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隋唐五代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490145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隋唐五代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隋唐五代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隋唐五代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隋唐五代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隋唐五代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隋唐五代练习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隋王朝的统治基础是南北士族地主阶级,其核心为 ( )。 ( A)江左士族 ( B)代北士族 ( C)关陇士族 ( D)山东士族 2 隋朝建立后实行了三省六部制,三省中属于行政机构的是 ( )。 ( A)内史省 ( B)门下省 ( C)中书省 ( D)尚书省 3 隋朝三省六部制中与唐代相应机构名称不同的是 ( )。 ( A)中书省、户部 ( B)门下省、户部 ( C)中书省、礼部 ( D)门下省、户部 4 三省六部制由来已久,其最终定型是在 (

2、)。 ( A)北周 ( B)唐朝 ( C)隋朝 ( D)北魏 5 隋朝时,在北魏、北齐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刑律是 ( )。 ( A)永徽律疏 ( B)显德刑统 ( C)大诰 ( D)开皇律 6 隋朝在选官方面继承了西魏以来 “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惟在得人 ”的发展趋势,创立了 ( )。 ( A)科举制 ( B)九品中正制 ( C)察举制 ( D)征辟制 7 科 举是一种读书、应考、任官三位一体的选官方法,其中的进士科始创于 ( )。 ( A)隋文帝 ( B)隋炀帝 ( C)唐太宗 ( D)武则天 8 隋代,大贵族杨素在 “诸方都会处,邸店水皑并利,田宅以千百数 ”。这反映了( )。 ( A)均

3、田制顺利施行 ( B)大土地所有制受到很大限制 ( C)均田制并未实行 ( D)均田制实行不彻底 9 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州县官吏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诈小逃避租役,是为 ( )。 ( A)赋役黄册 ( B)鱼鳞图册 ( C)输籍定 样 ( D)大索貌阅 10 开皇五年,文帝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是为 ( )。 ( A)赋役黄册 ( B)鱼鳞图册 ( C)输籍定样 ( D)大索貌阅 11 李敬之汴河直进船诗: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该诗

4、描述的是 ( )。 ( A)春秋后期,吴开凿大运河 ( B)元代开通大运河 ( C)北宋汴京的繁华 ( D)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12 隋朝的大运河南起 余杭,北至涿郡,其中心是 ( )。 ( A)洛阳 ( B)扬州 ( C)长安 ( D)苏州 13 隋朝大运河中哪一段河道的地理位置最接近于春秋时期即已开通过的运河 ( )? ( A)邗沟 ( B)通济渠 ( C)永济渠 ( D)江南河 14 皮日休汴河怀古诗: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可见作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 ( )。 ( A)有弊无利 ( B)弊大于利 ( C)有利无弊 ( D)有利有弊 15 隋朝

5、大运河四大段由南到北依次是 ( )。 ( A)江南河 山阳渎 永济渠 通济渠 ( B)山阳渎 江南河 通济渠 永济渠 ( C)江南河 山阳渎 通济渠 永济渠 ( D)水济渠 通济渠 山阳渎 江南河 16 隋末三大农民起义军,指的是 ( )。 瓦岗军 河北起义军 江淮起义军 王薄起义军 ( A) ( B) ( C) ( D) 17 唐初宰相的议事之所是 ( )。 ( A)吏部大堂 ( B)中书省 ( C)尚书省 ( D)政事堂 18 钱穆先 生在国史新论中说: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的实行。 ( A)科举制 ( B)三省制及政事堂会议 ( C)

6、府兵制 ( D)六部制 19 唐代,中书省中中书舍人凡六员,在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并允许 “各执所见,杂署其名 ”,谓之 ( )。 ( A)票拟 ( B)涂归 ( C)五花判事 ( D)封驳 20 下列关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 A)六部为中书省直属机构 ( B)门下省负责审议诏令 ( C)中书省负责起草诏 令 ( D)尚书省负责执行全国诏令 21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 ( A)大明律 ( B)开皇律 ( C)宋刑统 ( D)唐律疏议 22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唐太宗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成 10个 ( ),经常派官员监察地方官吏。 (

