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3460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 “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答案: B 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作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 及 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答

2、案: B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 “伙伴关系 ”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 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 “碰撞中磨合 ”、 “竞争中协调 ”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演变。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中国的 “和平崛起 ”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答案: D 2010年 4月 30日, “世博会 ”在上海开幕,共 228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其中包括尚未与中国建交的 21个国家。这表明 世界局势总体上趋向缓和 和平发展问题成为世界主题 中国外交政策获得世界各国一致认同 世界政治多极化决定经济

3、多极化 A B C D 答案: B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 德洛尔说 “欧共体不单单是 冷战 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 ”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答案: C 如果以 “别了,雅尔塔 ”为题发言,应该选择哪一事件作为 “别了 ”的标志 A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B第三世界崛起 C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答案: D “1947年 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 利

4、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 ”针对这种情况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答案: B 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 “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 “另起炉灶 ”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 “一边倒 ”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答案: A 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庆祝晚会上的主题歌始终有你中,有 “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得繁盛 ”几句歌词。这里的 “路径 ”主要是指

5、A中英双方谈判的方式 B中国以治权换主权的方式 C “一国两制 ”的和平方式 D英人治港的管理方式 答案: C 1990年,海峡两岸分别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这表明两岸 A达成了 “一个中国 ”的共识 B直接 “二通 ”的局面终于形成 C关系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D政府间形成了直接对话机制 答案: C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 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 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 ”由此可 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

6、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答案: D 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 “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 下列对引文中所说 “公田 ”特点的叙述不正确是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 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答案: B 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长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A魏晋 B 隋唐 C宋元 D明清 答案: D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江宁织造局生产的手工业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

7、用,部分投放市场 答案: C 1879年,一条科技新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该科技成果是 A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 B本茨研制的汽车 C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 D贝尔发明的电话 答案: C 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展品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机器 B美国在世博会上展示了令人吃惊的实力 C英国的展品占了绝大部分 D日本也有不少展品居世界先进水平 答案: D 19世 纪中期的伦敦,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下列原因与这一变化联系最密切的是 A钟表技术的进步 B资产阶级平等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C工厂制的广泛推行

8、D工人阶级经济地位得到改善 答案: C 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说“蒸汽机是工业 城市之母 ”。这是因为蒸汽机 A能提供便捷高效的动力 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是工业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D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答案: B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 ”和 “向外 ”。 “向下 ”是指挖煤, “向外 ”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答案: A 有人就新航路的开辟问题画了以下四幅漫画,下列对漫画的

9、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 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B图 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C图 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D图 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答案: B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细微的描写了贾府的洋货使用。第 40、 59回,凤姐用以包裹银箸的洋布,黛玉用以包裹匙箸的洋布,宝玉的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第 105回,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姑绒,天鹅绒等呢料。材料反映了清朝中期 A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 B官宦人家全部用外国奢侈商品 C中国的纺织业开始衰落 D外国商品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生活 答案: D

10、 明代沉船 “南澳一号 ”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 “(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 不得往日本 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 “海禁 ”政策 答案: C 下列历史现象中,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方广泛种植 B苏州丝织业 “小户 ”“听大户的呼织 ”, “计日受值 ” C “湖广熟,天下足 ”取代了 “苏湖熟,天下足 ” D白银成为

11、普遍流通的货币 答案: B 一位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昭君出塞一书,涉及长安民俗生活的情景,他可以利用的素材是 A吃葡萄、喝肉羹 B盖棉被、穿绸衣 C逛夜市、用 “交子 ” D抽卷烟、烤甘薯 答案: A 全球通史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 “第二次革命 ”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答案: C 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革命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

12、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巴黎公社如果有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就能获得成功 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 答案: D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 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发展经济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科技强国 答案: C 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他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话最准

13、确的理解是 A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 经济利益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上层阶级 C罗马法为巩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D罗马法起着管理社会的职能,稳固着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 答案: D 为统治疆域辽阔的帝国,古代中国和罗马帝国的皇帝们都采取了许多措施。与中国相比,罗马帝国的特色在于 A不断削弱地方权力 B不断强化皇权 C重视思想控制 D重视法律制度 答案: D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这一规定主要维护了 A法律的权威 B私有财产权 C平民的利益 D债务人权益 答案: B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 “用豆子抓阄的

