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电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841204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电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考研类试卷]电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考研类试卷]电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考研类试卷]电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考研类试卷]电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5 及答案与解析1 (清华大学 2007 年考研试题)求如图 166 所示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方程。2 (清华大学 2007 年考研试题)如图 167 所示,A 为一含独立源线性网络。当 Z=0时,测得 ;当 Z=时,测得 。试求当 Z 为任意值时的电压 。3 (清华大学 2006 年考研试题)如图 16 一 10 所示电路中,已知二端口 N 的传输参数 (1)求 RL 为多少时其上可获得最大的功率,并求此最大功率值;(2)求此时 5A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4 (清华大学 2005 年考研试题)电路如图 1612(a)所示,其中 N 为仅含电阻的对称二端口网络。当 Rf=

2、50Q 时,它可获得最大功率 Pmax=20W。(1)求二端口网络 N 的传输参数;(2)当 Rf 断开时,为了使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不变,需在输入端并上一个电阻 R,如图 1612(b)所示,求此电阻 R 的值。5 (北京大学 2006 年考研试题)试求图 16-14 中电路 ab 端的等效电阻值。6 (北京大学 2005 年考研试题)如图 16 一 16 所示的含受控电压源(一 RmI1)双端口网络,其 1-1端用电压源激励,2-2 端以 RL 为负载。求:(1)该双端口网络的 Z 参量;(2)从 1 一 1端看进去的输入阻抗; (3)2-2端的开路电压。7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年考研试

3、题)如图 16 一 17 所示电路,N 为线性电阻性二端口网络,已知 US=20V。当 R=时,I 1=04A ,U S=8V;当 R=0 时,I 1=IA,I 2=-05A。试确定 R=10 时的输入电阻 Ri 和输出电阻 R0。8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年考研试题)如图 16 一 18 所示含理想变压器的电路中,N 为线性无源对称双口网络,Z 1=Z2=05Z 3=Z,22端口的开路电压为 ,22端口图示方向下的短路电流为 。试确定双口网络 N 的 Z 参数。假定、Z 已知。9 (武汉大学 2007 年考研试题)在如图 1620(a)所示的电路中,N 1 和 N2 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仅含

4、线性电阻的对称双口网络,已知条件如图 16-20(a)中所示。若将双口网络 N1 连接成如图 16-20(b)所示的形式,试求其中的输出电压 U2。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年考研试题)图 1623 所示电路中二端口网络 N 的阻抗Z 参数为 ,求二端口 N 的端口电压 U1 和 U2。11 (上海交通大学 2006 年考研试题)计算图 1624 所示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矩阵。12 (东南大学 2008 年考研试题)如图 16-26 所示二端口网络,N a、N b 分别是两个不同无源线性电阻网络,1 一 1端接理想电压源 U1,在 33端接线性电阻 R3,若:(1)当 U1=9V, R

5、3=3 时,I 2=3A,I 3=1A;(2)当 U1=10V,R 3=0 时,I2=4A,I 3=2A。求:当 U1=13V,R 3=6 时,I 2=?I3=?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l0 年考研试题)如图 16-27 所示电路,N 为线性有源二端电阻电路,已知当 =-1,U=15V;=1,U=20V 。求: (1) 为何值时,N 的外部电路从 N 获得最大功率;(2)求此最大功率。1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 年考研试题)二端口电路如图 16-29 所示,求 Z 参数。15 (浙江大学 2006 年考研试题)图 16-30 所示的电路中,已知 N1、N 2 为纯电阻网络,N1

6、的传输参数为 ,N 2 是对称网络,当 I3=0A 时,测得 U3=3V,I 2=一6A。试求:(1)N 2 的传输参数;(2) 若 3-3端口接电阻 R=6,求 I3 为多少?16 (浙江大学 2005 年考研试题)电路如图 1632 所示,已知Us=20V,I s=2A,R=5 ,P 为线性电阻组成的对称双口网络。开关 S 闭合时,UR=1V,U=8V,求开关 S 打开后的电压 u(t)。17 (中南大学 2009 年考研试题)如图 16-34 所示电路,二端口网络参数矩阵,回转器的回转电阻 r=1。开关 S 闭合时,调节电容使电压表读数为最大值 4V;再断开开关 S,电压表读数为 0V。

