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津中学高 2018 级高一下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4 小题,共 48 分)1春秋早期,周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十之职,郑庄公便与周王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 。据此可知A兼并战争导致礼崩乐坏 B周天子的权威受到挑战C中央集权开始遭到破坏 D郑庄公的霸主地位确立2秦朝在中央设置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设置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设置少府主管皇室财政,设置宗正主管皇室事务,设置卫尉主管宫门屯卫。这些举措体现的核心政治理念是A天下为家 B教化至上 C天下为公 D分权制衡3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廉洁,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 。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
2、该是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中书门下4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5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缋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A.管理水平不断提
3、高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D.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6. 2012 年 9 月 6 日教育部长袁贵仁透露异地高考的三项条件引发网友热议。 “异地高考”改革折射出的是对教育公平的呼换。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没有世袭等级,没有财富的权力,不主张任人唯亲,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通过考试选拔,具有公平性。 ”这一制度指的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7. 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 ( )A掀起瓜分狂潮 B要求扩大市场 C扩大资本输出 D希望利益均沾81919 年春夏之交,上海“大世界
4、”娱乐场的跑马生意萧条,有人在其大门上 91 占了副对联, “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 ”其中“亡羊”是指A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窃取C日本强加“二十一条”给中国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29孙中山曾说过:“谓袁不可信,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纵其欲继满洲为恶,而基础已经远不止如前,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 ”从中可看出孙中山( )A将建立共和制度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 B利用袁世凯推翻清王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C认识到唤醒民众的重要性,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认为民族革命任务已完成,准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0
5、图 1 所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首革命歌曲选段,该歌曲最早应该传唱于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全民族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1.1925 至 1927 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相同点在于 ( ) A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B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 C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D它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12.“打倒列强,除军阀”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将革命进行到底” 。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 )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6、13.“宪法规定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这当然不是说社会主义已经是现成的东西,也不是说我们可以坐着等到它到来。 ”由此可知( ) A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B通过该宪法的会议是中共七大C该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当时改革开放作为国策已写入宪法141997 年中共十五大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应该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与此同时,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的具体表现是( )A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B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C全面修改中华人民
7、共和国宪法D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5一位村干部说:“现在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的,3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这种改变缘于( )A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 B已“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行 D农村实施土地流转政策16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 500 年中说道: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深圳中英街始流传着一个谜语:1997 年之后是什么?历史发展揭示出的谜底是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九二共识 D澳门回归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
8、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8. 下面是 1969 年和 1972 年中国外交情况表,其表明中国( )1969 年 1972 年接待外国 政府代表团的数量12 48新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 1 24A重点建立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政治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经济政治合作 D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格局19. 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沉
9、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A B C D20.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 B法律最终带来了罗马疆域的扩大 C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D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订产生了深远影211841 年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议会大选的胜利,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其组阁。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这表明( )A首相成为国家的权力
10、中心 B内阁集体负责制左右英国政府决策C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D责任内阁制原则影响英国政治生活22. 右图漫画拿手好菜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竞争、对峙的格局。下列有4关美国两党的正确表述是在美国 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有所不同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A B C D23. 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的内容应分别是 ( )A世袭、君主、总统 B世袭、首相、议会C选举、君主、议会 D选举、首相、议会24.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 1787 年宪法和法国 1875 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 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资产阶级
