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二 代谢第 1 讲 酶和 ATP第课时 基础自查学生为主体抓牢主干,以不变应万变点点落实(一)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一过基础1酶的来源、作用、本质与特性2读懂关于酶的 3 类曲线(1)酶的作用原理曲线曲线 解读由图可知,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若将酶变为无机催化剂,则 b 在纵轴上向上移动;用加热的方法不能降低活化能,但会提供活化能(2)酶的特性曲线2曲线解读图 1 中加酶的曲线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高效性;图 2 中两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专一性(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曲线曲线解读分析图 1 和图 2:温度和 pH 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分析图 3:
2、OP 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P 点以后的限制因素则是酶浓度3归纳几种重要的酶及其作用DNA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间缩聚形成磷酸二酯键,用于 DNA 复制及逆转录RNA聚合酶催化核糖核苷酸间缩聚形成磷酸二酯键,用于 RNA 合成(转录)及 RNA复制基因工程工具酶限制酶:特异性识别和切割 DNA 分子(断开磷酸二酯键);DNA 连接酶:连接任意两个互补的 DNA 片段; Taq DNA 聚合酶:用于 PCR 中扩增目的基因DNA解旋酶用于 DNA 复制时打开双链间氢键核酸水解酶包括 DNA 酶(破坏 DNA)、RNA 酶(破坏 RNA),可用于遗传物质化学本质探究各种消化酶可对应催化相关大分子的
3、水解,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细胞工程工具酶纤维素酶、果胶酶(除去细胞壁);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用于动物细胞培养)二过易错(1)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2018全国卷,T3B)()3(2)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2017全国卷,T3B)()(3)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 DNA 合成的酶(2017全国卷,T3A)()(4)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2015江苏卷,T7A)()(5)口服多酶片中的胰蛋白酶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2015江苏卷,T7B)()(6)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2015海南卷,T4C)()(
4、7)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2014山东卷,T4D)()(8)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及滴加 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均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2013四川卷,T4 改编)()(9)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10)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中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11)ATP 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而其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12)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 ATP 的量增加()三过小题1(2018滨州一模)如图表示酶的催化反应
5、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酶促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abcdB适当增大 a 的浓度会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Cc 或 d 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D若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b 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解析:选 A 由图可知,a 表示酶,b 表示底物(反应物),c、d 表示产物(生成物)。该酶促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b 酶,cd,A 错误;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大 a 的浓度会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B 正确;b 的分解速率及 c 或 d 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C 正确;若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b 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D 正确。2(2019 届高三天津质检)如图为
6、 pH 对作用于同一底物的两种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任何温度条件下,pH5 时,酶 1 的活性高于酶 2B将酶 2 由 pH9 转移到 pH4 的环境中,活性上升4C在两种不同的 pH 条件下,酶 1 活性可能相同D酶 1 和酶 2 能够水解同一种底物是酶专一性的体现解析:选 C 高温使酶变性失活,在高温条件下,pH5 时,酶 1 的活性等于酶 2,A错误;过酸、过碱使酶变性失活,pH9 的环境下,酶 2 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即使转移到pH4 的环境中酶的活性也不能恢复,B 错误; 由图可知,在最适 pH 的两侧,存在酶活性相同的两种不同的 pH,C 正确;酶的专一性是指一
