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847032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文学史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1 东方文学(北京师范大学 2007 年考题)2 吉尔伽美什(郑州大学 2007 年考题)3 圣经文学(山东师范大学 2007 年考题)4 新约(首都师范大学 2009 年考题)5 四福音书(北京师范大学 2009 年考题)6 往世书(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考题)7 巴别塔(北京师范大学 2004 年考题)8 死海古卷(东北师范大学 2005 年考题)9 耶利米哀歌(浙江大学 2012 年考题)10 阿维斯塔(北京大学 2012 年考题)11 悬诗(浙江大学 2012 年考题)12 克里希纳(黑天大神)(北京师范大学 2004 年考题)13 梵剧(北京师

2、范大学 2008 年考题)14 佛本生经(北京师范大学 2009 年考题)15 万叶集(南京师范大学 2008 年考题)16 物语(天津外国语大学 2007 年考题)17 谣曲(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考题)18 狂言(北京师范大学 2004 年考题)19 元禄文学(郑州大学 2006 年考题)20 物哀(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考题)21 歌舞伎(东北师范大学 2005 年考题)22 迦梨陀娑(西北大学 2006 年考题)23 日本”私小说 ”(北京师范大学 2008 年考题)24 ”新思潮派 ”(陕西师范大学 2005 年考题)25 旅美派(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考题)26 戈丹(

3、南京师范大学 2008 年考题)27 春香传(北京大学 2012 年考题)28 东亚战后派(北京师范大学 2012 年考题)29 紫式部(湖南师范大学 2012 年考题)30 论述古代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武汉大学 2005 年考题)31 怎样认识印度文学的特征?(北京师范大学 2011 年考题)32 如何理解约伯记的主题?(南开大学 2001 年考题 )33 古兰经的文学价值何在?(陕西师范大学 2005 年考题)34 论述天方夜谭的艺术特色。(陕西师范大学 2011 年考题)35 松尾芭蕉俳句的艺术风格。(北京师范大学 2006 年考题)36 简述源氏物语的主题,并说明中国文学对该作的具体

4、影响。(首都师范大学2009 年考题)37 日本的平家物语在”物语文学” 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清华大学 2005 年考题)38 沙恭达罗的爱情主题及其意义。(湖南大学 2005 年考题)39 纪伯伦先知的艺术特色。(湖南大学 2005 年考题)40 任选日本近现代一位作家谈对其创作特征的认识。(南开大学 2005 年考题)41 东方文学的多元性与统一性是如何体现的?(北京师范大学 2004年考题)42 用你熟悉的例子说明五卷书的结构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武汉大学2006 年考题)43 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诗歌主题。(东北师范大学 2005 年考题)44 分析川端康成雪国中驹子的形

5、象。(武汉大学 2005 年考题)中国文学史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东方文学也称亚非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意义上的”东方”既非国际政治、军事概念,也非地域概念,而是文化概念,是相对于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文化而言的一个概念。东方有三大文化圈: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包括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在内的东亚文化圈;以阿拉伯文化为中心的西亚、北非即中东文化圈;以东印度文化为中心的南亚、东南亚文化圈。东方文化虽然多元,但有高层次上的一体性倾向和特征,即政治上的东方专制主义、经济上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意识形态上的” 东方精神”。东方文学是东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运用比较文学的概念与

6、方法,既研究各民族的共通性,也注意比较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2 【正确答案】 吉尔伽美什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史诗。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苏美尔人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炼,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 19 世纪前 16 世纪)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一部巨著。全诗共三千余行,用锲行文字记述在十二块泥板上。主要讲述了英雄吉尔伽美什和半人半兽的恩启为民除害的故事,与恩启结识前后,吉尔伽美什是截然不同的统治者:先是欺压民众的暴君,后是奋不顾身保护民众的英雄。史诗对前者加以嘲笑,对后者则加以赞美,反映了”为民立业” 的民主思想,史诗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生活,以及

7、他们渴望认识自然法则的朴素愿望。这部史诗对日后的东西方文学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3 【正确答案】 圣经是著名的宗教经典,也是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文学著作。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旧约共 39 卷,主要用希伯来语写成。旧约文学可分为神话、传说、史诗、史传、小说、抒情诗、智慧文学、先知文学和启示文学等类型。新约共 27 卷,用希腊文写成。新约文学可分为福音书文学、纪事文学、书信文学和启示文学四种类型。圣经文学体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体现了宗教性和理想主义的统一。在艺术上圣经文学具有优美的情致、崇高的风格和浓郁的抒情色彩。圣经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影响广泛和深远。4 【正确答案】

