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912849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 1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经济规律(B)生产关系(C)社会总资本(D)物质资料生产2 决定经济体制根本性质的是 ( )(A)生产方式(B)经济基础(C)经济制度(D)经济结构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尺度是 ( )(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体力劳动(D)脑力劳动4 随着经济繁荣期生产的发展,商业信用规模 ( )(A)扩大(B)萎缩(C)不变(D)不确定5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一般前提是 (

2、 )(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B)个别资本的增大(C)社会总产值的增加(D)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6 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 ( )(A)剩余价值率(B)年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D)平均利润率7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是 ( )(A)资本原始积累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8 禁止虚假广告的规则属于 ( )(A)市场进入规则(B)市场退出规则(C)市场竞争规则(D)市场交易规则9 当前我国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应放在加快发展 ( )(A)农业(B)工业(C)服务业(D)建筑业10

3、 社会保险运作的主体是 ( )(A)个人(B)家庭(C)企业(D)政府11 金本位制是一种 ( )(A)固定汇率制(B)浮动汇率制(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D)联系汇率制12 各国一定时期对该国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是 ( )(A)对外贸易政策(B)对外贸易理论(C)宏观调控(D)微观调控13 从事国际货币关系的协调、管理或国际金融业务的经营,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组织是 ( )(A)世界贸易组织(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C)国际金融机构(D)国际金融市场14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 )(A)发展中国家(B)新兴经济体(C)转型的市场经济国家(D)发达国家15

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突出的经济矛盾表现在 ( )(A)投资领域(B)金融领域(C)生产领域(D)贸易领域16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时间是 ( )(A)20 世纪 50 年代(B) 20 世纪 60 年代(C) 20 世纪 70 年代(D)20 世纪 80 年代17 发达国家凭借其垄断地位,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与剥削的是 ( )(A)不平衡交换方式(B)不平等交换方式(C)不等价交换方式(D)不对等交换方式18 对外开放作为我国推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决策是 ( )(A)临时性的策略(B)阶段性的举措(C)长期的基本国策(D)局部性的发展战略19 我国实行对

5、外开放的基础和主要形式是 ( )(A)对外贸易(B)对外资金交流(C)对外技术交流(D)国际劳务合作20 直接投资包括的三类企业可称为 ( )(A)三资企业(B)中外合资企业(C)外商独资企业(D)外贸企业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 衡量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指标是 ( )(A)剩余价值量(B)剩余价值率(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资本的周转时间(E)资本的周转次数22 金融资本形成的途径有 ( )(A)资本相互渗透(B)资本输出(C)商品交换(D)产品消费(E)人事结合2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中外合资经营企业(D)中外合作经营企业(E)外商独资企业24 “有增长而无发展 ”指的是 ( )(A)只有经济的增长(B)没有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C)没有经济质量的提高(D)收入差距缩小(E)生态环境改善25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有 ( )(A)出资者分红(B)国家预算(C)银行信贷(D)劳务费用(E)价格变动三、简答题26 简述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27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形式有哪些?28 简述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29 如何理解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30 简述中国对外

7、开放取得的成就。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请任选 2 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2 小题评分。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31 试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的具体表现。32 试述市场配置的长处和不足。五、辨析题33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即 mv。34 资本主义最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35 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候,第二产业是社会经济中最主要的产业。36 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 1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8、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物质资料生产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来计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折算成倍加的简单劳动。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经济繁荣时期,生产发展,商业信用随之扩大;而在经济危机时期,生产下降,商业信用也随之陷入萎缩状态。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个别资本的增

9、大为前提的。个别资本的增大有两种基本形式,即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即为利润率,用公式表示为:mc+v。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市场竞争规则反映了公平竞争的要求,通过设定禁止垄断、排除各种特殊待遇、禁止虚假广告、禁止盗用别人商标,以及要求产品“三包”标准化等规则,为所有市场主体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规范了竞争行为,保证了市场竞争机制形成并充分发挥作用。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把提高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着力点放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

10、展上,通过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三产业为广义服务业。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要部分,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政府为主体,通过国家立法,在伞体社会成员或一定范围的社会成员中强制实行的。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国际金本位制是建立在主要国家国内实行金铸币本位制基础上的,金币可以自由兑换,国际结算和储备都以黄金为工具,各国国际收支都可以用黄金的输出、输入自动平衡;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由各自货币的含金量决定,金本位制是一种极其严格的固定汇率制。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属要求识记

