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1116059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比如彼特拉克曾这样说:“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 ”这则材料说明彼特拉克等人文主义者A. 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B. 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的宣教C. 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世幸福D. 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答案】A【解析】【详解】西塞罗和柏拉图

2、分别是古罗马和古希腊的著名学者,西塞罗主义者和柏拉图主义者代指热衷于古典文化的人,从材料信息可知,彼特拉克认为,当自己思考宗教时,自己仍然是基督徒,仍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而不能与教会决裂,A 正确;“听命于天主教教士宣教”明显与材料主旨信息不符合,B 错误;“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世幸福”不是材料体现的主要信息,C 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D 错误。2.王国维曾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 ”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出A. 唐代传奇对后世文学

3、的影响B. 话本是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C. 元朝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D. 京剧艺术进入第一个繁盛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实质问题的分析能力。材料“而使2元剧之作”反映了杂剧发展的时代背景。元朝时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用散曲来抒发情怀,导致杂剧的发展。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进行判断,A、B、D 三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元曲3. 从汉至唐, 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 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 ,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民本思想深入人心B.

4、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C.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D. 孟子在儒家中地位上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南宋时, 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 ,地位仅次于孔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故提高孟子地位,故 B 正确。民本思想深入人心,不符合宋代史实,故 A 排除。陆王心学,本质上仍然属于理学,故 C 排除。孟子在儒家中地位上升的原因是统治者的需要,故 D 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影响4.“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

5、求。 ”(传习录 )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A. 知德合一B. 格物致知C. 致良知D. 穷理格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结合所学即可知晓引文属于王阳明主张,材料中“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分析,认为心是本源,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求要外表,最符合致良知的观点。3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5.孙子算经记载:“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六不积五不只。 ”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马克思说“这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6、起源于军事活动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十进位计数法,最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源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故、错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记数法的国家,马克思称赞十进位计数法这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正确,选择 D 符合题意。6.商代时,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公提出“以德配天” ,到春秋时期,周内史叔兴提出:“吉凶由人” 。郑国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这表明春秋时期A. 民本思想强调民的作用B. 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变化C. 儒家天命观影响很广泛D. 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答案】B【解析】商朝注重神,周朝注

7、重德,春秋时期注重人,说明古代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重大转移,故B 项正确;民本思想不是材料体现的主旨,故 A 项错误;儒家思想是春秋时期产生,不能涵盖材料的主旨思想,故 C 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天人关系,不是贵贱等级的人伦关系,故 D 项错误。7. 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 ,两位学者所4说的“人”分别是指( )A. 普的“人”是指人类,亚的“人”是指雅典公民B. 普的“人”是指个人,亚的“人”是指雅典公民C. 普的“人”是指个人,亚的“人”是指雅典人D. 普的“人”是指人类,亚的“人”是指雅典人【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指的是个人

8、, “人是城邦的动物”的人指得是雅典城邦的公民。8.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这反映了孔子A. 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B. 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C. 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D. 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答案】A【解析】孔子作春秋是针对当时世衰道微的社会现实,这反映了孔子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故A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故 B 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反映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故 C 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孔子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 ,学生可以

9、结合所学知识从孔子关注社会现实的角度出发,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9.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我们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第一、二、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A. 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B. 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C. 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5D. 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共的三代领导人分别对应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中共七大确立了毛

10、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写进党章;中共十六大确立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思想。考点:本题考查中共重大理论成果。点评:梳理中共历次重要会议的知识点。1、 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2、 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民主革命纲领。3、 中共三大:1923,广州。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4、 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和开展土地革命。5、 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第一代领导集体) 。6、 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

11、次国共合作)方针。7、 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8、 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毛的论联合政府报告 。9、 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一个“炮弹”: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两个“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一个转变:工作重心:乡村城市。总任务:农业国工业国、新革命社革命基本政策:政治、经济、外交方面。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10、 新政协会议:1949。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 、国旗、国歌、首都、领导)11、 一届人大:1954。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12

12、、 中共八大:1956。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13、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14、 中共十二大:1982:邓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15、 中共十三大:198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16、 中共十四大:1992:江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17、 中共十五大:1997: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注意:1、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形成: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2、党的三次工作重心转移:文

13、家市决策、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3、三次纠正党内的重大错误: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4、两次制定国共合作方针:中共三大、瓦窑堡会议。5、三位领导人的理论成果被确立为指导思想:七大(毛泽东思想)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十六大(三个代表)10.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必须体现工人阶级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突出体现为A. 代表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B.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 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答案】D【解析】【详解】 “体现工人阶级与现代化大生产相