7、A)道 ( B)路 ( C)边镇 ( D)都护府 23 ( )是唐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下设台院、殿院、察院, “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 ”,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 ( A)光禄寺 ( B)刑部 ( C)御史台 ( D)都察院 24 “田多可以足其人者为宽乡,少者为狭乡,狭乡授田,减宽乡之半。 ”这段史料反映了 ( )时期的均田制。 ( A)北魏 ( B)北齐 ( C)唐朝 ( D)隋朝 25 唐朝时期,每丁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为( )。 ( A)输庸代役 ( B)税 ( C)租 ( D)

8、调 26 隋唐府兵制和租庸调制赖以推行的基础是 ( )。 ( A)均田制 ( B)科举制 ( C)三省六部 制 ( D)募兵制 27 租庸调制对农业生产的最大作用是 ( )。 ( A)使农民分到了一定的土地 ( 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 C)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 D)开垦了许多荒地 28 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 )。 ( A)大地主 ( B)广大农民 ( C)中小地主 ( D)大官僚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29 薛延陀 30 回纥 31 吐蕃 32 南诏 33 唐蕃会盟碑 34 天台宗 35 法相宗 36 华严宗 37 禅宗 3

9、8 阿倍仲麻吕 39 鉴真 40 义静 41 会昌灭佛 42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43 传奇 44 吴道子 45 十部乐 46 蛮书 三、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60分。 47 材料一: 贞观中,太宗定制, 内侍省不置三品官, 内侍是长官,阶四品。至永淳末, 向七十年,权未假于内官,但在阁门守御,黄衣廪食而已。 旧唐书 .宦官传 材料二: 玄宗承平,财用富足, 志大事奢,不爱惜赏赐爵位。开元、天宝中, 宫嫔大率至四万, 宦官黄衣以上三千员,衣殊紫千馀人。其称旨者辄拜三品将军,列戟于门。 监军持权,节度返出其下。于是甲舍、名园、上腴之田为中人所名者半京畿矣。肃、代庸弱,倚

10、为扦卫,故辅国以尚父显,元振以援立奋,朝恩以军容重,然犹未得常主兵也。德宗惩艾呲贼,故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委宦者主之,置护军中尉、中护军,分提禁兵 ,是以威柄下迁,政在宦人,举手伸缩,便有轻重。至慓士奇材,则养以为子; 巨镇强藩,则争出我门。 新唐书 .宦官传 材料三:高祖、太宗承平时,无内官典军旅。 自天宝以后, 宦官浸盛。 贞元、元和,分羽林卫为左、右神策军,使卫从,令宦官主之,唯以二千人为定制。 自是参掌枢密。 由是内务百司, 皆归宦者,上下弥缝 ,共为不法:大则倾覆朝政,小则构扇藩方。车驾频致播迁,朝廷渐加微弱,原其祸作,始自中人。 旧唐书 .宦官传 材料四: 时宦者主宫中市买, 谓之

11、宫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复行文书, 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 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人将物诣市, 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旧唐书 .张建封传 材料五:宣徽院五坊小使,每岁秋按鹰犬于畿甸,所至官吏必厚邀供饷,小不如意, 即恣其须索,百姓畏之如寇盗。先是,贞元末,此辈暴横尤甚,乃至张网罗于民家门及井,不令出入汲水, 曰: “惊我供奉鸟雀。 ”又群聚于卖酒食家,肆情饮啖。将去, 留蛇一箧,诫之日: “吾以此蛇致供奉鸟雀,可善饲之,无使饥渴。 ”主人赂而谢之,方肯携蛇箧

