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374030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2.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1、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男孩,于是丈夫怨妻子不忠而提出离婚,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判定?,2、医院里同时生了两个孩子,由于护士的疏忽,孩子放在一起,不知是谁生的孩子。经查一个孩子的血型是A型血,另一个孩子是O型血。两对夫妇的血型是:一对是(男A型,女AB型),另一对夫妇是(男A型,女B型),如果你是医生,你能确认孩子是谁生的吗?,生活问题,?,第1节孟德尔的 豌豆杂交实验(一),考纲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基因的分离定律( ),孟德尔生平简介遗传学之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孟德尔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里,21岁时他成为一名修

2、道士。在修道院里他种植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潜心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于1866年发,表了论文植物杂交实验,不过这篇,论文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35年之后,2位科学家同时发现了这篇论文,使学术界承认了孟德尔的研究成果,从而宣告了遗传学的诞生。,豌豆杂交实验,杂交实验材料 豌 豆,为什么要选择豌豆?,(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保证了自然状态下豌豆是纯种,实验结果可靠,我们先来学习一些概念:,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雄蕊的花。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胚珠,花药,花丝

3、,柱头,花柱,雄蕊,雌蕊,自花授粉,闭花授粉,(2)豌豆的相对性状易于区分,便于观察、分析实验结果,(3)豌豆花大,便于进行人工异花传粉,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1、去雄,2、套袋,3、授粉,4、套袋,1,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 杂交实验,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如肤色,血型,血压,高度,脸型等等,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人的肤色的黑与白,人的高度的高和矮。,(一)、相关概念,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图5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图 7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图2

4、 卷 舌 1、有卷舌 2、无卷舌,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巩固练习,遗传图谱中的符号: P: : : :F1: F2:,亲本,母本,父本,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交配),: 自交 (自花传粉;遗传因子相同的雌雄个体交配),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二代,高茎的花,矮茎的花,正交,高茎的花,矮茎的花,反交,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得出结论,(进行演绎推理) 验证假说,1、发现什么问题?,2、如何作出解释?解释的核心是什么?,3、如何验证假说?,P,F1,高茎,F2,3 : 1,矮茎,高茎,

5、矮茎,787 高茎 277,显性性状,隐性 性状,子一代所显现出来的性状,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P,F1,高茎,F2,3 : 1,矮茎,高茎,矮茎,787 高茎 277,显性性状,隐性 性状,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性状分离,在同一代个体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个体同时出现的现象。,稳定遗传,后代个体的性状彼此相同,而且与亲本的性状也相同的现象。,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2.84:1,277(矮),787(高),茎的高度,F2的比,隐性性状,显性性状,性状,2.82:1,152(黄色),428(绿色),豆荚颜色,2.95:1,299(不饱满),882(饱满),

6、豆荚的形状,3.01:1,2001(绿色),6022(黄色),子叶的颜色,3.15:1,224(白色),705(灰色),种皮的颜色,3.14:1,207(茎顶),651(叶腋),花的位置,2.96:1,1850(皱缩),5474(圆滑),种子的形状,实验结果:,1. 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2. F2出现了性状分离,3. 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二、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D,高茎 (显性性状),控制,d,控制,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矮茎 (隐性性状),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孟德尔对分离现

7、象的解释,DD,dd,Dd,纯种 高茎豌豆,纯种 矮茎豌豆,杂种 高茎豌豆,纯合子,杂合子,显性遗传因子 对隐性遗传因子具有完全显性作用,基本概念,基因类,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来表示。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来表示。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D,dd,Dd,纯种 高茎豌豆,纯种 矮茎豌豆,杂种 高茎豌豆,基因型,表现型,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1 : 1,D,D,d,DD,Dd,4、受

8、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d,雌配子,雄配子,Dd,dd,1 : 2 : 1,高茎 3,矮茎 1,3.下面对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D.性状分离是由于等位基因分离解析 杂合子自交后代有纯合子,而且纯合子的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加。,C,12,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性状,(D),(d),(高茎),(矮茎),DD,Dd,dd,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杂合子,表现型,基因型,本节内容概念图,杂 交,自 交,DDdd,DDDd,Dddd,测交,亲 本,

