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2011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911605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类试卷]2011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自考类试卷]2011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自考类试卷]2011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自考类试卷]2011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自考类试卷]2011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 年 10 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此观点出自中国古代的 【 】(A)刘勰(B)杜甫(C)韩愈(D)曹丕2 英加登所说的“ 未定点”是指 【 】(A)作家打算写的东西(B)有待读者具体化的东西(C)作家没有写完的东西(D)读者未读懂的东西3 朱光潜认为,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开 【 】(A)气韵(B)韵律(C)声调(D)声音节奏4 根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的观点,与“陌生化” 相对立的是 【 】(A)自动化(B)麻木化(C)习惯化(D)习俗化5 人们通常说“ 文学” 是指 【 】(A)文学中的语言(B)人物

2、语言和叙述人语言(C)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D)诗化的语言6 王国维说“ 词以境界为最上 ”,这里的“境界”大体是指 【 】(A)意境(B)格调(C)品位(D)气度7 李白月下独酌中情感的表达属于 【 】(A)情景并茂式(B)情中见景式(C)景中含情式(D)直接抒情式8 文本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是 【 】(A)场景(B)减缓(C)概略(D)省略9 较早明确提出言、象、意三层面说的人是 【 】(A)孔子(B)荀子(C)王弼(D)庄子10 传统叙事作品主要采取的叙述视角是 【 】(A)第一人称叙述(B)第二人称叙述(C)第三人称叙述(D)视角变换叙述11 构成抒情作品的必要条件是

3、【 】(A)丰厚的积累(B)合理的想象(C)真实的情感(D)卓越的技巧12 真正对抒情作品产生巨大影响的艺术种类是 【 】(A)音乐(B)舞蹈(C)绘画(D)雕塑13 抒情语体表现对情感的体验,多用于 【 】(A)小说创作(B)戏剧文学创作(C)电影文学创作(D)诗歌创作14 诗经和楚辞风格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 【 】(A)宗教风格上(B)民族风格上(C)流派风格上(D)地域风格上15 最早提出“ 养气” 说的是 【 】(A)孟子(B)荀子(C)韩愈(D)杜甫16 中国古代文论家把诗视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的有效手段,他们强调的是 【 】(A)文学创作的雅正风格(B)文

4、学创作的美刺手法(C)文学创作的道德原则(D)文学创作的审美原则17 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做 【 】(A)艺术感觉(B)艺术灵感(C)艺术情感(D)艺术想象18 在现代社会里,商品属性是文学的 【 】(A)唯一属性(B)基本属性(C)根本属性(D)部分属性19 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和再创造的特殊审美活动是指 【 】(A)文学创作(B)文学接受(C)文学传播(D)文学生产20 下列属于以艺术风格命名的文学流派是 【 】(A)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B)江西诗派、公安派、桐城派(C)元白诗派、韩孟诗派(D)豪放派、婉约派二、多项选择

5、题21 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包括 【 】(A)时代精神的变化(B)科学技术的变化(C)社会心理的变化(D)文学自身的变化(E)研究者观点的差异及变化22 但丁认为诗包含四种意义,这就是 【 】(A)字面意义(B)终极意义(C)譬喻意义(D)道德意义(E)奥秘意义23 艺术灵感的特征有 【 】(A)突发性(B)真实性(C)迷狂性(D)典型性(E)创造性24 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的区别在于 【 】(A)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状态,艺术直觉则是一种思维能力(B)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能力,艺术直觉则是一种思维状态(C)艺术直觉具有对象性,艺术灵感则没有具体的对象(D)艺术灵感具有对象性,艺术直觉则没有具体的对象

6、(E)艺术灵感是随机性的、偶然的,艺术直觉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25 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主要有 【 】(A)精神分析批评(B)结构主义批评(C)印象式批评(D)评点式批评(E)诠释式批评三、名词解释26 再现说与表现说27 文学语言的节奏28 文学思潮四、简答题29 什么是语言的反复? 试举例说明之。30 典型的真实性是怎样体现的?31 抒情小品文在内容上具有怎样的特征?32 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影响有哪些?33 简述文学流派的特点。五、论述题34 试以陆游卜算子.咏梅为例,论述文学文本的层面及其相互关系。原作如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

7、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35 试析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36 抒情作品指的是简要地表现、传达作者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的文学作品。你是如何理解“ 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 ”,又是如何理解 “表现”、“ 传达”的? 试举例说明之。2011 年 10 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认为,作品中有许多“不定点”,这些“不定点”使作品成为“待机存在状态”,必须经过“具体化”的阅读体验行为,才能使作品真正实现为作品。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朱光潜认为,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开声音节奏。古

8、文和语体文的不同,不在声音节奏的有无,而在声音节奏形式化的程度大小。他认为,现代“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就是日常语言的自然流露,不主故常”,所以“如果讲究得好,我相信语体文比古文的声音节奏应该更生动,更有味”。他对现代散文寄予厚望,相信其声音节奏应比古文的“更生动,更有味”。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陌生化,主要是从读者的阅读效果来说的,指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根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的观点,陌生化是与“自动化”相对立的。自动化语言是那种久用成“习惯”或习惯成自然的缺乏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这在日常语言中是司空见惯的。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文学语言是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

