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湖北省三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推广 “低碳经济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 (固态甲烷水合物 )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C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缓解地方用电困难,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CO2能导致温室效应,所以推广 “低碳经济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A正确; B、甲烷燃烧的生成物是水与 CO2,属于清洁能源,所以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 (固态甲烷水合物 )有助于缓解能源紧
2、缺, B正确; C、硅是半导体材料,所以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 正确; D、火力发电会消耗大量的煤炭,且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性气体,所以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是错误的, D不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能源以及环境污染与防护等 常温下,用 0.1000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 25.00mL0.1000mol/L盐酸溶液和 25.00mL0.1000mol/LCH3COOH溶液,滴定过程 中 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滴定盐酸的 pH变化曲线为图 2 B在滴定 CH3COOH溶液的过程中,始终都有 c(Na+)+
3、 c(H+)c(CH3COO)+c(OH) C滴定 CH3COOH溶液的过程中,当滴加 12.5mLNaOH溶液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CH3COO) c(Na+) c(H+) c(OH) D当 c(Na+) c(CH3COO)+ c(CH3COOH)时,溶液的 pH 7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盐酸是强酸, 0.1mol/L的盐酸溶液中 pH 1,所以滴定盐酸的pH变化曲线为图 2, A正确; 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在滴定 CH3COOH溶液的过程中,始终都有 c(Na+)+ c(H+) c(CH3COO)+c(OH), B正确; C、根据图 可知,滴定 CH3COOH溶
4、液的过程中,当滴加 12.5mLNaOH溶液时,溶液显酸性,这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CH3COO) c(Na+) c(H+) c(OH), C正确; D、根据物料守恒可知,当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时,溶液中 c(Na+)c(CH3COO)+ c(CH3COOH),此时溶液的 pH 7, D不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酸碱中和反应曲线、溶液酸碱性判断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中和滴定是一种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定量分析方法。实际工作中也可以利用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进行类似的滴定分析,这些滴定分析均需要通过指示剂来确
5、定滴定终点,下列对几种具体的滴定分析(待测液置于锥形瓶内)中所用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的溶液颜色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用标准 NaOH溶液滴定盐酸溶液以测定其浓度:酚酞试液 浅红色 B用标准 FeCl3溶液滴 定 KI以测定其浓度:淀粉溶液 蓝色 C用标准酸性 KMnO4溶液滴定 Na2SO3溶液以测定其浓度: KMnO4溶液 紫红色 D利用 “Ag SCN- AgSCN”原理,用标准 KSCN 溶液滴定 AgNO3溶液以测定其浓度: FeCl3溶液 红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而碱能使酚酞试液显红色,所以用标准 NaOH 溶液滴定盐酸溶液以测定其浓度时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
6、, A 正确; B、由于氯化铁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而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 .用标准FeCl3溶液滴定 KI以测定其浓度时不能用淀粉做指示剂, B不正确; C、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显紫红色,所以用标准酸性 KMnO4溶液滴定 Na2SO3溶液以测定其浓度时不需要另加指示剂, C正确; D、由于铁离子能和 SCN-结合使溶液显红色,所以利用 “Ag SCN- AgSCN”原理,用标准 KSCN 溶液滴定AgNO3溶液以测定其浓度时可以用氯化铁作指示剂,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常见滴定实验中指示剂选择的有关判断 取五等份 NO2 ,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
7、应: 2NO2(g) N2O4(g) H 0 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 NO2的百分量 (NO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 (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NO2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故 错误;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NO2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故 正确;若 5个容器中有未达到平衡状态的,那么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会出现温度高的 NO2转化得快,导致 NO2的百分含量少的情况,不可能出现 NO2的百