9、DdDd,DDDD,dddd,无性状分离,子 代,性状分离,稳定遗传,11,配子,F2,高茎,高茎,高茎,矮茎,3 : 1,遗传图解,4.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双选A.只要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 性状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直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CD,解析: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与亲本性状的现象,称为 性状分离,故A项错误;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F1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称显性性状,故B项错误; 兔的白毛与黑毛是相对性状,狗的卷毛与直毛是相对性状

10、, 故D项正确;生物的表现型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故C项正确。 答案 CD,5.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 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 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引起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 是 ( )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B.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解析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型 之比为3:1的现象是引起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及雌雄配子结 合的机会均等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设。,B,1、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假

11、说演绎法,(1)F1代全部显现高茎 (2)F2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 离),分离比接近3:1,科学事实,问题:为什么F2中性状分离比是3:1?,假说演绎法,2、推理、想像,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1)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假说演绎法,4、通过实验来检验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假说演绎法,测交实验,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的杂交,F2,高茎,高茎,矮茎,矮茎,Dd dd,dd只能产生一种d配子,它与F1产生的配子结合时,不会掩

12、盖F1配子中遗传因子的作用。,4、通过实验来检验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假说演绎法,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在于D与d的分离。,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说明了孟德尔的假说是正确的。,性状类型,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基本概念,交配类型,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杂交:生物间相互交配。测交:杂种第一代与隐性纯合个体相交。,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因类,显性基因:控制

13、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来表示。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来表示。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个体类,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基因型:DD或Dd;矮茎豌豆基因型:dd)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体:是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基本概念,假说演绎法,以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为什么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经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说,遗传因子决定生物的性状 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遗传

14、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雌雄配子在受精时随机结合,据假说进行演绎和推理,测交结果预测: 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结论,实验结果完全符合! 假说完全正确!,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不相_;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遗传给后代。,成对存在,融合,分离,分离,配子,五、 分离定律,三、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得出结论,1实质:随的分开而分离。(如图所示) 2时间:减数第次分裂期。 3.适用范围: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4.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5.分离定律的结果:产生两种类

15、型的配子,比例为11,四、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甲、乙内的彩球分别代表,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一,雌、雄生殖器官,雌、雄配子,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后,2实验注意问题 要抓取,且每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匀,目的是保证两种雌配子或两种雄配子比例相同。 重复的次数足够多。,想一想 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数可以不相同吗? 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可以不相同吗?,提示 可以,雌、雄配子的数量可以不相同,一般雄配子多于雌配子; 不可以,产生D和d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3结果与结论 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彩球代表

16、的显隐性性状的数值比接近。,随机,121,31,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D,巩固练习,解析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应在 未开花前去雄和授粉,实现杂交;花的主要结构是雄 蕊和雌蕊,雄蕊和雌蕊发育不良,会影响受粉;孟德尔 依据子代不同个体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答案 D,2、下列几组杂交中,哪组属于纯合子之间的杂交. . .,、下列四组杂交组合

17、中,能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的一组是,. . .,1.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2.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C,C,当 堂 练 习,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体测交后代都是纯合体B纯合体自交后代是纯合体C杂合体自交后代都是杂合体D杂合体测交后代都是杂合体4、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

18、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B,B,5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 )A、YR B、Dd C、BV D、AB,B,6、下列各项中,基因型不同而表现型相同的是:A、RR和rr B、Rr和rrC、RR和Rr D、Rr和Rr,C,六、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2、对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别进行研究。,3、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1、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遗传题的解题技巧,(一)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方法:,(1)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交配,如果新出现了性状,则该性状为隐性性状。,例: 红眼果蝇红眼果蝇,红眼果蝇 白眼果蝇(隐性),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方法:,例:高茎矮茎,高茎 (显性),(2)具有一对

19、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方法:,(3)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分离比为3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例:高茎高茎,高茎 高茎 矮茎 3 : 1 (显性)(隐性),例、豌豆子叶黄色和绿色受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现将子叶黄色豌豆与子叶绿色豌豆杂交,F1为黄色。(1)为显性性状,为隐性性状。 (2)亲本遗传因子组成是和。 (3)F2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比例是 。,黄色子叶,绿色子叶,YY,yy,YY、Yy、yy,1:2:1,(二)确定个体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1、如果某个体是隐性性状,则它一定是隐性纯合子(aa)。,2、

