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907819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6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 )(A)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为基础(B)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C)以不结盟原则为基础(D)以自由平等原则为基础2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 )(A)西湖会议(B)中共二大(C)国民党一大(D)中共三大3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A)实施求实、群众路线、党的建设(B)实施求实、群众路线、独立自主(C)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批评与自我批评(D)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4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

2、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哲学依据是( )。(A)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B)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C)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D)办事情想问题抓主要矛盾5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工农政权的思想是在( )(A)中共八七会议之后(B)八一南昌起义之后(C)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D)广州起义之后6 解放战争时期,民主党派人士提出的建国主张是( )。(A)人民民主专政的建国方案(B)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方案(C)工农民主共和国的方案(D)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7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社会进步内容的是社会( )(A)物质文

3、明的进步(B)精神文明的进步(C)生产方式的发展(D)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体进步8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A)阶级性(B)实践性(C)革命性(D)科学性9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是( )。(A)公有制经济(B)股份制经济(C)民营经济(D)中外合资经济10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A)发展生产力(B)提高综合国力(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实现现代化11 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A)主观性原则(B)主体决定客体原则(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D)客体依赖主体原则12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完整地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的著作是

4、( )。(A)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B) 论联合政府(C) 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D)新民主主义论1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 )。(A)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B)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国家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14 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发展史(B)文化教育发展史(C)科学技术发展史(D)生产劳动发展史15 金要足赤,人要完人。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16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A)事物的变化是否

5、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17 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B)人民大众的参与(C)反帝(D)反封建18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 )(A)工、农、商、学、兵联盟(B)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C)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D)工农联盟二、名词解释题 请简要解释下列各名词。19 技术20 量变21 认识论三、简答题22 怎么理解世界统一性在于物质性?23 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什么?24 什么叫客体?它与客观存在是什么关系?25 简述王明“左“ 倾错

6、误的主要表现。26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执政党建设的基本内容“ 是什么?四、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2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五、论述题29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政治常识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今年 6 月 25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要牢牢把握和自觉实践“四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

7、康社会奋斗。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这四个“ 坚定不移“也是中共十七大的主题。(1)我们党为什么要牢牢把握“四个坚定不移“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2)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中,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作了哪些规定? 30 毛泽东是怎样论述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31 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专升本(政治)

8、模拟试卷 6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2 【正确答案】 C3 【正确答案】 B4 【正确答案】 B5 【正确答案】 C6 【正确答案】 D7 【正确答案】 D8 【正确答案】 B9 【正确答案】 A10 【正确答案】 C11 【正确答案】 C12 【正确答案】 D13 【正确答案】 C14 【正确答案】 D15 【正确答案】 C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只要事物在度的范围内变化就为量变;假如事物的变化超出了度的范围越出了关键点就上升为质变。17 【正确答案】 A18 【正确答案】 B二、名词解释题 请简要解释

9、下列各名词。19 【正确答案】 技术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工艺和能力的总称。(本质上上作为生产力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20 【正确答案】 量变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的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连续性和渐进性。21 【正确答案】 是关于认识本质及其规律的哲学理论。三、简答题22 【正确答案】 1) 世界是统一的,由此引出两个对立观点:一元论和二元论。2)世界统一于物质,由此引出两个对立观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3)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化的统一,是世界统一性的表现。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它告诉人们要从实际出发。2)它告诉

10、我们要有统一观念、全局思想。3)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3 【正确答案】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 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3)新民主主义的政体: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前途: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将来必然要过渡到社会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中心内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土地革命的演变:中国共产党

11、的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二五减租、一分减息)。1946 年“五四指示“中共中央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1947 年 10 月,颁发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 年 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3)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的政策,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

12、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4 【正确答案】 1.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进入人的实践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即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2.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有:第一,二者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第二,二者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认识的基础。第三,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即价值关系。第四,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欣赏、感受和体验关系,即审美关系。25 【正确答案】 1931 年 1 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为代表的以教条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左“ 倾冒险主

13、义在中共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其错误集中表现在他所写的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一书中。(1)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阶级关系上,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夸大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夸大中国现阶段革命中反资产阶级、反富农斗争的意义。在土地改革中实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 ,旨在经济上消灭富农的政策。(2)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上,无视敌强我弱的事实,夸大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革命主观力量的发展,否认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继续主张发动中心城市起义,形成全国革命的高潮。(3)在革命道路上,坚持“城市中心论“ ,要求农村根据地服从和配合城市工作,轻视红军游击战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大意义。(

14、4)在组织上推行宗派主义,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在赣南会议和宁都会议上排斥了毛泽东对党和红军的正确领导。王明“左 “倾错误不仅使共产党丧失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利时机,而且使党在白区的力量几乎损失百分之百,党在苏区的力量损失百分之九十以上,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遭到失败,中央根据地被迫放弃,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26 【正确答案】 1949 年 3 月,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全会不仅着重讨论和解决了怎样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问题,而且首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的问题。毛主席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全会根据毛主席的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决议阐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15、,为执政党的建设提供了客观依据;提出学习新技术,学习生产管理等新任务,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内容;特别强调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决议为执政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四、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27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956 年 12 月,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才标志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以便为大规模地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准备条件,开始了从新

16、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2)1953 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才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28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科学之科学 “是指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古代哲学家把哲学看成是“知识的总汇“ ,近代一些哲学家把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2)近代以来,随着各门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必须正确回答的重要问题。(3)马克

17、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 都是错误的。(4)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 ,这既限制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使哲学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不利于发展。五、论述题29 【正确答案】

18、(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科学发展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键,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和谐也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实践“三个代表 “和党的宗旨的客观要求。(2)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各级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接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代会产生并受其监督;宪

19、法赋予我国公民对人民代表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对司法活动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法律监督;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我国的各级人民政协对国家法律的实施,重大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在执政党内还要完善党员对党组织及领导干部的监督。30 【正确答案】 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主要内容是:(1)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

20、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们之间存在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这一矛盾同以往社会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加以解决。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前进。(2)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解决敌我矛盾需要用专政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必须用民主的办法。(3)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必须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4)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实

21、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安排、全面兼顾的方针;在教育工作中,实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为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不同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指明了方向。31 【正确答案】 (1)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指,只有实践才能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即是否为真理的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2)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实质上就是判定主观认识与客观实

22、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如何。真理的这一本性要求能够作为真理检验标准的必须是能够将主观与客观相联系、相沟通、相比较的环节,因此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都不能满足真理本性的要求,唯有社会实践才能满足真理本性的要求。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连结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一方面同人,的主观认识相联系,是一定认识指导下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同客观对象相联系,是改造客观对象的过程;一方面通过实践人们认识了客观对象,另一方面通过实践人的认识又转化为客观现实。简单地说,认识指导实践,如果实践成功,得到了预想的结果,说明指导实践的认识是正确的,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3)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

23、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或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和可靠性,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承认这点就是承认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可知论,否则就是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或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的过程性、局限性,即实践是具体的和历史的,有些认识由于实践本身的局限性当前还无法检验,还要有待于实践的发展才能检验,有些认识虽然当前实践能够检验或实践已经进行了。检验,这种检验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认识与实践的发展,实践检验也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承认这点就是承认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否则就会导致形而上学和思想僵化。(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告诉我们,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又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必须反对任何形式的现代迷信和思想僵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