8、分含量不变的情况,故 错误;在 图中转折点为平衡状态,转折点左则为未平衡状态,右则为平衡状态,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NO2的含量增大,故 正确,因此答案:选A。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限度及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 下列实验操作导致所读出数值比真实值小的是(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 A对滴定管仰视读数: 18.80 mL B用蒸馏水润湿 pH试纸测定某浓度的硫酸溶液的 pH 5 C用量筒量取饱和食盐水时,俯视读数: 8.8 mL D中和热测定时,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测定反应的最高温度:38.8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滴定管的刻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以对滴定管仰视
9、读数,则读数偏大, A不正确; B、用蒸馏水润湿 pH试纸测定某浓度的硫酸溶液,则相当于稀释硫酸,酸性降低, pH增大,因此测量值偏高, B不正确; C、量筒刻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以用量筒量取饱和食盐水时,俯视读数时,读数偏高,C不正确; D、铜是热的良导体,则中和热测定时,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测定反应的最高温度偏小,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读数的误差分析 常温下,在 c(H+)/c(OH ) 11012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2+、 Mg2+、 NO3 、 SO42 B Fe3+、 Na+、 Cl 、 SCN C NH4+、 Al3+、
10、NO3 、 Cl D Ca2+、 K+、 Cl 、 HCO3 答案: C 试题分析:离子键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据此可以判断。常温下,在 c(H+)/c(OH ) 11012的溶液中,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溶液中 c(H+) 0.1mol/L,说明溶液显酸性。 A、在酸性条件下, Fe2+与 NO3 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A不正确; B、溶液中 Fe3+与 SCN 不能大量共存, B不正确; C、在酸性溶液中 NH4+、 Al3+、 NO3 、 Cl 可以大量共存, C正确; D、在酸性溶液中 HCO3 会转化为 CO2与水,不能大量共存, D不正
11、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ClO3和 SO3溶于水后均能导电,故 KClO3和 SO3都是电解质 B常温下将 pH 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常温下,等浓度的 Na2S与 NaHS溶液相比, Na2S溶液的 pH大 D 25 时,用 pH 3的盐酸滴定等浓度的氨水至溶液的 pH 7, V(氨水 )V(盐酸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三氧化硫溶于水导电是由于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硫酸电离出离子而导电,硫酸是
12、电解质,三氧化硫不能自身电离,是非电解质, A不正确; B、由于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温下将 pH 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 OH-浓度增大,其余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B不正确; C、由于 S2-的水解程度强于 HS-的水解程度,所以常温下,等浓度的 Na2S与 NaHS溶液相比, Na2S溶液的 pH大, C正确;D、盐酸与氨水恰好反应时生成的氯化铵水解,溶液显酸性。所以当 25 时,用 pH 3 的盐酸滴定等浓度的氨水至溶液的 pH 7,说明反应中氨水是过量的,则 V(氨水 ) V(盐酸 ), D不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电解质、醋酸稀释、溶液酸碱性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有关判
13、断与计算 下列解释事实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NH4+ + H2O NH3 H2O + H+ B向 FeCl3溶液中加入 Mg(OH)2,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3Mg(OH)2+2Fe3+ 2Fe(OH)3+3Mg2+ 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 PbO2+2e+4H+ Pb2+2H2O D钢铁的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负极电极反应相同: Fe-3e Fe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氨水是弱碱,电离出 OH-,使酚酞溶液变红,电离方程式为 NH3 H2O NH4+ + OH-, A不正确; B、由于氢氧化铁的溶度积常数小于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常数,所以氢氧化镁能转化
14、为氢氧化铁沉淀,即向 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3Mg(OH)2+2Fe3+ 2Fe(OH)3+3Mg2+, B正确; 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 PbO2+2e+SO42-+4H+ Pb SO4+2H2O, C不正确; D、钢铁的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负极电极反应相同: Fe-2e Fe2+,D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电离方程式、电极反应式以及溶解平衡的有关判断 NOx 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通过 NOx 传感器可监测 NOx 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t电极作负极, NiO 电极作正极 B Pt电极上发生
15、的是氧化反应 C NiO 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D NiO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O+O2-2e NO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根据装置图可知, Pt电极是氧气得到电子转化为 O2-,所以 Pt电极作正极, NiO 电极作负极, A不正确; B、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 Pt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B不正确; C、 NiO 是负极, NO失去电子,电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C不正确;D、 NiO 是负极, NO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NO+O2-2e NO2,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有关判断 实验: 1 mol L1
