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31600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灰 烬 ( jn) 翘 ( qio)首 遒 劲( qi)自怨自 艾 ( y) B 戕 害( qing) 给 予( j) 魁 梧( ku) 冯 虚御风( png) C思 忖 (chn ) 干 瘪 (bi)粘 贴( zhn)安土 重 迁( zhng) D月 晕 ( yn)酝 酿 ( ning)慰 藉 ( ji) 锲 而不舍( q)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翘( qio)首 B思忖 (cn ) C锲而不舍( qi)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

2、用字的字音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点评:拼音不仅是我们学习汉字、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更是我们的一项语言技能。像思 “忖 ”chn ,应该读 cn; “锲 ”而不舍应该读 “qie”。这样类似的错音还有很多,都可以分类进行记忆,最好贯穿到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多积累。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中的 “六艺 ”,指 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书,其中乐已失传。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小说骆

3、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曾获得 “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 C韩愈,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唐宋八大家 ”之一。苏东坡称他为 “文起八代之衰 ”,有河东先生集传世。 D赫尔曼 黑塞是瑞士籍德国人, 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 卡门青、荒原狼。 答案: C 试题分析:河东先生集是柳宗元的作品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文学常识 ”的能力。 点评:文学常识现在考试虽然不常考,但是一些著名的作家和一些常见的作品还是要学生背一背,记一记。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凌万顷之茫然 C不拘于时,学于余

4、 D月出于东山之上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宾语前置 B.和例句句式相同,定语后置 C.被动句 D.状语后置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状语后置最多,而且大多是 “于 ”带领的介词结构后置,见得多了学生自然很容易判断出来。而被动句,除了 “为所 ”表被动,还有 “见 ”。还有一些句子虽然没有明显的表被动的词语,但是要翻译成被动语气,也算被动句。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 侣 鱼虾而友麋鹿 A 日 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B非能 水 也,而绝江河 C 舞 幽壑之潜蛟 D其闻道也固先乎

5、吾,吾从而 师 之 答案: D 试题分析: D名词的意动用法; A.名词作状语; B.名词作动词; C.动词的使动用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对于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相对简单的,一般学生都能判断出来。就是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和名词活用为状语学生不好区分,如果该词后面跟的是名词,那么这个词就是活用作动词,如果后面跟的是动词,那就是活用作状语。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襟 危 坐危:危险 B余 嘉 其能行古道嘉:赞赏 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彰 彰:清楚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谀 谀:奉承 答

6、案: A 试题分析:危,是端正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八届全国残运会的比赛项目、参赛人数及群众参与程度都比历届残运会多,规模宏大,盛况空前。 B不过,这个悲剧的原因,是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造成的。 C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 “和谐之旅 ”,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

7、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D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故乡,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日久弥坚。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搭配不当, “群众参与程度 ”不能 “多 ”。 B.句式杂糅; “是由于 ”“造成的 ”取其一。 C.“表达 ”缺少宾语中心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辨析并修改病句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 ,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

8、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旅居国外已三十年的刘老先生思念故土亲人。最近,他写信给家乡的政府部门,表达他 安土重迁 的愿望。 B近 年来,一些正值 豆蔻年华 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C我们不应该 妄自菲薄 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D “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

9、” 院士的一番话 入木三分 ,让我们深受教育。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B.豆蔻年华:对象不当。 C.妄自菲薄:后面不带宾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正确使用词语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成语题的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汉语文学的新

10、阶级 第八届 “茅盾文学奖 ”获奖作品综论 陈晓明 2011年夏天,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落下帷幕,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刘震云的 一句顶一万句五部长篇小说摘得桂冠。 本届茅盾文学奖固然有各种经验可以总结,但我以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评委们能从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的角度出发来评判作家的成就和作品的文学价值,这就把茅盾文学奖推到一个历史性的高度,也就是为中国文学立标杆,为往圣传精神,为未来寻道路。我个人以为,这次评选出的五部作品,基本可以担此重任。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中国长篇小说的思想性不够深厚而困扰,但我们要什么样的思想性,却并不清晰。上世纪 80年代中国小说的思想性

