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930695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 10 月月考化学试题1.对下列物质:纯碱 食盐水 浓硫酸 烧碱 液态氧 氯酸钾,分类全部正确的是A. 碱 B. 混合物C. 电解质 D. 盐【答案】B【解析】【详解】A碱-不正确,因纯碱为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则属于盐类化合物,故 A 错误;B混合物-正确,食盐水浓硫酸都是溶液,是混合物,故 B 正确;C电解质-不正确,因浓硫酸中含硫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 C 错误;D盐-不正确,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 D 错误;故选 B。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检验 K+的存在 B. 干燥 CO2 C. 分离

2、溴与 CCl4 D. 蒸发食盐水【答案】A【解析】【详解】A观察 K 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是否出现紫色可确定是否 K+的存在,故 A 正确;B干燥时导管长进短出,图中气体的进入方向不合理,故 B 错误;C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且冷却水应该下进上出,则图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冷却水方向不合理,故 C 错误;D蒸发需要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图中缺少玻璃棒,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把握焰色反应、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操作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 C,要注意蒸馏实验的注意事项的归纳和整理。- 2 -3.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

3、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 乙醇和水 B. 汽油和煤油C. 碘和四氯化碳 D. 色拉油和水【答案】D【解析】【详解】A乙醇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可加入生石灰后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 A 错误;B汽油和煤油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 B 错误;C碘和四氯化碳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 C 错误;D色拉油和水不互溶,能分层,能用分液方法分离,故 D 正确;故选 D。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aCO3 + 2HCl CaCl 2 + H2O + CO2 B. KCl+AgNO 3AgCl+KNO 3C. 4NH3+5O2 4NO+6H2O

4、 D. CaCO3 CaO+CO2【答案】C【解析】【详解】ACaCO 3 + 2HCl CaCl2 + H2O + CO2,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A 错误;BKCl+AgNO 3KNO 3+AgCl为复分解反应,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B 错误;C、4NH 3+5O2 4NO+6H2O,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还原反应,故 C 正确;DCaCO 3 CaO+CO2反应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D 错误;故选 C。5.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石灰和碱石灰均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 Fe

5、(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该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D. 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空气,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吸附原理【答案】D【解析】【详解】A碱石灰中含有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 A 错误;BFe(OH) 3胶体呈红褐色而不是无色,故 B 错误;C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吸收水分,属于物理变化;铁粉具有还原性,防止食物被氧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 3 -变化,故 C 错误;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空气,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吸附原理,故 D

6、 正确;故选 D。6.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 某溶液 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ClB. 某溶液 有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Cu2+C. 某溶液 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SO42D. 某溶液 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 CO32【答案】B【解析】【详解】A、能使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所以某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不一定有 Cl-,故 A 错误;B、能使氢氧化钠产生蓝色沉淀的阳离子只有铜离子,所以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Cu2+,故B 正确;C、能使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

7、等,所以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 C 错误;D、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有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所以某溶液加入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本题的易错点为 A,要注意常见的银盐都难溶于水,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需要借助于稀硝酸。7.下列溶液中,与 100 mL 0.5 mol/L NaCl 溶液所含的 Cl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 100 mL 0.5 mol/L MgCl2溶液 B. 200 mL 0.25 mol/L AlCl 3溶液C. 50 mL 1

8、 mol/L NaCl 溶液 D. 25 mL 0.5 mol/L HCl 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100mL 0.5mol/L NaCl 中 Cl-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A.100mL 0.5 mol/L MgCl2 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5 mol/L2=1mol/L,故 A 错误;B.200 mL 0.25 mol/L 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25 mol/L3=0.75mol/L,故B 错误;C.50mL 1mol/L NaCl 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故 C 错误;D.25mL0.5 mol/L HCl 溶液中氯离