16、AgNO3溶液和 0.1 mol 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 a,过滤得到滤液 b和白色沉淀 c; 向滤液 b中滴加 0.1 mol L1KI溶液,出现浑浊; 向沉淀 c中滴加 0.1 mol 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 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 Ag+ (aq) Cl(aq) B滤液 b中不含有 Ag+ C 中颜色变化说明 AgCl 转化为 AgI D实验可以证明 AgI比 AgCl更难溶 答案: B 试题分析: 1 mol L1AgNO3溶液和 0.1 mol 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该悬浊液是氯化银溶液,因此溶液中存在氯化银
17、的溶解平衡 AgCl(s) Ag+ (aq) Cl(aq), A正确; B、氯化银难溶于水,但不是不溶,因此滤液 b中一定含有 Ag+, B不正确; C、白色沉淀 c是氯化银,向沉淀 c中滴加 0.1 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这说明有碘化银沉淀生成。所以 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 转化为 AgI, C正确; D、沉淀容易向更难溶的方向转化,所以根据 AgCl 转化为 AgI可证明 AgI比 AgCl更难溶,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溶解平衡的有关判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炔烃的官能团为 -CC- 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2CH2 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用 Na
18、2S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 Cu2+和 Hg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炔烃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因此炔烃官能团的结构式为 -CC-,A正确; 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2 CH2, B不正确; C、电镀时待镀金属作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镀层金属作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所以在铁制品上镀铜时用金属铜作阳极, C正确; D、 CuS与 HgS都是不溶于水的沉淀,因此用 Na2S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 Cu2+和 Hg2+,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考查官能团、乙烯结构简式、电镀以及溶解平衡的应用 美国宇航局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 CO2有效 104倍的 “超级温室气体 ”全氟丙烷
19、(C3F8),并提出用其 “温室化 ”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 B相同压强下 ,沸点: C3F8 C3H8 C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D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全氟丙烷分子中 C和 F都满足 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 , A不正确; B、全氟丙烷与丙烷的结构相似,但全氟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分子间作用力强,所以相同压强下,沸点: C3F8 C3H8, B不正确; C、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
20、共价键是极性键,因此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正确; D、由于是饱和碳原子连接的 4个原子构成四面体,所以分子中三个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D不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电子式、沸点、共价键以及分子结构的判断 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间二甲苯和乙苯 B 2-甲基 -2,4-己二烯和 3,4-二甲基 -1-戊炔 C 2,2,3-三甲基戊烷和 3-乙基己烷 D 2-甲基丙烯酸和甲酸正丙酯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则 A、间二甲苯和乙苯的分子式相同都是 C8H10,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A正确;B、 2-甲
21、基 -2,4-己二烯和 3,4-二甲基 -1-戊炔的分子式相同都是 C7H12,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正确; C、 2,2,3-三甲基戊烷和 3-乙基己烷的分子式相同都是 C8H18,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正确; D、 2-甲基丙烯酸和甲酸正丙酯的分子式分别是 C4H6O2、 C4H8O2,因此二者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D不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为除去下列物质所含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有关除杂试剂和操作合理的是 A乙醇(水):加氢氧化钙固体,过滤 B乙酸乙酯(乙酸):加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C溴水(溴化钠):除杂过程中涉及的操作有:加 C
22、Cl4,萃取、分液 D苯甲酸(苯甲酸钠):加稀硫酸,蒸馏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 ,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 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 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据此可以解答。 A、乙醇与水互溶,所以要除去乙醇溶液 中的水需要加入生石灰,然后蒸馏即可, A不正确; B、乙酸乙酯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要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需要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然后分液即可,B不正确; C、单质