11、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 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 A B C D二、非选择题(3 小题,共 52 分)25 (20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 ;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材料二:艺祖(宋太祖)继位之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 ”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材 料 三 : 如 图请 回 答 :( 1) 根 据 材 料 一 、 二 , 概 括 汉 代 至 明 清 君 臣 相 见 礼 节 的 演 变 历 程 。 结 合 所学 知 识 , 分 析 这 一
12、演 变 历 程 反 应 的 本 质 问 题 ( 10 分 )5( 2) 根 据 所 有 材 料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分 析 秦 汉 、 唐 宋 、 明 清 三 个 时 期 君 权 相 权的 变 化 , 并 分 析 其 本 质 。 ( 10 分 )26(18 分)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东西方世界不同程度地巧妙运用妥协艺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年间的这个妥协非常重要,对于这一点,不论是革命党人,还是新军,还有立宪党人,当然还有清廷,都有所坚持,有所妥协。 马勇辛亥革命的发生与结束 材料二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 ,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
13、 ,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材料三 宪法规定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隔 2 年所选出之议员组成。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间的矛盾反映在黑奴如何计算“联邦比例”的问题上,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内,但纳税时黑奴则不算人口;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纳税人口中,不计算在“联邦比例”中。 根据美洲史和 1787 年宪法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革命党人“有所坚持,有所妥协”的含义。(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代议制确立
14、过程中各种力量妥协的具体表现。(6 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建国初期存在的几对矛盾。(3 分)1787 年宪法是如何调和这些矛盾的?(5 分)27 (14 分)探究题: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政治舞台上,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历尽风雨,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材料二 当基辛格在中国执 行第二次波罗行动时,联合国大会正在
15、就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成员国的问题进行表决早在 8 月,我们支持“两个中国”的想法不过我早在春天就了解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6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装订线尼克松回忆录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这个突出特点是什么?新中国“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政策) (4 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的原因。 (4 分)(3)材料三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对中美关系有何重要意义?此后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具体表现是什么?(4 分)(4)
16、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并指出导致中美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2 分)新津中学高 2018 级高一下期入学考试历史答题卷25.(20 分)(1) (10 分) (2) (10 分) 726.(18 分) (1) (4 分) (2) (6 分) (2) (8 分) 27.(14 分) (1) (4 分) 8(2) (4 分) (3) (4 分) (4) (2 分) 9新津中学高 2018 级高一下期入学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选择题(24 小题,共 48 分)1-5:BAABB 6-10:DBDBB 11-15:CCCBC 16-20:BBDCD 21-24:DADB二、非选择题(3
17、 小题,共 52 分)25.(1)演变历程:汉代,君为臣起立(相迎) ;晋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须跪见皇帝。 (任意 3 点 6 分)本质问题:皇权独尊,专制主义政治逐渐走向极端。 (4 分)(2)变化:秦汉:秦始皇集大权于一身,设丞相,使其处理朝政;汉代设内朝(中朝)等,意在改变相权过重的传统。唐宋:设三省六部制、参知政事等,分散相权。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等,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 (任意 3 点 6 分)趋势:相权逐渐削弱直至消亡,皇权逐渐强化。 (4 分)26.【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作答即可,坚持是指终结帝制,实现共和;妥协是指思想主张的转变, “驱除
18、鞑虏”变为五族共和;清帝退位的方式,采取清帝退位并优待清室方式结束革命,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 (2)根据材料二“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得出具体表现: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限制国王权力或 18 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国王统而不治。 (3)第一小问矛盾,根据题目“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间的矛盾反映在黑奴如何计算“联邦比例”的问题上”得出南方与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矛盾二、三: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第二小问方法,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作答即可:联邦制原则(中央与地方:采用联邦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
19、性);大州与小州之间(设参众两院,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南方与北方之间(允许保留南方奴隶制度,把南方黑奴五个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答案】(1)坚持:终结帝制,实现共和。(2 分)妥协:“驱除鞑虏”变为五族共和;采取清帝退位并优待清室方式结束革命;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写到任意一点给 2分) (2)表现:1688 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的妥协,结果保留国王,但王权受限;1689权利法案是议会与王权的妥协,结果议会至上、国王有限的行政权;18c 中,责国王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最终形成;1832 年议会改革是世袭贵族与工业资产阶级的妥协,政治权利
20、下移,君主立宪制完善。 (任意 2 点 6 分,要求打出妥协的双方和妥协的结果)(3)矛盾: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3 分)方法:中央与地方:采用联邦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大州与小州:设参众两院,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南方与北方:允许保留南方奴隶制度,把南方黑奴五个折合为三个10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1 点 2 分,2 点 4 分,3 点 5 分)27.分析 (1)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 (2)本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本题考查尼克松访华(4)本题考查导致中美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解
21、答 (1)材料一中“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这个突出特点是两大阵营对峙, “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 ,两大阵营分别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新中国“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所以“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 (3)材料三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同年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美国对华政策由对抗到合作,导致中美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故答案为:(1)突出特点:两大阵营对峙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4 分)(2)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 分)(3)意义: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表现: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4 分)(4)变化:由对抗到合作因素:国家利益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