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913757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 1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商代,商王专设了“ 卜”、“巫”、“祝” ,其主要任务是 ( )(A)占卜(B)写史(C)执法(D)从事音乐工作2 提出“明德慎罚 ”思想的是 ( )(A)文王(B)武王(C)姜尚(D)周公3 子产的刑法思想是对_的继承 ( )(A)明德慎罚(B)事统上法(C)一断于法(D)德主刑辅4 儒家的人治是倡导 ( )(A)圣人治国(B)法律治国(C)人民治国(D)民主治国5 法律应“为万民兴利除害” 思想的提

2、出者属于 ( )(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6 反对人定法,提出“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的是 ( )(A)老子(B)苟子(C)墨子(D)庄子7 商鞅两次变法的时间是 ( )(A)前 356 年,前 350 年(B)前 359 年,前 355 年(C)前 395 年,前 350 年(D)前 360 年,前 349 年8 董仲舒的_说是先秦时期“天罚” 论的翻版 ( )(A)君权神授(B)三纲五常(C)灾异谴告(D)春秋“大一统 ”9 为汉朝统治者提出了系统的“无为而治” 、与民休息的治国理论的著作是 ( )(A)新书(B) 新语(C) 春秋繁露(D)淮南子10 犯罪存留养亲的制

3、度首创于 ( )(A)北魏孝文帝时期(B)金世宗时期(C)汉文帝时期(D)李世民时期11 张斐说:“ 礼乐崇于上,故降其刑;刑法闲于下,故全其法。” 其中,“闲”的意思是 ( )(A)清闲(B)放纵(C)管理(D)防范12 李世民从谏如流,在他“恐人不言,导之使谏”的思想影响下,许多臣僚都能犯颜直谏,其中最突出的直谏者是 ( )(A)房玄龄(B)魏征(C)长孙无忌(D)杜如晦13 黄宗羲认为表达“ 天下之人 ”的舆论和代表民意参政的机构是 ( )(A)议会(B)学会(C)学校(D)参政院14 康有为以“ 托古” 推行变法维新,被他推为 “托古改制”的“ 圣法”的创立者的是 ( )(A)孔子(B

4、)孟子(C)荀子(D)庄子15 孙中山认为,政治革命的根本是 ( )(A)民族革命(B)民权革命(C)民生革命(D)民主革命16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出自 ( )(A)商君书(B) 管子(C) 韩非子(D)吕氏春秋17 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性善” 说的是 ( )(A)孟子(B)荀子(C)子产(D)曾子18 主张“以民为本 ”,并向汉文帝提出 “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的建议的是 ( )(A)陈平(B)贾谊(C)陆贾(D)刘安19 董仲舒创造了“ 性三品 ”说,他认为可以名性的是 ( )(A)圣人之性(B)斗筲之性(C)中民之性(D)为恶之性20 泰始律成于 ( )(

5、A)魏(B)蜀(C)吴(D)晋21 杨坚对死刑的判决极为慎重,他规定奏而后行刑 ( )(A)三(B)四(C)五(D)二22 柳宗元在他的驳复仇议中阐发的观点是 ( )(A)德礼为先、辅以刑政(B)刑、礼“其本则合,其用则异”(C)天人不相预(D)圣人“制刑 ”23 下列学者中,主张“ 严刑 ”的是 ( )(A)孔子(B)孟子(C)曾子(D)朱熹24 范仲淹借用 中的辩证思想,阐述变法图强的理论 ( )(A)诗经(B) 道德经(C) 易经(D)中庸25 下列变法理论中,由王安石提出的是 ( )(A)改革官制,“ 革故鼎新”(B)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C) “三不足” 的变法理论(D)高度集

6、权,以法律政令规范天下26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 的观点出自 ( )(A)日知录(B) 明夷待访录(C) 读通鉴论(D)黄书27 中国近代最先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是 ( )(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孙中山28 为了“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张之洞主张 ( )(A)引进律师制与陪审制(B)编纂矿律、路律、商律及交涉刑律(C)司法应当独立(D)在器械、财用、选卒等方面学习西法29 1897 年,康有为出版了_,为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 )(A)孔子改制考(B) 新学伪经考(C) 上清帝第六书(D)大同书30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罪刑法定原则,废除比附援引旧制度的是 ( )(A

7、)洪秀全(B)孙中山(C)洪仁玗(D)沈家本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下列选项中,属于墨家的法律思想的有 ( )(A)尚贤(B)尚同(C)兼爱(D)非命(E)交利32 汉初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在政治、法制实践中主要表现在 ( )(A)无为而治(B)文武并用(C)约法省刑(D)轻徭薄赋(E)清静无为33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哲理化直接影响着封建社会后期的法律实践活动,具体表现有 ( )(A)刑罚被认为是“ 存天理,灭人欲” 的正义手段(B)增加刑罚的威慑力量(C)严重压抑劳动人