11、的内容。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一定时期对该国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国际金融机构,又称国际金融组织,是从事国际货币关系的协调、管理或国际金融业务的经营,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组织。国际金融机构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主导地位,极大地享有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利益。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联系,但由于各国资本和实力的差异,以及各国保护自身利益的不同立场,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

12、存在的经济矛盾不可避免,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加剧。这些经济矛盾主要表现为贸易、投资和金融三个领域,其中贸易领域的矛盾最为突出。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20 世纪 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但美元仍是主要的世界货币。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不等价交换方式,就是发达国家凭借其垄断地位,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与剥削。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在开放的世界中要得到发展,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3、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外贸易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主要形式,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对外贸易,可以通过组织商品和劳务的出口,增加外汇收入,补充经济建设资金的来源;可以推动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可以丰富国内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以加快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直接投资是指外国资本向东道国直接从事生产及其他经营活动的一种投资,主要包括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简称“三资企业”。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4、。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 【正确答案】 D,E【试题解析】 产业资本的资本周转速度可以用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两个指标来衡量和反映。22 【正确答案】 A,E【试题解析】 金融资本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两个:(1)资本的相互渗透,即垄断银行和工业垄断组织通过相互购买对方的股票和债券,以及通过银行创办新的工业企业,工业垄断组织创办新的银行的办法,实现资本的融合。(2)人事上的结合,双方互派人员进入对方的管理机构担任要职,相互控制。23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中,除了公有制经济外,还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外资经济,是指通

15、过引进境外资本在我国建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2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发展包含着比经济 增长更广泛的内容。经济发展包含了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能等 同于经济发展,如果只是有经济增长,没有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没 有经济质量的提高,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发展。这种情况,通常称 为“有增长而无发展”。25 【正确答案】 B,C,D,E【试题解析】 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有 国家预算、银行信贷、劳务费用、价格变动。三、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绝对优势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

16、,其核心是阐明各国为什么要参加国际贸易。他认为,各国都应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用这种产品去换取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双方都能获得利益。因为,按绝对优势进行的国际化专业生产,能够发挥各国的绝对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数量,降低产品成本,本国产品的国内价格与同样产品的国际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各国对外贸易获利的源泉。因此,亚当斯密主张各国自由贸易,反对国家对对外贸易的干预。27 【正确答案】 (1)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目前世界上影响较大的经济组织主要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2)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这是对国际经济问题进行联合协调的经常形式。(3)区域经济联盟

17、的协调。主要形式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经济共同体等。28 【正确答案】 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其主要内容包括:(1)变革现有的国际生产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让发展中国家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际分工;要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降低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提高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价格和竞争能力;要求为发展中国家解决货币与发展资金问题,增加技术的转让,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顺利进入世界市场。(2)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地控制本国的资源,并享有限制和监督跨国公司行为的权力,取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限制性商业活动。(3)要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充分地

18、、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决策;改组现有的国际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要求加强联合国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作用,从而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国际经济事务方面无权的状况。29 【正确答案】 (1)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是要闭关锁国,盲目排外。实行对外开放可以更好地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3)对外开放不是完全放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味依赖国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30 【正确答案】 中国对外开放 30 多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峻就。(1)对外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引进外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3)实

19、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4)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不断提高。(5)多边、双边经贸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发展。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请任选 2 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2 小题评分。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31 【正确答案】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具体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每一种现实的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动之中,而生产关系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当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时,旧

20、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必然或迟或早地发生变革,为适应生产力性质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生产关系必须而且只能适应生产力的现有状况而发生变化,如果超越了现有生产力状况,人为地过早地变革生产关系,反而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具体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落后陈旧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栓梏;超越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水平的生产关系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2 【正确答案】 (1)市场配置的