8、新约大约产生于公元 3 世纪左右,分为四部分:福音书、历史纪事、使徒书信和启示书。福音书记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和思想学说,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属于小说体;历史纪事属于传记,细致描述了耶稣升天后,圣徒约翰、保罗和彼得等人的传教活动和业绩,反映了早期基督教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的艰辛历程,树立了虔信、智慧、勇敢、坚韧不拔的使徒模范;使徒书信是散文体,是著名使徒保罗、雅各、约翰等人在传教过程中,与各地教会组织的通信,探讨信仰基督教义、规范教会的行为规范等问题;启示书属于启示文学,是希伯来文学的一种文类,书中大量描写各种奇异怪诞的异象,在” 传达上帝启示 ”名义下隐蔽的宣传作者

9、的政治见解和社会主张。新约再现了公元前 5 世纪至公元 125 年这段历史时期内,犹太民族与其他相关民族和地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新约既是基督教文学的源头,体现着早期基督教的文学成果,同时也继承了希伯来文学的诸多重要性质,是晚期古希伯来民族文学的重要分支。5 【正确答案】 四福音书是分别由耶稣基督的门徒马太(玛窦)、约翰(若望)以及彼得(伯铎 )的门徒马可 (马尔谷) 和保罗(保禄)的门徒路加写的四部介绍耶稣生平事迹的书,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是新约圣经的第一部分。其中马太、马可和路加所写的福音书因为内容大同小异,所以又称为”共观福音书” 、” 同观福音 ”或”符类福音”

10、。马太福音是由原税吏、犹太人马太所写,对象是犹太人,说明耶稣基督的确是旧约圣经预言的弥赛亚。马可福音是由希腊人马可所写,对象是外邦人,说明上帝不单单是犹太人的神,也是世人的神。路加福音是跟随过保罗的医生路加所写,以极优美的希腊文写成,对象是向非犹太人阐明关于耶稣基督的记载,使用罗马历法为主编年,为四本福音书中最易理解的福音书。约翰福音是耶稣基督的门徒约翰(若望)约公元 100 年左右在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写成。他写作的目的在介绍耶稣就是希腊人思想中上帝的逻各斯(意思即是”话语”)以人的形象的呈现。被教父革利免称为 ”属灵的福音书”。6 【正确答案】 “ 往世书 ”是一种印度民间神话传说的总称。因为

11、印度人把这些神话当做历史,因此” 往世书 ”也有”历史传说”的意思。它主要采用诗体,也有部分散文。全部采用对话形式,分段标明某某人说,诗的格律与史诗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往世书篇幅相差较大,有的往世书的篇幅达到大史诗的一半左右。其中的神话传说主要是在梨俱吠陀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不属于原初神话传说,已失去了信仰文学时代的神话和史诗那样的古朴性和神秘性,具有民间特有的世俗化性质。往世书现存 18 部,最重要的毗湿奴往世书、湿婆往世书、薄伽梵往世书、鱼往世书等。往世书中的民间传说故事的中心形象是”三大神” ,即大梵天(创造之神) 、毗湿奴(保护之神) 和湿婆(破坏之神 )。7 【正确答案】 “

12、 巴别塔 ”这个概念出自圣经.创世纪 。”巴别”这个词,就是希伯来文中”变乱 ”的意思。据创世纪记载,旧时天下人的口音语言,都是一样的。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此故事试图为世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提供解释。8 【正确答案】 死海古卷,或称死海经卷或死海书卷,是为目前最古老的希伯来文圣经抄本。这本古卷远在第一世纪以前大约一百年的时候就被藏在死海西北山洞中。因为这个地方离开耶路撒冷大约只有十五六里的路,所以就称这本古卷叫死海古卷。古卷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分三大类。首先,古卷中近一百卷

13、的书卷,是旧约圣经经卷。除了以斯帖记外,旧约圣经的每一卷书都出现了,而且许多卷多次出现;其次,古卷包括了许多圣经注释,圣经评论,解经书,次经和伪经;最后,还包括了非圣经文献。死海古卷提供了丰富的古希伯来文圣经的历史资料,对确认圣经的真确性,对于我们了解古希伯来文化有重要的意义。9 【正确答案】 耶利米哀歌又称哀歌,是抒发希伯来人亡国之痛的诗歌专集,共分五章。共同的主题是:通过描写公元前 586 年新巴比伦军队攻陷耶路撒冷,犹太人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抒发诗人强烈的亡国之恨和忧民之情。与悲痛欲绝的抒情内容适应,哀歌中的绝大部分诗节使用了希伯来诗歌的”气纳体” 的句法。气纳体句法每行五个强音节,前三