20、如果某个体是显性性状,则它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AA 或 Aa)。让该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如果子代中既有显性性状个体又有隐性性状个体 (性状分离),则该个体为杂合子;如果子代全为显性性状,则该个体是显性纯合子。,4、如果两个显性性状的亲本杂交(A A ), 子代中出现了隐性性状个体(aa),则双亲都是杂合子(Aa)。,3、如果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一定是 显性性状。如果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中一定含有隐性遗传因子(a)。,黑色小羊,白色公羊 白色母羊,aa,Aa,Aa,子代中 显性:隐性1 : 1,,Aa aa,子代中 显性:隐性3 : 1,,则亲

21、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Aa,5、根据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后代遗传因子为Aa比aa为1 : 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Aa X aa,后代遗传因子为AA:Aa:aa为1 : 2 : 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Aa X Aa,例、豌豆子叶黄色和绿色受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现将子叶黄色豌豆与子叶绿色豌豆杂交,F1为子叶黄色。F1自交后结出F2种子,其中子叶绿色豌豆有1942粒,则 (1)子叶黄色豌豆有粒。 (2)杂合子叶黄色豌豆有 粒。,5826,3884,例:采用下列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 中的遗传问题:,.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测

22、交、测交、杂交、自交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 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性和隐性 不断提高小麦抗病(显性)品种的纯合度 检验杂种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例:豌豆种子的圆滑(R)对皱缩(r)是显性,现将其纯种亲本杂交,并经F1自交后,所得F2中皱缩的种子数为1850粒,试问圆滑种子数约为( )粒。A. 5550 B. 3700 C. 2400 D. 1850,A,7. 大豆的花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P、p控制着,下表是大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1)根据哪个组合能够判断显性的花色类型?试说明理由。,(2)写出各个亲本组合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3)哪一组为测交实验

23、?给出其遗传图解。,判断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的方法,自交法:看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有:杂合子无:纯合子后代只有显性性状:纯合子 测交法:后代有显性和隐性性状:杂合子,(三)遗传题中概率的计算,概率是对某一可能发生事件的估计,是指特定事件与总事件的比例,其范围从01。,概率在遗传学分析中的应用,1、加法定律: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样的两个事件称为互斥事件,它们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之和。,例题1:人体肤色正常(A)对白化(a)是显性。一对夫妇基因型都是Aa,他们所生的孩子中,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多少?,答案:1-1/4=3/4或(1/4+2/4),拓展,乘法定律: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

24、另一事件的发生时,这样的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乘积。,例题2、人类的双眼皮(B)对单眼皮(b)为显性。现有一对夫妇基因型均为Bb,则他们生一个单眼皮男孩的概率是多少?,遗传题概率计算的一般步骤:,1、确定显、隐性 2、写出隐性个体的基因型 3、显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有一个显性基因 4、子代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例题:白化病是人类的一种隐性遗传病,控制基因为a,分析下图:,1 2,求:(1)1,2,2 的基因型; (2)该夫妇再生1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有多大?,(Aa),(Aa),(aa),(AA / Aa),(答案:1/4),概率计算的方法:,1、例如,杂合

25、子(Aa)自交,求自交后代中某一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1)若该个体性状为显性性状,它的遗传因子组成有2种可能性:AA和Aa,比例为1:2,因此它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2)若该个体未知性状表现,则该个体遗传因子组成3种可能都有: AA、Aa和aa,比例为1:2:1,因此它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概率计算的方法:,2、在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未肯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其后代是某一性状的概率?例如,一对夫妇均肤色正常,且他们的双亲肤色也都正常,但夫妇都有一个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1)确定该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概率。(2)如果该夫妇均为Aa,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4。(3)

26、将该夫妇均为Aa的概率(2/3 2/3)与该夫妇均为Aa的情况下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1/4)相乘,乘积即为该夫妇孩子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概率。,概率计算的方法:,训练: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多少?患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提示:绘出遗传图解,用分离比直接推出,、基因型为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的进行自交,那么中的纯合子占中个体数的 . . .5、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隐性亲本与杂合子亲本相交,其子代个体中与双亲遗传因子组成都不相同的是.0 .25 .50 .75,8、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现有两株红色番 茄杂交,其后代可能