12、而去。至元和初,虽数治其弊,故态未绝。 旧唐书 .裴度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唐中叶政局发生了何种变化。为何在唐初未出现此种局面 ?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 (2)根据材料四、五,指出宦官对老 百姓进行残酷剥削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四、五,指出此种局面的出现给唐朝带来了哪些危害。 四、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48 试述隋朝统一南北的原因及其意义。 49 为什么说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 ? 50 简述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及其意义。 隋唐五代练习试卷 1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

13、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 【正 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4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5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6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8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9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0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1 【正确答 案】 D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五

14、代 13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4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5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6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7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8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19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0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1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3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4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5 【正确答案】

15、A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6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28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29 【正确答案】 薛延陀是铁勒的一支,是由薛、延陀两个部落联合而成的。突厥分裂后,铁勒诸族也大多一分为二,因此在东、西突厥汗国境内都有薛延陀部众。贞观二年 (628),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死,国内大乱,薛延陀首领夷男率部落 7万余家往附东突厥。为了拉拢夷男共同对付东突厥,贞观三年 (629),唐太宗遣使册封他为真珠毗伽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后,薛延陀汗国迅速壮大,发展为

16、漠北的一大势力。贞观十九年 (645),夷男死,其子多弥可汗立,暴虐无道,部众不服,遂 至骚乱。贞观二十年,回纥酋长吐迷度攻杀多弥可汗及其宗族,唐军乘机进兵,消灭了薛延陀的残余力量。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0 【正确答案】 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贞观初,唐灭东突厥后,回纥和薛延陀同为漠北两雄。贞观二十一年,唐朝于回纥部设瀚海都督府,委任回纥酋长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天宝三载 (744),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次年,怀仁可汗攻灭后突厥汗国,尽有突厥故地,成为漠北强国。回纥汗国的初期是奴隶制国家,在唐朝封建社会的影响下, 8世纪时,进入封建社会。回纥的国家制度 ,兼

17、采突厥和唐制,并且同唐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任可汗都要经过唐朝的册封承认。开成五年 (840),回纥将军句录莫贺勾引黠戛斯 10万骑入侵,破可汗城,杀可汗,回纥汗国灭亡。回纥汗国灭亡之后,部众四散,一部分迁至今新疆地区,成为后来的维吾尔族人,一部分迁到了河西走廊和葱岭以西的中亚地区。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1 【正确答案】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王称 “赞普 ”。 6世纪时,西藏高原形成了三大势力,吐蕃位于西南部,以农业为主。 7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建立起统一的奴隶制政权。松赞 干布统治期间进行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松赞干布之后,吐蕃开始和唐朝展开激烈

18、的斗争。 8世纪下半叶,吐蕃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吐蕃虽然和唐朝进行了长期的军事斗争,但友好往来一直是双方关系的主流。贞观十五年 (641),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景龙四年(710),金城公主嫁给弃隶缩赞赞普。双方互通有无,进行了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2 【正确答案】 南诏是中国古代乌蛮族在今云南地区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隋末唐初,乌蛮部落不断向洱海地区迁移,征服了白蛮,建立起六个奴隶制政 权,互不统属,由于其首领称为诏,史称 “六诏 ”。其中,蒙舍诏在最南边,故又称南诏。唐朝大力扶持南诏,支持南诏进行统一战争。到南诏王皮逻阁时,渐次消灭其他各诏,建立了统一的南语国,都

19、太和城 (今大理市南 )。开元二十六年 (738),唐玄宗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进入全盛时期,大致据有今云南及四川、贵州的一部分,成为西南少数民族所建立的一个强大的地方政权。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3 【正确答案】 又称 “长庆会盟碑 ”,于长庆三年 (823)在拉萨建立。频繁的战争削弱了吐蕃的势力,进入 9世纪后,吐蕃开始由盛转 衰,因此,吐蕃的赞普不断到唐朝请求会盟,缔结友好盟约。隆重的会盟先后在唐都长安和吐蕃国都逻些举行。盟文强调双方要 “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永远和好相处。长庆三年 (823)在拉萨建立的唐蕃会盟碑,至今还屹立在大昭寺门前,这是汉藏两族人民友谊团结的珍贵物证。