7、求阻抗 Z、容抗 Xc 及电阻 R的参数值。18 (中国科学院 2007 年考研试题)如图 16-36 所示,N 0 为无源线性电阻网络,R 1 可调,当 US=18V,R 1=0 时,I 2=06A;当逐渐增大 R1 值,使 I2=2A 时,R 1 端电压U1=10V。现 Us=25V,调节 R1 的值,使 I2=15A,试问此时 R1 端电压 U1 为多少伏?19 (同济大学 2003 年考研试题)如图 16-37 所示,根据下列要求,试写出二端口的参数矩阵:(1)图(a)中的 Z;(2)图(b) 中的 Y;(3)图 (c)中的 T。20 (四川大学 2005 年考研试题)已知双口网络如图

8、 1638 所示,图中运放为理想运放,试求网络的开路阻抗矩阵和传输参数矩阵。21 (大连理工大学 2005 年考研试题)二端口网络如图 1639 所示,试求短路导纳矩阵 Y。22 (大连理工大学 2004 年考研试题)二端口网络如图 1640 所示,试求其短路导纳矩阵 Y。23 (北京科技大学 2007 年考研试题)如图 1641 所示二端口。(1)求其 Y 参数矩阵;(2)求其 Z 参数矩阵。24 (华北电力大学 2008 年考研试题)如图 1642 所示电路中的 N 为不含独立电源的对称双口网络。当 RL=时,U 2=9V,I 1=3A。则双口网络 N 的开路电阻参数矩阵 R=_。25 (

9、华北电力大学 2006 年考研试题)电路如图 16-43 所示,已知Us=12V,I s=2A,N 为无源线性电阻网络。当 1-1端口开路时,N 获得功率 16W;当 2-2端口短路时, N 获得功率 16W,且 。问当 Is、U s 共同作用时,它们各发出多少功率?26 (东北电力大学 2008 年考研试题)已知如图 1644 所示二端口网络的 Z 参数为:Z11=j4,Z 12=Z21=j2,Z 22=3+j5,电源电压有效值为 Us=12V,试求可变负载 ZL获得的最大功率。27 (河海大学 2007 年考研试题)图 16-46 所示电路中二端口网络 N 的 Z 参数Z11、Z 12、Z

10、 21、Z 22 和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已知,试分别求图(a)、(b)所示二端口网络的 Z 参数。28 (河海大学 2006 年考研试题)图 1647 所示各二端口网络,选择 4 种参数(Z、Y、H、 T)中最容易确定的一种,写出其参数矩阵,并说明各电路有哪些参数是不存在的。29 (湖南大学 2007 年考研试题)如图 16-49 所示电路,已知网络 N 的 Y 参数为。30 (湖南大学 2006 年考研试题)图 1650 所示电路,已知二端口网络的 Z 参数为Z11=12,Z 12=8,Z 21=8,Z 22=20。试求电压 。31 (湖南大学 2006 年考研试题)求图 16-51 所示电路

11、的 Z 参数(图中 m=23)。3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年考研试题)如图 16-52 所示二端口网络。(1)求网络 N的 T 参数;(2)若在 2-2端接一电阻 R=3,试求电压源提供的功率。3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年考研试题)求图 16-54 所示二端口网络传输参数。34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年考研试题)图 16-55 中 A 和 B 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当按图 16-55(a)方式连接时,U=2V,I=0A;按图 16-55(b)方式连接时,U=1V,I=1A。求当 A 和 B 以图 16-55(c)形式连接时的 U 和 I。35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年

12、考研试题)求如图 1657 所示二端口网络的 Z 参数矩阵,已知 =103rads。36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年考研试题)求如图 1659 所示二端口网络的 Y 参数矩阵,已知 =103rads。37 (西安交通大学 2007 年考研试题)图 17-4 所示的电路中,非线性电阻为电压控制型,用函数表示为 ,信号源 us(t)=210-3costV,试求在静态工作点处由小信号所产生的电压 u(t)和电流 i(t)。38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年考研试题)在图 176 所示非线性动态电路中,非线性电阻的电压、电流关系为 u1=i124i1(单位:V,A;i 10),非线性电容 q=10