11、依赖时代精神, 90年代才开始以个体为本位展开思想性探究,直至 21世纪,中 国作家对历史的反思和生命体验的感悟,这才开始有个人的坚实性和深刻性。如莫言的蛙对生命存在的透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对农民的自我醒觉意识的描述,张炜的你在高原对 50年代人的注视与历史反思,都给人强烈的触动。 自白话文学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就深受西方的影响,历经五六十年代受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在 80年代则转向借鉴欧美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经验。但 90年代以来,中国长篇小说在思想上和表现方法方面,也到传统文学中寻求资源。获奖作家们在这方面做得颇为突出。他们的作品已经不再那么鲜明地看到 西方文学的直接

12、痕迹,西方与中国传统,都转化为个人更为内在的文学经验,更为自然地融会于小说叙事中。 80年代的长篇小说,因为时代反思性背景的同一化,以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规范化,长篇小说的艺术风格其实是颇为整齐接近的。 90年代的个人化叙事,不只是为思想的非同一性建立起开放的语境,同时为表现方法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仅就这五部获奖作品来看,张炜的主观化的昂扬叙述与毕飞宇的客观化的冷峻叙述相去甚远;而同是诡异莫测的叙述,蛙的多文本策略与一句顶一万句的分岔延异式的叙述大异其趣,但都让人感受到独辟蹊径的高 妙。就是毕飞宇在冷峻中透出的光亮与刘醒龙在苍凉中显现的温馨也是各具韵味。 当然,这五部以及当今汉语长篇小说

13、,无疑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足,例如,长篇小说的艺术构思和叙述的推动机制问题,如何在更为复杂的思想层面反映现实和反思历史,如何更真实更深刻地表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等等,依然要面对严峻的挑战,要做出艰苦的努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届茅奖评奖也为这些不足提供了集中呈现的平台。 【小题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4分) 【小题 2】作者认为,第八届茅盾 文学奖评奖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4分) 【小题 3】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看,当今汉语长篇小说取得了哪些成就?请概括作答。( 6分) 答案: 【小题 1】答案:首先,交代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五部获奖作品( 1 分);其次,高度评价了

14、本届茅盾文学奖的重大意义( 1分);再次,从五部获奖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综论当今汉语长篇小说的成就( 1分);最后指出当今汉语长篇小说的不足( 1分)。 【小题 2】以历史性的高度,为中国文学立标杆( 1分),为往圣传精神( 1分),为未来寻道路( 1分);为当代汉语长篇小说的不足提供了集中呈现的平台( 1分)。 【小题 3】 1、思想深刻(或 “坚实深刻 ”); 2、融合传统,贯通中西; 3、风格多样,个性鲜明(或 “叙事个人化 ”)。(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语言要有概括性)。 【小题 1】试题分析:在回答行文思路时,应该把文章结构、写作手法、段落大意等方面融合在一起。如果主体部分

15、写了好几个方面的内容,应以列举的方式 ,将这几个方面分别概括出来,表述时,应使用 “首先 ”、 “然后 ”、 “接 着 ”、 “最后 ”等起到连接作用的词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点评:在回答行文思路时,( 1) .总体阅读文段,将文段大体分成几个部分;( 2) .说明每一部分 “运用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有时还要说明这种手法的表现效果。( 3) .如果主体部分写了好几个方面的内容,应以列举的方式 ,将这几个方面分别概括出来,表述时,应使用 “首先 ”、 “然后 ”、 “接着 ”、 “最后 ”等起到连接作用的词语。( 4) .表述的语言要力求简洁、流畅、连贯。( 5)

16、.主体内容的概括要力求全面、清晰、层次清楚。( 6) .一般的散文都可以大体分为 三个部分。对设问、过渡句、总结句等要点出来;还有 “但是 ”“然而 ”等表示转折的词语, “总而言之 ”“综上所述 ”等表总结的词语也应该点出来。 【小题 2】试题分析: “这就把茅盾文学奖推到一个历史性的高度,也就是为中国文学立标杆,为往圣传精神,为未来寻道路 ”在这一句中概括整合出答案: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 点评:文章主旨就是写作目的,或赞成什么,或批判什么,或宣传某种思想观点,或驳斥什么思想观点,或介绍什么事件,或传播什么知识,或抒发某种情感 ,也称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的主脑,整个