14、联系”这里说明的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和“三个代表”中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符合,D 正确;代表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不是三个代表思想内容,A 错误;材料中不是说明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利益问题,B和 C 项排除。11.有学者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 ”下列成就不能支撑此结论的是A. 指南针用于航海B. 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C. 发明活字印刷术D. 发明雕版印刷术7【答案】D【解析】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与题干时间“宋代”不符合,因此不能支撑此结论,故排除ABC,选择 D 项。

15、12.关于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 否定宗教信仰B. 主张废除教阶制度、简化宗教仪式C. 挑战教会权威D. 宣扬圣经至高无上【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把教会比喻成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而宗教改革后,又“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这说明教徒不再通过教会与上帝取得联系,而是自己直接与上帝接触,实际上是在挑战甚至否认教会权威,答案为 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给出的比喻,理解教会、教徒、上帝三者在宗教

16、改革后的关系。13.1912 年 4 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告诫同盟会会员说:“天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时代,但只是民族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是成功。 ”孙中山之所以如此告诫,反映了他A. 对天平天国运动的惋惜B. 辞去临时大总统的无奈C. 对民主革命思想的反思D. 对实现民主政治的担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分析“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体现了他对辛亥革命后真正实现民主政治的担忧,故 D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8是借评价太平天国分析辛亥革命,并不是对太平天国的惋惜,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对辞去临时大总统的无奈,故 C

17、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对民主革命思想的反思,故 C项错误。14.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提出的进步思想的实质是( )A. 彻底否定儒学B. 对孔孟个人和理学的否定C. 摆脱理学僵化模式的束缚D. 建立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三大思想家并非是彻底的反对儒学,实际上是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反对的是宋明理学中的消极方面;否定理学,但是不反对孔孟儒学;他们还是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根本上来讲,是维护封建制度的。因此 ABD 均错。实质是反对宋明理学,摆脱僵化的思想体系。故选 C考点: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潮点评: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提出了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18、,主张发展工商业等主张,被称为进步思潮。但是这股进步思潮从根本上来说是维护封建制度的,也不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对于这一点学生应该把握。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15.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重点。无论国学还是乡学都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所谓六艺,即礼(政治伦理)乐(艺术教育)射与御(军事体育)书与数(基础文化知识) 。从以上教育内容可知西周的教育A. 重视儒家的人伦思想B. 以提高平民素质为目的C. 以贵族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D. 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周时期儒家思想还未产生,

19、排除 A 项;“以提高平民素质为目的”不符合史实,排除 B 项;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结9合六艺的内容可知是对统治阶级的教育,故 C 正确;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干无关,排除 D 项。16.国画,又称“中国画” ,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以下有关国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 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B.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C. 风俗画以社会风俗为题材,属山水画的一种,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D.

20、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如郑板桥的墨兰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史实,联系所学,风俗画是宋代兴起的一种表达市民生活和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画,它和山水画是不同的两大类别,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不是山水画,C 项错误,答案为 C。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点评:此题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史实。17. 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 ”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A. 民主主义国家 B. 新民主主义国家C. 资本主义国家

21、 D. 社会主义国家【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相关内容的了解以及解读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毛泽东所叙述的这种国家形式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是一种过渡的国家形式,选项中符合材料要求的只有 B 项,即新民主主义国家。而其余三项中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并不一定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且不是过渡的社会形式。10【考点定位】毛泽东思想。18. 西方学者麦马虹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 )A. 智慧和德行 B. 民主与科学 C. 金钱与权力 D.

22、 法律与宗教信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开始了一场智者运动。智者运动推崇智慧。之后,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 ,强调道德。故选 A 项。BCD 都是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考点:古希腊思想点评: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人文主义是考查的重点,其发展历程学生应该明白。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材料反映了A. 孔子“仁”的学说B. 老子“无为”思想C. 韩非子“法治”思想D. 墨子“兼爱”主张【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的大意是指把聪明隔开,将智慧放弃,实行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而然地生活,自然

23、就有了百倍的利益;不要什么仁慈,不要什么义节,无所谓道德标准了,人们就会自动孝慈;丢掉那时新技巧,不想那眼前的利益,人们没有私欲,哪里还有盗贼产生?“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的意思是使人们心灵有所归属,保持朴质、减少私欲、抛弃学问、无有忧愁。可以看出是老子的无为思想,B 正确;“仁”的学说材料没有体现,A错误;法治思想不符合题意,C 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墨家“兼爱”思想主张,D 错误。【点睛】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先秦各学派中,道家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