7、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的特性,D 错误。3(2019 届高三石家庄摸底)某同学为了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设计以下三种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各组试管的添加物质 鉴定试剂方案一 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淀粉,另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蔗糖 碘液方案二 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淀粉,另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蔗糖 斐林试剂方案三 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淀粉,另一组试管内加蔗糖酶和淀粉 碘液A.方案一两组试管中加入的各种物质的量应该相等B方案一不可行的原因是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C方案三中将碘液换成斐林试剂可以证明淀粉酶具有专一性D方案二可行的原因是斐林试剂既可以证明淀粉是否被分解,也能证明蔗糖是否被分解解
8、析:选 C 方案一中自变量为反应物的种类,两组试管中加入的各种物质的量为无关变量,应该相等,A 正确;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因此方案一不可行,B 正确;方案三中自变量为酶的种类,将碘液换成斐林试剂只说明了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的水解,没有说明不能催化其他底物,因此不能证明淀粉酶具有专一性,C 错误;方案二可行的原因是斐林试剂既可以证明淀粉是否被分解,也能证明蔗糖是否被分解,D 正确。点点落实(二)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一过基础1能量转换过程和 ATP 的产生与消耗(1)能量转换过程5(2)ATP 的产生与消耗转化场所 常见的生理过程细胞膜 消耗 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细胞质基质 产
9、生 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叶绿体产生 ATP:光反应消耗 ATP:暗反应和自身 DNA 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线粒体产生 ATP: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消耗 ATP:自身 DNA 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核糖体 消耗 ATP: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 消耗 ATP:DNA 复制、转录等2明辨四种化合物中的“A”ATP 中的“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DNA 中的“A”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RNA 中的“A”为腺嘌呤核苷酸核苷酸中的“A”为腺嘌呤二过易错(1)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 ATP 合成的酶(2018全国卷,T1A)()(2)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 ATP(2018全国
10、卷,T5D)()(3)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有 ATP 的生成(2017海南卷,T3A)()(4)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 ATP 提供能量(2017海南卷,T10D)()(5)DNA 与 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2015全国卷,T1A)()(6)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2014全国卷,T1C)()(7)在生物体的活细胞内 ATP 与 ADP 的转化只能单向进行(2014四川卷,T1D)()(8)人在饥饿时,细胞中 ATP 与 ADP 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9)ATP 含有核糖,酶一定不含核糖()三过小题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6
11、A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各反应阶段均生成少量 ATPB运动时肌肉细胞中 ATP 的消耗速率远高于其合成速率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消耗H的过程伴随着 ATP 含量增加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常伴随着 ATP 的水解解析:选 D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 ATP, A 错误。运动时肌肉细胞中 ATP 的消耗速率与其合成速率处于动态平衡,B 错误。在暗反应阶段,C 3接受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即叶绿体中消耗H的过程伴随着 ATP 含量减少;在线粒体内膜上H与氧结合生成 H2O,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产生大量 ATP,C 错误。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12、,该过程需要 ATP 水解供能,D 正确。2(2016全国卷)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 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 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 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 ATP解析:选 B 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生成大量的 ATP。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 ATP。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 ATP。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时,将 Na 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 ATP。3(2019 届高三福州两校联考)如图是生
