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7-2018 学年山西省祁县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2、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B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N 和 As 属于第A 族元素,N 原子得电子能力比 As 原子强DSi、S、Cl 的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且酸性依次增强2某同学在研究前 18 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下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弧线上的“”代
3、表一种元素,其中 O 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B离 O 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CB 元素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A、B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3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 W、Y、Z 为同周期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X W Y Z Q原子半径(1012 m)37 64 66 70 154主要化合价 1 1 2 5、3 1A由 Q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BW 的最高正价为7C由 X、Y、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DZ 与 X 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4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AH 2和
4、D2 BH 和 T C白磷和红磷 D 24Mg 和 24Na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8O2和 18O3互为同素异形体,相同状况下其密度之比为 2:3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过渡元素都是副族元素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6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H 3BO3的酸性比 H2CO3的强BHCl,HBr,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CMg(OH) 2的碱性比 Be(OH)2的强D若 M+和 R2 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7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戊、己分
5、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金属元素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C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D庚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8固体 A 的化学式为 NH5 , 它的所有原子的电子层结构都跟该原子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一样,NH 5能跟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H 5+H2O=NH3H2O+H2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H 5跟水的反应中,H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NH 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CNH 5跟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1molNH 5中有 5NA个 NH 键(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6、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9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氯化氢溶于水 B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 C氯化钠溶于水 D碘升华10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H2COONH4(s)2NH3(g)+CO2(g),不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v 正 (NH3)=2v 逆 (CO2) B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1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在恒容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N 2O4(g)2NO 2(g),若 N2O4的浓度由 0.1molL1 降到 0.07molL1 需要 15s,那么 N2O4的浓度由 0.07molL1 降到 0
7、.05molL1 所需的反应时间A等于 5s B等于 10s C小于 10s D大于 10s12过量的锌粉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C加入少量 CuSO4溶液 D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13在 2 L 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 N23H 2 NH3的反应。现通入 4 mol H2和 4 mol N2,10 s内用 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12 molL1 s1 ,则 10 s 后容器中 N2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 B2.8 mol C3.6 mol D3.2 mol14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
8、法,其原理可表示为NaHCO3H 2 HCOONaH 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储氢、释氢过程均有能量变化B储氢过程中,NaHCO 3被还原CNaHCO 3、HCOONa 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D释氢过程中,每消耗 0.1 mol H2O 放出 2.24 L 的 H215某实验兴趣小组按如图装置实验后,所记录内容合理的是实验记录 Zn 片为负极,质量减少,Cu 为正极,质量不变;外电路电流方向是:由 CuZn;SO 向 Zn 极移动,Cu 2 向 Cu 极移动;Zn 电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反应式:Cu 2 2e Cu;电子流动方向:锌极导线铜极电解质溶液锌极A B C D16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9、产生淡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 1 mol HH 键消耗的能量为 Q1 kJ,破坏 1 mol O=O 键消耗的能量为 Q2 kJ,形成 1 mol HO 键释放的能量为 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2Q 1Q 24Q3 C2Q 1Q 22Q317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其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的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 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 mol Cu 与 1 mol Ag2O 的总能量低于 1 mol Cu2O 与 2 mol Ag 具有的总能量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u
10、2OH 2e =Cu2OH 2OC测量原理示意图中,电流方向从 Cu 流向 Ag2OD电池工作时,OH 向正极移动18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 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 2在电极 b 上发生还原反应B溶液中 OH 向电极 a 移动C反应消耗的 NH3与 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3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NH36e 6OH =N26H 2O二、综合题19在遭遇冰雪灾害时,常使用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XY2,X、Y 均为周期表前20 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 1 mol XY2含有 54 mol 电子。(1)该融雪剂的化学
11、式是_,该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_,电子式是_。(2)元素 D、E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D 与 Y 相邻,则 D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D 与 E 能形成一种结构类似于 CO2的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均达到了 8e 稳定结构,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化学键类型为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3)W 是与 D 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Z 是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 的单质在 W 的常见单质中反应时有两种产物:不加热时生成_,其化学键类型为_;加热时生成_,其化学键类型为_,电子式为_。20有 A、B、C、D、E、F、G、L 八种元素,试按下述所给的条件推断:A、B、C 是同一周
12、期的金属元素,已知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A 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 ABC;D、E 是非金 属元素,它们跟氢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 HD 和 HE,在室温时,D 的单质是液体,E 的单质是固体;F 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性质很稳定,是除氢外最轻的气体;G 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1)A 的名称是_,B 位于周期表中第_周期第_族。(2)E 单质的颜色是_。(3)A 元素与 D 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4)G 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F 的元素符号是_。(6)在上述七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_,酸性最强的化学式是_,气态氢化物
13、最稳定的化学式是_。(7)将 C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投入到 A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8)L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 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影响锌和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下表是其实验设计的有关数据:实验序号锌的质量/g锌的状态c(H2SO4)/molL1V(H2SO4)/mL反应前溶液的温度/添加剂1 0.65 粒状 0.5 50 20 无2 0.65 粉末 0.5 50 20 无3 0.65 粒状 0.5 50 202 滴 CuSO4溶液4 0.
