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1084169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每题 4 分,12 小题,总共 48 分.)1这种密折治国术为什么独独盛行于雍正时期?雍正和别的君主相比,有着非同寻常的资质:一是精力过人,普天之下无事不想过问和插手,在这种雄主的手下,官员可别指望有什么隐私,妻妾争风的家丑不过夜就被雍正知道了。二是多疑忌刻,雍正最忌官僚结党,而这类实质为“小报告”的密折正是防范臣下欺蒙的利器。材料中的密折制度表明A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重要表现B 清朝官员贪污腐化现象严重C 雍正皇帝精力旺盛,才智过人D 方便皇帝掌控官员的各种行为【答案】A点睛:材料较长的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本题材料可简化为:密折制使雍正帝对官员的一举一

2、动都有所掌控。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判处即可。2“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渝,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 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B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 提高行政效率D 加强对官员的监察【答案】B【解析】中央的圣旨直接传到到地方,没有经过中间繁杂环节,主要是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故 B 项正确;保密工作不是主要目的,故 A 项错误;提高行政效率是该制度的特点,故 C 项错误;官员的监察不是主要目的,故 D 项错误。23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

3、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A 缓和君臣矛盾B 相互制约,避免集权C 强化君主专制D 职责分明,提高效率【答案】C4明弘治四年,礼部尚书丘溶与吏部尚书王恕俱加官太子太保,官位都是从一品,当年,丘溶入阁。以前,六部以吏部尚书为长,弘治六年后,丘溶位在王恕之上。这说明当时A 入阁官员的地位较高B 六部是内阁下属机构C 六部与内阁机构合并D 内阁阁臣间纷争不休【答案】A【解析】丘溶位在王恕之上,是在说作为内阁官员的丘溶比吏部尚书王恕的地位要高,故选 A;六部与内阁都是中央机构,都直属于皇帝,所以地位相当,故 B 的说法错误;题干没有

4、体现二者合并和阁臣之间的纷争,故排除 CD。 5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如果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的独裁专制,那么只有明、清时期才符合这种说法。其主要依据是A 废除了宰相制度B 官员管理规范化C 内阁掌握决策权D 根除了割据势力【答案】A3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如果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由一个皇帝的独裁专制,只有明、清时期才符合这种说法。联系所学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6清朝入关以后,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设置律例馆,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主要有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会典等。清政府在制定法规章程方面的这些努力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完成了国家法律法规

5、构建C 使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D 通过立法强化对汉人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会典”中可以看出,清政府大规模立法,使国家的各项事务有章可循,从而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故 C 项正确;AD 项包含在 C 项之中;B 项说法错误,错在“完成”。7中华大帝国史一书的部分章节名如下:“第七章中国的法律规定不准出国打仗,没有皇帝准许国人不得离境,外国人也不得入境第八章皇帝的内阁,以及为获知全国每月发生的事件所下达的敕令”此记载所属内容指的是中国哪个朝代A 秦朝B 唐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D

6、【解析】材料“没有皇帝准许国人不得离境,外国人也不得入境”反映的是海禁政策,再结合材料关键词“皇帝的内阁”可判断 D 项正确;秦朝、唐朝、元朝既无海禁政策,也没有内阁制度,故排除 A、B、C。4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没有皇帝准许国人不得离境,外国人也不得入境”“皇帝的内阁”,联系所学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分析解答。8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A 御史大夫、刺史B 丞相、参知政事C 太尉、军机处D 郡县、行省【答案】C9明史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该制度A 有利于加强对地方

7、的监督B 直接导致地方割据C 提高了内阁行政效率D 保证了地方政治廉洁【答案】A【解析】材料“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反映了明代巡按对地方官员的监察职能,这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监督,故 A 正确;巡按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加强了中央集权,不会直接导致地方割据,故 B 错误;巡按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与内阁行政效率提高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 C 错误;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并不能完全保证地方政治廉洁,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巡按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巡按对地方官员的监察的作用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

8、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0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5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D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答案】A11康熙五十六年(1717 年),九卿奏报各处田苗,康熙帝将该无关机要的奏折交内阁大学士阅览,并说:“九卿奏折,朕已知。尔等票签具奏。”此举A 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B 反映出相权得到恢复C 说明内阁专职批答奏折 D 说明内阁具有决策权【答案】A【解析】“九卿奏报各处田苗”属于无关机要的奏折,康熙交给内阁大学士阅览主要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 A 项正确;此举并不是恢复

9、丞相的权力,故 B 项错误;内阁并不是专职批答奏折,还负责顾问等,故 C项错误;内阁是参与决策,并无决策权力,故 D 项错误。12军机处创立于雍正朝,本是专办西北军务的临时机构,后经发展和完善,渐成清廷的中枢决策机构。这主要是因为军机处A 适应君主专制加强需要B 能有效地处理军事问题C 可缓解中央与地方矛盾D 实现了皇帝旨意的贯彻【答案】A【解析】根据“本是专办西北军务的临时机构,后经发展和完善,渐成清廷的中枢决策机构”,材料反映军机处地位的变化,总之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是适应君主专制加强需要的,故 A 正确;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职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皇帝诏令,没有处理军事问题

10、的权力,B 错误;军机处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中央与地方属于中央集权问题,C 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军机处的职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旨意,并非贯彻皇帝旨意,D 错误。二、非选择题(每题 12 分,1 小题,总共 12 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材料一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 30 余处,总督 10 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

11、抚辖区却小于一省。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 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作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

12、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答案】(1)原因:明初三司事权不一、互不隶属;存在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保证地方行政长官既拥有相对集中的权力,又不违背中央集权原则。特点: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2)相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不同: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清末是着眼于新政改革的需要。原因: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贪污腐化严重;官僚制度落后过时;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三司互不隶属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司的事权特点、行政效率低下、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分析原因。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辖区不定等方面分析其特点。7【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设问关键信息“原因及其特点、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明代地方行政制度、清朝政治制度与清末新政的相关史实与特点入手,即可逐一规范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