17、文章都要围 绕它选材、组材、构思、行文。归纳文章主旨,必须要对全文有整体把握,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抓住本质,进行概括。 【小题 3】试题分析: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中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五部长篇小说各有各的特色,而且个性鲜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对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而本题中并没有明显的答题范围,这五篇小说的成就,在文章前后都有显示,只是有一点比较明确,这五篇小说各有特色, 叙事比较个人化。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18分) 1956年的债务 铁凝 父亲

18、临终的时候,托付给万宝山一件事: 1956年,就是你妈去医院生你,我找对门的李玉泽借了五块钱。后来,也忘了为什么 为什么就是没有把钱还给人家。今年是 2009年吧,五十三年了。六娃,无论如何,你要亲手替我把钱还上。 父亲见他点了头,吃力地抽出一个皱巴巴信封,这里装着该还的钱,咱就按1956年的定期利息算吧, 58块左右。万宝山从父亲手里接过信封,发现 “福安市人民医院 ”字样,不觉感慨:到底是父亲,一辈子精打细算,都病成这样了,也不 知在什么时间、用什么办法弄到了医院不花钱的信封。已经躺上枕头的父亲突然又奋力抬起身子,冲他的六娃张开了两条胳膊:我们爷儿俩抱了,你才算真的答应了我。 父亲 36元

19、工资要顾八张嘴,他嘱咐上街买菜的母亲说,你买茄子,是买一个大的呢还是买两个小的?依我看你要买一个大的。为什么?两个小的会多出一个茄盖儿,占分量。 关于父亲的借钱不还,万宝山仿佛从记事起就知道。当年他想先吃冰棍后给钱,旁边一个大点的孩子立即揭短似的说, “他们家大人借钱不还! ”万宝山已经伸出去的手,像被这喊声烫着似的赶紧缩了回来。长大一点的万宝山鼓足勇气 去问父亲,他说,那五块钱啊,人家李玉泽都从来没催过我还钱,你们着什么急呢!还有就在准备好还钱的时候他调到北京去了 父亲振振有辞,但据万宝山所知,自从那 “著名 ”的五块钱之后,父亲终生没再向别人借过钱。 三十几年过去了,孩子先后离开了生养他们

20、的这个城市,就仿佛共同被父亲的吝啬吓怕了,他们心照不宣地拒绝再和父亲近距离地生活。只有万宝山留在离父母不远的地方,相隔两条马路。退休以后父亲时间更多了,他曾经要求万宝山把正在读小学的女儿放在他们身边照顾,被万宝山的爱人坚决拒绝。 父亲在春天去世,但万宝山执行父亲的遗嘱一直 拖到秋天。他成人之后在一所中等卫生学校当水暖工,假若去还钱的成本超出了要还的钱数,那他决不贸然行事。秋天了,学校组织老师和职工去北京参观,这才给了他当面向李玉泽还钱的机会。 本打算进院的万宝山,站在 A8 的木栅栏之外背过身去,一阵莫名地瑟缩。虽然他早已知道李玉泽父子的富裕生活,但眼前的场景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以他们今天

21、这生活的气派,难道当真会记得五十三年前被别人借过的五块钱么?万宝山继而对自己有些怨忿起来:这是干什么,也是五十几岁的人了,不远几百公里,又打电话又问地址,最后煞有介事地向这幢别墅交出一个皱巴 巴的轻薄的信封。这简直有点滑稽。 一想到 “滑稽 ”这个词,万宝山决意离开 A8。他沿着来时的路,迅速朝着远远的那座罗锅桥走。他步履轻快,不一小会儿就行至桥下。忽地,他的腿像被施了法术似的不能动弹,几个风筝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个形象忽然在万宝山脑子里复活了:病床上的父亲张开胳膊对他的那个乞望。他仰望着空中的黑鹰,该不是父亲的魂灵正俯视着他吧? 他脚步均匀地再一次朝着 A8 走,他发现,当他勇敢地把胳膊舒展开