23、溴易溶在有机溶剂中,因此要除去溴水中的溴化钠,可以利用萃取,因此除杂过程中涉及的操作有:加 CCl4,萃取、分液, C正确; D、要除去苯甲酸中的苯甲酸钠有关加入浓硫酸,然后蒸馏即可, D 不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组成为 C10H14的芳香烃,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A 6种 B 9种 C 12种 D 15种 答案: B 试题分析:组成为 C10H14的芳香烃,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时,则取代基可以是甲基与正丙基、甲基与异丙基或 2个乙基,而位置都是邻、间、对三种,共计是 9种同分异构体,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24、 燃烧热是指 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氧化物时所释放的能量 某反应的 H +100kJ/mol,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 碳酸铵在室温条件下能自发分解产生氨气,是因为生成了气体,体系的熵增大 强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Mg比 Al活泼,在 Mg和 Al形成的原电池中, Mg必定做负极 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保护 A 3 B 4 C 5 D 6 答案: A 试题分析: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 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不正确;某反应的 H +100kJ/
25、mol,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 100kJ/mol, 正确;碳酸铵在室温条件下能自发分解产生氨气,而该反应是吸 热反应,则根据 G H-T S可知,体系的熵增大, 正确;溶液导电性强弱只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系,所以强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不正确; Mg比 Al活泼,在 Mg和 Al形成的原电池中,Mg不一定做负极,例如如果用氢氧化钠溶液做电解质溶液,则铝是负极,镁是正极, 不正确;锌的金属性强于铁,与铁构成原电池时锌是负极,铁是正极,被保护。所以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
26、保护法进行保护法, 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燃烧热、活化能、 反应自发性、原电池、溶液导电性以及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实验题 ( 1)已知某有机物 A只含有 C、 H、 O 三种元素,通过元素分析知含碳 54.55%,含氢 9.10%。质谱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88,经红外光谱分析其中只含 C-H键和 键,其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有三重峰,峰面积之比为 3:2: 3,该有机物不含有 CH3-O-,则 A的结构简式为 _。 ( 2)写出实验室制备 A的化学方程式_。 苯甲酸甲酯 ( )是常用香精 ,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等行业,可从自然界中提取,也可人工合成。实验室现以食品防腐剂 主要成分为苯甲酸
27、钠 ( )、甲醇为原料制备苯甲酸甲酯。已知: 熔点 沸点 水溶性 甲醇 97.8 64.7 易溶 苯甲酸(一元弱酸) 122.4 249.3 常温: 0.17g;100 : 6.8g苯甲酸甲酯 12.3 198 难溶 合成苯甲酸甲酯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温度 约为 _ ,操作 为 _,操作 为 _。 ( 2)第 步加热的目的是 _。 ( 3)选择合适的制备苯甲酸甲酯的装置: _。 A B C D ( 4)苯甲酸甲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 为芳香化合物 含有醛基 能与金属 Na反应 答案: ( 1) CH3COOC2H5或者 CH
28、3COOCH2CH3( 2分) ( 2) CH3COOH + HOCH2CH3 CH3COOCH2CH3 + H2O( 2分) ( 1) 64.7 分液 蒸馏 (每空 1分) ( 2)蒸出过量的甲醇( 1分) ( 3) B( 2分) ( 4) 等(含有苯环、羟基、醛基,合理即可)( 2分) 试题分析: ( 1)通过元素分析知含碳 54.55%,含氢 9.10%。质谱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88,则该有机物分子中碳与氢原子的个数分别是 4、 8,则分子氧原子的个数是 2,即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4H8O2。经红外光谱分析其中只含 C-H键和 键,其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有三重峰,峰面积之比为 3: 2
29、: 3,该有机物不含有 CH3-O-,则 A应该是酯类,所以结构简式为 CH3COOCH2CH3。 ( 2) A 是乙酸乙酯,实验室用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 + HOCH2CH3 CH3COOCH2CH3 + H2O。 ( 1)由于甲醇的沸点是 64.7 ,温度过高甲醇易挥发,所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 64.7 。冷却后得到粗产品,而苯甲酸甲酯不溶于水,所以分离得到粗产品的方法是分液。粗产品苯甲酸甲酯中含有苯甲酸,二者的沸点相差较大,因此操作 应该是蒸馏。 ( 2)由于甲醇的沸点较低,所以操作 加热的目的是蒸出过量的甲醇。 ( 3)由于
30、反应中需要控制 温度,所以需要温度计, CD不正确。又因为水浴加热,容易控制温度,且受热均匀,所以装置选择 B。 ( 4) 为芳香化合物,说明含有苯环。 含有醛基, 能与金属 Na反应,说明还含有羟基,所以可能的结构简式为等。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推断、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反应条件控制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填空题 研究 NO2、 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 1)利用反应: 6NO2 8NH3 7N2 12H2O 可处理 NO2。当转移 1.2mol电子时,消耗的 N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 ( 2) 已知: 2SO2(g)+O2(g) 2SO3(g) H