13、物界中能量通货ATP 的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图中 M 和 N 的元素与动植物体内重要储能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B图中过程消耗的能量 1 可来自光能,过程释放的能量 2 可转化成光能C图中能量 2 可以为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的红细胞直接提供能量D代谢旺盛的细胞内 ATP 含量较多,代谢缓慢的细胞内 ADP 含量较多解析:选 B 图中 M 表示腺嘌呤,腺嘌呤含有氮元素;N 表示核糖,动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是脂肪,植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是淀粉,都不含氮元素,A 错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合成 ATP 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萤火虫夜间发光消耗的能量可由 ATP 直接提供,B 正确。葡
14、萄糖进入人成熟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C错误;ATP 在细胞内的含量不多,代谢旺盛的细胞内 ATP 和 ADP 的相互转化更为迅速,D 错误。7双 基 保 分 检 测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内酶的分布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 ATP 水解的酶在活细胞中都有分布B人体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催化丙酮酸转化为 CO2的酶C人体肌细胞内的 RNA 聚合酶只分布在细胞核中D酶通过为化学反应供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解析:选 A 活细胞中均需消耗能量,催化 ATP 水解的酶在活细胞中都有分布,A 正确;人体细胞的线粒体中含有催化丙酮酸转化为 CO2的酶,B 错误;人体肌
15、细胞内的 RNA 聚合酶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少数分布在线粒体中,C 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 错误。2下列关于酶和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 的合成不一定都需要消耗有机物和氧气B人的造血干细胞和肌细胞中不存在相同的酶C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所需的能量由 ATP 供应D主动运输会导致细胞内 ATP 的含量明显增加解析:选 A 光合作用光反应合成 ATP 时,既不消耗有机物,也不消耗氧气,A 正确;人的造血干细胞和肌细胞中都存在和细胞呼吸有关的酶,B 错误;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不需要消耗能量,C 错误;主动运输消耗 ATP,另外,ATP 在细胞中含量很少,
16、不会出现明显增多的现象,D 错误。3在最适温度和 pH 条件下将一定量的淀粉与淀粉酶进行混合,图中曲线为麦芽糖生成量情况,曲线或为在 P 点时改变某一条件后所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所示麦芽糖生成速率不断减小说明淀粉酶活性不断降低B在 P 点时若降低温度会得到曲线,若提高温度会得到曲线C在 P 点时若适当降低 pH、将酶换成无机催化剂均会得到曲线D在 P 点时若增加一定量的淀粉会得到曲线解析:选 C 曲线是在最适 pH 条件下得到的,故在 P 点时适当提高或降低 pH 均会得到曲线;酶的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故将酶换成无机催化剂也会得到曲线,C正确。曲线所示麦芽糖生成速率不断减小是淀
17、粉不断被消耗,含量减少所致,淀粉酶活性不改变,A 错误。曲线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得到的,故在 P 点时提高温度或降低温度均会得到曲线,B 错误。在 P 点时若增加淀粉量会使最终生成的麦芽糖总量增加,而图中麦芽糖的最终生成量是恒定的,所以曲线不是增加淀粉量造成的,D 错误。84(2018中原名校质量考评)某同学在进行某一酶促反应实验时,第一次实验测得生成物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中曲线 a所示,第二次实验仅对第一次实验中的条件进行了一处调整,实验结果如曲线 b 所示。该同学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酶的种类 B酶的用量C底物浓度 D反应温度解析:选 C 从两条曲线可以看出,两次实验中反应速率均逐渐减慢
18、,一段时间后反应终止,生成物不再增加,但两次实验中生成物的总量不同。如果改变酶的种类或反应温度,要么反应无法进行,要么反应总时间发生改变,但反应终止后生成物总量不会改变;如果改变酶的用量,反应总时间可能发生改变,但反应终止后生成物总量不会改变;如果改变底物的浓度,将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和生成物总量,反应终止后生成物总量必然改变。5如图为 ATP 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也是构成 DNA 和 RNA 的五碳糖B图中指高能磷酸键,在 ATP 分子中共有 3 个C图中是 mRNA 与质粒共有碱基之一D图中是构成 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解析:选 C 由图可知,依次表示核糖、高能磷
19、酸键、腺嘌呤、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NA 分子中不含核糖,A 错误;ATP 分子中有 3 个磷酸键,高能磷酸键只有 2 个,B错误;质粒为环状 DNA 分子,DNA 与 RNA 共有的碱基有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C 正确;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构成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 错误。6细胞所处的能量状态用 ATP、ADP 和 AMP 之间的关系式来表示,称为能荷,公式如下:能荷 ,其中 AMP 为一磷酸腺苷。能荷对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高ATP 1/2ADPATP ADP AMP能荷时,ATP 生成过程被抑制,而 ATP 的利用过程被激发;低能荷时,其效应相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能