9、语。它通常与口语或土语相对,是一定社会和教学情境中的标准语言形态。一般电影、电视、话剧、广播、教育、科学和政府机关所用的书面语,都是文学语言。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王国维指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句。”王国维这里所说的“境界”就是意境的意思。7 【正确答案】 B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概略是文本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长度的粗略叙述。由于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要讲述较长的时间中发生的事,因而叙述速度比匀速叙述要快,也就是说是叙述步速的一种加速状态。这种叙述方式通常是用于交代一些不很重要的事件过程。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三国时思想家王弼,在继承庄子“

10、言意”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言、象、意的三层面说。10 【正确答案】 C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抒情作品是重在抒发作者情感的作品。没有真情实感,就没有抒情作品。真情实感,是构成抒情作品的必要条件。12 【正确答案】 A13 【正确答案】 D14 【正确答案】 D15 【正确答案】 A16 【正确答案】 C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艺术想象指向的是某种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目的是创造出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艺术世界。它是指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所以从最终目的来看,科学想象是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而艺术想象则是由具象到具象的

11、过程。18 【正确答案】 D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文学接受与传统文艺学中“文学欣赏”或“文学鉴赏”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学接受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与再创造的一种特殊的审美精神活动。它包括文学欣赏或文学鉴赏的基本涵义与特征。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文学流派可以不同的依据划分:以创作对象、题材划分的,如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以艺术风格划分的,如宋词中的豪放派、婉约派;以创作方法划分的,如浪漫派、象征派、荒诞派;以地域得名的,如江西诗派、公安派、桐城派;以作家名号得名的,如元白诗派、韩孟诗派;以社团、刊物命名的,如文学研究会派、新月派等等。二、多项选择题21

12、【正确答案】 A,D,E22 【正确答案】 A,C,D,E23 【正确答案】 A,C,E【试题解析】 艺术灵感有如下三大特征:(1)突发性。在艺术创作中,灵感的袭来是没有任何先兆的。许多诗人、作家甚至常常是在非创作的状态中突然得到灵感,然后才开始进行创作的。(2)迷狂性。当作家处于灵感状态时,他的思维就不再是正常的思维了。这时他处于“迷狂”之中。(3)创造性。所谓创造性是指艺术灵感能够使作家的艺术创造力在瞬间达到一个高峰,平常状态中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很轻易地得到解决。24 【正确答案】 A,C,E25 【正确答案】 C,D,E【试题解析】 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主要有印象式批评、诠释式批评和评点式批

13、评。A、B 两项是西方当代的批评方法。三、名词解释26 【正确答案】 再现说与表现说: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 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 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27 【正确答案】 文学语言的节奏:是文学语音层面基本形态之一,是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28 【正确答案】 文学思潮:是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流行的文学观念与文学创作潮流,它与特定的社会思潮、哲学思想相关联,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段内文学的主流趋向,同时它又会影响、规范这一时代中相当一部分作家的创作活动。四、简答题29

14、【正确答案】 反复是意思相同的词或句多次重复使用的语言方式,是辞格层面的一种类型。30 【正确答案】 (1)典型的真实性首先体现为符合历史的尺度。作家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绘,通过卓越的个性刻画,揭示出政治和社会的真理,体现出历史的必然趋势。其次,真诚是典型的真实性的一个侧面,透过典型总是折射作家最真诚的人格态度和情感评价。31 【正确答案】 (1)小品文在内容上是高度自由的。(2)抒情小品文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一人一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足以成为抒情小品文的题材。(3)抒情小品文涉及的主题多种多样,它未必具有多么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多么长远的社会价值,但它能够从不引人注目的琐屑事物

15、中挖掘发人深思的道理,以浓郁的诗意表现人性之美与自然之趣,以朴素的情感打动读者,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32 【正确答案】 (1)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家对创作手法和技巧的选择。(2)创作动机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内容。(3)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品的风格。33 【正确答案】 (1)一个流派内部的作家总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学观念和审美理想。(2)一个文学流派内部的作家的文学创作大抵会表现出类似的文学风格和美学趣味。五、论述题34 【正确答案】 (1)文学文本由三个层面组成: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文学意蕴世界。(2)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直接和基本的存在方式。(3)文学形象系统是文学语言组织所显

16、现的感性生活画面。(4)文学意蕴世界是文学语言组织和文学形象系统所可能展现的深层体验空间。(5)文学语言组织是基本层次,文学形象系统是一中介层次,文学意蕴世界是最高层次。35 【正确答案】 (1)文学风格在作品中是一种有机整体性的存在。其审美构成是那些从情节上给人以鲜明印象的要素的融合,显现为给人以美感的整体性风貌。(2)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要素有: 文采,作品中的言语色彩,是语言的特殊组合,是风格的存在方式。情调,作品中的情感格调,表现审美情感的内容和品质。气势,作品中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 氛国,弥漫在作品中的特定气氛。韵味,作品中言语结构所产生的情趣和意味。36 【正确答案】 (1)所谓“ 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 ;是指包括情感在内的诸种感性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情感、个性、本能、欲望、无意识、志向、怨愤等等。(2)所谓“表现”是指自然呈现作者的内在心性,所谓 “传达”是指作者不仅要表现自己的内在心性,而且要将其传达给读者,使读者了解、分享自己的内在心性。至于表现、传达作者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的手段与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借助音调的变化,也可以借助词语的搭配;可以借助语法的调整,也可以借助修辞的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