9、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5 mol/L,故 D 正确;故选 D。- 4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注意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8.科学的实验方法为我们探索物质世界提供了金钥匙。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A. 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B. 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C. 用一根洁净的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以检验钠离子D.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溶液的 pH【答案】B【解析】【详解】A容量瓶口部有塞子,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故 A 正确;B、蒸发结晶时,当有大部分固

10、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是将溶液蒸干,故 B 错误;C、用一根洁净的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显示黄色,可以检验钠离子,故C 正确;D、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 pH 的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待测液滴在 pH 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 D 正确;故选 B。9.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类反应中,只选用同一类反应,不能实现的变化是A. CuCu(OH) 2 B. CH 2CO3C. FeCl3Fe 2(SO4)3 D. MgCO3Mg(OH) 2【答案】A【解析】【详解】A、铜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11、硫酸铜,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只用一种反应类型不能实现,故 A 选;B. C 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用一种反应类型能实现,故 B 不选;C、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与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铁,用一种反应类型能实现,故 C 不选;D、碳酸镁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氯化镁溶液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只用一种反应类型可以实现,故 D 不选;故选 A。10.V L 浓度为 1.000 molL1 的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 1 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A. 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HCl

12、 气体 22.4V LB. 将溶液加热浓缩到 0.5V LC. 加入 10.00 molL1 的盐酸 0.2V L,再稀释至 1.5V L- 5 -D. 加入 V L 3 molL1 的盐酸混合均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标准状况下的 HCl 气体 22.4VL,物质的量是 Vmol,VL 浓度为 1molL-1的盐酸中 HCl 的物质的量为 Vmol,但无法计算通入氯化氢后溶液的体积,故 A 正确;B加热浓缩盐酸时,导致盐酸挥发,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故 B 错误;CVL 浓度为 0.5molL-1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是 0.5Vmol,10molL -1的盐酸 0.1VL 的物质的量是 V

13、mol,再稀释至 1.5VL,所以C= =2mol/L,故 C 正确;D浓稀盐酸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是直接加和,所以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原来的 2 倍,故 D 错误,故选 C。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11.2L 乙醇的分子数约为 0.5NAB. 14gN2和 CO 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 NAC. 1mo1L-1的 CaC12溶液中,C1 离子的数目为 2 NAD. 标准状况下,1.8g 的 H2O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NA【答案】BD【解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乙醇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14、 11.2L 乙醇的物质的量,故 A 错误;B、氮气和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都是 28g/mol,14g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5mol,二者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含有 1mol 原子,所含原子数为 NA,故 B 正确;C. 未告知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 1mo1L-1的 CaC12溶液中 C1离子的数目,故 C 错误;D、1.8g 水的物质的量为 0.1mol,而 1mol 水中含 10mol 电子,故 0.1mol 水中含 NA个电子,故 D 正确;故选 BD。12.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 操作A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准确量取浓硫酸,将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

15、容量瓶中。B 量取醋酸溶液 用 25 mL 量筒量取 0.5 mol/L 的醋酸 8.26 mL- 6 -C 除去 BaSO4中的少量 BaCO3 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A. A B. B C. C D. D【答案】AC【解析】【详解】A浓硫酸稀释时放出热量,溶液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准确量取浓硫酸,将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否则易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 A 正确;B量筒的感量是 0.1mL,不能量出

16、8.26mL 醋酸,故 B 错误;C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稀硝酸,所以可以用稀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碳酸钡,故 C 正确;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否则易引进杂质,故 D 错误;故选 AC。1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X、Z 烧杯中分散质相同B. 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 Z 中固体与液体分离C. Y 中产生的气体为 CO2D. Z 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A【解析】【详解】AX 是氯化铁溶液,分散质是氯离子和三价铁离子,Z 是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是氢氧化铁胶粒,故 A 错误;B过滤法分离固体和液