13、-3uc2(单位:c,V),电压源 us(t)=15+(t)V。用小信号分析法求响应 uc(t)。39 (东南大学 2005 年考研试题)如图 17-7 所示电路中,电压控制型非线性电阻的伏安关系为 ,I s=8A,i s(t)=05sintA ,用小信号分析法计算 u、i 1、i 2。40 (浙江大学 2005 年考研试题)电路如图 178(a)所示,已知R=10,U s=12V,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如图 17-8(b)所示,试画出当 RL 从 0 到无穷大变化时,输出端 u 与 i 的变化曲线。41 (浙江大学 2010 年考研试题)图 182 所示电路中,已知,R=100,无损耗线 l1

14、 特征阻抗 Zc1=100Q,线长 ;无损耗线 l2 和 l3 特征阻抗均为 Zc2=200,l 2 线长 ,设电信号在所有无损线中的传播速度(相位移速度) 均为 v=3108ms ;阻抗 Z=100, ;欲使 l1 中无反射波,问 l3 最短应取多长?此时电流 i2(t)为多少?42 (浙江大学 2006 年考研试题)借助 14 波长的无损耗线可以测量高频线路的电压,无损耗线的始端接被测电压,终端接热偶式电流表(相当于短路),如图 18-3 所示,图中被测线路的频率 f=50MHz,无损耗线参数:L 0=083310 -3Hkm,C 0=133210 -9Fkm,求:(1)AA 端口的入端阻

15、抗; (2)线长 AB;(3)倘若所测电压范围在 010V 之间,求热偶式电流表的读数范围。43 (浙江大学 2005 年考研试题)电路如图 184 所示,14 波长的无损耗均匀传输线,特性阻抗 Zc=250,终端接 R=100 的负载,始端接电压源 ,求终端电流 I2 与始端电流 I1。电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5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直接列方程求解。端口的电压、电流方程为:对上式作变换,将 放在等式左端,将 放在等式右端,即可得传输参数方程:2 【正确答案】 由已知条件,Z=0 时,测得 ,即 I、I 端口的短路电流为为 1=1端口短路时由方框内独立源单独作用在输出端口产生的电压。Z

16、时,测得 ,即 为方框内独立源单独作用在 1-1端口产生的开路电压,为 1-1端口开路时由方框内独立源单独作用在输出端口产生的电压。 所以由 1一 l端口示入的戴维南等效阻抗为: 可得 1-1,端口右边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 16-8(a)所示,得阻抗 Z 为任意值时电流为: 对Z=0、Z与 Z 为任意值这 3 种情况,分别将阻抗 Z 所在支路用电流源替代,即可得如图 168(b)、(c)、(d)所示的 3 个等效电路。根据叠加定理,由图 168(b)、(c)和图 168(d)、(c),可得如图 16-9(a)、(b)所示电路中由各自电流源单独作用时输出端的电压。 图 16-9(a)中 P

17、网络为 A 网络中独立源置零后所对应的无源网络。对图 16-9(a)、(b)应用齐性原理,得:整理得:3 【正确答案】 (1)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 16-11(a)所示。由传输参数可得二端口 N 的传输参数方程为: 端口方程为: 联立、两式可得 UL 与 IL 的关系式为:U L=1 一 IL 由式即可得到从负载两端得到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 16-11(b)所示。由等效电路及最大功率传输条件可知,当 RL=1时,负载 RL 获得最大功率,该最大功率为: (2)在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时,I L=05A,U L=05V。由式有:U 1=4UL+6IL=405+605=5V 再由图 1611(a)所