20、荷的公式组成,推测一般情况下细胞能荷数值小于 1B细胞中 ATP、ADP 和 AMP 之间可以相互转化C细胞在吸收 Mg2 时,能荷较低D能荷及其调节是生物界的共性解析:选 C 细胞吸收 Mg2 依靠主动运输,需消耗 ATP,故 ATP 的利用过程被激发,此时应处于高能荷状态。7(2019 届高三丰台区检测)如图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 4 个组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9A温度是 3 号与 4 号的自变量B1 号为对照组,其余为实验组C1 号与 4 号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D3 号和 4 号实验可置于 90 水浴中进行解析:选 B 3 号与 4 号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无
21、机催化剂和酶),温度是 3 号与 4号的无关变量,A 错误。1 号未施加某一自变量,为对照组;2 号、3 号、4 号均施加了某一自变量(分别是高温、无机催化剂、酶),B 正确。3 号(加入无机催化剂)与 4 号(加入酶)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C 错误。90 水浴会使酶变性失活,所以 3 号和 4 号实验不可置于 90 水浴中进行,D 错误。8(2019 届高三辽宁大连期末)下列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的是( )试管 试管中的内容物 条件1 2 mL 淀粉溶液2 mL 清水 37 ,5 min2 2 mL 淀粉溶液2 mL 唾液 37 ,5 min3 2 mL 淀粉溶液2 mL 唾液 95 ,
22、5 min4 2 mL 淀粉溶液2 mL 稀释的唾液 37 ,5 min5 2 mL 淀粉溶液2 mL 唾液3 滴盐酸 37 ,5 minA.1、3、5 B2、3、4C2、4、5 D1、4、5解析:选 A 1 号试管中缺少唾液淀粉酶,淀粉不发生水解;3 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在高温下变性失活,不能发挥催化作用;5 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在盐酸作用后变性失活,不能发挥催化作用。因此,1、3、5 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2 号试管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催化水解,4 号试管中稀释的唾液也具有催化作用,因此,2、4 号试管中均不含淀粉,加入碘液后不变蓝。9如图是研究物质甲和物质乙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变化曲线,下
23、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甲能提高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物质乙能提高该种酶的催化活性C减小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甲对该种酶的影响10D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乙对该种酶的影响解析:选 D 在底物浓度较低且同一底物浓度下,加入酶和物质甲后反应速率比只加酶的反应速率大,说明物质甲提高了酶的催化活性,即降低了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且减小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甲对该种酶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且同一底物浓度下,加入酶和物质乙后反应速率比只加酶的反应速率小,说明物质乙降低了酶的催化活性;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底物浓度较大时,加入物质乙和酶时与只加酶的反应速率一样,说明增大底物浓度可消除物质乙对该种酶的影响。10为使反
24、应物 A产物 P,采取了有酶催化(最适温度和 pH)和有无机催化剂催化两种催化方法,其能量变化过程用图甲中两条曲线表示;图乙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距离 b 可反映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比有酶催化时效率低的原因B适当升高温度,有酶催化时的曲线对应的距离 a 将下降C图乙中可代表蔗糖,那么可代表果糖和葡萄糖D图乙所示过程可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解析:选 B 图甲所示为最适温度和 pH 下的酶促反应,则适当升高温度时,酶降低活化能的程度减弱,即 a 将上升。11(2018江西师大附中检测)图甲表示植物和人的淀粉酶在不同 pH 条件下的活性,图乙表示 a、b、c 三种脱氢酶
25、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相同时,pH 也可以相同若环境由中性变成酸性,人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升高a、b 酶活性相同时,温度对酶的影响相同11c 酶的最适温度应等于或大于 40 A BC D解析:选 B 图甲中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 pH6 的条件下,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相同,正确; 若环境由中性变成酸性,人淀粉酶的活性逐渐降低,错误;图乙中两条实线的两个交点说明 a、b 酶活性相同,其中右侧交点对应的温度对 a 酶是促进作用,对b 酶是抑制作用,错误; 根据图乙中虚线分析,c 酶的最适温度应等于或大于 40 ,正确。 12研究人员以 HCl 溶液和淀粉酶为实
26、验材料,探究它们对蛋白质和淀粉的催化水解作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两图中,物质甲、乙分别为蛋白质和淀粉B图 1、图 2 实验所用催化剂分别是 HCl 溶液和淀粉酶C该实验可证明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D该实验可证明淀粉酶具有降低活化能的作用解析:选 D 酸能催化多糖、蛋白质等物质水解,故能同时催化蛋白质和淀粉水解的是 HCl 溶液(图 1);酶(淀粉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一种物质(淀粉)水解(图 2),所以乙是淀粉,甲为蛋白质。对比两图中乙的分解速度可以看出,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远远低于酶;本实验没有反映出酶具有降低活化能的作用。二、非选择题13过氧化氢酶在食品工业中被用于
27、除去制造奶酪的牛奶中的过氧化氢,也被用于食品包装,防止食物被氧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化氢酶能够促进牛奶中过氧化氢的分解,其作用机理是_。(2)某同学为证明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 RNA,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和试剂: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试管夹、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酶溶液、用蛋白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用 RNA 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实验步骤:取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加入_;12向甲试管中滴加两滴过氧化氢酶溶液,乙、丙试管的处理分别是_;观察三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实验结果:甲、乙两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基本相同,