21、长处主要表现在: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引导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按照市场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把社会资源配置到效率较高的环节中去;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迫使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行优胜劣汰,给微观经济主体以压力和动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开拓进取的活力。(2)市场配置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容易造成经济总量的失衡。单个分散的市场主体只是从微观局部利益出发,对市场信号做出反应,实现供求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更难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市场规律的作用会引起贫富差距的扩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难以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长;市场对于解决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问题显得无能为力,如果听任市场的自发作用,反而可能对生态环境和外部经济带来害处。因此,市场发挥作用的优势是在微观经济领域,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能够进行有效的调节。五、辨析题33 【正确答案】 对。34 【正确答案】 对。35 【正确答案】 错。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候,第三产业成为社会经济中最主要的产业。36 【正确答案】 错。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ITU-T X 350 FRENCH-1997 General interworking requirements to be met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international public mobile satellite systems《国际公共移动卫星系统中数据传输的通用交互要求 网络间交互工作 卫星数据传输系统 X.pdf ITU-T X 350 FRENCH-1997 General interworking requirements to be met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international public mobile satellite systems《国际公共移动卫星系统中数据传输的通用交互要求 网络间交互工作 卫星数据传输系统 X.pdf
  • ITU-T X 350 SPANISH-1997 General interworking requirements to be met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international public mobile satellite systems《国际公共移动卫星系统中数据传输的通用交互要求 网络间交互工作 卫星数据传输系统 .pdf ITU-T X 350 SPANISH-1997 General interworking requirements to be met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international public mobile satellite systems《国际公共移动卫星系统中数据传输的通用交互要求 网络间交互工作 卫星数据传输系统 .pdf
  • ITU-T X 350-1997 General Interworking Requirements to Be Met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International Public Mobile Satellite Systems - Interworking between Networks - Satellite Dataand.pdf ITU-T X 350-1997 General Interworking Requirements to Be Met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International Public Mobile Satellite Systems - Interworking between Networks - Satellite Dataand.pdf
  • ITU-T X 351 FRENCH-1988 SPECIAL REQUIREMENTS TO BE MET FOR PACKET ASSEMBLY DISASSEMBLY FACILITIES (PADs) LOCATED AT OR IN ASSOCIATION WITH COAST EARTH STATIONS IN THE PUBLIC MOBILE.pdf ITU-T X 351 FRENCH-1988 SPECIAL REQUIREMENTS TO BE MET FOR PACKET ASSEMBLY DISASSEMBLY FACILITIES (PADs) LOCATED AT OR IN ASSOCIATION WITH COAST EARTH STATIONS IN THE PUBLIC MOBILE.pdf
  • ITU-T X 351 SPANISH-1988 SPECIAL REQUIREMENTS TO BE MET FOR PACKET ASSEMBLY DISASSEMBLY FACILITIES (PADs) LOCATED AT OR IN ASSOCIATION WITH COAST EARTH STATIONS IN THE PUBLIC MOBIL.pdf ITU-T X 351 SPANISH-1988 SPECIAL REQUIREMENTS TO BE MET FOR PACKET ASSEMBLY DISASSEMBLY FACILITIES (PADs) LOCATED AT OR IN ASSOCIATION WITH COAST EARTH STATIONS IN THE PUBLIC MOBIL.pdf
  • ITU-T X 351-1988 SPECIAL REQUIREMENTS TO BE MET FOR PACKET ASSEMBLY DISASSEMBLY FACILITIES (PADs) LOCATED AT OR IN ASSOCIATION WITH COAST EARTH STATIONS IN THE PUBLIC MOBILE SATELL.pdf ITU-T X 351-1988 SPECIAL REQUIREMENTS TO BE MET FOR PACKET ASSEMBLY DISASSEMBLY FACILITIES (PADs) LOCATED AT OR IN ASSOCIATION WITH COAST EARTH STATIONS IN THE PUBLIC MOBILE SATELL.pdf
  • ITU-T X 352 FRENCH-1988 INTERWORKING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UBLIC DATA NETWORKS AND PUBLIC MARITIME MOBILE SATELLIT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分组交换公共数据网及公共海事移动卫星数据传输系统的交互工作》.pdf ITU-T X 352 FRENCH-1988 INTERWORKING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UBLIC DATA NETWORKS AND PUBLIC MARITIME MOBILE SATELLIT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分组交换公共数据网及公共海事移动卫星数据传输系统的交互工作》.pdf
  • ITU-T X 352 SPANISH-1988 INTERWORKING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UBLIC DATA NETWORKS AND PUBLIC MARITIME MOBILE SATELLIT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分组交换公共数据网及公共海事移动卫星数据传输系统的交互工作》.pdf ITU-T X 352 SPANISH-1988 INTERWORKING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UBLIC DATA NETWORKS AND PUBLIC MARITIME MOBILE SATELLIT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分组交换公共数据网及公共海事移动卫星数据传输系统的交互工作》.pdf
  • ITU-T X 352-1988 INTERWORKING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UBLIC DATA NETWORKS AND PUBLIC MARITIME MOBILE SATELLIT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PSPDNs)与公用海事卫星移动数据传输系统之间的互通》.pdf ITU-T X 352-1988 INTERWORKING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UBLIC DATA NETWORKS AND PUBLIC MARITIME MOBILE SATELLIT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PSPDNs)与公用海事卫星移动数据传输系统之间的互通》.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