31、196.6 kJ mol1 2NO(g)+O2(g) 2NO2(g) H 113.0 kJ mol1 请写出 NO2与 SO2反应生成 SO3(g)和 NO的热化学方程式 。 一定条件下,将 NO2与 SO2以体积比 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 SO3和 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 1 mol SO2的同时生成 1 molNO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 NO2与 SO2体积 比为 1:6,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 3)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可通过如下反应降低其浓度: CO(g)+1/2O2(g)CO2
32、(g)。已知某温度下,在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及正、逆反应速率关系如下表所示。请用 “ ”或 “ ”或 “ ”填写表中的空格。 容器编号 c(CO) molL1 c(O2) molL1 c(CO2) molL1 (正 )和 (逆 ) 大小比较 2.0104 4.0104 4.0104 (正 ) (逆 ) 1.0103 4.0104 5.0104 (正 ) (逆 ) 答案:( 1) 6.72L( 2分) ( 2) NO2(g) SO2(g) SO3(g) NO(g) H -41.8kJ/mol( 2分) bd( 2分) ( 2分) ( 3)( 2分) 试题分析:(
33、1)根据方程式 6NO2 8NH3 7N2 12H2O 可知, 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 4 价降低到 0 价,得到 4 个电子,所以当转移 1.2mol 电子时,消耗的 NO2的物质的量是 1.2mol4 0.3mol,则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3mol22.4L/mol 6.72L。 ( 2) 已知反应 2SO2(g)+O2(g) 2SO3(g) H 196.6 kJ mol1, 2NO(g)+O2(g) 2NO2(g) H 113.0 kJ mol1,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 ) 2 即得到反应 NO2(g) SO2(g) SO3(g) NO(g),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 H ( 196.6
34、 kJ/mol 113.0 kJ/mol)2 -41.8kJ/mol。 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 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 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据此可以解答。 a、该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因此压强始终是不变的,即体系压强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a不正确; b、颜色的深浅与物质的浓度有关系,所以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说明 N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因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正确; C、 SO3和 NO是生成物,二者的体积比之比始终是1:1,所以 SO3和 NO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不正确; d
35、、每消耗 1 mol SO2的同时必然同时消耗 1molNO2,而同时又生成 1 molNO2,这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 平衡状态, d正确,答案:选 bd。 NO2(g) SO2(g) SO3(g) NO(g) 起始量( mol) 1 2 0 0 转化量( mol) x x x x 平衡量( mol) 1-x 2-x x x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 NO2与 SO2体积比为 1:6 则 (1-x):( 2-x) 1:6 解得 x 0.8 由于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所以可以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表示平衡常数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 3)容器 中 (正 ) (逆 ),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该
36、反应的平衡常数 K 100。根据容器 中物质的浓度可知,此时 25 100,所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 (正 ) (逆 )。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平衡状态判断以及平衡常数计算与应用 某同学用工业硫酸铜(含硫酸亚铁等杂质)制备纯净的 CuSO4 5H2O。工艺流程如下 (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I取工业硫酸铜固体,用稀硫酸溶解,过滤。 II向滤液中滴加 H2O2溶液,稍加热。 III向 II的溶液中加入 CuO 粉末至 pH 4。 IV加热煮沸,过滤,滤液用稀硫酸酸化至 pH 1。 V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洗涤、干燥,得晶体。 已知部分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的 pH
37、、 Ksp( 25 )如下表: 物质 Fe(OH)3 Fe (OH)2 Cu(OH)2 开始沉淀时 pH 2.7 7.6 4.7 完全沉淀时 pH 3.7 9.6 6.7 Ksp 4.01038 8.01016 2.21020 ( 1) 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2) II中将 Fe2+氧化为 Fe3+的目的是 。 ( 3)用 K3Fe(CN)6(铁氰化钾)验证 II中 Fe2+是否转化完全的现象是 。 ( 4) I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通过计算说明在此条件下的溶液中 Fe3+是否沉淀完全_(提示: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 1.0105 mol/L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38、)。 ( 5)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IV中 “滤液用稀硫酸酸化 ”的原因 。 答案:( 1) 2Fe2+ +H2O2+2H+ 2Fe3+2H2O ( 2 分) ( 2)在调节 pH 4 时,只将 Fe3+转化为沉淀除去,而不会使 Cu2+转化为沉淀。(表述合理即可得分) ( 2分) ( 3)若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 Fe2+没有完全转化;若没有蓝色沉淀生成, 说明Fe2+已经完全转化。(只答出其中一种情况,表述正确得满分。) ( 1分) ( 4) Fe3+3H2O Fe(OH)3+3H+ CuO+2H+ Cu2+ H2O (或只书写第二个反应也可得分) 或 2Fe3+3CuO+3H2O 2F