20、【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4 【正确答案】 天召宗的创立人是陈隋间的智颤。它崇奉的主要佛经是法华经,故又名 “法华宗 ”。此宗宣传一切 “皆由心生 ”,世界本性是空无的,故亦名“空宗 ”。它的基本理论为止观论、三谛圆融论和无情有性说。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5 【正确答案】 法相宗由玄奘创立于贞观年间。它的主要内容是 “穷究万法之性相 ”,故名 “法相宗 ”。以论证 “万法唯识 ”、 “心外无法 ”为宗旨,又称 “唯识宗 ”。它崇奉的主要佛经是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和唯识二十论,主张宇宙万物皆由 “识 ”(精神本体 )幻化而成。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6 【正确答案】 创立人是武则天时期

21、的法藏,以崇奉华严宗而得名,主要是通过论证所谓 “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 ”,以及 “法界缘起法 ”,宜称客观世界是依赖于主观世界而存在的。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7 【正确答案】 禅的意思是静坐沉思,称为 “坐禅 ”或 “禅定 ”。禅宗之名即因此而得。相传禅宗由南印度僧人达摩创立于北魏时期,到武则天时,禅宗内部发生分化,分为慧能的南宗与神秀的北宗。神秀主张通过长期苦修,排除杂念,然后才能渐悟成佛。慧能主张人们要想成佛,不必去习诵烦琐的佛经,也不必长期修行,只要向自己心中寻求就可以了,只要在一刹那间领悟到净土就在自己心中,即可顿悟成佛。南宗的主张简单速成,最后战胜了北宗,慧

22、能取得了禅宗法嗣六祖的地位,南宗成为禅宗正宗,到唐末五代时,慧能的禅宗 几乎取代了佛教其他各派,垄断了佛坛。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8 【正确答案】 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 日本奈良人,日本遣唐留学生。他在中国的学习成绩优异,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宾贡进士,被委任为客卿,先后任光禄大夫、御史中丞、秘书监等职。阿倍仲麻吕还和唐朝诗人李白、王维交情深厚,常作诗唱和。他一生在中国长达 54年之久,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39 【正确答案】 鉴真,姓淳于,扬州人,唐代佛教律宗大师。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 宝十三年 (754)携同弟子到达日

23、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了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由鉴真及其弟子创建的。鉴真还精通医学,虽双目失明,仍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40 【正确答案】 义静,俗姓张,咸亨二年 (671),他从广州乘船去天竺,先在那烂陀寺钻研佛学 10年,后又到室利佛逝、末罗瑜 (今苏门答腊 )搜罗并抄写佛教,滞留南洋又 10年。义静先后周游 30余国,历时 25年,共带 回梵文经书 400部。归国后在洛阳翻译佛经 12年;译出佛经 56部, 230卷,还写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

24、法高僧转二书,记录了南亚很多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宗教状况。这些记载也是研究 7世纪时印度、巴基斯坦和南洋各国的历史、地理的可贵资料。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41 【正确答案】 唐朝时期佛教的流行,造成寺院经济和僧侣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使封建政府与寺院之间在经济利益上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唐武宗时,下令拆毁寺院 4600余所,勒令还俗 26万余人,放出寺院的奴婢为两税户者 15万人,给佛教以沉重的 打击,因武宗时年号为会昌,史称 “会昌灭佛 ”。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42 【正确答案】 此碑是于建中二年 (781)波斯教士景净等人在长安立的。景教属于基督教的一支,贞观九年 (635),唐太宗下诏