14、65 粉末 0.8 50 20 无5 0.65 粉末 0.8 50 352 滴 CuSO4溶液(1)在此 5 组实验中,判断锌和稀硫酸反应速率大小,最简单的方法可通过定量测定_进行判断,其速率最快的实验是_(填实验序号)。(2)对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 1 和 2 表明,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实验 1 和 3 表明,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3)进行实验 2 时,小组同学根据实验过程绘制的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 V 与时间 t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在 OA、AB、BC 三段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原因是_。24 min 内以硫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为_。4(4)利用如图 2 装置验
15、证非金属性:CSi,B 中加 Na2CO3,C 中加 Na2SiO3溶液,A 中应该加入_,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D 装置的作用是_。22利用化学反应将储存在物质内部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科学家设计出了原电池,从而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1)甲同学认为,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你是否同意?_(填“是”或“否”)。(2)乙同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 Cu=Cu 2 2Ag 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负极材料是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电极流向_电极。(写出电极材料的名称)当反应进行到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材料,测得某一电极增重了 5.4 g,则该原电池反应共转移
16、的电子数目是_。.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2 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 572 kJ 的热量。生成物的能量总和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的能量总和。若 2 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_(填“”“H2ONH3,故 B 正确;氢氧化铝具有两性,但与氢氧化镁、碳酸不反应,故 C 错误;氟元素没有含氧酸,故 D 错误。8D【解析】A、NH 5+H2O=NH3H2O+H2该反应中化合价只有氢元素发生变化,所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氢气,选项 A 正确;B、NH 5中氢离子和铵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铵根离子中氮原子和氢原
17、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选项 B 正确;C、NH 5+H2O=NH3H2O+H2该方程式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 C 正确;D、NH 5是离子化合物氢化铵,所以 1molNH5中有4NA个 N-H 键,选项 D 不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键判断、反应类型的判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等知识点,难度较大,能根据题意判断化合物 NH5的类型是解本题的关键。NH 5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结构,即氮原子最外层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所有氢原子达到 2 电子稳定结构,所以,NH 5是离子化合物氢化铵,铵根中的氮原子与四个
18、氢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符合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结构,剩余的一个氢原子只能是 H-,这样才符合 2 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数铵根离子和氢阴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能稳定存在于固体中类似氯化铵。9D【解析】A、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电离成氯离子和氢离子,破坏了共价键,选项 A 不符合;B、氯酸钾分解生成了氧气和氯化钾,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选项 B 不符合;C、氯化钠熔化破坏了离子键,选项 C 不符合;D、碘升华是碘分子间的距离增大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是物理过程,不需破坏化学键,选项 D 符合;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变化中化学键的变化,主要理解物质的溶解、反应、气化等变化过程中化学键的变
19、化实质。A、依据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电离成氯离子和氢离子分析;B、依据氯酸钾分解生成了氧气和氯化钾分析判断;C、从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分析;D、根据升华是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分析。10B【解析】A、v 正 (NH3)=2v 逆 (CO2)体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关系,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选项 A 不选;B、反应体系中氨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定值,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始终不变,不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选项 B 选;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 , V 不变,但是 m 变化,当密度不变,达到了平衡,此条件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选
20、项 C 不选;D、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压强逐渐增大,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达平衡状态,选项 D 不选。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11D【解析】N2O4的浓度由 0.1molL-1降到 0.07molL-1需要 15s,即 N2O4的浓度变化为 0.1-0.07=0.03molL-1,N