8、民的权利观念(D)扼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E)直语严刑,比前代更多地借助于法律的暴力手段34 资政新篇中对经济方面的设想有 ( )(A)兴车马之利(B)兴器皿技艺(C)鼓励科技发明,保障专利(D)建立银行,建立完善的国家货币制度(E)建立圣库制度35 孙中山把民生主义归纳为解决两大问题,即 ( )(A)政权问题(B)土地问题(C)资本问题(D)经济问题(E)民族问题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36 春秋决狱37 韩愈的性三品说38 理同气异39 三不足40 “与皇家无服者皆不入议”四、简答题每小题 7 分41 简述墨家“ 兼爱” 与儒家 “爱人”的区别。42 简述魏源的“ 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思

9、想。43 简述张之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主张五、论述题每小题 12 分44 试述贾谊礼法结合的主张。45 试述谭嗣同“ 冲决一切封建网罗 ”法律思想的内容和意义。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 1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商王专设了“卜”,、“巫”、“祝”,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占卜”或“卜筮”,做沟通神人的工作。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周公等西周统治者吸取了殷商灭亡的教训,为了使天命不再转移,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说。

10、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子产的刑法思想既继承了“明德慎罚”的传统,又有自己的独创,具有过渡性的特征。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孔子所讲的“为政在人”的“人”,当然不是平民百姓,而是指“仁以为己任”的贤人、圣人。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墨家主张以“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来衡量国家法律制度,评价各种学说观点,进而提出自己的立法主张,即“发为刑政”,必须贯彻“为万民兴利除害”的原则。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庄子认为,统治者倡导仁义没有好处,并提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揭露统治者宣扬的仁义的虚伪性,是颇为深刻的。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公元前 35

11、6 年(一说公元前 359 年),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0 年,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法律思想的角度来看,董仲舒的“灾异谴告”说实际上是先秦时期“天罚”论的翻版。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黄老思想是汉初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以新语最突出,实际上他为汉初统治阶级提供了系统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治国理论。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孝文帝以礼的原则来审视立法、司法,创制了存留养亲的制度。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张斐说:“礼乐崇于上,故降其刑;刑法闲于下,故全其法。”其中,“闲”即防。意思是:统治者尊崇礼乐,以礼乐为刑法的指导

12、,从而制定颁布刑法来维护礼乐;刑法要发挥防范的作用,必须健全法律。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李世民的统治集团中,以魏征的犯颜直谏最为突出。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于在宋、明之后,无论官方的太学或国子监,还是民间的私塾,都常常是士大夫知识分子议论朝政的中心,所以黄宗羲将学校作为表达“天下之人”的舆论和代表民意参政的机构。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康有为把孔子推为“托古改制”的“圣法”的创立者。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孙中山认识到,要推翻君主专制,单有民族革命是不够的,必须把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结合起来,而民权革命是“政治革命的根本”。16 【正确答案

13、】 B【试题解析】 管仲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民心的向背,是国家盛衰的关键,是统治成败的标准。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孟子政治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贾谊从秦亡的历史教训中,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的威力。他认识到人民是“万世之本”,要“以民为本”。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董仲舒认为,天生性善者和天生性恶者都是不可名性的。可以名性的,只有第三种,即中民之性。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三年修定新律,史称泰始律。因此,泰始律成于晋。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杨坚强

14、调对死刑的判决必须慎重,他规定三奏而后行刑。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柳宗元在他的驳复仇议中,明确指出刑、礼“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意为礼与刑的根本原则是一样的,而它们的用途却迥然不同。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法弊、时弊”的南宋时代,朱熹极力支持主张刑罚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借以挽救颓风。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范仲淹为了批驳因循守旧、恪守成法的偏见,他借用易经的辩证思想,阐述变法图强的理论。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提出的变法主张有:“三不足”的变法理论;“大明法度,众建贤才”;“有司议罪,惟当守法”。26 【正

15、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的观点出自明夷待访录。2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魏源在总结鸦片战争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张之洞建议清政府聘请西方各国的“名律师”,博采各国的法律,为中国编纂矿律、路律、商律及交涉刑律。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897 年 2 月康有为著书立说,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为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3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沈家本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废除比附援引旧制,这个功绩是不可抹杀的。二、多项选择题每

16、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墨子和墨家学派提出了兼爱、尚贤、明鬼、非命、尚同、交利等十项主张。3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汉初黄老学派的观点主要有: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文武并用,“德刑相济”;“罚不患薄”,约法省刑;“轻徭薄赋”,“以粟为赏罚”。33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哲理化直接影响着封建社会后期的法律实践活动。一方面,由于刑罚被说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正义手段,直语严刑,比