18、示电路可求得:U 1=52+U1=15V 所以,5A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P=U15=155=75W4 【正确答案】 (1)设参考方向如图 16-13(a)所示。设二端口的 T 参数方程为。从电阻 Rf 两端看入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 16-13(b)所示。因为当 Rf=5 时,它可获得最大功率 Pmax=20W,所以:由图 16-13(a)、(b)可得,当电阻R=(开路) 时,U 1=30V,I 2=0,U 2=20V,由 T 参数方程可得:由对称性可得 T22=T11=15。当输入端口电压源电压置零,即U1=0 时,有: 根据互易关系 T11T22 一T12T21=1,得 ,则 T 参数矩阵

19、为: (2)由图 16-13(a)、(b)及(1)中所求出的 T 参数可知,当端口 2 接电阻 Rf=5 时,从电压源两端看入的输入电阻为: 而当端口 2 不接负载电阻而开路时,从电压源两端看入的输入电阻为:对题图 16-12(b)所示电路,从电压源两端看入的输入电阻为 。要使 Rf 断开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不变,则有:5 【正确答案】 Y 参量模型如图 16-15 所示,可得: 负载RZ 上满足: U 2=RZI2 展开 式得 ,代入式可得:网络可以看作两个 T 形网络并联而成,T 形网络的 Z 参量可直接写出,而Y=Z,则:则有:将式代入 式,计算得: Rin=-2716 负号表示电流方向与

20、图标所示相反。6 【正确答案】 (1)根据 Z 参量定义,有:7 【正确答案】 设二端口 Z 参数为 ,则有: 当 R=时,I2=0,因此有: 当 R=0 时,U 2=0,则有:当 R=10 时,U 2=-10I2,则有:由式得 60I1=-24I1,代入式得 U1=50I1-24I1,故: 易知:8 【正确答案】 先确定 N 的 1 一 1端口左侧的等效电路,再用已知条件确定 N 的Z 参数。根据以上求解,可以画出等效电路如图 16 一 19 所示。设 N 的 Z 参数为 ,则有:联立式、 ,得: Za=2Z,Z b=Z 则网络 N 的 Z 参数为:9 【正确答案】 根据题意,N 1 和 N

21、2 为两个完全相同的仅含线性电阻的对称双口网络,由二端口的等效电路理论可知,N 1 和 N2 可表示为如图 1621 所示的等效电路形式。 由网孔电流法,得:则将双口网络 N1 连接成题图 16-22(a)所示形式的电路,其等效电路如图 1622(b)所示,因此有:10 【正确答案】 由已知, ,所以: 根据电路结构,可得:14=2I 1+U1,U 2=-I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U 1=8V,U 2=2V11 【正确答案】 等效电路如图 16-25 所示,根据电路分压、分流之间的关系可得:I1=一(-I 210+2U 2)=-2U2+I210,U 1=-10U2+5(一 2U2+I210)

22、=一 20U2+I22 因此,则所求的传输参数为:12 【正确答案】 根据题意,将整个网络传输方程表示为: U1=AU3+BI3,I 1=CU3+DI3 将条件(1)和(2)及 U3=R3I3 代入得:当 U1=13V,R 3=6 时,有:所以,对 Nb 网络传输参数方程: 代入条件(1)、(2)及 U3=R3I3,有: U2=3Ab+Bb,3=3C b+Db,U 2=2Bb,4=2D b 因此可得:所以,当 U1=13V,R 3=6 时,有:I3=1A,U 3=R3I3=6V,I 2=6Cb+Db=4A13 【正确答案】 (1)N 可等效为如图 1628(a)所示电路,得:又因为 ,所以:

23、根据戴维南等效定理画出等效电路,如图 16-28(b)所示,由此求 N 外的电路等效电阻:当 Rin=R0 时,外部电路从 N获得最大功率,此时 =一 1,且有:14 【正确答案】 由题意,可得: 则电路的 Z参数为:15 【正确答案】 (1)将电路进行简化,如图 16-31(a)所示,则有:则可得:设 N2 的传输方程为 。当 I3=0 时,有 ,且己知 U3=3V,I 2=一 6A,联立可得: 由对称网络特性可知A2 一 BC=1,将 A=5、C=2 代入得:B=12 因此可确定 N2 的传输参数矩阵为(2)计算电路如图 16-31(b)所示,可得二端口网络 N 的传输参数矩阵为:因此:1