14、后二,中间有个停顿,若断若续,像人泣不成声,在神韵上类似于我国的骚体诗。鲁迅先生对哀歌评价很高,把其视为希伯来人的民族绝唱。10 【正确答案】 阿维斯塔是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古经,阿维斯塔原书分 5 编 21 节,主要表现了伊朗雅利安族迁徙、发展成长以及建立国家漫长而艰苦的斗争过程,反映了琐罗亚斯德教以善恶斗争为核心的教义。阿维斯塔不仅是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古经,也是伊朗最古老的诗文总集,是伊朗古代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的滥觞,同时因其历史价值,被誉为伊朗古代社会生活和民族风习的百科全书。11 【正确答案】 “ 悬诗” 是阿拉伯早期诗歌的代表,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阿拉伯人每年都

15、要到麦加朝圣,朝觐前,在麦加附近进行集中活动,并举行赛诗会,诗人朗诵自己的作品,获胜的诗用金水抄写在麻布上,悬挂于克尔白神庙的墙上,供人观赏模仿,宛如一串明珠悬挂在脖子上,人们称之为”悬诗” 。12 【正确答案】 克里希纳(Krishna) 的梵文原意是”黑天”,是印度教崇拜的大神之一。他又被称为” 黑天” 大神,是保护神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印度教经典薄伽梵往世书中的第 10、11 篇中记载了有关黑天的神话。其父名苏提婆,母名提婆吉。黑天降生于雅德夫族,肤色黝黑,像天上的乌云。幼时是顽皮出众的牧童,屡行神迹,灭除恶魔。克里希纳在印度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克里希纳的化身遍布宇宙,可以说世上的每

16、一样东西都是他的化身。克里希纳有无数的形象,他在世间最常用的形象是有四条手臂的男子身体。克里希纳代表着世间的规律,代表着智慧,代表着美德,代表着其他一切众神。13 【正确答案】 梵剧是印度的古典戏剧,从题材上看,一是取材于史诗和传说故事,这类题材是印度古典戏剧的主要部分,如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中心的摩罗维迦,在传说故事中溶入新意的沙恭达罗。二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刻画都市世态人情为主,如小泥车等。此外还有一些以宗教宣传为宗旨的作品,如马鸣戏剧残卷等。沙恭达罗体现了古典梵剧的最高成就,它集中体现了古典梵剧艺术的一般特征。第一,古典梵剧基本上是贵族宫廷戏剧,风格华丽铺张,具有不同程度的脂粉气。第二,古典

17、梵剧基本上是科白剧、戏文韵散杂糅,诗歌约占全部戏文的一半,因此,梵剧与诗歌的关系极为密切。第三,从剧本结构上看,剧本有开场献诗,然后是序幕,由舞台监督介绍剧本作者和主要剧情,引出剧中人物。幕与幕之间常有插话,向观众介绍幕后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情。第四,剧情一般以大团圆收场,因此,古典梵剧大多是喜剧或悲喜剧,而缺少真正的悲剧。此外,剧本语言雅俗相间,主角和上流人物对话时多用雅语,而妇女和下层人物多用俗语。14 【正确答案】 佛本生经亦称佛本生故事,是佛经中最具文学性的作品之一,大约编于公元前 3 世纪。主要内容是简述佛陀前生前世的经历和故事,实际上是搜罗民间故事加工形成的。该书共包括寓言、童话

18、和小故事 546 个,叙述方式是诗歌与散文相结合,诗歌较古,散文是后加的。佛本生经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而且是一部时间古老、规模庞大、流传极广的民间故事集,反映了列国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状况,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15 【正确答案】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享有”日本之诗经”的美誉。相传由著名歌人大伴家持编成于奈良时代。万叶集的作者上至皇王贵族,下至农樵渔猎,表现了 4 世纪至 8 世纪之间的男女情爱、祭吊追悼以及行旅风物等,是日本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建成了天皇专制统治国家的社会生活的写照。诗集共二十卷,搜集诗歌四千五百余首。按内容可分为杂歌、相闻、挽歌等。杂歌涉及面广,四季风物、行幸

19、游宴、狩猎旅行等都在表现之列;相闻大多是恋人、朋友、亲人之间感情上相互闻问的诗歌;挽歌主要指葬礼上哀悼死者的诗歌,也有临终遗作和后人缅怀之作。万叶集是日本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开创了日本后世和歌的道路,堪称日本诗歌的典范。同时,也显示了中国文化,特别是汉字的输人对日本诗歌以至文学的形式的重要影响。16 【正确答案】 物语是中古时期在日本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类似我国的传奇。它起初是在神话传说、故事、童话等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产生的,以后又不断从这些民间口头创作中吸取素材和营养。物语文学初期存在两个不同流派:一是传奇物语,即富有传奇色彩的物语,早期代表作是竹取物语;二是和歌物语,即以和歌为中心的