39、e(OH)3+3Cu2+ ( 2分) c(Fe3+) 4.0108 mol L1 1.0105 mol L1,故 Fe3+沉淀完全 ( 2分) ( 5)用稀硫酸酸化至 pH 1,可以抑制 Cu2+在加热过程中水解,以获得纯净的硫酸铜晶体。(表述合理即可得分) ( 1分) 试题分析:( 1)由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需要将其氧化为铁离子除去。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因此向滤液中滴加 H2O2溶液,稍加热的目的是除去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 +H2O2+2H+ 2Fe3+2H2O。 ( 2)由于亚铁离子沉淀时的 pH值大于铜离子沉淀时的 pH值,而铁离子完全沉淀时的 pH值是 3.7,所以
40、 II中将 Fe2+氧化为 Fe3+的目的是在调节 pH 4时,只将 Fe3+转化为沉淀除去,而不会使 Cu2+转化为沉淀。 ( 3)由于铁氰化钾与亚铁离子结合产生蓝色沉淀,据此可以检验亚铁离子。即若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 Fe2+没有完全转化;若没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 Fe2+已经完全转化。 ( 4)氧化铜能消耗氢离子,降低溶液的酸性,从而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3+3H2O Fe(OH)3+3H+ CuO+2H+ Cu2+ H2O;氢氧化铁的溶度积常数是 4.01038,则当溶液中 OH-等于 10-10mol/L时,则此时溶液中c(Fe3 ) 4.010-8 mol
41、L-1 110-5 mol L-1,故 Fe3 沉淀完全。 ( 5)由于铜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所以用稀硫酸酸化至 pH 1,可以抑制Cu2+在加热过程中水解,以获得纯净的硫酸铜晶体。 考点:考查硫酸铜晶体制备、氧化还原反应、亚铁离子检验、盐类水解以及溶度积常数的有关计算 已知 0.1mol/L H2SO4在水中的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第二步电离并不完全。常温下有 0.1mol/L的以下几种溶液的电离度(即已经电离的分子数占原来分子总数的百分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H2SO4溶液中的 HSO4 NaHSO4溶液中的 HSO4 CH3COOH HCl溶液 10 29 1.33 100 ( 1)
42、写出 H2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 2)常温下,题设条件下的 溶液中 c(H+) 。 ( 3)常温下, pH相同的上述几种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 ( 4)若将 10mL 题设条件下的 NaHSO4溶液与 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 ( 5)根据题设条件计算 CH3COOH的电离常数 Ka 。若常温下,将 b molL1的 CH3COONa液与 0.01 mol 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达平衡时,测得溶液的 pH 7,用含 b的代数式表示 CH3COOH的电离常数 Ka 。 答案:( 1) H2SO4
43、HSO4+H+ HSO4 H+ SO42 ( 2分) ( 2) 0.11 mol L1( 2分) ( 3) 或 ( 2分) ( 4) c(Na+) c(SO42) c(OH) c(HSO4) c(H+) ( 2分) ( 5) 1.77105或 1.8105 ( 2 分) 或( b-0.01) 10-5( 2 分) 试题分析:( 1)已知 0.1mol/L H2SO4在水中的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第二步电离并不完全,所以硫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H2SO4 HSO4+H+ HSO4 H+ SO42。 ( 2) H2SO4 HSO4 + H+ 0.1mol/L 0.1mol/L 0.1mol/L H
44、SO4 H+ SO42 0.1mol/L10% 0.1mol/L10% 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0.1mol/L 0.1mol/L10% 0.11mol/L ( 3)硫酸是二元酸,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盐酸是一元酸,完全电离。硫酸氢钠中 HSO4-的电离程度强于醋酸的电离程度,所以常温下, pH相同的上述几种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4)将 10mL题设条件下的 NaHSO4溶液与 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钠,但由于 SO42-水解 SO42- H2O HSO4- OH-,因此溶液显碱性。又因为水还电离出 OH-,所以溶液中离子浓
45、度大小顺序是 c(Na+) c(SO42) c(OH) c(HSO4) c(H+)。 ( 5)醋酸的电离度是 1.33%,则 CH3COOH CH3COO- H 起始浓度( mol/L) 0.1 0 0 转化浓度( mol/L) 0.11.33% 0.11.33% 0.11.33% 平衡浓度( mol/L) 0.1-0.00133 0.00133 0.00133 所以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 1.77105 反应达平衡时,测得溶液的 pH 7,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CH3COO-) c(Cl-)c(OH) c(Na ) c(H+),因此 c(OH) c(H+) 10-7mol/L、 c(CH3
46、COO-) c(Cl-)c(Na ) 0.5bmol/L,所以 c(CH3COO-) c(Na )-c(Cl-) 0.5bmol/L-0.005mol/L。根据物料守恒可知溶液醋酸的浓度是 0.5bmol/L-(0.5bmol/L-0.005mol/L)0.005mol/L,所以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 ( b-0.01) 10-5 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氢离子浓度与电离平衡常数计算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以黄铜矿精矿为原料,制取金属铜的工艺如下所示: 将黄铜矿精矿(主要成分为 CuFeS2,含有少量 CaO、 MgO、 Al2O3)粉碎。 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化学浸出实验。将精选黄铜矿粉加入电解槽的阳极区,恒速搅拌,使矿粉溶解。在阴极区通入氧气,并加入少量催化剂。 一段时间后,抽取阴极区溶液,向其中加入有机萃取剂 (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