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4 练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1 “明朝的内治,差不多始终为宦官把持” ,涌现出了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臭名昭著的宦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明太祖废丞相 B内阁的设立需太监牵制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小农经济2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 ,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这反映出“内阁”( )A是皇权执行机构 B其阁员位卑权重C有助于合理决策 D是中枢决议机构3(河北省衡水金卷 2017 年一模)明初科举录取者多为南方举子,北方举子寥寥。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 年),明政府正式实施南北分卷(分榜)制度,录取名额也实行南北分
2、配,这一制度“嗣后相沿不改” 。明朝的“南北分榜”主要是为了( )A稳定明朝的统治秩序 B维持科举制度公平性C调和南北士子间矛盾 D照顾地区间文化差异4(德州市 2017 届高三 3 月模考,27)明武宗倚用内官刘瑾,游乐荒淫,内阁陷于无所作为的境地。武宗死后,张太后倚用杨廷和等阁臣定策立世宗。内阁所处地位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明朝( )A阁臣权位渐重 B阁臣制约皇权膨胀C外戚权力过大 D君主专制制度强化5(长春市 2018 届质量监测)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 。 “圣意所予夺
3、,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 ,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 、 “执奏” ,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6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直接原因是因为明代( )2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7 国史大纲载:“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貯至四百万。及其籍没,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然能治国,不能服人。法度虽严,非议四起” 。 “非议四起”主要是由于( )A自身不正贪污腐化
4、B不善理财入不敷出C世俗日下嫉贤妒能D阁臣弄权不合制度8(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2017 年第二次联合模拟,27)明万历二年,造御屏一座,中三扇绘天下疆域,左右六扇分列文武官职名,将两京及内外文武职官,府部以下知府以上各姓名、籍贯及出身资格均列于上,名为浮帖,以使更换。其屏设于文华殿后神宗讲读进学之所,以便朝夕省览。 “浮帖”的设立( )A加强了君主的人事任免权B体现了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C杜绝了用人决策出现失误D表明了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9(河南省天一大联考 2017 届高三阶段性测试)明成祖设立内阁,阁臣的官秩仅五品,权位远逊于六部尚书。明后期,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威柄
5、之操,几于震主” 。明代阁臣权力的变化( )A抑制了皇权的过度膨胀B使内阁成为最高决策机构C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D加剧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10 “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 ”材料表明(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3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11(安徽省“皖南八校”2018 届第一次联考)明代何良俊说:“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布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 ”这反映出内阁权力上升的原因在于( )A内阁首辅获得皇帝的信任B内阁拥有类同
6、宰相的权力C内阁取得票拟谕旨的权力D内阁大学士参与最高决策12(北京延庆 2017 届模拟,14)康熙帝亲政后,在养心殿近侧特意选了一个房间,作为学习教室,请讲官讲解满汉文化和儒家经典,还请西方传教士讲解自然科学知识,并购置了大批科学仪器。这说明康熙( )A学习西方,应对边疆外来威胁B安定民心,解决满汉民族矛盾C顺应时代,萌生师夷长技思想D好学不倦,提高治国理政能力13(江西重点中学盟校 2018 第一次联考,25)清史稿:“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 ”这表明( )A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内阁学士的地位尊崇C军机处控制了内阁 D军机与内阁相互牵制14(烟台市 20
7、17 届 3 月诊断性考试,27)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 、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使皇帝权力受到约束B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C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15(全国名校联盟 2018 届第一次联考)清顺治皇帝说:“尔等(内阁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 ”这说明( )A军机处分割了内阁权力4B内阁的票拟权被剥夺C内阁制约着皇权的滥用D内阁权力受到了限制16康熙皇帝曾说:“臣下可仕则仕,
8、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 ”由此可知康熙时期( )A君主权力高度集中B中央集权空前加强C官僚制度尚未成熟D君臣权限划分不明17(青岛 2017 届 3 月质量检测,27)对宋代至清代书院性质状况表解读正确的是( )A.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压制书院发展B对外开放程度与书院数量相一致C民办书院数量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D官办书院数量与中央集权强化有关18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 1726 年、1727 年、1729 年、1730 年、1732 年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 )A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得以成立B君主集权走向顶峰
9、的过程艰难C历史研究难以形成统一的结论D军机处的设置具有机密性特点19(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2017 年第二次联合模拟,24)下图是中国古代相关王朝法律改革的信息,它反映了( )5A重视刑法忽略了伦理教化B法律体系完备C传统法律体系的历史传承D立法程序规范20(珠海市 2017 届摸底考试)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 )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B “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C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6答案精析1C
10、明太祖废丞相只是加强君主专制措施之一,属于表现,不是原因,故 A 项错误;废丞相之后设立内阁,重用身边的太监牵制内阁大臣,出现了宦官专权现象,这属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 B 项错误;宦官专权是皇帝赋予的,宦官能在朝中有影响也是皇帝给予的,根本原因还是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故 C 项正确;小农经济与宦官专权现象没有因果关系,故 D 项错误。2C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内阁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所以其不是皇权的执行机构,故 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内阁的职能而没有涉及到阁员是否位卑权重,故 B 项错误;内廷的秘书班子,其有助于决策合理,故 C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也不
