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10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 )(A)任何世界观都是哲学(B)哲学是世界观的基础(C)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哲学就是世界观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顶峰(B)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体系的建立(D)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3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是指( )(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C)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4 事物发展
2、的基本方向是由( )(A)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B)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C)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D)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5 因果联系所揭示的是( )(A)一切事物前后相继的关系(B)内因和外因的关系(C)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关系(D)前后相继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6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过程(C)原因和结果(D)内因和外因7 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8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3、(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9 人民群众的主体是( )(A)体力劳动者(B)进步的知识分子(C)各个时代的进步的革命的阶级(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10 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D)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规律11 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说明( )(A
4、)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具有多样性(B)社会发展的方向根本上要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意志(C)社会发展无客观规律可言(D)这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12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 )(A)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D)抗日战争时期13 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 )(A)旧民主主义(B)民主主义(C)新民主主义(D)社会主义14 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D)新政治协商会议15 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也是其区别于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 )(A)官兵一致(B)批评和自我
5、批评(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16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相当力量红军的存在(B)共产党的领导(C)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国民革命的影响17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的著名论断反映的战略战术思想是( )(A)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B)积极防御(C)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D)战略进攻18 针对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中共中央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A)保卫抗战胜利果实(B)准备自卫战争(C)军队和政权问题(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19 为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工农红军的领导,明确提出“支部建在连上” 是在( )(A
6、)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三湾改编(D)南昌起义20 1950 年 6 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土地改革法21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22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的方针是( )
7、(A)团结批评团结(B)统筹兼顾、适当安排(C)调整、巩固、提高(D)三者兼顾、国家利益至上2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实现共同富裕(D)发展生产力24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 )(A)十年“文化大革命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C)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D)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25 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 )(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26 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8、是( )(A)一靠资金,二靠技术(B)要靠改革开放(C)要靠安定团结(D)要靠自己的发展2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按根本性质可划分为( )(A)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经济(B)公有制经济与外资经济(C)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D)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28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始终( )(A)以经济效益为中心(B)以发展速度为中心(C)以平衡比例为中心(D)以经济增长为中心29 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是(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B)公平优先,兼顾效率(C)公平与效率兼顾(D)效率为中心30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转换企业
9、经营机制(C) “三改一加强”(D)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31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依法治国(B)权力制衡(C)人民当家作主(D)多党合作32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 )(A)把“发展 ”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B)把 “培育” 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C)把 “建设” 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D)把“实效 ”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发展教育和科学(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D)发展文学艺术34 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最重要一环是( )(A)在全党认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B)加强对
10、党的领导干部的监督(C)完善民主集中制(D)改善党的领导35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 )(A)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B)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C)经济全球化发展(D)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二、简答题36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 两点论 ”和“重点论”的关系。37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38 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三、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9 大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它始终是被排除在统一战线之外的。40 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只注重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社会的综合发展。四、论述题41 试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
11、互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现阶段加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10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哲学、世界观的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世界观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属于世界观,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世界观,而是以理论形式系统反映世界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而不是绝对真理体系的建立,也不是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更不是人类哲学思想的顶峰,故“D”正确;“A”、“B”、“C”说法过于绝对,不正确。3 【正
12、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不是人脑主观自生的,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无关,排除“B”、“D”。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互相利用、互相促进中共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发展转化的基本趋势。可见,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由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故选“C” ,排除“A” 。5 【正确答
13、案】 D【试题解析】 因果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首先原因和结果具有时间的顺序性或前后相继性,其次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必然联系。所以,因果联系揭示了前后相继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内部矛盾的推动,事物由自我肯定状态达到自我否定状态,进而再由这种否定状态进到新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状态,从而开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道路,这就是事物发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所以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A”说法正确,入选。“B”是质量互变规律所揭示的内容。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理解。“从
14、物到感觉和思想”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是唯心主义认识路线。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A” 、“B” 、“C”、“D”均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但最突出的表现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从根本上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某种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9 【正确答案】 D【试
15、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包括非劳动阶级在内的不同阶级,但任何时代,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说是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但也存在着某些不适合的环节和方面,所以必须进行改革,故选“B”。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发展的道路的特点。社会发展的道路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题干反映的内容是社会发展道路的多
16、样性的表现。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继续发展四个阶段,它萌芽于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形成于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和 30 年代初期;成熟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继续得到发展。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故选“C”。14 【正确答案】 B【试题
17、解析】 本题属于历史知识,要记住。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毛泽东的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一文是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它的基本思想中确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人民军队区别于旧军队的根本标志。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四个选项都是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但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是最基本的国情,这一基本国情为中国革命能够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提供了根本条件,即它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的四个选项虽均属毛
18、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但只有“C”符合题意。“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强调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敢于同他们斗争;在战术上、策略上要重视敌人,讲究斗争艺术,以便消灭敌人。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历史知识,要记住,不要把历史事件搞混。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历史知识,要记住。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提出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这就开始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历史知识,要记住,不要混淆。21 【正
19、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七届二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的党,毛泽东深刻预见到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骄傲自满和官僚主义,因此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故正确答案是“A” 。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国家、生产单位、生产者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中的经济关系,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安排、全面兼顾的方针。所以选“B”。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20、生产力方面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根本目标方面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要注意区分。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故选“A”。“D”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选项“A”、“B”、“C”的内容均是中国要解决所有问题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只有“D”靠自己的发展,才是关键, “发展才是硬道理”。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
21、制是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外资经济和私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范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按照性质可分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故选“D”,排除“A”、“B”、“C”。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速度、效益、比例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有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的,平衡比例是为了收到更好的经济效益。这样看来只有“A” 符合题意。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内容。选项“B”将“优先”和“兼顾”内容颠倒,“C”、“D”内容不完整、不科学。3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22、本题突出考查国企改革的方向。“B”、“C” 均为国企改革的内容,“D”为国企改革的政策,只有“A”符合题意。3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他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民主权利,专政的对象只是极少数敌对分子。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D” 是政党制度;“A”、“B”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无关。3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概念,所谓重在建设,就是要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针。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
23、析】 选项“A”、“D”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选项“B”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C”符合题意。3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强有力,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行动指南,因此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故“A” 正确。3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都是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其他一切国家利益之上,凭借其经济、军事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这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所造成的,因此,正确答案为“D” 。二、简答题36
24、【正确答案】 (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 的错误。 (2)“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 的错误。(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 是两点中的重点。唯物辩证法是“ 两点论” 和 “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看问题、办
25、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37 【正确答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进行的长期探索的基础上,1948 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路线规定: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这是总路线的核心;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38 【正确答案】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
26、二大 ”,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主题的阶段。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拨乱反正的政治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并在“十二大” 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从“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的阶段。这个阶段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理论。并在“十三大” 上系统论述了初级阶段理论和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3)从“ 十三大”到“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的阶段。1992 年,南方谈话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目标等系列问题,“十四大”则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论体系和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论述。(4
27、)“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和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等问题的认识上有了重大突破。三、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9 【正确答案】 错误。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大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推翻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国情,在特定的条件下,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有时也是民主革命的团结对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大资产阶级必须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和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大资产阶级又成为民主革命的主
28、要对象。40 【正确答案】 错误。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规划 21 世纪中叶之前我国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 ”是指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民主”是指政治现代化;“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谐”是指社会现代化,也就是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
29、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论述题41 【正确答案】 (1)社会文明一般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方面构成的。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政治文明则是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它体现的是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是反映特定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标志。(2)“三个文明” 是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推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文明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的基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导,其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共产主义思想为主导,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制度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没有“ 三个文明 ”的协调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不能充分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