28、丙试管中几乎没有气泡产生。实验结论:_。(3)若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则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答案:(1)降低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2)实验步骤:等量的体积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溶液 乙试管中加等量的用 RNA 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丙试管中加等量的用蛋白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 实验结论: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 RNA (3)设置一定的温度梯度,每个温度条件下都设置一个加酶和一个不加酶的两组实验14ATP 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的物质,它为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回答下列问题:(1)ATP 能在动物细胞的_中产生,ATP 发挥作用的机理是远离由_
29、构成的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能量。(2)在叶绿体中的_上能形成 ATP。如果对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遮光,则短时间内叶绿体内 ATP/ADP 的比值变化情况是_。(3)在细胞内 ATP 的含量并不高,但可以满足细胞生命活动对 ATP 的大量需要,这是因为_。(4)ATP 分子可以转化为 ADP,ADP 可以进一步转化为 AMP,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MP的名称为_,AMP 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_。若用 32P 标记 AMP,以该物质作为有关生理过程的原料,则在 DNA 复制和转录的产物中能检测到 32P 的是_(填“DNA 复制” “转录”或“都不能”)。解析:(1)ATP 在动物细胞
30、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TP 水解的实质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其中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构成。(2)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此部位能产生 ATP。对植物突然遮光,则光反应产生的 ATP 减少,暗反应中 C3的还原消耗 ATP,ADP 暂时积累,导致叶绿体内 ATP/ADP 降低。(3)细胞中 ADP 与 ATP 相互转化的速度快,可以满足细胞生命活动对 ATP的大量需要。(4)AMP 的名称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 RNA 的原料之一。AMP 的结构中不含高能磷酸键。答案:(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腺嘌呤和核糖 (2)类囊体薄膜
31、下降 (3)细胞内13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速率快 (4)一磷酸腺苷(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P 转录第课时 高考研究教师为主导锁定高考范围,备考更高效 高考地位本专题在全国卷高考中一般会涉及 12 道考题,分值一般为 610 分 高考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均可能出现 高考热点1对酶的考查侧重于酶的本质、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相关曲线模型分析,尤其注重相关实验探究,以及对实验操作步骤、单一变量的设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分析也经常涉及2对 ATP 的考查,多结合代谢过程、耗能的具体生理过程来考查 ATP 的来源、功能,也可从 ATP 的组成成分与其他有机分子的关系上进行命题考点(一) 酶及其
32、相关曲线分析师说考点1走出有关酶的六个误区(1)误认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实际上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合成原料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或细胞核。(2)误认为“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酶” ,实际上,凡是活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都能产生酶。(3)误认为“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 ,实际上酶是生物催化剂,只起催化作用。(4)误认为“酶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实际上酶既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5)误认为“低温引起酶变性失活” ,实际上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不破坏酶的结构,且低温处理后再回到最适温度时,仍具有高效催化性。(6)误认为“
33、过氧化氢酶和加热促使过氧化氢分解的机理相同” ,实际上过氧化氢酶是降低了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而加热是使过氧化氢分子获得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活跃态。2用“四看法”巧解酶促反应曲线类试题明确坐标曲线中横、纵坐标表达的含义,通过联想再现教材中涉及的与图像曲线相关的知识点,找出横、纵坐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解答此类曲线题的关键,具体可用“四看法”分析:14精研题点题点(一) 考查酶的本质和特性的理解1(2018会宁期中)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中的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些是通过控制酶的合