21、2O4的浓度由 0.07molL-1降到 0.05molL-1,即 N2O4的浓度变化为 0.07-0.05=0.02molL-1,若反应速率不变,则所需时间为 15=10s,但随着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0.020.03逐渐减小,故所需时间大于 10s,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难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反应所需时间增多,依此解答。12B【解析】A、升高反应体系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选项 A 错误;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醋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氢离子的浓度减小,减缓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电离出氢离子,故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选项 B
22、 正确;C、加入少量 CuSO4溶液,锌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因为是过量的锌粉,所以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选项 C 错误;D、加浓盐酸,氢离子的浓度增大,加快反应速率,但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多,会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 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明确温度、浓度、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选项 C 为学生解答中的难点。根据反应的实质为 Zn+2H+Zn 2+H2,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则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能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即可,以此来解答。13D【解析】v(H2)=0.12mol/(Ls),速率之比等于
23、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v(N2)= v(H2)= 0.12mol/(Ls)13 13=0.04mol/(Ls)。所以参加反应 N2的物质的量为 0.04mol/(Ls)10s2L=0.8mol。所以 10s 后容器中 N2的物质的量为 4mol-0.8mol=3.2mol。答案选 D。点睛: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难度较小,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理解。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 v(N2),再根据 N2的反应速率计算出参加反应 N2的物质的量,N 2起始物质的量减去 N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即为 10s 后容器中 N2的物质的量。14D【解析】A、储氢、释氢过程都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一定伴
24、随能量变化,选项 A 正确;B、储氢过程中 C 元素的化合价由+4 降低为+2,NaHCO 3被还原,选项 B 正确;C、NaHCO 3、HCOONa 均是离子晶体,分别由 Na+与 HCO3、HCOO -构成,HCO 3、HCOO -中含有共价键,选项 C 正确;D. 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 mol H2O 标准状况下放出 2.24 L 的 H2,题中没说明标准状况则不一定,选项 D 不正确。答案选D。15C【解析】Zn 比 Cu 活泼,Zn 为负极,发生 Zn+2e-= Zn2+,锌极质量减小;Cu 为正极,发生 Cu2+2e-=Cu,铜极质量增大,故错误;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电流由
25、Cu 电极流向 Zn 电极,故正确;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正确;Zn 电极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 Cu2+2e-Cu,故正确;电子不在电解质溶液中流动,电子通过离子得失而转移,故错误。答选 C。16A【解析】破坏 1molH-H 消耗的能量为 Q1kJ,则 H-H 键能为 Q1kJ/mol,破坏 1molOO 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则 OO 键键能为 Q2kJ/mol,形成 1molH-O 键释放的能量为 Q3kJ,则 H-O 键能为 Q3kJ/mol,对于 2H2(g)+O2(g)=2H2O,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
26、能,故:反应热H=2Q1kJ/mol+Q2kJ/mol-4Q3kJ/mol=(2Q1+Q2-4Q3)kJ/mol,由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热H0,即(2Q 1+Q2-4Q3)0,所以 2Q1+Q24Q 3,答案选 A。17B【解析】分析:由电池反应 2Cu+Ag2O=Cu2O+2Ag 知,较活泼的金属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铜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银作正极,原电池放电时,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自发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大小详解:A因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自发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2molCu 与 1molAg2
27、O 的总能量大于 1molCu2O 与 2molAg 具有的总能量,故 A 错误;B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 2Cu+2OH -2e =Cu2O+H2O,故 B 正确;C测量原理示意图中,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即 Ag2OCu,故 C 错误;D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以水泥的硬化为载体考查了原电池原理,解题关键:根据电池反应式进行正负极及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的判断,易错点,D 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18C【解析】试题分析:A氧气在 b 极发生还原反应,则 b 极为正极,a 极为负极,故 A 正确;B因为 a极为负极,则溶液
28、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 B 正确;C反应中 N 元素化合价升高 3 价,O 元素化合价降低 4 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消耗 NH3与 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3,故 C 错误;D负极是氨气发生氧化反应变成氮气,且 OH-向 a 极移动参与反应,故电极反应式为 2NH3-6e-+6OH-=N2+6H2O,故 D 正确;故选 C。考点: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的相关知识。19 CaCl 2 离子键 共价键 Na 2O 离子键 Na 2O2 离子键和共价键 【解析】(1)融雪剂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XY2,X、Y 均为周期表前 20 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含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且 1m