17、体,故 B 正确; C氯化铁溶液水解显酸性,碳酸钙能与氢离子反应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促进三价铁的水解,故 C 正确;DZ 是- 7 -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 D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分散系、盐类的水解、胶体的性质等。本题的易错点为 B,要注意胶体粒子能够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14.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不正确的是A. 分离碘和 CCl4的混合物:用分液漏斗分液B. 区分 NaCl 和 KCl 溶液:焰色反应C. 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水:加入生石灰蒸馏D. 检验某未知溶液中的 SO42:加入稀硝酸酸化的 BaCl2溶液【答案】AD【解析】【详解】

18、A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则用分液的方法不能分离,应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 A 选;B钠和钾的焰色反应不同,可用焰色反应鉴别,故 B 不选;C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氢氧化钙,再蒸馏可制取无水乙醇,故 C 不选;D加入硝酸,不能排除 SO32-以及银离子等的影响,应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鉴别,故 D 选;故选 AD。15.在浓度均为 4.0 molL1 的盐酸和硫酸各 100 mL 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体积比为 23,则加入锌粉的质量是A. 6.5 g B. 13.0 g C. 19.5 g D. 26.0 g【答案】C【解析】n(HCl)=

19、0.1L4mol/L=0.4mol,n(H 2SO4)=0.1L4mol/L=0.4mol,二者中含有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0.4mol 和 0.8mol,均与 Zn 反应生成氢气。若酸足量与等质量 Zn 反应生成氢气相同,若锌足量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为 1:2,由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体积比为 2:3,可知盐酸不足,硫酸过量,由 Zn+2HCl=ZnCl2+H2可知,n(H 2)=0.4mol =0.2mol,则 Zn 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为 0.2mol =0.3mol,由 Zn+H2SO4=ZnSO4+H2可知,n(Zn)=n(H 2)=0.3mol,则加入锌粉的质量是 0.3mol65g/

20、mol=19.5g,故选 C。点睛:把握发生的反应、过量判断为解答的关键。判断时可以利用假设法,若酸足量与等质量 Zn 反应生成氢气相同,若 Zn 足量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为 1:2,由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体积比为 2:3,可知盐酸不足,硫酸过量。- 8 -16.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液氨,熔融 KCl ,NaHSO 4固体 ,铜,盐酸,蔗糖 ,澄清石灰水。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1)能导电的是_(填写物质编号) ;(2)属于电解质有:_(填写物质编号)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填写物质编号) ;(4)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氯化铜_;硫酸铁_ 。【答案】 (1). (2

21、). (3). (4). CuCl2=Cu2+2Cl (5). Fe2(SO4)3=2Fe3+ 3SO42【解析】【详解】(1)含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如离子、电子)的物质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有,故答案为:;(2)电解质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所以属于盐,都是电解质,故答案为:;(3)非电解质包括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所以都是非电解质,故答案为:;(4)氯化铜、硫酸铁均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分别为 CuCl2=Cu2+2Cl-、Fe 2(SO4)3=2Fe3+3SO42-,故答案为:CuCl 2=Cu2+2Cl-;Fe 2(SO4)3=2F

22、e3+3SO42-。【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及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本题的易错点为(2)和(3),要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不在考虑的范围内。17.(1)0.5mol C 2H2O4的质量是_g,约含_个 C2H2O4分子,含_mol 氧原子。(2)38.4g SO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_。(3)在标准状况下,将_L NH 3溶于水得到 0.5 molL1 的氨水 250 mL;配制 100 mL 0.2 molL1 CuSO4溶液,需要 CuSO45H2O_g。(4)液态化合物 XY2在一定量 O2中恰好完全燃烧(XY

23、2(液) + 3O2(气) = XO2(气) + 2YO2(气) ) ,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 672mL,密度是 2.56g/L,则:反应前 O2的体积是_mL。 化合物 XY2的摩尔质量是_。若 XY2分子中 X、Y 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3:16,则 X、Y 两元素分别是_和- 9 -_。 (写元素符号) 。【答案】 (1). 45 (2). 3.011023 (3). 2 (4). 13.44 (5). 2.86g/L (6). 2.8 (7). 5 (8). 672 (9). 76g/mol (10). C (11). S【解析】【详解】(1)0.5mol C2H2O4