24、6 【正确答案】 由题意,可得: 计算电路如图 16-33 所示,可知一端口网络 N1、N 2 的等效电阻相等。利用线性定理和网络 P 的对称性可知 N2 的开路电压为 N1 的开路电压 Uoc 的一半。在右边等效电路中,利用 KVL、KCL,可得: 当S 打开时,电路为纯电阻网络,没有电感电容等记忆性元件,则电压 U 在开关打开前的数值等于打开后的数值,即 U=Uoc=10 V。17 【正确答案】 由题意可知,开关闭合时调节电容使电压表的读数达到最大值,则此时 j2 的电感与 jXc 的电容应该并联谐振,所以: j2+jXc=0 Xc=一 2 设流过电阻尺的电流为 I2,I 2 与 R 两端

25、的电压取非关联方向。画出等效电路如图 1635(a)所示。由题意可知: 因此得到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将已知条件代入以上两式,可得:因此有: 或直接由互易定理求解。当 S 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为 0V,则电容的右端电路部分应发生串联谐振。画出右端的回转器电路如图 1635(b)所示。 设从开关 S 向右端看的等效电阻为 Zeq。根据回转器的性质有:所以: j2+1Z=0 ,Z=j0 5 将 R的右端等效为戴维南电路,如图 16-35(c)所示。18 【正确答案】 N 0 为无源线性电阻网络,符合齐次定理。令 I2=K1US+K2U1,代入具体数据得 。再将 Us=25V,使 I2=15A,代入I

26、2=K1US+K2U1,解得:19 【正确答案】 20 【正确答案】 (1)(2)21 【正确答案】 列出节点电压方程,可得: 又知 U3=U1 一 U2,联立解得: 可得短路导纳矩阵:22 【正确答案】 由题意,可得:因此有:23 【正确答案】 24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R L=时, I2=0,I 1=3A,U 1=12V,U 2=9V,则有:由于 N 为对称双口网络,则有:R22=R11=4, R12=R21=3 所以双口网络 N 的开路电阻参数矩阵为:25 【正确答案】 由以知条件可列如下方程: 当 1-1 端开路时,;2-2 端短路时, ,联立两式,得:Z11=5,Z 12=3

27、,Z 21=3,Z 22=9 即 N 的 Z 参数为 两电源同时作用时,有:所以,两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为:26 【正确答案】 27 【正确答案】 28 【正确答案】 (1)题图 1647(a)中,两电压源并联无意义,故不存在 Y 参数,题解电路如图 16-48(a)所示,由电路可得: 故其 Z 参数最容易确定,且 ;其 T 参数与 H 参数也存在。(2)题图 1647(b)中,题解电路如图 1648(b)所示, ,T 参数最易确定:;Z、Y 参数不存在,H 参数存在。29 【正确答案】 由题意,原电路可看成两个二端口网络的串联,因此有:Z=Z1+Z2, 所以: 则可得:又由于 ,联立各式可得:

