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1084224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选择题(每题 4 分,12 小题,总共 48 分。 )11839 年 9 月,在广州禁烟已有 9 个月的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此蕞尔小邦,若大军远征,势必路途遥远、补给困难,绝对不会出此下策。据此可知,当时的林则徐A 一味排外不了解敌情B 思维固化且盲目自信C 顽固守旧排斥新知识D 愚昧无知且刚愎自用【答案】B2 “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 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史学家陈旭麓这段话强调对历史事件应A 一分为二进行评价B 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C 全方位多角度看待D 认识到人民群众的

2、主体作用【答案】B【解析】根据“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 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具有客观进步性,学习西方的技术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即对历史应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故 B 正确;材料强调社会环境的重要性,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 与材料信息无关,应排除。31900 年 4 月,启超评价义和团为“筹民招乱” “暴徒窃发” 。7.8 月间,则认为义和团“一呼而集者数十万人,赴死军的,曾不樊顾” “以抗御普世界中显林之重强国” 。梁启超对义和团评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义和团运动斗争方式趋于落后B 义和团运

3、动有利于民主意识觉醒C 列强侵略使民族危机不断加深D 维新派与义和团的目标日益相同2【答案】C4著名史学家钱穆指出:“一个国家,绝非可以一切舍弃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而空言改革所能济事。则当时除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亦更无比此更好的意见。 ”这种观点实质上A 肯定了洋务派的客观进步性B 指出了洋务运动的根本缺陷C 赞美了洋务运动的政治改革D 明确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改革要想成功就不能脱离这个国家原来的历史文化、政教渊源,所以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客观进步性,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的根本缺陷,故 B 项错误。

4、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进行政治改革,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故 D 项错误。点睛:排除错误选项时常用的方法有:第一,史实错误,如本题的 C 项。第二,选项是否与材料有关,如本题的 BD 两项。5严复是请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也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在戊戌变法时期,严复提出A “世道必进,后胜于令”B “伸民权” “设议院”C “令百官易服而朝,小民一听其便”D “哲杀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严复主张用进化的观点解释社会发展及变革,A 项中“世道必进,后胜于令”正体现了这种进

5、化的思想,故 A 项正确。B 项是梁启超的主张。C 项与严复无关。D 项主张过于激进,与维新派主张不符合,故排除。6晚清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办公大楼“WhiteHouse” 、国务书记“TheSecretaryofState”分别被官方汉3译为“白宫” 、 “国务卿” ,并一直沿用下来。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 晚清时期中国不断融入世界B 各国交流中的文化冲突C 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D 君臣观念下的文化融合【答案】B点睛:“晚清时期” “白宫” “国务卿”是解题的关键信息。7王国维在谈到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之学新。 ”从“乾嘉之学”到“道咸之学”的变化体现了A 统治危机

6、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 明末清初反封建思想产生C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逐渐丧失 D 康梁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道咸之学新”指 19 世纪中期道光、咸丰年间形成的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启迪人们面对现实,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故 A 项正确;B 项属于“乾嘉之学” ,排除;C 项说法错误,错在“丧失” ;D 项是 19 世纪末出现的,排除。点睛:明确“乾嘉之学” “道威之学”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8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 ;1872 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提出“使我内

7、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晚清时期A 人们已认识到发展近代海军的重要性B 海运逐渐取代河运成为重要运输通道C 中国传统交通运输业开始向近代转变D 国人海洋领土观念和海权意识的增强【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海运问题,不是发展近代海军的问题,故 A 错误;“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并不能反映海运逐渐取代河运成为重要运输通道,故 B 错误;魏源时期中国传统交通运输业并未4开始向近代转变,洋务运动时期才开始转变,故 C 错误;“利国、利民、利官、利商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反映了领海观念和海权意识,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

8、关键信息“利国、利民、利官、利商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魏源思想和洋务运动思想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9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这一论述主要是针对A 太平天国运动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实业救国思想【答案】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联系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分析解答。1019 世纪末的湖南维新派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

9、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崇孔教。在其时务学堂学约中专列“传教”一项,说“今设学之意,以宗法孔子为主义” 。这反映了A 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 B 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性C 维新志士以大众传媒开启民智 D 中体西用是维新派的宗旨【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维新思想家在宣传近代西方民主的同时,由主张推崇孔教,说明其没有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使得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充满了复杂性,B 符合题意;A 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C 不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D 不正确。511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

10、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这体现了维新派A 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B 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C 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D 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 ,结合所学维新思想的特点分析解答。12近代中国先后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关于下列四幅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A 都是社会各阶级面对中国变化作出的积极反应B 都体现了求民主、反专制的进步潮流C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进步影响D 都

11、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答案】B【解析】材料中图片自左向右依次是禁烟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代表了社会各个阶层对列强侵略作出反应,故 A 项正确;禁烟运动和戊戌变法不是反专制,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四幅图6都从不同层面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故 C 项正确;四幅图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活动,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每题 12 分,1 小题,总共 12 分。 )1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思想,在近代也面临着种种挑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初儒学的法家化,其最具特色的表现乃在于君臣观念的根本改变。汉儒抛弃了孟子的“君

12、轻”论、荀子的“从道不从君”论,而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却绝不是因为欣赏他的“贬天子”之说,而是因为他巧妙地用儒家的外衣包住了法家的“尊君卑臣”的政治内核。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材料二 恭亲王奕开设天文馆的建议,遭到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守旧官员抨击:“天文算学,为益甚微,西洋教习正途(指透过科举入仕的官员) ,所损甚大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 ”摘编自筹办夷务始末同

13、治朝材料三 五四运动时期改革者们对于中国旧传统进行批判时,很少人对之作过公平或怀有同情心的考察。他们认为几千年的社会停滞不前,给进步和改革之途留下无数障碍,为了清除这些障碍,对于整个传统过火的攻击和对其价值的低估是难免的。这使得儒家学说和民族遗产的许多精华遭到忽视和避而不提。另一方面,五四运动时期新知识分子对于从外国输入的新思想过于轻信。结果,他们对于西方思想仍是常常含混不清地要么大力提倡,要么全盘否定。据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初儒学“法家化”的表现及其体现的时代特征。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对儒学地位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

14、知识,运用近代化史观评价倭仁的观点。(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并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对整个传统过火的攻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 (1)表现:接受法家“尊君卑臣”的观念(或创建“外儒内法”的新儒学) 。时代特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与巩固。影响:儒家思想与中央集权政治密切结合,取得独尊地位;并逐渐成为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倭仁维护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学” ,反对学习外来技术;其观点不利于洋务运动的发展,阻碍了7中国近代化。(3)局限性: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积极影响: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详解】第(1)问,根据“汉初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为他巧妙地用儒家的外衣包住了法家的尊君卑臣的政治内核”得出,汉初要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是时代的需要。结合所学得出其影响是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