11、是行政机构,故 D 项错误。3A 据材料可得由于明初录取者的南北不平衡,政府实行“南北分榜” ,目的在于平衡南北地域的文化力量从而保持统治秩序的稳定,是对南北地主阶级集团利益冲突的调和,故 A 项正确;明朝的“南北分榜”起到协调、优待和照顾边疆和经济落后地区的作用,但减少了人文水平较高地区的士子中榜的机会,故 B 项错误;明朝的“南北分榜”有利于调和南北士子间矛盾,但不是政府的主要目的,故 C 项错误;明朝的“南北分榜”的确起到照顾地区间文化差异的作用,但不是政府的主要目的,故 D 项错误。4D 根据所学知识,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根据题目中“武宗死后,张太后倚用杨廷和等阁臣定策立世宗”
12、,是皇帝的倚重出现了内阁大臣的权力的增加,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阁臣起不到限制皇权的作用,故 B 项错误;题目问的是内阁所处地位变化本质上的说明,与外戚权力无关,故 C 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 D 项正确。5D 内阁的设置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故 A 项错误;题中“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可知其目的是对皇权的制约,故 B 项错误;近代内阁是指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组成部分,故 C 项错误;由题中“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 ”等信息可判断内阁对君权是有制约作用的,故 D 项正确。6B 材料无法体现官员晋升相对容易,故 A 项错误;依据
13、材料“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信息可知,明朝初年对中枢机构的设置进行调整,即废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大事,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科举选拔趋向严格,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 D 项错误。77D 根据题目中“能治国,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 ,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内阁并非国家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仅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个人意愿,故 B、C 项均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 D 项正确。8A 根据题目中“将两京及内外文武职官,府部以下知府以上各姓名、籍贯及出身资格均列于上,名为浮帖,以使更换”得出加强了
14、君主的人事任免权,故 A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监察制度,故 B 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君主对人事任免的专制,不能杜绝用人决策的失误,故 C 项错误;明代的选官制度仍是科举制,题目中并未体现,故 D 项错误。9C 明代阁臣权力的大小依皇帝的旨意而定,升降也由皇帝决定,所以其不能抑制皇权的膨胀,故 A 项错误;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而非决策机构,故 B 项错误;明后期权力集中于首辅,这就使权力不致过于分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国家机器的运作效率,故C 项正确;明太祖时期就已经废除了宰相,故 D 项错误。10B 六部不是内阁的下属机构,故 A 项错误;材料中“部权尽归内阁”说明内阁权力逐渐强化,故
15、B 项正确;明朝中后期皇权是逐渐加强的,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内阁行政效率提高的信息,故 D 项错误。11C “皆送阁下票旨”说明内阁权力上升的原因在于取得票拟权,而不是内阁首辅获得皇帝的信任,故 A 项错误;内阁属于皇帝内侍机构,不具有宰相的权力,故 B 项错误;“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说明内阁权力上升的原因在于取得票拟谕旨的权力,故 C 项正确;内阁取得票拟谕旨的权力,表明内阁有了参与决策权,但不是最高决策权,最高决策权属于皇帝,故 D 项错误。12D 学习西方,应对外来威胁;安定民心,解决满汉矛盾,师夷长技都只是部分目的,表述片面,故 A、B、C 错误;从材料可知
16、,康熙帝学习的知识涉及满汉文化、儒家经典、西方自然科学,体现出其好学不倦,提高治国理政能力的要求,故 D 项正确。13B 军机大臣位高权重说法错误,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可知重用内阁大学士, “唐元三公尚不及也”可知是地位尊崇,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提内阁,故 C项错误;材料也未体现军机处与内阁相互牵制,故 D 项错误。14A 使皇帝权力受到约束与材料中“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相符,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高效政府,故 B 项错误;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与材料中“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不符,故 C 项错误;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与军机处设立
17、于雍正帝时期不符,故 D 项错误。15D 军机处始设于雍正皇帝时期,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尔等(内阁大学士)职司票拟”8可知内阁享有票拟权,故 B 项错误;据材料“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可知内阁作为皇帝的内侍机构,为专制皇权服务,故 C 项错误;据材料“皆朕亲裁”可知内阁权力受到了皇权限制,故 D 项正确。16A 根据材料清康熙“臣下可仕则仕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所能体现的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矛盾的解决是皇权的高度集中,故 A 项正确;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在宋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已经解决,故 B 项错误;中国的官僚制度在隋唐时期已经走向成熟,
18、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君臣权限的划分,故 D 项错误。17D 宋代至清代,统一才是国家发展的主流,而且少数民族政权也并不压制书院发展,故 A 项错误;书院的数量与对外开放的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 B 项错误;民办书院的数量与经济发达程度无直接关系,故 C 项错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八股取士和文字狱都使得思想领域文化专制不断强化,因此民办的书院数量迅速减少而官办的相反不断增加,故 D 项正确。18A 根据题意,关于军机处成立的不同年份,史学界均有各自的严谨的研究论据,说明以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就会有不同的答案,同时说明军机处本身的成立也是一个过程,故 A 项正确。19C 题目中并未提到法律体系的分类以及内容,仅仅是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故 A 项错误;法律体系完备强调的是横向内容的广泛,而题目强调的是纵向法律体系的不断继承和发展,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出立法程序的问题,故 D 项错误。20C 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往往违背人性,故 A 项错误;材料内容与“存天理,灭人欲”无关,故 B 项错误;明清两代强调“以礼入法”及“留养”说明统治者重视对忠孝等纲常伦理的强化,也就说明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具有重要性,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法律内容,非法律程序,故 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