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练习岳麓版必修220190222585.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956121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练习岳麓版必修22019022258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练习岳麓版必修22019022258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练习岳麓版必修22019022258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练习岳麓版必修22019022258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练习岳麓版必修22019022258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26 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才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B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C全球范围内对市场经济的普遍认可D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解析: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故 A 项错误;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故B 项正确;全球范围内对市场经济的普遍认可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外部环境,故 C 项错误;交通和通

2、信技术的进步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条件,故 D 项错误。答案:B2世界经济领域中的许多问题,如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竞争政策和环境等,总是先出现在区域协议之中,而后才被引入 WTO 多边贸易谈判。这表明( )A区域化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B区域化推动了全球化CWTO 与区域经济集团目标一致DWTO 在处理经济问题方面不具有引领性解析:A 项中的“根本动力”说法错误;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总是先出现在区域协议之中,而后才被引入 WTO 多边贸易谈判”表明了经济区域化对全球化的推动作用,故 B 项正确;区域经济集团都有排他性,而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促

3、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故 C 项错误;D 项是对材料的曲解。答案:B3一对西方夫妇曾在CITY杂志上抱怨,去年圣诞节他们专程钻进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以为跑到中国西南这偏僻的一角来就可以躲过满世界的圣诞老人、圣诞树,结果,还是未能逃脱。在大峡谷的小旅馆里他们又撞上了圣诞老人。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B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2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理解。题干提供的信息反映的是在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商品、资本、劳动力、技术、国际贸易等的流动性大大加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A 项。答案:A4随着全球化,

4、人们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赖,但为了“经济效益”,残酷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变成失去了正义观的人,他们崇拜资本所带来的一切“文明” ,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资本本身。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B全球化加剧了人们的相互依赖程度C全球化加剧了经济竞争D全球化导致人们道德有所缺失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全球化的消极影响,人们失去正义观,拜金,道德缺失。故选 D 项。答案:D5对于中国入世,人们普遍认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其中的“利”是指 ( )能使我国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 能使我国大中型企业迅速摆脱困境 有利于我国增加优势产

5、品的出口 有利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参与公平竞争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做题时要从中国入世的积极影响方面考虑,正确,而中国入世使我国部分企业面临更强的竞争,受到的冲击会变大,错误。答案:B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技术进步和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国际市场经济有效地把亚马孙河流域的橡胶、印度的麻黄、西非的棕油、澳大利亚的羊毛和埃及的棉花等都利用于欧洲的工业。材料二 经营全球性公司的人在历史上第一次令人信服地试图依靠组织、技术和金钱把世界当作一个完整的单位来管理。材料三 德国经济学家卡尔海因茨巴奎曾指出:“当谈论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的时候,具体指的究竟是什么,最贴切的概念理解是以贸

6、易联系的程度为基准的。 ”(1)依据材料分析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有哪些。其根本动力是什么?(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为重建国际经济秩序、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成立了哪些国际性经济组织?解析:第(1)问结合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材料相关字句分析得出,如“对利润的追求” 。第(2)问回答时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发达国家仍占主导地位。第(3)问,结合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制度化、规范化而建立的组织。答案:(1)要素:工业革命(技术进步)、殖民掠夺、跨国(生产)公司、国际贸易。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2)实质: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扩张。

7、(3)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基础巩固120 世纪推动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的因素有( )新航路的开辟 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方式的出现 两极格局的结束A BC D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是在 15 世纪,故排除。都是 20 世纪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因素。答案:D2下表为世界“500 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单位:个),由此能够得到的最确切的信息是 ( )年份 1995 年 1999 年 2005 年 2009 年美国 152 184 175 140欧盟 158 157 157 152日本 148 101 81 68中国 2 6 15 34A.跨国公

8、司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B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C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无足轻重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解析:A 项表述正确,也与题干有一定的联系,但是题干中并不能体现出跨国公司是4如何推动全球化,成为其重要推动力的,故 A 项错误;题干中也不能得出全球化是发展趋势的结论,故 B 项错误;题干中体现中国的跨国公司数目逐年增加,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日益增强,故 C 项错误;题干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数目远远高于中国,反映出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主导作用,故 D 项正确。答案:D3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表明,近 50 年全球财富增加了 6 倍。19801990 年,发达国家的 GNP(国民生

9、产总值)占全世界 GNP 总量的 67%,上升了 73.2%;发展中国家的 GNP 只占19.3%,下降了 17.7%。这一材料最能说明( )A美国开始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B经济全球化增强了发达国家的综合实力C20 世纪 80 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的扩大解析:题干中“近 50 年全球财富增加了 6 倍发达国家的 GNP(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 GNP 总量的 67%,上升了 73.2%;发展中国家下降 17.7%”,反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的扩大,故选 D 项。答案:D能力提升4有学者认为,20 世纪 60 年代,跨国公司被当作威胁民族