20、物语,早起代表作是氏语。其后,传奇物语与和歌物语逐渐合流。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代表了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17 【正确答案】 谣曲是日本古典歌舞剧”能乐” 的文学剧本,或简称谣。 ”能乐”是中世纪的室町时代在猿乐(类似中国唐代的散乐)的基础上经过改革、提高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题材多取自文史典籍,也有一些是取材于社会现实。现存的”能乐”的传统剧本大约有 240 余种,按其内容可分为祭神戏、武士还魂戏、女幽灵戏、社会写实戏、鬼怪戏等几类。谣曲其中有科白也有唱词,所用文词典雅优美,讲求韵律音节,谣曲的结构有固定层次,一般分为:”序” 、”破”、” 急”三个阶段。”序”交代剧情,”破”是情节的发展,

21、”急” 是情节的高潮。能乐的大成者是世阿弥,也是现在的观世流的祖先。代表性的作品为熊野、松风、高砂、忠度、清经、隅田川等。18 【正确答案】 狂言是日本古典剧种之一,创始于室町时代初期,于江户时代发展成熟。原在能剧演出的间隙中插演,所以能和狂言合称为能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狂言逐渐摆脱对能剧的从属地位,趋向于独立演出。狂言出于农村祭神的猿乐,以科白(表演和对话) 为主,原则上不戴面具,也有些剧目穿插着简短的歌谣和舞蹈,由大鼓和小鼓伴奏。狂言取材于普通人物的身边琐事,以当时的口语演出。因此,狂言被称为庶民的戏剧。狂言的戏剧内容,除祈福祝颂的神佛戏外,基本上都是笑谑幽默的喜剧。它以当时的社会习俗为

22、背景,针对世事人情中的纰缪,痛加讥刺和嘲讽,因此可以把狂言看做是中世纪时期日本社会的风俗画。19 【正确答案】 日本 17 世纪 80 年代至 18 世纪 20 年代的文学被称为”元禄文学” ,这一时期的文学贯穿着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主要成就是小说、俳句,前者的代表作家有井原西鹤,后者的代表作家是松尾芭蕉。20 【正确答案】 “ 物哀” 是日本最古老的文论之一,是日本民族一个极其重要的审美追求,最初来自于源氏物语中出处处弥漫的美丽哀伤的美学情趣。物哀意即对人生不如意的哀感。它有四个特点。其一,它非仅是”感于物” 而哀,而且是物本身的哀。其二,它是无法解脱的、无望的哀,是在绝望中对哀情的摩挲玩味

23、。第三,这种哀情又是一切其他情绪感动的净化剂,超越所有世俗情感之上并使它们带上高洁的精神意味。第四,这种精神层次又由于被束缚于物的无常和瞬间,所以它对人的精神的提升是有限的,带有无法预料的偶然性和眼前物象的局限性,但同时又具有无比细腻和纤巧的特质。21 【正确答案】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 17 世纪江户初期,1600 年发展为成熟的一个剧种,演员只有男性。近 400 年来与能乐、狂言一起保留至今。歌舞伎的始祖是日本妇孺皆知的美女阿国。歌舞伎的主题大致有两类:一是描写贵族和武士的世界,二是表现民众生活。剧目可分四种:”义太夫” 狂言,指”义太夫说唱的(或用义太夫节说唱的)故事”

24、 ;”时代物 ”狂言,是借古喻今的历史剧;”世话物”狂言,描写庶民生活和爱情故事剧;称作”所作事”狂言的舞蹈剧,内容涉及忠孝仁义等道义,对一般市民进行勤俭、行善、惩恶的道德教育。歌舞伎的演出内容,分为历史上武士故事为主的”荒事” 和民间社会男女爱情故事为主的 ”和事”。歌舞伎的舞台布景非常讲究,既体现日本的花道艺术,又有旋转舞台和升降舞台,千变万化,再配以华丽的舞蹈演出,可谓豪华绚丽。男演员演出的”女形” ,虚幻妖艳,给人以超脱现实的美感。经过 400 年的历史演变,古典化的歌舞伎已经成为日本传统国粹文化的代表。22 【正确答案】 迦梨陀娑是古代印度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其剧作代表了印度古典梵剧

25、的最高成就。代表作有叙事诗鸠摩罗出世、罗怙世系,抒情诗时令之环、云使等。他的传世剧本有 3 部,一部是反映古代国王火友王宫廷艳史的摩罗维迦与火友王;第二个剧本是描写国王补卢罗婆娑与天宫歌女优哩婆湿的爱情故事的优哩婆湿;最后是为其赢得世界声誉的沙恭达罗,主要讲述了国王豆扇陀和净修女沙恭达罗之间的爱情故事,写他们从钟情、思念、结合到离异,复又团圆的曲折而又浪漫的经历。这部作品不仅代表了古典梵剧的最高成就,而且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23 【正确答案】 “ 私小说 ”是日本大正时代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 ”私”在日语里是”我”的意思,因此 ”私小说”又称”自我小说”。广义的解释是:凡作者以第一人