22、来的时候,久已潜藏在身体内的什么东西嘎巴巴地奔涌了出来,他那颗发紧的心也略微感觉到了平安。 (选自上海文学 2010年第 5期,有删改) 【小题 1】父亲生前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分) 答: 【小题 2】小说最后一段写万宝山决定还债,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4分) 答: 【小题 3】请统观全文对父亲的叙写,分析父亲形象。 (4分) 答: 【小题 4】本文写了一个还债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 (6分) 答: 答案: 【小题 1】父亲生前生活在一个清贫、被别人鄙视、被家人疏远的环境中。( 2分) 36元工资要顾八张嘴,邻居的小孩说他借钱不还,家人拒绝和他近距离生

23、活,临终时还要儿子以拥抱的形式确认答应替他还钱的承诺,所有这些,都暗示了父亲生活的环境。( 2分) 【小题 2】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 2分)通过动作写心理:脚步均匀地走,勇敢地舒展胳臂,表现了万宝山气定神闲,不再纠结。( 1分)化虚为实写心理:什么东西嘎巴巴地奔涌了出来,形象地写出了万宝山卸 下心理负担后的畅快。( 1分 【小题 3】 要儿子 “无论如何 ”替他把钱还上:表现父亲临终不忘还债的诚信。 “著名 ”的五块钱后,父亲终生再没借过钱;父亲自己生前不还,临终时让儿子亲自还债,给儿辈卸掉压了五十三年的心理包袱:表现父亲在尽最大努力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尊严。 让母亲买一个大茄子而

24、不买小茄子:表现父亲节俭到了吝啬的程度。 要求万宝山把女儿放在他身边照顾:表现父亲心疼儿孙的慈爱。 张开胳膊的形象促使儿子坚定地去还债:表现父亲的行为和心理对后代有重要影响。总之,父亲是一个节俭、慈爱、守诚信、有尊严、行为对后代有重 要影响的老人形象。(每点 1分,答对四点得 4分,无情节分析不给分) 【小题 4】 父亲临终还债,儿子战胜卑怯还债:表现人们应恪守诚信美德。 父亲知道因自己欠债未还导致儿子赊不到冰棍后终生再没借过钱;表现人要有尊严,人不能伤害他人的自尊。 方宝山几乎不能面对与李家再次比出的巨大差距:表现社会应给穷人更多的机会,努力让大家共同富裕。 张开胳臂的动作对方宝山影响巨大:

25、身教胜于言传。(每点 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 “父亲 36元工资要顾八张嘴 ”体现出父亲的清贫;关于父亲的借钱不还,万宝山仿佛从记事起就知道。当年他想先吃冰棍后给钱,旁边一个大点的孩子立即揭短似的说, “他们家大人借钱不还! ”,体现出别人对父亲的鄙视; “三十几年过去了,孩子先后离开了生养他们的这个城市,就仿佛共同被父亲的吝啬吓怕了,他们心照不宣地拒绝再和父亲近距离地生活 ”说明了家人拒绝和他近距离生活; “已经躺上枕头的父亲突然又奋力抬起身子,冲他的六娃张开了两条胳膊:我们爷儿俩抱了,你才算真的答应了我 ”体现了父亲临终时还要儿子以拥抱的形式确认答应替他还钱的承诺

26、。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点评:先概括出父亲所在环境的特点,答出第一问。这一问在文章中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所以只能是在文章的表述中一点一点地提炼出来,然后再结合文章分点分析。 【小题 2】试题分析: “他脚步均匀地再一次朝着 A8 走 ”, 是通过动作写心理,写出他的气定神闲,不再纠结; “久已潜藏在身体内的什么东西嘎巴巴地奔涌了出来,他那颗发紧的心也略微感觉到了平安 ”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万宝山卸下心理负担后的畅快。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 点评:表现特色,其实就是问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在这里用的都是心理描写,通过一些动作描写来体现他的心理

27、变化。 【小题 3】试题分析:本题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分析父亲的形象:父亲临终不忘还债的诚信;父亲在尽最大努力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尊严;父亲的节俭;父亲心疼儿孙的慈爱;父亲的行为对后代有重要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最好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小题 4】试题分析:本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 能就父亲还债的故事,探究出其中某些深刻意蕴,然后再对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2