27、出现的的性状正确的一组是全是红果 全是黄果 红果黄果=11 红果黄果=31 A. B. C. D.9、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自花传粉共结出10粒种子,有9粒种子生成的植株开红花,第10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 花的可能性为A.9/10 B.3/4 C.1/2 D.1/410、一对杂合子的黑毛豚鼠交配,生出四只豚鼠。它们的性状及数量可能是A.全部黑色或白色 B.三黑一白或一黑三白 C.二黑二白 D.以上任何一种都有可能,当 堂 练 习,1、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蓝眼孩子的概率是( ) A、50% B、25% C、75% D、

28、12.5%,2、小麦高秆(H)对矮秆(h)是显性。现有两株高杆小麦,它们的亲本中都有一个是矮秆小麦,这两株小麦杂交,在F1中出现纯合体的几率是 ( ) A75 B50 C25 D125,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预计他们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 ( ) A125% B25% C75% D50%,4、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亲本的基因型是(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5、牛的黑毛对棕毛是显性,要判断一头黑牛是否是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牛最好是:A、纯种黑牛 B、杂种黑牛C、棕牛 D、ABC

29、都不对,6、一对多指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孩子, 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_。 这对夫妇生正常孩子的可能性是_。,T t , T t,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如何选育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优良品种?,要选育显性性状品种:应连续自交,直到 确认得到不再发生分离的显性类型为止。,要选育隐性性状品种:一但出现隐性性状的 品种,就是选用的品种。,为什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在人类,虽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通常很少出现,但在近亲结婚(例如表兄妹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大增加。,杂合子(Aa)连续自交问题,总结:由上图可

30、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Aa)连续自交,子n代的比例:,注:上例以Aa为亲代,其自交所得F1为子一代,n值取其自交次数。若以Aa为子一代,其自交所得子代为子二代,则上述所有n值都要换为n1。,例1小麦的抗锈对感锈为显性。让杂合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 F5中杂合子占多少?显性纯合子占多少?在F5中淘汰感锈个体,则长出的抗锈病植株中纯合体占多少?,1/32,31/64,32/33,例1、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全部让其自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 A. 1/9 B. 3/8 C. 1/6 D.1/6,解析:Aa自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有三

31、种:AA:Aa:aa =1:2:1,去掉隐性个体后,AA个体占1/3,Aa占2/3,全部自交,即1/3AA,2/3Aa,子二代中aa所占比例为2/31/4=1/6,D,自交与自由交配,典例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问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A31 B51 C81 D91,易错警示 2.区分不清自交与自由交配,错因分析 对自交和自由交配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混淆不清。,C,纠错训练 若将上题改动如下,重新计算结果: 让灰身果蝇进行自交(即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

32、),则F3中灰身黑身。 若F2代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则F3中灰身黑身。,51,31,若F2代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果蝇自交(即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则F3中灰身黑身。,解析 F2中BB 1/3,Bb 2/3,各自自交即可求出bb2/31/41/6 ,则B5/6;F2代中B配子概率1/2,b 1/2 ,则bb1/4 ,B3/4;F2中BBBbbb121,各自自交bb1/4(bb)1/41/2(Bb)3/8,则B5/8。,53,32.(9分)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

33、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 _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 _,A基因频率为 _ 。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_ 。,1:1,1:2:1,1/2,AA纯合致死,1:1,一、不完全显性导致比例改变 典例2 (2010上海卷,11)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 ) A33% B50% C6

34、7% D100%,易错警示 3.对分离定律异常情况分析能力,错因分析 对不完全显性这种特殊情况不熟悉。,解析 根据后代的性状和比例可以分析,昆虫翅色的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中间性状灰色为杂合子(Aa),黑色性状为纯合子(AA或aa),黑翅与灰翅交配,后代黑翅的比例为50%。,B,纠错笔记 不完全显性:如红花AA、白花aa,若杂合子Aa开粉红花,则AAaa杂交再自交F2代性状比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不再是31。 当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如两只杂合黑豚鼠杂交,生下的4只小豚鼠不一定符合3黑1白,有可能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也有可能既有黑色又有白色,甚至还可能3白1黑。,(201

35、4海南卷,23)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 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和25%。若该 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 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 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3:3:1 B.4:4:1 C.1:2:0 D.1:2:1,B,题干信息关键是:“随机交配”,二、显性或隐性纯合致死导致比例改变 典例3 (经典高考题)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