26、称的手法来叙述故事的,均称为私小说。但人们多数倾向于狭义的解释:凡是作者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而孤立地描写个人身边琐事和心理活动的,称为私小说。按久米正雄的说法,就是作者把自己直截了当地暴露出来的小说。1945 年伊藤整和平野谦又提出新的说法,认为私小说就是心境小说,并把广义的私小说分为调和型和破灭型两类。他们认为把人从”生活的不安和生存的危机” 中拯救出来是私小说的特征。田山花袋的棉被是最早的一部私小说,葛西善藏的湖畔手记、弱者,志贺直哉的在城崎,尾崎一雄的虫子的二三事,泷井孝作的松岛秋色等,是私小说的代表作。24 【正确答案】 日本从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继白桦派之后兴起的一个文学

27、流派,又称新现实主义或新技巧派。通常指第三次(1914 年)和第四次(1916 年)复刊的新思潮杂志的同人。代表作家有芥川龙之介、菊池宽、久米正雄、丰岛与志雄和山本有三等人。他们大多是东京大学的学生,深受夏目漱石和森鸥外的影响,并得到武者小路实笃的启发。新思潮派的作家们尽管没有什么鲜明的文学主张,但在创作上却显示出共同的倾向:既反对自然主义纯客观的描写方法,又怀疑白桦派文学的理想主义。他们认为文学作品可以虚构,强调题材的多样性,并且十分讲究写作技巧,注重艺术形式的完美。然而,这派作家的创作又不同于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所提倡的新浪漫派、唯美派或颓废派文学。他们认真地审视人生,把握现实,在反映现实

28、的同时,赋予自己笔下的一切以新的意义,理智地加以诠释,所以他们有时也被称为新理智派。在技巧上,他们一般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只是更着重于人物心理的刻画。新思潮派文学表现了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不满而又苦无出路的心情,艺术上多少突破了长期影响日本文坛的自然主义文学,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影响较大。25 【正确答案】 20 世纪初期,旅美的阿拉伯侨民日益增多,并在 2030 年代出现了一批活跃于文坛的作家,形成了所谓的”旅美派” 文学。”旅美派”文学表现了阿拉伯人在美洲新环境中的奋斗和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黎巴嫩作家纪伯伦是”旅美派”文学的领袖,他的小说充满了强烈的反叛

29、精神和对亲人的怀念,他的散文诗抒情且饱含哲理。代表作家还有黎巴嫩的努埃曼等。26 【正确答案】 戈丹(献牛或意译牺牲)是普列姆昌德最优秀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写于 19341935 年,广泛地反映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三次高潮以后的社会变迁,成了印度社会的一部史诗。小说通过主要人物何利的一生,描绘了印度农民极端贫困的生活和不幸遭遇。何利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不觉悟的印度贫苦农民的典型。他勤劳、善良、老实、厚道,同时也狭隘、愚昧、世故。他终生悲苦,也终生糊涂,一生受到地主和高利贷者的剥削,但到死也没有认识到受苦的原因。他一直逆来顺受却心安理得。他辛劳一世,家徒四壁,受到那样深重的侮辱、压榨,却不能

30、正视自己的可悲处境,他是印度现代文学中典型的悲剧人物。戈丹是普列姆昌德三十多年创作的结晶,标志着他的现实主义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27 【正确答案】 春香传是朝鲜于 18 世纪形成的一部著名古典小说。早在 16世纪前后,有关春香故事的多种传说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包括一些烈女传说、伸冤传说等,到 18 世纪王朝时代,这一口传文学逐渐定型为小说。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写南原府使李翰林之子李梦龙和艺妓月梅之女春香之间充满波折的爱情故事。作品以爱情故事为线索,将歌颂爱情和抨击官僚封建统治始终联系在一起,而在艺术上,春香传是一部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民间风格的中篇小说。28 【正确答案】 东亚战后派是第二次世

31、界大战之后,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出现的以战争为背景、为题材,以现代主义为创作原则和创作倾向的战后文学。由于二战之前,东亚的日韩两国的社会发展特点,两国的作家们接受了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的各种现代主义哲学、美学思潮和文学思潮的影响,他们悲恸于在战争中人性的沉沦和自我的丧失,于是出现了一批宣泄战争中郁积的苦闷情绪,寻求个体的超越和自由的现代主义作品。这些作品既不是近代现实主义的延续,也不是对早期现代主义的简单继承,而更多的是批判和否定战前的文学传统,大胆地、有意识地进行文学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的重大变革。东亚战后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有:日本的野间宏的阴暗的图画、脸上的红月亮,梅崎春生樱岛,大冈升平俘虏记和