28、30 【正确答案】 由题意,可认为题图所示电路是 Z 网络的串联。对于由三个电阻组成的网络 Nb 有:Z 12b=Z21b=Z11b=Z22b=10 可得:所以: U 1=Z11I1+Z12I2=22I1+18I2 U2=Z21I1+Z22I2=18I1+30I2 又输入电压 U1=Us-5I1,代入式,得:U s=27I109U 2 输入电压 U2=-20I2,代入式,得: 联立、两式,得Us=285U 2,因此:31 【正确答案】 Z 参数方程为: 等效电阻表达式为:根据 KVL 和 KCL 可得,当 I2=0 时: 同理,当 I1=0 时,有:这样,可解得 Z 参数为:32 【正确答案】 根据电路结构,可知网络 N 的 T 参数为: 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原、副边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副边电阻 R 映射到原边中有等效阻抗R=223=12。此时原边等效电路如图 16-53 所示。该等效电路为电阻串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为:电压源提供的功率为: P=UI=102=20 W33 【正确答案】 该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为: 解得传输参数为:34 【正确答案】 由于 A、B 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则 A、B 等效电路如图 16-56所示。 当按图 16-55(a)方式连接时,得 UA=UB=2V 当按图 16-55(b)方式连接时,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TR 101 939-2002 Fixed Radio Systems Multipoint-to-Multipoint Systems Requirements for Broadband Multipoint-to-Multipoint Radio Systems Operating in the 24 25 GHz to GHz Band a.pdf ETSI TR 101 939-2002 Fixed Radio Systems Multipoint-to-Multipoint Systems Requirements for Broadband Multipoint-to-Multipoint Radio Systems Operating in the 24 25 GHz to GHz Band a.pdf
  • ETSI TR 101 941-2001 Access and Terminals (AT) Study of the Implications of Standardization of IP Terminals Utilizing Ethernet PSTN and ISDN Connection Methods (V1 1 1)《接入和终端(AT) 采.pdf ETSI TR 101 941-2001 Access and Terminals (AT) Study of the Implications of Standardization of IP Terminals Utilizing Ethernet PSTN and ISDN Connection Methods (V1 1 1)《接入和终端(AT) 采.pdf
  • ETSI TR 101 941-2001 Access and Terminals (AT) Study of the Implications of Standardization of IP Terminals Utilizing Ethernet PSTN and ISDN Connection Methods (V1 1 1)《接入和终端(AT) 采_1.pdf ETSI TR 101 941-2001 Access and Terminals (AT) Study of the Implications of Standardization of IP Terminals Utilizing Ethernet PSTN and ISDN Connection Methods (V1 1 1)《接入和终端(AT) 采_1.pdf
  • ETSI TR 101 943-2006 Lawful Interception (LI) Concepts of Interception in a Generic Network Architecture《合法侦听(LI) 一般网络架构中的拦截概念(版本2 2 1)》.pdf ETSI TR 101 943-2006 Lawful Interception (LI) Concepts of Interception in a Generic Network Architecture《合法侦听(LI) 一般网络架构中的拦截概念(版本2 2 1)》.pdf
  • ETSI TR 101 944-2001 Telecommunications Security Lawful Interception (LI) Issues on IP Interception (V1 1 1)《通信安全 合法侦听(LI) IP拦截问题(版本1 1 1)》.pdf ETSI TR 101 944-2001 Telecommunications Security Lawful Interception (LI) Issues on IP Interception (V1 1 1)《通信安全 合法侦听(LI) IP拦截问题(版本1 1 1)》.pdf
  • ETSI TR 101 949-2002 Speech Processing Transmission and Quality Aspects (STQ) QoS Parameters Definitions and Measurements for Use in Network-To-Network Narrowband Interconnection (.pdf ETSI TR 101 949-2002 Speech Processing Transmission and Quality Aspects (STQ) QoS Parameters Definitions and Measurements for Use in Network-To-Network Narrowband Interconnection (.pdf
  • ETSI TR 101 949-2002 Speech Processing Transmission and Quality Aspects (STQ) QoS Parameters Definitions and Measurements for Use in Network-To-Network Narrowband Interconnection (_1.pdf ETSI TR 101 949-2002 Speech Processing Transmission and Quality Aspects (STQ) QoS Parameters Definitions and Measurements for Use in Network-To-Network Narrowband Interconnection (_1.pdf
  • ETSI TR 101 953-1-1-2002 Access and Terminals (AT) Unified and Generic Testing Methods for European Specific DSL Splitters Part 1 ADSL Splitters for European Deployment Sub-Part 1 .pdf ETSI TR 101 953-1-1-2002 Access and Terminals (AT) Unified and Generic Testing Methods for European Specific DSL Splitters Part 1 ADSL Splitters for European Deployment Sub-Part 1 .pdf
  • ETSI TR 101 953-1-1-2002 Access and Terminals (AT) Unified and Generic Testing Methods for European Specific DSL Splitters Part 1 ADSL Splitters for European Deployment Sub-Part 1 _1.pdf ETSI TR 101 953-1-1-2002 Access and Terminals (AT) Unified and Generic Testing Methods for European Specific DSL Splitters Part 1 ADSL Splitters for European Deployment Sub-Part 1 _1.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