28、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4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人物做法谈观点的能力。 点评: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这些评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 ,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29、。 ”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 f 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

30、视之,不见其处。 苏轼后赤壁赋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 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hng d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张岱湖心亭看雪 【小题 1】对下列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顾 安所得酒乎?顾:回头看 B攀栖鹘之 危 巢危:危险 C反

31、而登舟, 放 乎中流放:不拘束,任意行动 D是金陵人, 客 此客:被贬谪 【小题 2】下列加点字与 “掠予舟而西也 ”中的 “西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 耻 相师 B适有孤鹤,横江 东 来 C月明星稀,乌鹊 南 飞 D假舟楫者非能 水 也 【小题 3】下列对两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后赤壁赋写月夜之游,集中描绘了断岸、高山、明月、 f岩、草木,景色由清幽转为峭拔。湖心亭看雪重在写雪后西湖奇景和游湖巧遇,毫无雕琢之感,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B后赤壁赋最后描述诗人梦中看见道士化鹤的场景,显现文章奇想联翩、妙趣横生的艺术特色。湖心亭看雪中的

32、“一痕 ”、 “一点 ”、 “一芥 ”、 “两三粒 ”等数量词运用,很能表现出作家另一种简练、写实的艺术风格。 C后赤壁赋则借助于惊险迷离的景物描写,很大程度反映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积极为国为民的高尚品德。湖心亭看雪通过对湖心亭赏雪巧遇一事的描写,表现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怀。 D湖心亭看雪记述作者以小舟独往湖心亭的所见所闻,是在大雪三日后的某个清晨(也有一说,是在傍晚八点多钟),而 后赤壁赋所写清幽峭拔的赤壁之景,则肯定在秋末冬初的某个明月之夜。 【小题 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3分)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3、 3分)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4】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君子生性并不是异于常人,只是善于借助他物。 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实际未曾流逝;月亮时圆时缺,但月亮本身最终没有损益。 【小题 1】试题分析: A.顾,只是。 B.危:高高的; D.旅居异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对于实词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可用代入法,在理顺文章大意的时候就将这道实词题解决。每次遇到带点的实词,就将选项中

34、的实词的含义代入, 看是否通顺,这样以来,文章看完了,实词题也就解决了。 【小题 2】试题分析: D.名词作动词 “游水 ”; A.形容词意动用法 “以 为耻 ”;B.方位名词作状语 “向东 ”; C.名词做状语, “向南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本题考查词类活用,只有 A项是意动用法, B.C.D都是考查的名词的活用,而且名词活用为动词和活用为状语很容易混淆,如果该词后面跟的是名词,那么这个词就是活用作动词,如果后面跟的是动词,那就是活用作状语。 【小题 3】试题分析: C项后赤壁赋 反映了诗人较为浓重的对人世不可琢磨的虚

35、无色彩。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小题 4】试题分析:( 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 “是岁 ”指这一年, “望 ”是指农历十五,这两个关键词各一分,句意完整 1分。( 2)这个句子中 “生 ”通“性 ”, “假 ”是假借的意思,这两个 关键词各占 1分,句意完整 1分。( 3)这个句子中 “往 ”指流逝, “如彼 ”是像这样的意思

36、, “卒 ”指最终,这三个关键词各占 1分,句意完整 1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文言文翻译: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 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

37、吟诗,相互应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 “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 ”一位客人说: “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只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 ”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 “我有一斗酒,收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 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江山的面貌改变太大了,再也认不出来了! 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

38、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这 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嘎嘎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

39、 “赤壁的游览快乐吗? ”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 “噢!哎呀!我知道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 ”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 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

40、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 “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 ”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 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 “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注释】长信,汉代有长信宫,成帝时班婕妤在长信宫中苦闷寂寞,作了许多诗歌以自伤。 【小题 1】诗题为 “秋词 ”,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作用是什么?( 3分) 【小题 2】这首诗在抒情手法