34、成来控制相应代谢过程实现的D酶均是由内分泌腺或外分泌腺的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解析:选 C 人体中的酶可以在内环境中起作用,也可以在消化道中起作用,A 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有的酶是在细胞内起作用的,只需要在核糖体上合成,不需要经过加工,B 错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两种途径,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是其中之一,C 正确。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D 错误。2(2019 届高三安徽百所高中模拟)在各小型圆底烧瓶内盛等量的 H2O2,并向各瓶中迅速加入等量的如图示中相应的物质,烧瓶口紧包着一个小气球,使烧瓶沉于烧杯底部的同一位置(瓶内有气体产生,烧瓶即可浮起)。下列相关分
35、析正确的是( )A图 1 中的烧瓶最先浮起B肝脏研磨液中的 H2O2酶和 Fe3 的作用机理不同C图 4 中,沉入底部的烧瓶不能浮起D图 2 与图 3 对比,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解析:选 D 由图分析可知,图 3 中含有新鲜 H2O2酶,温度适宜,H 2O2分解速率最快,故图 3 中的烧瓶最先浮起,A 错误。肝脏研磨液中的 H2O2酶和 Fe3 均为催化剂,均是通过降低 H2O2分解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起催化作用的,B 错误。图 4 中,久置肝脏研磨液中的酶的活性较低或已失活,但是 H2O2在 37 下也可以分解,沉入底部的烧瓶能够浮起,C15错误。图 2 与图 3 对比,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能
36、说明酶具有高效性,D 正确。易错点拨 与酶有关的四个提醒(1)只有在特殊背景或信息下才可认定酶的化学本质为 RNA,否则一般认定为蛋白质。(2)酶只能由活细胞产生,不能来自食物,且几乎所有活细胞均可产生酶。(3)催化化学反应是酶唯一的功能,它不具调节功能,也不作为能源物质。(4)辨析酶、激素、神经递质、抗体四者均具特异性(专一性)、高效性等特征。激素、神经递质、抗体由细胞分泌到内环境中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而酶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且可以多次发挥作用。活细胞都能产生酶(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除外),但只有少数特异性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激素、神经递质、抗体。 题点(二) 与酶的影
37、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辨析3如图曲线 1 表示胃蛋白酶在最适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 1 表明随反应物浓度增大,胃蛋白酶的活性先增大后保持稳定B曲线 1 中反应速率稳定后若增加胃蛋白酶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C若稍微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则变化后的反应速率可能如曲线 2 所示D若将胃蛋白酶换成无机催化剂,则变化后的反应速率如曲线 3 所示解析:选 B 曲线 1 表明随反应物浓度增大,胃蛋白酶的酶促反应速率先增大后保持稳定,在题设条件下胃蛋白酶的活性基本保持不变,A 错误。曲线 1 中反应速率稳定后,胃蛋白酶的浓度为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此时若增加胃蛋白酶的浓
38、度可继续提高反应速率,B 正确。在最适条件的基础上,若稍微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则胃蛋白酶活性降低,变化后的反应速率应如曲线 4 所示,C 错误。酶的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若将胃蛋白酶换成无机催化剂,则变化后的反应速率应如曲线 4 所示,D 错误。4(2019 届高三桂林、贺州模拟)如图表示有关因素(甲、乙、丙分别为底物浓度、温度和 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与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三条曲线所代表的因素均能影响酶的活性B酶、激素、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均立即被分解或被灭活16CE 点、H 点酶促反应速率最大的原因是酶能提供的活化能最大D在一定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才能高于无机催化剂解析
39、:选 D 温度和 pH 能影响酶的活性,底物浓度影响反应速率,但不影响酶的活性,A 错误;激素和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被灭活,酶可以多次起催化作用,B 错误;E 点、H 点酶促反应速率最大的原因是酶降低的反应活化能最大,C 错误;只有在一定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才能高于无机催化剂,过酸、过碱、高温均会使酶失活,D 正确。锁定热点1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适宜温度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预测最可能的是( )A甲和乙中溶液都呈紫色;丙和丁中蛋白块都消失B甲
40、和乙中溶液都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C甲和乙中溶液都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D甲中溶液不呈紫色、乙中溶液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解析:选 C 甲试管中含蛋白液,加入猪笼草分泌液(蛋白酶)后,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但蛋白酶本身是蛋白质,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后,溶液显紫色;乙试管中含蛋白液,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后,溶液呈紫色;丙试管中含蛋白块,加入猪笼草分泌液(蛋白酶)后,蛋白质会被蛋白酶分解,蛋白块消失;丁试管中含蛋白块,加水后蛋白块不分解,蛋白块不消失。2实验人员从热泉地带的细菌 M 中分离出一种耐高温的蛋白质酶 M,并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酶 M