32、野火等,大冈升平的俘虏记和野火。另外,三岛由纪夫和大江健三郎也被看做是战后派作家。韩国的战后派文学有孙昌涉下雨天和未解决的一章、徐基源的深夜的拥抱等。29 【正确答案】 紫式部,又称紫珠,是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中期的女性作家,和歌作家,代表作品有紫式部日记、紫式部集和源氏物语。其中,源氏物语是世界上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是歌物语和传奇物语两种传统的集大成者。30 【正确答案】 (1)与西方古代文学导源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传统、具有明晰性和统一性的特点相异,古代东方文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众多不同种族、民族、国家、语言、哲学和宗教等因素在内的多元聚合

33、体。它的时间跨度从公园前 4000 至前3000 年古埃及文明肇始,一直延续到公元 2 至 8 世纪东方诸国先后进入封建社会这个时段,即东方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其辽阔的地域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到南亚的印度恒河流域以及东亚的黄河与长江流域;既有适应于灌溉耕作的农业文明,又有在地理环境恶劣、气候干旱条件下产生的游牧文明,这两种类型的文明相互传播、冲突与融合,逐渐催化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上古东方文学。(2)最初的东方文学主要是由各种神话传说和相关的宗教文本构成。比如,在古埃及,关于太阳神拉的创世神话和自然繁殖之神奥西里斯死而复生的神话内在深层地主

34、宰着古埃及人的精神生活,体现了他们敬畏自然、繁衍生命的原始宗教意识。古希伯来人的犹太教圣典旧约中关于天地起源、人类创造、伊甸乐园、洪水方舟的神话,早已成为人类象征性阐释主体及其客体最富想象力的典范。印度最古老的吠陀诗集中的神话传说、颂神诗、祭仪诗与咒语等不仅是印度古往今来各教所尊敬的经典,同时也是印度人最早的文学创作。由此可见,上述古代东方各国最初的文学作品,均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其中有些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宗教经典,那些虽非纯粹宗教文本的神话、颂诗和故事等无不与神灵崇拜的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充溢着浓郁的宗教意味和宗教思想。(3)多区域多民族文化间的扩散、融合、冲突以及战争构成了东方各

35、国早期的复杂历史,这种影响也渗透到文学中,导致东方古代文学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带有外来民族文化影响的痕迹。(4)与西方文学相比,东方古代文学还呈现出民间集体口头创作的鲜明特征,民间文学繁荣兴旺。在东方,产生于远古时期的歌谣、神话、传说和故事,本身便是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它们大多没有作者的名字,可以说人民大众是其作者。其后的许多作品,如抒情诗、史诗和箴言等,主要也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造,署名作者往往只是统编过程中的编辑者和加工者。即使较晚出现的专业作家的创作,也大多以上述民间文学作品或以民间文学为基础的作品为题材来源,同人民口头创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说,古代东方文学是在人民口头创作的

36、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它体现了鲜明的民间口头创作的特征。31 【正确答案】 印度是一个宗教的国度,印度文化是一种以”超自然” 为中心的、”神本主义”的文化,宗教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印度的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也从属于宗教,成为表达宗教信仰的一种形式,广义上可以归纳为宗教文化的范畴,” 泛宗教化” 可以说是印度文学的本质特征。首先,印度文学艺术内容的”泛神化” ,印度文艺作品的内容从整体上富有神话色彩,将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加以神话化。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吠陀本集就是关于诸神的颂诗、祭神祈祷词和祭神仪式,同时又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吠陀教的经典。印度两大史诗摩珂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主人公都不是

37、凡人,而是化身下凡的天神。其次,印度文学内容、宗教信念文学化主要是通过”化身” 的观念实现的。通过”化身”的途径,神成为人,神的” 化身”就成了文学形象。同时,印度文学在塑造人物时,对一些著名历史人物也存在”神化” 的倾向。通过化身,在人与神的双向运动中,印度文学艺术在整体上呈现出了泛神话化、泛宗教化的性质,使得印度文学成为一种寻求神圣、追求神圣、描写神圣的文学,呈现神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始终呈现乐观主义的情绪。再次,印度文学艺术形象呈现泛”众生” 化。”众生”是印度宗教的重要概念,泛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特别是人和诸种动物。在世界各民族文学中,只有文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即神话阶段、寓言故事阶段,人之

