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专题总结四学案人民版选修120190128344.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949346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专题总结四学案人民版选修12019012834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专题总结四学案人民版选修12019012834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专题总结四学案人民版选修12019012834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专题总结四学案人民版选修12019012834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专题总结四学案人民版选修12019012834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专题总结(四)一、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项目领域目的 措施 内 容 作 用均输法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打破了大商人控制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收入市易法在开封设“市易务”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增加了政府收入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借钱或粮食给农民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收入募役(免役)法 纳钱代役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农田水利法 鼓励兴修水利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上富国之法改变积贫局面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收取赋税限制了隐田漏税行为,增加了政府收入将兵法在各路设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军事上强兵之法改变积弱局面 保甲法 把农民编为保甲进

2、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2行军事训练保马法 农户代养官马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质量和数量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 兵器产量、质量得到提高改革科举 以经义策论取士政治上育才之法培养变法人才改革教育制度改组太学,撰注教材使王安石的革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培养了改革人才二、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失败原因及启示1评价(1)性质是一场地主阶级为挽救统治危机而实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2)变法不足在于它是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3)积极影响: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了军事力量,

3、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2失败原因(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遭到强烈反对。(2)宋神宗在变法的后期决心动摇及其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3)在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4)指导思想上偏重于理财,违背经济发展规律。(5)根本原因是没有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剥削制度3启示(1)从改革的原因来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从改革的目的和结果来看,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手段,但不是所有的改革都能取得成功。(3)从改革的过程来看,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阻力、充满艰险,因此,要求改革者要有超乎常人的

4、勇气和胆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还要注意用人。3三、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对象内容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背景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根本目的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不同点性质 是一场封建化的改革运动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直接目的 都是为了富国强兵政治背景 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政治阻力 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个人命运 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相同点变法内容 变法都对生产关系做了调整四、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中心内容 整顿吏治 理财改革程度

5、 局部改革 全面改革不同点 影响“庆历新政”对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时间太短作用不大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背景背景相同,即都面临社会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发生;“冗官、冗兵、冗费” ,财政困难;来自辽和西夏的威胁目的 都是为了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巩固统治性质 都是封建地主阶级改革相同点结果 都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五、认识历史上改革的本质与规律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一般有两种情况:4(1)整体适应,部分不适应。针对这种情况的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

6、提下进行局部调整,这样的局部调整就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2)两者从根本上互相矛盾,这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造旧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这种根本的改造就相当于革命性的改革,它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2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因此必然会遇到阻力。革命性的改革,触及的是社会腐朽势力和没落阶级,斗争更为尖锐。3改革有成败,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1)改革是否顺应发展潮流。(2)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如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触动了大

7、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在北宋政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坚决反对变法。【例题】 (2015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材料二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

8、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第一步:审题意。第(1)问,答题要求有两点:一是材料一反映的变法措施,二是该法的目5的。第(2)问,一是要求从材料二中找出“社会转型”的经济表现,理解“社会转型”很关键;二是要求从“时代潜流中”探究变法得失。第二步:抓关键。(1)材料一反映的是“田制”和“税则” ,即方田均税法。目的应有政府的“赋入之利”(财政收入)、百姓的合理均摊、限制“兼并”三方面。(2)材料中的“契约租佃制”是“转型”的方向。王安石改革的成败从历史潮流看是符合时代转型大潮流的,缓解社会矛盾,富国强兵的出发点是符合时代潮流的。第三步:扣知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措施和影响。(1)法令:方田均税法。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中 2 点即可)(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了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 2 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