25、准许波斯景教僧阿罗本在我国传教,并在长安等地建寺礼拜,称 “波斯寺 ”,后改名为 “大秦寺 ”。建中二年 (781),波斯教士景净等在长安立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记述景教传人中国和在长安建寺度僧、宣传教义的情况,碑下和碑侧有古叙利亚文明和汉文合刻的 72名景教僧徒姓名。此碑现存于陕西省博物馆内,是研究中西交通史和唐 代景教的珍贵资料。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43 【正确答案】 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形式,兴盛于唐代,是唐代中后期城市经济繁荣的产物。唐代传奇可分为讽喻小说、侠义小说、爱情小说、历史政治小说等四类。一方面,唐代传奇小说的主人公已经不是神鬼,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因而作品具有

26、比较丰富的社会内容。另一方面,传奇小说的创作艺术,无论在语言、结构、情节和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了新发展,取得了新成就。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有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唐代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古典小说脱离了萌芽状态,渐渐发育成形了,宋元以后的白话小说以及许多著名的戏剧,有不少都取材于唐代传奇。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44 【正确答案】 又名吴道玄,河南阳翟 (今河南禹县 )人,是唐代最杰出的画家,对山水画和人物画都有很高的造诣,有 “画圣 ”之称。在画法技巧上,吴道子在传统的兰叶描和西域的铁线描之外,创造出一种莼菜条的笔法。他还发展了梁朝张僧繇

27、的晕染法 (凹凸法 ),于焦墨痕中,别施彩色,微分深浅,使画面更富立体感。吴道子以轻盈飘逸的 “吴带当风 ”的风格独步唐代画苑,现存的 送子天王图,据说就是他的作品。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45 【正确答案】 唐太宗时制定的十部乐舞。包括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些乐队规模很大,中外乐曲和乐器竞相争辉,盛况空前。高宗以后,十部乐逐渐衰落,到玄宗时遂将演出形式将乐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46 【正确答案】 又名云南志,为唐懿宗时樊绰所著。全书共 10卷,系统记录了当时云南地区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政治制度、社会

28、经济、山川地理、风土人 情等,是研究唐代民族史的宝贵资料。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三、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60分。 47 【正确答案】 (1) 宦官专权。 唐初,唐太宗下诏规定宦官不置三品官,不准干预政事,宦官数量不多,地位较低,只管宫廷内部事务,无权过问军政大事。 形成原因:玄宗后期怠于政事,滥赏赐爵位,宦官激增至 3000人,地位上升,逐步参政。肃宗、代宗庸弱,以宦官专掌禁军,充任枢密使。自此,宦官掌握军、政大权,从而为宦官专权提供切实保证。 (2)当时宦官经常借为皇宫采办物品的名义 ,对人民进行掠夺,称为 “宫市 ”。还有充五坊 (雕、鹘、鹞、鹰、狗坊 )小

29、使的宦官,也常借捕贡奉鸟雀为名,对人民进行讹诈。 (3)危害:在政治上,宦官们分帮结派,营私舞弊,以至任免朝臣,废立皇帝,使政治更加黑暗混乱。在军事上,各镇和出征军队中,都有宦官监军,破坏了军队的统一指挥,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经济上,宦官大肆掠夺百姓的田产,又通过 “宫市 ”,强买货物,敲诈勒索。总之,宦官专权加重了人民的痛苦,使唐后期的政治和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四、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48 【正确答案】 隋朝统一南北,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原因有; 第一,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的经济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为进行统一战争准备了

30、条件。同时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要求实现全国的统一,从而为其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这种政治上的南北统一,进而造成经济上的南北统一,是完全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的,是完全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的。 第二,自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各少数民族基本上被汉族所同化,南北方都出现了各族人民大融合的情景。自秦汉以来,先后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匈奴、羯、氐、羌、鲜卑、 乌桓、丁零各族,到了北朝末年,已经和构成中华民族的主要骨干汉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中国北方的统治权,也已经由鲜卑贵族移转到汉族大地主手里(尽管这些汉族大地主带有鲜卑化的成分 )。这样, 自西晋末年以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形势,已经缓和了下来,南北朝间的民族矛盾