29、olXY2含有 54mol 电子,则阴、阳离子核外电子数为 =18,则为 Ca2+、Cl -,故 XY2是 CaCl2,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电子式为543;(2)元素 D、E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D 与氯元素相邻,则 D 为硫元素,S 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 E 有 2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4,则 E 为碳元素,D 与 E 和氧原子各一个能形成结构类似于 CO2的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均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由二氧化碳结构类似可知,结构式为 S=C=O,则分子式为 COS;电子式为,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3)W 是与 S 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应为 O
30、元素,Z 是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应为 Na,其单质与 W 的常见单质反应时可以得到两种产物,为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不加热生成 Na2O,Na 2O 为离子化合物,其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加热生成 Na2O2,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电子式为 。20钠 三 A 紫黑色 Na 2F22H 2O=4HFO 2 He NaOH HBrO4 HF Al(OH)3OH =AlO 2H 2O 2NH3H2O3H 2O2=N28H 2O 【解析】由信息中 A、B、C 的核外电子层数知均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结合原子半径可知 A、B、C 分别为 Na、Mg、Al;由信息中氢化物的化学式知 D、
31、E 为A 族元素,在室温时,D 的单质是液体,E 的单质是固体, 则 D 为溴元素、E 为碘元素;F 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性质很稳定,是除氢外最轻的气体,则 F 为 He;G 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 G 为 F。(1)A 的名称是钠,B 为镁,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A 族;(2)E 为碘,单质的颜色是紫黑色;(3)A 元素与 D 元素形成化合物溴化钠的电子式是 Na ;(4)G 的单质 F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22H 2O=4HFO 2;(5)F 的元素符号是 He;(6)在上述七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 NaOH,酸性最强的化学式是 HBrO4,气
32、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 HF;(7)将 C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铝投入到 A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 =AlO 2H 2O;(8)L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则甲为氨气。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 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3H 2O2=N28H 2O。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解答时一般要联系元素周期表,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利用元素“位构性”的关系进行综合推断。这就要求考生要熟悉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1锌完全消失所需的时间 5
33、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 (是否形成)原电池 AB 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0.06 molL 1 min1 稀硫酸 CO2Na 2SiO3H 2O=H2SiO3Na 2CO3 防止倒吸 【解析】(1)第 5 组实验时温度最高,浓度最大,也滴加了硫酸铜溶液,利用了 Zn-Cu 原电池,因此反应速率最快;(2)实验 2 和 4 除浓度不同外,其余均相同,应该是考查硫酸的浓度对速率的影响,实验 3 比 1 多了形成 Zn-Cu 原电池,因此考查影响速率的因素是否形成原电池;(3)从图中看出2-4 分钟内产生氢气最多,故这段时间内反应速率最大,因为为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答案为
34、:AB;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2-4 分钟内,产生氢气 179.2-44.8=134.4mL,物质的量为 =610-3mol,根据134.410322.4/反应方程式:Zn+H 2SO4=ZnSO4+H2可知,参加反应硫酸的物质的量为:610 -3mol,v(H 2SO4)= =0.06molL-1min-1;(4)利用如图 2 装置验证非金属性:CSi,B 中加 Na2CO3,C 中61030.052加 Na2SiO3溶液,A 中应该加入稀硫酸,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Na 2SiO3H 2O=H2SiO3Na 2CO3,D 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倒吸。22否 铜 Cu2e =
35、Cu2 铜 银 0.05N A(或 3.011022) 小于 143 kJ CH48e 10OH =CO32-+7H2O 【解析】、(1)原电池的反应必须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从理论上来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为原电池,非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为原电池;(2)由反应 2Ag+CuCu2+2Ag 可知,在反应中,Cu 被氧化,失电子,应为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Cu-2e-=Cu2+;电子从负极 Cu 沿导线流向正极 Ag;当银电极质量增加 5.4g,则 n(Ag)= =0.05mol,根据5.4108/电极反应 Ag+e-=Ag,可知导线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05mol;、(1)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则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故答案为:小于;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是吸热的过程,2mol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 572kJ 热量,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 572kJ,故答案为:;每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kJ=143 kJ;(2)a 电极甲烷在碱性条件下5724失去电子产生碳酸根离子,反应的电极反应式是 CH48e 10OH =CO32-+7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