24、的质量为 0.5mol90g/mol=45 g,约含0.5mol6.021023/mol=3.011023个 C2H2O4分子,一个分子含有 4 个 O 原子,含0.5mol4=2mol 氧原子,故答案为:45;3.0110 23;2;(2)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 =0.6 mol,标况下体积为 0.6 mol22.4L/mol=13.44 L,标况下的密度为 =2.86g/L,故答案为:13.44;2.86 g/L;(3)n(NH3)=0.5molL-10.25 L=0.125mol,V(NH 3)=0.125mol22.4L/mol=2.8L,n(CuSO 45H2O)=n(CuSO4)=0

25、.1L0.2 mol/L=0.02mol,m(CuSO 45H2O)=0.02mol250g/mol=5g,故答案为:2.8;5;(4)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 XY2,在一定量 O2中恰好完全反应:XY 2(液)+3O 2(气)=XO 2(气)+2YO2(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参加反应的氧气体积和生成物的气体体积相同,所以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 672mL,判断反应的氧气体积为 672mL,故答案为:672;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物质的量= =0.03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XY 2(液)+3O2(气)=XO 2(气)+2YO 2(气);可以得到反应的 XY2物质的量为 0

26、.01mol;依据质量守恒,生成物的质量=0.672L2.56g/L1.72g;反应的氧气质量=0.03mol32g/mol=0.96g;所以XY2的质量=1.72g-0.96g=0.76g,XY 2的摩尔质量= =76g/mol,故答案为:76g/mol若 XY2分子中 X、Y 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3:16,则 1molXY2中含有 X 的质量为76g =12g,Y 的质量为 76g-12g=64g,1molXY 2中含有 X 原子 1mol,Y 原子 2mol,所以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Y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X 为碳元素,Y 为硫元素,故答案为:C;S。18.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

27、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萃取 B蒸发 C结晶 D过滤 E蒸馏 F分液 (1)除去氢氧化钙溶液中悬浮的氢氧化钙颗粒_ (2)从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_ - 10 -(3)从饱和食盐水中中获得食盐_ (4)分离柴油和水的混合物_ (5)提取溴水中的溴_ (6)分离 CCl4(沸点为 76.75)和甲苯(沸点为 110.6)的混合物_【答案】 (1). D (2). C (3). B (4). F (5). A (6). E【解析】【详解】(1)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分离,故答案为:D; (2)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则选择结晶法分离出硝酸钾,故答案为

28、:C;(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B; (4)柴油和水不互溶,二者混合分层,所以可以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F;(5)溴易溶于有机物溶剂,可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A;(6)CCl4和甲苯互溶,但沸点不同,则选择蒸馏法分离,故答案为:E。19.实验室用纯碱(Na 2CO310H2O)配制 480mL 0.1mol/L Na2CO3溶液,实际操作步骤有:(1)需称量纯碱的质量为_g。(2)配制溶液时下列仪器中:A.锥形瓶 B. 托盘天平 C.烧杯 D.胶头滴管 E.药匙 不需要用到的是_(填序号) ,尚缺的玻璃仪器有_和_(写名称) 。(3)人们常将配

29、制过程简述为以下各步骤: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摇匀 G转移 H装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_ (填序号)。B E A G C G D F H B E G A C G F D H B E F G C G D H A B E A G C G D H F(4)在此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_ (填序号)。纯碱晶体部分失水 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定容时仰视刻度线观察液面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答案】 (1). 14.3 (2). A (3). 500mL 容量瓶 (4). 玻璃棒 (5). (6

30、). 【解析】- 11 -试题分析:(1)因没有 480mL 的容量瓶,因此需要选择 500mL 容量瓶,则所需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 0.1mol/L0.5L=0.05mol,质量为 0.05mol286g/mol=14.3g,则称量纯碱的质量为 14.3g;(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托盘天平、烧杯、胶头滴管及药匙,不需要的是锥形瓶,还缺少定容容器 500mL 的容量瓶及移液时引流用的玻璃棒;(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后转移、洗涤液转移、定容、摇匀、最后再装瓶,即 B E A G C G D F H,选项正确;(4)纯碱晶体部分失水

