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总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867189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总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总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总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总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总论)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总论)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1 “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一语出自(A)医学心悟(B) 医学源流论(C) 伤寒论(D)黄帝内经2 一般而言,丸剂最显著的优点是(A)药效持久(B)药效发挥迅速(C)服用量小(D)节省药材3 下列方剂不是出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是(A)六味地黄丸(B)泻白散(C)导赤散(D)防风通圣散4 “十剂”这个名称始见于(A)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伤寒明理论(D)景岳全书5 方剂变化运用的主要形式不包括(A)药味加减的变化(B)立法的变化(C)药量增减的变化(D)剂型更换的变化6 不属于“佐药 ”作用的是

2、(A)调和方中诸药作用(B)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C)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D)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7 记载了用青蒿一握取汁服,以治疟疾。为现代青蒿素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的著作是(A)外台秘要(B) 肘后备急方(C) 伤寒明理论(D)证治准绳8 “左归丸”出自于(A)刘完素宣明论方(B)张景岳景岳全书(C)李东垣脾胃论(D)朱丹溪丹溪心法9 明确提出“ 七方” 名称的著作是(A)伤寒明理论(B) 景岳全书(C) 伤寒杂病论(D)黄帝内经10 不属于“八法

3、”的是(A)汗、下(B)消、吐(C)清、温(D)补、攻10 A黄帝内经 B 神农本草经 C 伤寒杂病论 D伤寒明理论11 “七方”理论源于12 “七方”名称明确于12 A汗法 B下法 C和法 D清法13 疮疡初起而有恶寒发热者,适宜于14 麻疹初起,疹点隐而不透者,适宜于14 A汤剂 B散剂 C丸剂 D煎膏15 吸收最快、药效发挥最迅速、不便于携带的剂型是16 制作简便,吸收快,较节省药材的剂型是17 以下哪个方剂是“ 宋金元时期 ”留下的(A)六味地黄丸(B)左金丸(C)补中益气汤(D)防风通圣散18 方剂与治法之间的关系,体现为(A)以法组方(B)以法遣方(C)以法类方(D)以法释方19

4、下列选项可以用汗法的是(A)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B)腠理疏松,虽有汗出但寒热不解之证(C)腠理闭塞的寒热无汗之证(D)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之证20 瘀血、停水可以考虑选用下列哪种治法(A)汗法(B)下法(C)消法(D)和法21 关于“君药 ”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A)任何方剂的组成中,君药都是必不可少的(B)一般来说,君药的药味较少(C)一般来说,无论何药作为君药时,其用量都要比作为臣、佐、使药应用时大(D)方剂中用量最大的那味药一定是“君药”22 可以内服的剂型有(A)丹剂(B)丸剂(C)散剂(D)膏剂23 下列属于“ 十剂” 的是(A)补、泄(B)轻、重(C)滑、涩(D)宣、通考研中医综

5、合方剂学(总论)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清代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知识模块】 总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大部分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李东垣说:“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等。但也有丸剂药性比较峻猛,多为芳香类药物与剧毒药物,不宜作汤剂煎服,如安宫牛黄丸、舟车丸等。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知识模块】 总论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刘完素宣明论方的防风通圣散、双解散;钱乙小儿药证

6、直诀的六味地黄丸、导赤散、泻白散。【知识模块】 总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伤寒明理论中说:“制方之体,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是也。”至此方书中才有“十剂”这个名称。【知识模块】 总论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方剂变化运用的主要形式为:(1)药味加减的变化;(2)药量增减的变化;(3)剂型更换的变化。【知识模块】 总论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佐药:有三种意义:(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

7、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使药:有两种意义。(1)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知识模块】 总论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肘后备急方为东晋著名医家葛洪所撰。该书共收单方 510 首、复方 494 首。用青蒿一握取汁服,以治疟疾,为现代青蒿素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后世葱豉汤、黄连解毒汤等,实为此书首见。所以,简、便、廉、效是肘后备急方的显著。【知识模块】 总论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朱丹溪丹溪心法的左金丸、大补阴丸、二妙散等。李东垣脾胃论的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刘完素宣明论方的防风

8、通圣散、双解散。【知识模块】 总论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七方始于黄帝内经,它是根据病邪的微甚、病位的表里、病势的轻重、体质的强弱以及治疗的需要,概括地说明制方的方法。至金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论中说:“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才明确提出“七方”的名称。【知识模块】 总论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清代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知识模块】 总论【知识模块】 总论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总论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七方”始于黄帝内经,它是根据病邪的微甚、病位的表里、

9、病势的轻重、体质的强弱以及治疗的需要,概括地说明制方的方法。至金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说:“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才明确提出“七方”的名称。【知识模块】 总论【知识模块】 总论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总论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外,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町用汗法治疗。例如:麻疹初起,疹点隐而不透;水肿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恶寒发热;疟疾、痢疾而有寒热表证等均可应用汗法治疗。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

10、下窍而出,以祛除病邪的一类治法。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知识模块】 总论【知识模块】 总论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总论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汤剂的特点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而且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随证加减;汤剂的不足之处是服用最大,某些药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不适于大生产,亦不便于携带。散剂的特点制作简便,吸收快,较节省药材,便于服用及携带。丸剂一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等。煎膏又称膏滋,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

11、,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其特点是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有滋润补益作用,一般用于慢性虚弱性患者,有利于较长时间用药,如鹿胎膏、八珍益母膏等。【知识模块】 总论1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宋金元时期的医家,还留下了不少新颖而灵验的方剂,如:(1)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的六味地黄丸、导赤散、泻白散。(2)刘完素宣明论方 的防风通圣散、双解散。(3)李东垣脾胃论 的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以及东垣试效方的普济消毒饮。(4)朱丹溪丹溪心法 的左金丸、大补阴丸、二妙散等。【知识模块】 总论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以体现为:“以

12、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这四个方面就共同组成了“以法统方”。【知识模块】 总论1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它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正气调和。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外,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用汗法。【知识模块】 总论20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1)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

13、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2)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瘾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3)注意:消法与下法虽同是治疗内蓄有形实邪的方法,但在适应病证上有所不同下法所治病证,大抵病势急迫,形症俱实,邪在肠胃,必须速除,而且是可以从下窍而出者;消法所治,主要是病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邪坚病固而来势较缓,属渐积形成,且多虚实夹杂,尤其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癓瘕痞块、痰核瘰疬等,不可能迅即消除,必须渐消缓散。【知识模块】 总论21 【正确答案】

14、A,B,C【试题解析】 一个方剂中药物的君、臣、佐、使,主要是以药物在方中所起作用的主次地位为依据,而不只是根据用量的大小。任何方剂组成中,君药不可缺少。一般来说,君药的药味较少,而且不论何药在作为君药时其用量比作为臣、佐、使药应用时要大。【知识模块】 总论2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丹剂一一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丹剂没有固定剂型,有丸剂,也有散剂,每以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日丹,如至宝丹、活络丹等;外用丹剂亦称丹药,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制品,常研粉涂撒疮面,治疗疮疡痈疽,亦可制成药条、药线和外用膏剂应用。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

15、的粘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多可内服,且服用、携带方便。散剂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类,其中内服散剂一般是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亦可直接吞服,如七厘散;亦有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者,称为煮散,如银翘散。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软膏、硬膏两种;其中流浸膏与浸膏多数用于调配其他制剂使用,如合剂、糖【知识模块】 总论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唐代陈藏器于本草拾遗条例中提出“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并于“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之下,各举数药为例。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中说:“制方之体,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是也。”至此方书中才有“十剂”这个名称。【知识模块】 总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