31、对抗状态,已经不复存在,因而使中国南北部很容易地统一起来了。 第三,北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在统一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北朝均田制的继续推行, 自耕小农大大地增多,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扩大起来的府兵,也由于他们的经济比较稳固,身份地位有所提高 ,因而兵源增多,战斗力加强;比较南朝自耕小农经济日益衰颓,兵士身份日益低落,国力也因以不振,最终导致了南朝为北朝所并。 第四,南北在政治上的对立和斗争,阻碍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给两地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因此,要求结束南北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南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五,隋文帝杨坚在南北统一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杨坚

32、是北周贵族,周静帝即位后,他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逐步控制了北周军政大权。他革除了周宣帝的一些暴政,用法较为宽大,提倡节俭,颇得民心。在他周围, 形成了一个汉族官僚和汉化鲜卑贵族的有力集团。 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即位之后,他又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隋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大大超过了南方的陈,进一步打破了南北均势,为隋朝统一南北提供了条件。 589年,隋灭陈,实现了南北的统一。 意义:隋统一南北,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它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 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使社会发展步人正轨,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唐朝的强

33、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49 【正确答案】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这主要表现在制度建设方面: 第一,三省六部制的定型。三省六部制在隋朝定型,唐朝时仍承袭隋制,继续实行三省六部制。隋朝建立之初,就恢复汉魏旧制,设置三师、三公、五省等中央机构。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三公是一种代表荣誉的虚职;五省即尚书、内史、门下、秘书、内侍,但实际上真正负责国家政务的是尚书、内史、门下三省。三省互相牵制,内史省是决策机关,长官监、令;门下省是审议机关,长官纳言;尚书省是行政机关,长官令、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吏部、礼部、兵部、度支 (后改为民部 )、都官 (后改为刑部 )、工部

34、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三省职同秦汉时期的宰相,历史上一般称为三省制度。三省之名在魏晋时早已存在,而三省并立,各有分工,三省长官共同向皇帝负责则始于隋,三省六部制自隋定型。唐朝建立后依然沿袭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主起草诏令;门下省主审议诏令,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 第二,隋炀帝时期,设置太常、光禄、宗正、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十一寺,为事务机构。到唐朝时, 十一寺演变为国子、少府、军器、将作、都水五监和太常、光禄、宗正、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寺。 第三,在地方官制上,隋初沿

35、齐、周时的州、郡、县三级制。之后又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裁汰一批冗员,节省了政府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隋炀帝时又实行郡县二级制。唐代时沿袭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县下设乡、里。 第四,科举制度的创立。南北朝后期,士族把持选举的局势开始发生变化,选举已不全凭门第,开始注意到才干。隋文帝即位后,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实行州县地方官荐举 人才的办法,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人才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至隋炀帝时,又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出现了读书、应考、任官三位一体的选官方法。科举制度为唐朝及其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所沿用,有利于人才的

36、选拔,提高了政治效率,同时也适应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第五,制定开皇律。隋文帝即位后,令人在以前旧律的基础上改定新律,制成开皇律,共十二篇,刑名分死、流、徒、杖、笞五等。开皇律在制定的过程中废除了一些酷刑,法行宽平的原则适应了新王朝建立之初世望宽平、人心思稳 的政治需要。开皇律继承了中国封建法制的基本精神,为历代封建法典所沿袭。唐律就是直接沿袭开皇律而来的。 第六,改革府兵制。府兵制始于西魏、北周时期,隋文帝对府兵制进行了改革,实行兵农合一,把府兵制和均田制结合起来,加强了主要是用来镇压人民的封建武装力量,也加强了对农民服兵役的控制。府兵一面在州县落籍,垦种田地, “一与民同 ”,从事生