31、,导致晶体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偏高,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正确; 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没有影响溶液的体积与溶质的质量,故对溶液浓度无影响,错误;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减少,导致深度偏低,错误;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液面在刻度线下,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正确,故答案为。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操作及误差分析。20.某无色混合物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NH 4+、Mg 2+、Cu 2+、Cl 、CO 32、SO 42,现各取 100mL 溶液三份进行如下实验:向第一份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向第二份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后加热,收集到气体 0

32、.672L(标准状况) ;向第三份加入足量 BaCl2溶液,得到沉淀 6.63 克,经足量盐酸洗涤后,剩余 4.66 克。试回答下列问题:(1)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2)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判断该离子存在与否的方法是_;(3)试计算肯定存在的阳离子在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_。【答案】 (1). K+、NH 4+、CO 32、SO 42 (2). Mg2+、Cu 2+ (3). Cl (4). 取原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 Ba(NO3)2溶液,过滤后往滤液中再加入 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 Cl;反之,没有 (5). c(K +)0.3mol/L、 c(

33、NH 4+)=0.3mol/L【解析】由实验可知,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可能为 AgCl 或碳酸银、硫酸银;由可知,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后加热,收集到0.896L(标准状况)气体,气体为氨气,其物质的量为 =0.03mol,原溶液中一定含NH4+;由可知,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足量 BaCl2溶液,得到沉淀 6.63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后剩余 2.33g,则含 SO42-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含 CO32-的物质的量为- 12 -=0.01mol,由离子共存可知,一定不存在 Cu2+、Mg 2+,由电荷守恒可知,0.02mol2+

34、0.01mol20.03mol,可知一定含阳离子 K+,不能确定是否含 Cl-。(1)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存在 K+、NH 4+、CO 32-、SO 42-,一定不存在 Cu2+、Mg 2+,故答案为:K+、NH 4+、CO 32-、SO 42;Cu 2+、Mg 2+;(2)由上述分析可知,可能存在 Cl-,要证明是否含有氯离子,可以取原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 Ba(NO3)2溶液,过滤后往滤液中再加入 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 Cl-;反之,没有,故答案为:Cl -;取原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 Ba(NO3)2溶液,过滤后往滤液中再加入 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

35、生,说明有 Cl-;反之,没有;(3)依据计算可知铵根离子浓度 c(NH4+)= =0.3mol/L,根据电荷守恒,正电荷为:n(+)=n(NH4+)=0.03mol,负电荷:c(-)=2c(CO 32-)+2c(SO42-)=0.06mol,正电荷小于负电荷,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K+,K +的物质的量至少为 0.03mol,c(K +)0.3mol/L,答:肯定存在的阳离子在原溶液中各自的物质的量浓度 c(K+)0.3mol/L、c(NH 4+)=0.3mol/L。点睛:把握现象与反应、离子推断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实验中白色沉淀质量的变化为解答的突破口。本题的难点是钾离子的判断,要注意电荷守

36、恒的应用。21.为维持人体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在给病人输液时,通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右图是医院病人输液使用的一瓶质量分数为 5%的葡萄糖(C 6H12O6)注射液标签,请认真观察标签上所列内容后列式计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molL 1 (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2)该溶液的密度为_ gmL 1 ;(3)如果从该瓶中取出 75g 葡萄糖注射液,将其变为 15%的注射液,需要加入_g 葡萄糖固体(质量精确到 0.1g) 。【答案】 (1). 0.28 (2). 1 (3). 8.8【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 C= 、 n= 可得;(2)= 、 可得;(3)设需要加- 13 -mg,则有 755%+m=(75+m)15%,m=8.8g。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溶液的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