3,而现在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为6,高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会增加生产,增加就业,于是失业率减少为u1。于是就会发生图中短期菲利普斯曲线PC1(=3%)所示的情况,失业率由un下降为u1,而通货膨胀率则从3上升到6。但这种情况只能是短期的。经过一段时间,工人们会发现价格水平的上升和实际工资的下降,他们

35、会相应地调整其预期,即从原来的3调整到现在的6。要求提高货币工资。伴随着这种调整,实际工资回到了原有的水平。相应地,企业生产和就业也都回到了原有的水平,失业率又回到原来的un。,但此时经济已处于具有较高通货膨胀率预期(即6)的B点。将以上过程重复下去,可以想像,在短期,由于工人不能及时改变预期,存在着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关系,表现在图形上,便有多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随着工人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上升。从长期来看,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是理性的,与实际通货膨胀是一致的。因此,企业不会增加生产和就业,失业率也就不会下降,从而便形成了一条与自然失业率重合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LPC从

36、图78可知,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长期中,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换关系。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专栏7-1 中国的菲利浦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有三种表达方式,表明三对经济变量的关系。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可称之为 “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 A菲利普斯本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 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它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

37、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 , 即负相关关系。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提出的。萨缪尔森和索洛以物价上涨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货币工资变化率。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率下降。,第三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 ,可称之为“产出 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惯常使用的。这种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

38、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关于中国的菲利浦斯曲线,刘树成(1997)着重探讨了“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和“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就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产出物价”曲线来说,有过五种代表性的形状:改革前的两种和改革后的三种。改革前第一种形状:与菲利普斯曲线方向相反的“产出物价”曲线。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出物价”曲线曾出现过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形状,是从1957年经济增长率的波谷出发,1958-1962年这一轮经济周期中的曲线(见图5)。,图5中(以下图6亦同),横轴为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现实经济增长率以不变价国民收入增长

39、率表示。整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现实经济增长率以不变价国民收入增长率表示。整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我们取1953-1977年不变价国民收入年平均递增率5。7%。纵轴为物价上涨率,以商品零售价格表示。图5的曲线从1957年出发,到1958年先向右下方移动;然后,在1959、1960、1961年,向左上方远远飞出;到1962年又折向右下方。这条曲线与基本的“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的方向完全相反。它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二者呈现反向变动关系。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时(19571958年线段和19611962年线段),物

40、价上涨率却下降;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时(19581961年线段),物价上涨率却上升。,改革前第二种形状:水平的“产出物价”曲线。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出物价”曲线还曾出现过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形状,那就是从1968年经济增长率的波谷出发,19691972和19731976年这两轮经济周期中的曲线(见图6)。这一期间,尽管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在剧烈地左右移动,而物价上涨率却变动极小,只是围绕水平横轴(物价上涨率的零度线)上下各1个百分点微弱地变动。 改革后第一种形状: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41、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那种同向变动的特征。图7是从1981年经济增长率的波谷出发19821986年这一轮经济周期中的曲线。图7中(以下图8,图9亦同),,横轴仍为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现实经济增长率以不变价GDP增长率表示。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取值,19811990年,这一期间不变价GDP年平均递增率9。1%;19911996年,为19811996年期间不变价GDP年平均递增率10%。纵轴仍为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图7的曲线从1981年出发,到1984年,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由左至右逐步上升,物价上涨率先有微弱的下降后亦随之上升;从1

42、984年到1986年,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由右往左逐步下降,物价上涨率先有一个滞后的上升(19841985年线段),尔后亦下降。整个看,这一曲线环略向右下方倾斜、位势较代且较为扁平,大体表现为基本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到1996年,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由右往左逐步下降,物价上涨率先有一个滞后、陡峭的上升(19921994年线段),尔后陡峭下降(19941996年线段)。这一曲线环的向上移动,说明物价上涨率的位势又提高了;向右移动,说明这一轮周期处于较高的经济增长状态。,改革后第二种形状:左上位陡峭型菲利普斯曲线。图 8是从1986年经济增长率的波谷出发,19871

43、990年这一轮经济周期中的曲线。 与上一轮周期相比,这一曲线环发生了向左上方的位移,且十分陡峭。 从1986年出发到1987年,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物价上涨率亦上升;从1987年到1990年,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由右往左下降,物价上涨率先有一个滞后的、 陡峭的上升(19871988年线段),随后先是缓慢、 再是陡峭地下降(19891990年线段)。这一曲线环的向上移动,说明物价上涨率的位势提高了;向左移动,说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得较大。 改革后第三种形状:右上位陡峭型菲利普斯曲线。图9是从 1990年经济增长率的波谷出发,19911996 年这一轮经济周期中的曲线。 与上一轮周期相比,这一曲线环又向右上方移动了,且仍为陡峭。从1990年出发到1992年,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由左至右逐步上升,物价上涨率随之缓慢上升;从1992年到1996年,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由右往左逐步下降,物价上涨率先有一个滞后的、陡峭的上升 (19921994年线段) ,尔后陡峭下降 (19941996年线段)。这一曲线环的向上移动,说明物价上涨率的位势又提高了;向右移动,说明这一轮周期处于较高的经济增长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大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