38、外的动物形象才多于人的形象,但后来,人便逐渐独霸了文学的舞台。但是印度文学中,人、神、魔以及芸芸众生都成为文学主角,并且表现出将人与其他”众生” 等量齐观、一视同仁的生命观念。在两大史诗中,人、动物、神与魔共同登台,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众生世界。最后,印度文学形式的” 泛音乐化 ”,印度文学作品在语言、情节、结构布局上,普遍存在着与音乐作品相类似的某些特征。一是吟诵作为文学作品的主要的传承方式与接受方式;二是几乎所有的文学样式都使用诗体写成;三是印度文学作品的”复沓”特征,即一个主题音调反复出现,一唱三叹,以强化听者的模仿与记忆。由于这种”复沓”特征,造成印度文学作品的结构上的开放性,在作品的

39、主调之外,可以附加大量的变调,从而造成了篇幅不断加大。例如大史诗摩柯婆罗多被公认为世界上已有写本的最长的史诗,是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八倍之多。32 【正确答案】 (1)约伯记的主题之一是探索人类悲剧命运的根源。全书从一个好人受难的故事开始:撒旦得到上帝的允许,对义人约伯进行极为残忍的考验,使他丧失所有儿女和全部家产,并从头到脚长满毒疮。面对人生际遇的突变,约伯严峻地思考义人受难的原因,对”上帝的公义” 提出质疑。他的朋友以利法、比勒达、琐法和年轻人以利户试图用正统的”神义论” 说服他:上帝的公义是不容置疑的,遭受惩罚是因为犯有罪孽。但约伯据理力争,拒而不纳。后来上帝从旋风中回答:任何寻找

40、受难原因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因为上帝的意志是人类无法把握的。约伯最后再蒙神恩,长寿而终。(2)约伯记 的另一个主题就是智慧的人格化。约伯像后来的所罗门一样,认为智慧是最大的善。他们都把智慧与”敬畏上帝” 联系在一起。33 【正确答案】 作为宗教经典的古兰经,同时也是阿拉伯文学的典范作品,而且对当时及以后的阿拉伯文学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基本经典,其中阐述了以认主独一、拜主独一为核心的教义教律大纲,哲理深邃,内容广泛;成为伊斯兰文化诸学科的源泉,对伊斯兰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兰经是由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公元 610 年至 632 年 23年的时间内陆续宣授给

41、圣门弟子们的,后来汇集成册,凡 114 章,各章长短不一,错落有致,长者洋洋数百节,短者仅有几节,如最长的黄牛章长达 286 节,而最短的只有 3 节。古兰经最早记载在树皮、木板、布片、石块等物上。古兰经对阿拉伯语言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语言方面,它将阿拉伯部落的各种方言统一于古莱氏部族的方言,丰富了阿拉伯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使这种语言保持持久的活力,同时,还极大地推动了阿拉伯语言学、词汇学、语法学、词法学、修辞学等学科的发展。文学方面,它推动了对阿拉伯古典诗文原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促进了修辞学、文学评论学的发展,丰富了后代文学创作的题材,开拓了作家诗人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思维方式

42、、描写方法以及表达方法等方面都深受其影响。古兰经不仅对阿拉伯语言文学产生影响,而且对波斯文学、西班牙文学等东西方文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古兰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同时又是阿拉伯语言文学的巨著,文辞优美,风格凝重,它在语言文学方面的成就和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其高超的修辞艺术、独特的艺术形式、振聋发聩的语言魅力,都是无可企及的。古兰经的妙文深受历代东西方文学家的赞叹。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就对古兰经非常推崇,称誉不已,他说:”古兰经 是百读不厌的,每读一次,起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人胜,使人惊心动魄,终于使人肃然起敬,其文体因内容与宗旨而不同,有严整的,有堂皇的,有威严的总而言之,其庄严性是不容

43、否认的这部经典将永远具有一种最伟大的势力。”我国当代阿拉伯文学研究专家蔡伟良先生说:” 古兰经除了它是一部宗教经典以外,还曾为包括神学、哲学、伦理学、文学、语言学、语法学在内的一切伊斯兰文化形态的发展起过非同小可的作用。数百年来,古兰经一直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丰碑之一,是阿拉伯散文作品第一座见于文字的纪念碑,是阿拉伯正规语言风格的最高成就,和不可攀越的典范。”34 【正确答案】 天方夜谭在艺术上颇有特色,在某些方面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1)朴素的现实主义和奇幻的浪漫主义相结合是天方夜谭的一大艺术特色。天方夜谭中形形色色的神奇故事,大多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二者彼此交融,相得益彰。古代东方民族和阿拉伯