10、独立与政治自由的祸害,而今,它们却被认为是给世界带来积极变化的行为主体。对其“积极变化”理解有误的是 ( )A推动了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合作B减少了国际政治分歧与经济差距C加速了资本流动与科技传播D促进了区域合作与经济全球化解析: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财富日益集中到发达国家,拉大了全球经济的贫富差距,加剧了国际政治分歧,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B52014 年中国消费者贡献了苹果公司 80%的销量增长。中国也是苹果系列产品重要的装配基地,但是中国只能分享 3.6%的价值,按零售价计算还不足 2%,在苹果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的位置。这种现象 ( )A加速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和

11、繁荣B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C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加大了世贸组织在各国的作用5解析:材料反映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苹果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的现象。材料没有体现国际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故 A 项错误;这种现象反映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其对发达国家更有利,说明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故 B 项正确,C 项错误;材料与世贸组织的作用无关,故 D 项错误。答案:B6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B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消除了许多障碍C大型跨国公司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

12、距不断拉近解析: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其高科技产品和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关税打开了发展中国家的大门,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导致双方的差距不断拉大,故 D 项不正确。答案:D7要使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就要做到(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各国放弃自身利益,超越民族界限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说法错误,顺应经济全球化并不是要求各国放弃自身利益。符合题意。答案:C8. 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

13、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这反映了( )A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B发展中国家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D发达国家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更加全面的全球化模式解析:“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A 项正确;B 项“顺应”说法没有准确地概括出题干材料的观点;C 项“责任”问题在题干中没有涉及;根据“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可排除 D 项。答案:A69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国家类别 1970 年 1992 年32 个发展中国家 10

14、8 美元 279 美元21 个发达国家 3 129 美元 22 185 美元上表数据能直接反映出在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 )A国家间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B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出现滞缓C发展中国家环境日益恶化D发达国家能源危机日趋严重解析:表格中数据反映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距越来越大。答案:A10有人评价全球化时指出:“以肯德基和麦当劳为例,它们不仅给国人添了一种新口味,还带来了新的变化,如快餐观念,食物包装中的环保意识,店内设厕所(有的还有儿童游乐区)、洗手池(有的还有儿童专用的)所体现的便民精神。 ”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 ( )A经济全球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B经济全球化给人

15、们带来了便利C经济全球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D经济全球化推动人们观念的变化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全球化给人们带来了“新变化” ,这种变化就是人们观念、意识的变化,它包括“快餐观念” “环保意识”和“便民精神” 。A、B、C 不是核心观点,故排除。答案:D11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始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822000 年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简表按当前价格计算的价值/亿美元 年平均增长率/%项目1982 年 1990 年 2000 年19901995 年19962000 年国际直接投资 590 2 090 12 710 21.1

16、 40.2跨国并购 1 510 11 440 24.0 51.5材料二 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第一,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布也不平衡。第7二,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现象: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同样正确的社会目标,无论是劳工标准,还是环境、人权或者减少贫穷的支持却落在后面。安南我们:联合国人民材料三 反全球化运动犹如一面镜子,将全球化的各种负面影响或弊端及时映照出来,促使全球化推动者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也不得不关注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并由此而对全球化的规则、进程、方向等方面

17、进行调整,从而促使全球化世界通过“真正的全球治理” ,朝人性的全球化、公正的全球化、平等的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方向迈进。刘金源反全球化运动及其对全球化的制衡作用(1)据材料一,概括 20 世纪晚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表现产生的主要影响。(2)据材料二,指出有利于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因素并结合 20 世纪 90 年代国际贸易体系发展的史实加以说明。(3)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进行多角度论述。(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 字左右。)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国际直接投资” “跨国并购

18、”的数据分析概括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等角度回答即可,注意回答要全面。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来概括作答;第二小问注意题干中“20 世纪 90 年代” “国际贸易体系” ,结合所学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运用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正反角度论证即可,注意材料三中出处提示的“反全球化运动”及其对全球化的制衡作用这一角度。答案:(1)表现:资本的国际流动加速。影响:发达国家凭借资金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可以借此引进外资,发展经济,同时增加了金融风险;世界经济发展加速。(2)因素:成功制定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说明: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3)示例:论述视角 1: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日益增多。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具体因素,如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两极格局瓦解后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实行。论述视角 2: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生诸多弊端,如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带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8论述视角 3:反全球化运动积极制衡经济全球化。促使全球化推动者关注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全球化推动者调整全球化的规则、进程和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