41、上有何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分) 答案: 【小题 1】诗中的环境和所抒写的景象都暗合 “秋词 ”的要求,井边梧桐、深秋黄叶、秋夜冷霜、熏笼玉枕。作用:渲染、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写出两个及以上意象 1分 ,写出作用 2分 ,本题共 3分 ) 【小题 2】抒情手法是借景抒情,借凄冷的深秋夜景,凄清的漏声 ,表达出宫女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孤单寂寞、凄清黯淡的情怀。 (写出抒情手法 1分 ,写出景物特点 1分 ,写出思想感情 1分 ,本题共 3分 ) 【小题 1】试题分析:它的首句就以 “井边梧桐 ”、 “秋深叶黄 ”点破题,同时起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它一开头就把读者引入

42、一个萧瑟冷寂的环境之中 。次句更以珠帘不卷、夜寒 “霜 ”重表明时间已是深夜,从而把这一环境描画得更为凄凉。接下来,诗笔转向室内。室内可写的景物应当很多,而作者只选中了两件用具。其写 “熏笼 ”,是为了进一步烘染深宫寒夜的环境气氛;写 “玉枕 ”,是使人联想到床上不眠之人的孤单。作者还用了 “无颜色 ”三字来形容熏笼、玉枕。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一是说明这是一个冷宫,室内的用具都已年久陈旧,色彩黯淡;二是说明时间已到深夜,炉火、灯光都已微弱,周围物品也显得黯然失色。虚写,则不必是器物本身 “无颜色 ”,而是伴对此器物之人的主观感觉,是她的黯淡心 情的反映。写到这里,诗中之人已经呼之欲出了

43、。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点评:鉴赏诗歌的意象,其实就是将诗文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一一找出来,然后看这些意象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小题 2】试题分析:在以浓墨重笔点染背景,描画环境,从而逼出人物后,作者在末句诗中,只以客观叙述的口气写这位女主角正在卧听宫漏。其表现手法是有案无断,含而不吐,不去道破怨情而怨情自见。这一句中的孤眠不寐之人的注意点是漏声,吸引诸者注意力的也是漏声,而作者正是在漏声上以暗笔来透露怨情、表现主 题的。他在漏声前用了一个 “清 ”字,在漏声后用了一个 “长 ”字。这是暗示:由于诗中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会感到漏声凄清,

44、漏声漫长。所以作者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凄冷的深秋夜景,凄清的漏声 ,表达出宫女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孤单寂寞、凄清黯淡的情怀。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技巧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 点评: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 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 描写手法: 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 ,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 B.侧面描写; C.虚实结合; D.象征手法等。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语言表达 请在下面语段的横线

45、处仿写语句。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内容与上下文连贯。 (4分 ) 罗斯福虽然迈不开瘫痪的下肢,却用智慧带领美国走上了一条强国之路;海伦 凯勒虽然看不见绚丽的色彩, ; ,却用音符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赞歌;因此,身残志坚之人,也能用己之长为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 答案:却用文字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光明的世界 贝多芬虽然听不到动人的旋律 (内容符合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跟平时做的仿写题不同,是一个句子的后半句和另一个句子的前半句。写的时候要注意看清被仿写句式的结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仿用句式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做仿写题,首先,看题目,明确显性要求。有的题目对句式、修辞格、仿句内容

46、等有明确限定,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其次,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有的题目没有明确告知仿写要求,这就要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步是答题的关键。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 “形神 ”两方面去考虑。 默写 默写下列古诗文名 句的上句或下句 【小题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沁园春 长沙) 【小题 2】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劝学) 【小题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师说) 【小题 4】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答案: 【小题 1】层林尽染 百舸争流 【小题 2】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小题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7、 【小题 4】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试题分析:默写( 1)时,注意 “舸 ”的写法。默写( 2)时,注意 “骐骥 ” “驽 ”的写法。默写( 3)时,注意句末。 默写( 4)时,注意 “蜉蝣 ”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级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 ;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 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头脑平静地生活。 请你以 “我生活在 中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可以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个加点的词,也可以另外选择一个更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填在横线上; 立意自定; 字迹清楚,标点使用规范正确; 不得抄袭。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