44、民族的丰富想象力和智慧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表现。在这里,艺术的虚构发挥到最大限度,丰富的想象在广阔的空间自由驰骋。当这些神奇事物与主人公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时,一个个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故事便呈现在听众和读者面前。神奇物和精魔既是人民群众借以和恶势力作斗争、实现自己美好愿望的手段,又是他们力图征服自然、驾驭某种超人力量的思想反映。(2)故事套故事的框架结构,是天方夜谭的又一艺术特点。它的整个故事是以宰相女儿鲁佐德给国王山鲁亚尔讲故事的形式展开的。其中的许多故事本身又套故事,形成纵向的或横向的”连环套” 。故事套故事的形式,能尽可能地吸收和创作新的故事,不仅不影响原来结构,反而使它不断丰富和完美。它的欲言

45、又止和悬念,紧紧扣住听众和读者的心弦。它使故事内容跌宕起伏,变化多姿,对主干故事的层层展开,矛盾冲突的发展和解决起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故事套故事的框架结构形式是天方夜谭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的奥秘所在。它是民间文学所能找到的最好外壳,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和谐的体现,是人类理性和感情所焕发的智慧的结晶。(3)天方夜谭 的另一个艺术特色是诗文并茂、语言大众化。作品中不仅叙事状物朴质流畅,而且诗歌也通俗易懂。所引诗歌有的是古代诗人之作,更多的是市井艺人所作。诗歌已经成为故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4)天方夜谭 中还有一些艺术手法运用得颇为成功,如,细节的描写、突发性场面的运用、强烈的对比、成功的心理刻画

46、等。(5)天方夜谭 主要依靠讲述流传,因此,在艺术上它也存在某些明显的缺陷。在描写和叙述上有时显得单调、刻板;不少故事结构不够严谨,显得拖沓、繁冗;同类故事也多有重复;有的故事的复合组成前后欠统一。此外,还有一些历史性和时间上的错误,等等。天方夜谭对世界文学毕竟产生过巨大影响,不少作家从中获取灵感。其影响不仅表现在文学上,在歌舞、音乐、绘画、雕塑、电影等艺术领域内,同样广泛而深刻。35 【正确答案】 (1)松尾芭蕉的创作一方面始终保持”闲寂” 和”优雅”的基调,一方面又能丰富多彩地表现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境界,体现出古雅幽玄的艺术特色。他的俳句特别善于描绘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并借助自然风光抒发情怀

47、,达到景与情的合一。(2)松尾芭蕉在俳句创作中还吸取了汉诗的艺术,除在诗中体现出幽蕴轻远的境界外,还注意到了” 留白” 为读者留出想象的空间,通过读者想象的补充使诗歌的意蕴更趋深远。如他的代表作古潭:古老的水潭,一只青蛙跳入,刹那间的水声。全诗仅用水潭、青蛙、水声三个意象,在万籁俱寂中青蛙入水发出一点声响,以动写静,映衬出古潭的幽静,唤起人们对幽隐生活的向往。特别是通过读者的想象将静与动融合成一幅整体的图画,青蛙入水的一点声响更似不绝如缕的幽玄余韵,成为读者心中永续的波动,营造出余音袅袅的艺术境界。36 【正确答案】 紫式部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是中古时期日本最重要的作品,关于源氏物语的主旨,迄今

48、为止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源氏物语是一部内涵丰富的小说,具有多重性主题。因此,应该多侧面、立体地理解源氏物语的主旨。(1)从时代及作家世界观看,作品似乎要表现” 罪与罚” 及向往”彼岸净土”的思想。日本平安王朝时代,贵族普遍信奉佛教。紫式部作为贵族的一员,也接受了”厌离秽土、欣求净土” 的观念。她在与友人 ”和歌赠答”中,常常流露出”因果报应” 及”无常”思想。源氏物语中,主人公源氏及许多重要人物,都纷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2)从日本独特的美学观念看,源氏物语的基本精神是”物哀” ,即”对人生不如意的哀感”。紫式部以极其细腻的笔触,表现人在外部环境触发下所产生的悲凉、凄楚之情。在源氏物语里,无论是隆盛的宫廷宴会,还是凄凉的流放生活;无论是情场失意之时,还是封官晋爵时刻,都伴随着人生的哀伤。作品笼罩在哀怨的悲剧气氛中。(3)从社会学角度看,源氏物语反映了日本平安王朝时代宫廷贵族穷奢极侈的生活、争权夺利的斗争及贵族妇女不幸的命运。首先,作品描绘了宫廷贵族豪华奢侈的生活。其次,源氏物语从侧面表现了贵族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再次,小说展示了贵族妇女悲惨的命运。综上所述,源氏物语是一部深邃、隽永,具有多重主题的小说,经得起人们的长久品味。中日两国古代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联系,源氏物语在很多方面受到中国文学的渗透,书中引用的典籍有老子、庄子、列子、韩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