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与环境同步练习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多生长在旷野、路边和森林中的上层乔木,草原及荒漠中的旱生、超旱生植物是(A)阳生植物(B)阴生植物(C)耐阴植物(D)湿生植物2 植物叶子排列稀疏,角质层发达,单位面积上气孔多,叶脉密,机械组织发达的植物是(A)阳生植物(B)阴生植物(C)耐阴植物(D)湿生植物3 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生植物比阴生植物光补偿点较低(B)阳生植物比阴生植物光饱和点低(C)阳生植物比阴生植物呼吸速率低(D)阳生植物比阴生植物的叶子排列稀疏4 阴生植物的特点是(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
2、)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5 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的植物是(A)水稻(B)玉米(C)大豆(D)冬小麦6 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的植物是(A)水稻(B)油菜(C)甘蓝(D)冬小麦7 在引种工作中(A)水稻南种北引生长期延长(B)玉米南引可提前进入生殖生长(C)冬小麦南种北引生长期延长(D)大豆南种北引生长期延长8 下列属于阳生植物的是(A)蒲公英(B)人参(C)茶树(D)白菜9 下列属于阴生植物的是(A)蒲公英(B)人参(C)玉米(D)白菜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阴生植物是比耐阴植物更耐阴的植物(B)耐阴植物是介于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两类之间的植物(
3、C)耐阴植物是在强光下生长不好,能忍受遮阴的植物(D)耐阴植物对光照具有较广的适应能力11 下列哪种光有利于糖类的合成(A)红光(B)蓝光(C)红外光(D)紫外光12 下列哪种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A)红光(B)蓝光(C)红外光(D)紫外光13 引起植物光周期反应的敏感光质主要是(A)蓝光与蓝紫光(B)红光与远红光(C)蓝紫光与紫外光(D)黄光与绿光14 有杀菌作用、产生红疹、引起皮肤癌和促进抗软骨病(佝偻病)的维生素 D 的合成的光是(A)红光(B)蓝光(C)红外光(D)紫外光15 短波光随着纬度的降低和海拔高度的升高而(A)减少(B)增加(C)不变(D)不确定16 在海洋的深层浮游植物很难
4、生存的原因是(A)光线微弱(B)营养减少(C)没有土壤(D)盐分较大17 很多鸟类迁徙和开始生殖的时间取决于(A)食物的丰缺变化(B)温度的变化(C)日照长短变化(D)降水的变化18 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黄化现象(B)白化现象(C)辐射效应(D)代谢效应19 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可见光区(B)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绿色20 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的过程中,什么起着主导作用(A)光照长度(B)光照强度(C)光照时间(D)光照速度21 一般高山植物茎干短矮,叶面缩小,绒毛发达,叶绿素多,叶茎含花青素,花色鲜艳,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由于(A
5、)高山上绿、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B)高山上蓝、绿光和紫外线较强烈(C)高山上蓝、红光和紫外线较强烈(D)高山上蓝、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二、填空题22 对生态因子具有较大耐受范围的生物,分布就比较广泛,这些生物称为( )。三、简答题23 简述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24 简述生态因子的概念与类型。25 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生存因子的区别与联系。26 简述利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27 简述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四、论述题28 论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生物与环境同步练习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6、 生物与环境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16
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1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1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1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2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2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二、填空题22 【正确答案】 广适性生物【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三、简答题23 【正确答案】 广义的环境概念是指某一主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中,环境是指生物的栖息地,生物是环境的主体。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按环境的主体可分为以人为主体的人类
8、环境和以生物为主体的生物环境。按环境的性质可分为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经人类干涉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原生环境(自然环境)和次生环境(半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按环境范围大小可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24 【正确答案】 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则称生态因子,如温度、湿度、氧气、食物以及其他生物等。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五大类。【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25 【正确答案】 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环境
9、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则称生态因子,如温度、湿度、氧气、食物以及其他生物等;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物的生存因子(或生存条件、生活条件),如对植物而言,光、温度、水、肥和气等是其生存因子。生存因子是生态因子的子集,生态因子又是环境因子的子集。【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26 【正确答案】 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被称做“Liebig 最小因子定律”。应用这一定律时,一是注意其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人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下;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
10、相互作用。【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27 【正确答案】 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 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一理论被称为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该定律认为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下限或耐性上限的因子都是限制因子;每一种生物对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能够耐受的范围,即生态幅;在生态幅当中包含着一个最适区,在最适区内,该物种具有最佳的生理和繁殖状态。【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四、论述题28 【正确答案】 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包括:(1)综合作用,各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综合作用于生物;(2)主导因子作用,因子的作用有主有次;(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有的因子直接影响生物,有的通过其他因子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因子在生物的不同发育时期的作用及效果不同;(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各因子同等重要不可代替,但可以相互补偿;(6)限制性作用,当因子超过生物的耐性范围或不适于生物,就会限制其他因子的作用,限制生物的生存发展。【知识模块】 生物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