37、产;一面仍保留军籍,轮番宿卫。设置十二卫统率府兵,每卫置大将军,总隶于皇帝。府兵的基本组织单位兵府,到隋炀帝时改称鹰扬府,由郎将和副郎将统领。唐朝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完善了府兵制,府兵的基本单位改为折冲府,府兵轮番到京城宿卫,折冲府在设置上贯穿 “内重外轻 ”的原则,府兵的调遣权力由尚书省牢部掌握,调兵必须有皇帝的敕书和兵部的符契,将士和士兵的关系也并不是固定的,防止将帅拥兵跋扈,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这些大都是沿袭隋朝的府兵建制而来。 第七,经济上,隋朝实行的均田制也是沿袭前代而来。隋文帝即位之后,立即颁布均田令。自诸王以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京官、外官各有职分田,官署给公廨田

38、,以供公用。农民、奴婢、耕牛的授田皆依北齐制度,丁男另有桑田或麻田20亩,是 为永业田。奴婢依良人办法受田。唐朝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与均田制相适应,隋朝沿袭北朝以来的租、调、力役制度并进行了改革。丁要负担赋役,老则免去赋役。租调负担,一般以床(一夫一妇 )为单位来计算。丁男一床,每岁出租粟三石,调视桑田和麻田不同而异,桑田调绢施一匹,另加绵三两;麻田调布一端 (当时六丈为一端 ),麻三斤。未婚丁男和奴仆租调减半。力役负担,仍依北周制度,每岁服役一个月 (郎十二番 )。唐朝在隋朝赋役制度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租庸调制。 由此可见,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 等方

39、面实行的一系列制度,既承接着前朝而来;又对唐朝甚至是以后朝代的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产生了重要影响,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50 【正确答案】 大运河是隋炀帝杨广在位时,为了巩固政权和统一的局面而开通的。其开凿的原因有: 第一,政治上,为进一步控制新统一的东南地区,加强对南方人民的镇压,需要沟通南北交通。 第二,军事上,在东北部涿郡 (今北京 )建立军事据点,把军需物资送到北方,也需要打通南北交通。 第三,经济上,隋朝在长安和洛阳等地集中了大量 的官吏和军队,需要充足的粮食供应。如何解决南粮北运,转运江南富庶的物资以增强中央政权的力量,是隋王朝亟待解决的问题

40、。陆路运输,费用太大,加以运输工具简单,运量有限。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将横贯诸水连成贯通南北的运河,是当时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因此,运河的开通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第四,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已逐渐向南方转移,而隋王朝的政治、军事重心却仍旧在北方。中国的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中国的长江大河也大都由西向东流入大海,南北的交通,从来没有很好地整顿过,隋王朝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必须把南方日益重要的 经济地位与北方的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使南北成为统一的整体。沟通南北的运河大工程,就是在这种新的客观形势下进行的。所以,运河的开凿,是符合时代需要的。 第五,大运河的开凿还与隋炀帝怀恋江都 (今江苏扬州 )

41、的繁华,向往江都的风光,想去巡游享乐有关。 意义: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第一,经济方面:大运河贯穿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五百多里。它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的联系,成为南 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经济重心南移以后,大运河作为漕运的主要通道,其作用更加凸显。另外,隋运河成为交通干道后,沿河逐渐兴起了一批商业贸易城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沿河城市带和经济带。 第二,政治方面:大运河的开通对加强南北联系、巩固国家统一具有重要作用。大运河开通以后,极大地改善了南北交通条件,中央政府得以对南北实行有效的控制。 第三,大运河虽在客观上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在中国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大背景下,它的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广大百姓的 沉重负担的基础上的。从大运河的开凿,到漕运的实现都是如此。因此,运河也形成了中国阶级矛盾、社会矛盾的一个聚焦点,如隋朝的开通运河劳民伤财、后世各帝王的沿河游玩、贡赋的北运等都成为后世王朝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