14、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 ” 。上述材料说明苏格拉底 A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主张实行代议制 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 D主张恢复君主制 答案: A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 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 ”是指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 答案: B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 “十恶 ”重罪,属于 “常赦所不原 ”“大臣专擅选官 ”“交结朋党紊乱朝政 ”“交结近侍官员 ”“擅为更改变乱成法 ”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

15、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答案: A 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 D 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 “宰相 ”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属于前者的措施是 A汉武帝设立中朝 B唐朝实行三省制 C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 D秦朝三公九卿制 答案: A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 “部落时代 ”、 “封建时代 ”、 “郡县时代 ”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

16、“封建时代 ”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答案: A 吕氏春秋记载: “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答案: B 1762年,约翰 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 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 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 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 “威尔克斯与自由 ”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下议院履行了对国王负

17、责的义务 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 议员享有司法豁免权 “威尔克斯与自由 ”呼唤民主与公平 A B C D 答案: D 梁廷相在海国四说中介绍某个近代西方国家时说: “未有统领(指国家元首),先有国法。 ”该国家应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答案: B 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 “新和谐公社 ”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 “新和谐公社 ”的出现表明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18、答案: D 1949年夏某报刊要用下列 诗句作为时事评论文章的标题,你觉得哪一个最好 A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B “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 C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 D “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 答案: A 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 “欢笑言和版 ”。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 “欢笑言和 ”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确定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签署了 “双十协定 ” 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答案: D 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 “迷

19、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 挽国邦。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处应该填写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 答案: A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 “文艺复兴 ” B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C五 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答案: D 下图是 1896年,李鸿章在德国,亲自前往俾斯麦家乡,与赋闲在家的俾斯麦会谈。对这张历史照片的背景解读,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以后,李鸿章出访德国购置军火,并拜访俾斯麦,

20、学习强国之道 B李鸿章签署辛丑条约后,为国人所不容,暂避欧洲,游历诸国 C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游历欧洲,为中国的戊戌变法寻找帮助 D李鸿章为了推动德国参与俄国领导的干涉还辽,亲自拜访俾斯麦 答案: A 辛亥革命 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 “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答案: A 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 “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 ”这一

21、观点的是答案: D 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要这么多赔款,中国砸锅卖铁也不够给 B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C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 D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答案: D “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阿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 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 ”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答案: C 某宪法规定:(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大多数票选出 参议

22、院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该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法国 1875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美国 1787年宪法 答案: B 综合题 ( 15分)近代以来,实现民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 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 1)材料一表达了什么观点 ( 1分)与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制相比,近代英法的民主政 治有何明显不同 ( 2

23、分) 材料二 1719 世纪,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百度网 ( 2)英、德、美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 “所呈现的特点各异 ”,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3分) 材料三: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 3)材料三中提到的宪法,它体现了哪两个原则 它的颁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 4分) 材料四 新中国 60年民主

24、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是在前 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 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 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 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 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 4)改革开放后 30年我国实现的 “民主增量 ”主要有哪些 ( 3分) (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 2分) 答案:( 1)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成果为后世英、法等国所借鉴。( 1分) 不同:雅典是直接民主,而英法则是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 2分) ( 2)英国确立的是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制;德国确立专制主义色彩浓

25、厚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3分) ( 3)人民主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 分)它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 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2分) ( 4)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制等政治制度;健全法制,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实行依法治国;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3分) (5) 人类社会的民主政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民主政治的实施由于国情不同而呈现不同特点。(言之成理 皆可, 2分)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

26、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分)。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到秦统一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 “铁制农具十小农经济十君主官僚体制 ”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 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 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同时经过法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种文明的政治经济特

27、点。( 4分) 材料三 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 (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 ”的主要目的。并根据材料和结合所 学举例说明 “工业文明的先导国 ”是通过什么方式迫使中国 “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 ”的。( 3分) 答案:( 1)基本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为辅的产业结构;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3分) ( 2)农业文明特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2分) 工业文明特点:法制保障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体;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2分) ( 3)获取资源和市场,形成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武力逼迫。例: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