36、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解析 依题意可知:猫的无尾是显性性状,且表现出显性纯合致死。无尾猫自交后代中的无尾猫全部是杂合子,有尾猫的出现是隐性基因所致。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属于测交,后代中无尾猫和有尾猫各约占1/2。,D,纠错笔记 若某一性状的个体自交总出现特定的比例21,而非正常的31,则推断是显性纯合致死,并且显性性状的个体(存活的)有且只有一种基因型(Aa)杂合子。 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 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

37、;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 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例P113.5,三、某一基因型个体在雌、雄(或男、女)个体中表现型不同 典例4 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38、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解析 绵羊角的性状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无角双亲可能是Hh的母羊和hh的公羊,其后代中1/2的基因型为Hh,如果是公羊,则表现为有角;有角的双亲可能是HH的母羊和Hh的公羊,其后代中基因型为Hh的母羊表现为无角;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HH、Hh、hh的比例为121,HH的表现有角,hh的表现无角,Hh的公羊有角,母羊无角,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纠错笔记 若杂合子如Hh在雌、雄个体中表现型有区别,解题时找雌、雄个体中表现型只有一种基因型的作为突破口,如第4题中公羊的无角为hh,而母羊则找有角,只有一种基因型HH。,1

39、09,四、复等位基因 典例5 (2011上海卷,30)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表。若WPWS与WS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 ),A. 3种,211 B4种,1111 C2种,11 D2种,31,C,110,答案 C,纠错笔记 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最常见的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涉及到三个基因IA、IB、i,组成六种基因型:IAIA、IAi、IBIB、IBi、IAIB、ii。 复等位基因的产生基因突变,体现了不定向性特点。,解析 分析表格可知:这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为WWPWS

40、w,则WPWS与WSw杂交,其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分别为WPWS(红斑白花),WPw(红斑白花),WSWS(红条白花),WSw(红条白花),所以其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应为2种,比例为11,故C正确。,1已知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现有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若干。若用它们验证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则下列哪项不是必需的 ( ) A亲本果蝇必须是纯种 B亲本中的长翅、残翅果蝇的性别必须不同 C在子代果蝇羽化成为成虫前必须除去亲本 D长翅果蝇必须作母本,残翅果蝇必须作父本,题组一 分离定律的杂交实验,D,答案 D,解析 设控制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的基因用A、a表示。若亲本果蝇是杂合子(Aa),则子代果蝇中长翅的基

41、因型有AA和Aa两种情况。实验中为了避免同一性状的亲本交配,亲本中的长翅、残翅果蝇的性别必须不同。为了避免亲本的干扰,在子代果蝇羽化成为成虫前必须除去亲本。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正反交结果均相同,没有必要规定某一特定的性状作为特定的亲本。,2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 )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有显性作用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控制高、矮茎的基因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答案 D,解析 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787277,约为31,符合分离定律的典型性状分离比,其实质是等位

42、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3(2010大纲全国卷,4)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 ) A11 B12 C21 D31,题组二 分离定律的异常情况,解析 由已知条件可知:AAAa12,在该群体中A2/3,a1/3,所以后代中AA4/9,Aa22/31/34/9,aa致死,所以理论上AAAa11。,答案 A,5(2009山东理综,7)人类常染色体上珠蛋白基因(A

43、),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妇可能 ( ) A都是纯合子 B都是杂合子 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 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解析 根据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孩子可知,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对夫妇均为杂合子。,答案 B,6丈夫的哥哥患有半乳糖血病(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妻子的外祖母也有此病,家庭的其他成员均无此病。经调查,妻子的父亲可以视为基因型纯合。可以预测,这对夫妻的儿子患半乳糖血病的概率是 ( ) A1/12 B1/4 C3/8 D1/2,题组三 分离定律的计算及实际

44、应用,解析 丈夫的哥哥患病,说明其父母双亲皆为杂合子,故丈夫为杂合子的可能性为2/3,妻子的母亲一定是携带者,可推算妻子是杂合子的可能性为1/2,这对夫妻的儿子患病的概率为1/22/31/41/12。,答案 A,7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 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问题: 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蛋壳的色是显性性状。 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现象,比例都接近。 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该杂交称为,用于检验。 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鸭群中混有杂合子。 运用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定律。,青,性状分离,31,1/2,测交,F1相关的基因组成,金定,统计学,基因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大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