41、的活性,结果如图所示。曲线为酶 M 在各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为酶 M 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而得到的数据。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A30 和 100 时酶 M 空间结构改变不具催化作用B80 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 pH 和底物浓度17C酶 M 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都是 80 D酶 M 催化反应时将温度控制在 6070 效果最佳解析:选 D 30 时,酶 M 空间结构相对稳定;底物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酶 M 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 80 ,酶 M 的保存温度最好是 30 ;在 6070 ,酶 M 不仅活性较高,残余活性也较强
42、,是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3将新鲜黄瓜切成厚薄大小均相同的若干片,在 25 、pH7的适宜条件下,将 3 片黄瓜薄片置入一定体积和浓度的 H2O2溶液中,H2O2分解产生的 O2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适当增加黄瓜薄片的数量, b 值将增大B图中的反应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C图中 O2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受到 H2O2的量的限制D肝脏研磨液代替黄瓜薄片,调节反应条件但不改变 a 值解析:选 A 若适当增加黄瓜薄片的数量,H 2O2酶量增加,反应时间会缩短, b 值将减小,A 错误;图中曲线 H2O2浓度在不断减少,所以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B 正确;图中O
43、2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受到底物 H2O2的量的限制,C 正确;肝脏研磨液代替黄瓜薄片,调节反应条件但不能改变 a 值,D 正确。考点(二) 与酶相关的实验设计与探究师说考点1掌握有关酶的两类实验设计思路(1)验证类实验名称 对照组 实验组 衡量标准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 是否出现紫色验证某种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 已知 RNA吡罗红试剂待测酶液吡罗红试剂 是否出现红色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 底物适量蒸馏水 底物等量的相应酶液 底物分解速率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底物相应酶液同一底物不同酶液或不同底物相同酶液底物是否分解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底物无机催化剂 底物等量的相应酶液 底物分解速率(
44、2)探究类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或最适 pH实验设计思路18实验设计程序2有关酶促反应实验的注意事项反应物和酶的选择研究酶的适宜温度实验时,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因为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加快;研究酶的适宜 pH 实验时,由于酸对淀粉有分解作用,并且碘液可与碱反应,所以一般不选用淀粉和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常选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检测时试剂的选择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检测淀粉是否分解用碘液,一般不选用斐林试剂,因为用斐林试剂检测需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若物质反应前后均能与试剂发生反应,如麦芽糖和水解后形成的葡萄糖均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再如蛋白质和水解后形成的
45、多肽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此类试剂不能选用;若物质反应前后均不能与试剂反应,如蔗糖和水解后的单糖均不能与碘液反应,此类试剂也不能选用精研题点题点(一) 考查有关酶实验的设计思路1(2019 届高三烟台模拟)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B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C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 pH 分别为 3、7、11 的缓冲液验证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解析:选 B 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的分解,但不能催化蔗糖的分解,若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检测,
46、应用斐林试剂,A 错误;酶的高效性是相对无机催化剂而言的,所以研究酶的高效性时,应将酶和无机催化剂进行对比,B 正确;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影响,因此不能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 错误;胃蛋白酶的适宜 pH 是 1.5,所以利用胃蛋白酶、蛋清来验证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时,pH 不能设置成 3、7、11 三个浓度,D 错误。192(2016全国卷)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解析:选 C 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需要保证 pH 和温度均相同且适宜,故缓冲液应在加入底物和酶之前加入,只有 C 项符合要求。题点(二) 考查酶特性的实验探究3(2018广州二测)研究者用磷酸化酶(混合酶)、单糖、淀粉和不同 pH 缓冲液组成不同反应体系,并测定了各反应体系中淀粉含量的变化(实验中 pH 对淀粉含量没有直接影响),结果见下表。随后,测定了水稻开花后至成熟期间,水稻籽粒中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