24、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墨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11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20.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从理论上解决的根本问题是A. 市场和计划的关系问题B. 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C.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D.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中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主要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 正确;市场和计划的关系问题不是南巡讲话要解决的本质问题,A 错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和发展模式不是南巡讲

25、话内容,C 和 D 项错误。【点睛】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从理论上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选项中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以及发展模式都不是南巡讲话的主要内容。21.在苏格拉底看来,雅典的民主政治体制本来就十分荒唐,因为雅典公民本身知识的素养根本不具备对民主投票质量的保障,它的全体民主只是形式意义上的民主,其乱哄哄的投票场面难以反映出真正的民意,产生正确的决策,为此苏格拉底主张A. 公民治国B. 精英治国C. 抓阄选举D. 部落政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苏格拉底反对全体民主而主张精英治国,故 B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精英治国

26、而非公民治国,排除 A 项;材料未涉及抓阄选举,C 项错误;苏格拉底主张民主政治而非部落政治,排除 D 项。22.1901 年,清廷谕令各省科举考试在能够解说四书五经的同时,也要有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 ,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当时12A. 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C. 科举制度宣告终结D. 中国教育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题干中既有“留

27、学生” ,又有“进士、举人出身”等信息,可知此时中国教育新旧并存,D项正确。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排除 A。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实施的,B 项错误。中国正式废除科举考试是在 1905 年,C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教育事业20 世纪初的近代教育中国教育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2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A. 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B.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C. 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D. 发动三次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答案】B【解析】【详解】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抛

28、弃“城市中心道路” ,开始对中国民主革命道路进行探索,主要是 1927 年 10 月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并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B 正确;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是中共成立之后的 1921-1922 年,A 错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大革命之前,C 错误;发动三次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不属于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内容,D 错误。24.美国纽约大学瑞贝卡卡尔教授认为中国近代史上某一事件是近现代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不是因为它是激进的,或者失败的主要是因为它全盘批判中国制度,批评中国历来的所有的制度。它从经济、社会、政治、家庭等方面作了整体的批判。全盘批判的过程是从这里开始的。这个事件是A.

29、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13C. 新文化运动D. 国民大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戊戌变法涉及涉及到政治(如主张君主立宪制)、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和家庭(如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等) ,材料“全盘批判的过程是从这里开始”可知是戊戌变法,A 正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虽也对中国传统制度进行批判,但都是对戊戌变法所开启的批判过程的延续,和错误;国民大革命主要是反对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不符合材料主旨,D 错误。2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A. 完成社

30、会主义公有制改造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D【解析】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是针对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问题,此后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正确;A 是 1956 年三大改造;B 是 1978 年;C 是 1984 年。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25 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

31、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14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理学的思想特征。

32、(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的特征和文化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答案】 (1)背景: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体系。(2)市民社会特征:市民阶层产生,有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市民文化兴起。趋势: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原因:两宋时期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繁荣,促进了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解析】【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 “宋儒诸子融汇各家,

33、援佛入儒”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理学思想特点从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并形成完整理学体系回答。(2)第一小问市民社会特征依据材料二“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 “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可以得出答案;依据“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归纳出市民文化形成。第二小问趋势依据材料三“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可知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第三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两宋时商品经济发展以及市民阶层需求等角度回答。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34、 1956 年论十大关系材料二 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15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 江泽民指出:“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 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活跃的因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请回答:(1)20 世纪

35、5070 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2)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对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调整?(3)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新特点?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新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是什么?【答案】 (1)战略重点:发展“两弹一星” ,加快国防科技的发展速度。原因:当时,中美处于敌对状态,中苏关系也在 60 年代初破裂,美苏敌视中国,严重威胁我国的国家安全;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加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2)方向调整: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推动

36、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原因: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首要任务;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美、中、苏关系缓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3)新特点: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战略决策:“科教兴国” 。成绩:“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解析】【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可知战略重点是发展“两弹一星”以加快国防科技的发展速度。第二小问原因依据 20 世纪60 年代世界格局以及中苏关系变化和发展“两弹一星”目的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可知科技发展16方向调整为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二小问依据改革开放时期国内以及国际形势变化回答。(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可知 20 世纪 90 年代以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第二小问战略决策依据所学从“科教兴国”回答。第三小问成绩依据“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