17、前代更多地借助于法律的暴力手段,像朱熹那样的大儒也公然要求恢复使用肉刑,借以增加刑罚的威慑力量。另一方面,封建道德伦理观念获得理学的外衣之后,倍增了迷惑性和欺骗性,加之统治阶级的极力提倡,使封建道德伦理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严重压抑劳动人民的权利观念,扼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经济方面,洪仁歼主张“兴车马之利”,发展交通事业;主张发展金融业,包括兴办银行,发行纸币;主张“兴器皿技艺”;鼓励科技发明,保障专利。35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孙中山把民生主义归纳为解决“土地”和“资本”两大问题。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36 【正确答

18、案】 春秋决狱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春秋决狱,就是以春秋的精神和事例作为审判的法律依据,从而把儒家的经典法律化。37 【正确答案】 韩愈继承了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但又有所发展。他着重指出,人不仅有性,而且有情,性是情的基础。性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情是“接于物而生” ,即后天才有的,它包括喜、怒、哀、惧、爱、恶、欲。情与性相应,也分上、中、下三品。这种性三品说,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人性论,为统治阶级的严刑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38 【正确答案】 “ 理同气异 ”是理学所提出的人性论。在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中,“理”成了创造和主宰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最高精神主体。“理”必须靠“ 气”来体现,“气”的千差

19、万别就构成了具体的多样化的宇宙万物。人也是“理”和“ 气”的混合物。“理”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就是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在人性上称作“无地之性”;“ 气”在人性上则表现为“ 气质之性 ”,它含有为恶的危险性,即 “人欲”。39 【正确答案】 三不足是北宋思想家王安石为推行其变法提出的口号。其含义主要是指“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它是对中国古代变法改革思想的总结和升华,显得相当彻底和完整,是王安石法律思想的闪光之处。40 【正确答案】 “ 与皇家无服者皆不入议 ”是金世宗对 “八议”中“ 议亲”的重新解释。金世宗认为“ 议亲” 应以宗室为核心,强调宗室与外戚的区别。同时也缩小了宗室“议亲

20、”的范围。排除了皇帝五服以外的袒免亲,即“与皇家无服者”议的权力。金世宗这一主张,保护了皇室近亲的特权,打击了外戚的势力,使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四、简答题每小题 7 分41 【正确答案】 “ 兼相爱 ”是针对“别相恶”而言的,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表面上看,墨翟的“ 兼爱 ”与孔子的“爱人”似乎相同,其实 “兼爱”的内容和实质完全不同于“仁者爱人 ”。主要表现在:儒家强调“ 亲亲” ,重视亲疏厚薄,主张爱有等差;而墨家强调“天之爱人也,博于圣人之爱人也” ,即普遍的爱;主张在相爱上打破贵贱贫富的界限,“ 爱人若爱其身”,即平等的爱。儒家的“ 爱人”是先己后人,由己

21、及人;墨家则强调“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是有已有人,先人后己。儒家的“ 爱人”,反对言利;而墨家把“爱”与“利”结合起来,以“交相利”作为“兼相爱” 的基础。42 【正确答案】 魏源认为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变化的,指出历史进化是客观的必然趋势,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的变法思想。他认为 “天下无数百年不敝之法,亦无穷极不变之法”。他列举历代关于赋税、选举、劳役兵役制度不断变革的事实,说明法令随着“势” 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历史发展自身的法则。他还认为后代的法令、制度比古代进步,反对那种“执古” 、“泥古”而不知随“ 势”变法的人,怒斥他们是“ 读周、礼之书,用以误天下 ”的庸

22、儒。但魏源认为现有法令制度问题不大,关键是讲求行法之人,除去“法外之弊” ,所以其变法思想仅为点点滴滴的改良,根本没有触及封建统治制度,也没有以新法代旧法,仿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制度的要求。43 【正确答案】 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法律思想,其中“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维护三纲五常的儒家学说,这个“体” 和“道”是不能变、不可变和不许变的,可以变的是“器” 。他还把“法制”划入可变之列,但他所说的 “法”或“法制”并不包括封建的基本制度。 “西学为用”是说, “西学”只能为“ 中体”服务。西学本身也有“ 体” 和“用”,为中体服务的只能是西学之用而不能是西学之体。“中体西

23、用”是张之洞思想的核心,表现在法律主张上,就是坚持维护以纲常名教为本的旧法律;坚持宽猛相济、刚柔结合的统治方法;同时,要求用变形不变质的方法整顿旧法律,“ 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五、论述题每小题 12 分44 【正确答案】 (1)贾谊特别重视礼,认为礼是封建等级制的法则条规和道德规范,是治国的根本。他说:“ 礼者,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使君亡(无)失其民者也。” 贾谊特别重视君臣关系中要贯彻礼义道德的原则,认为只有君待臣以礼,臣才能事君以忠。此外,君主对百姓,也应用仁爱之道,宽以待民,“矜而恕之” ,“化而则之”。他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与礼义道德原则紧密联系起来,要求做到“君仁臣忠,父慈

24、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这是贾谊心目中最理想的礼治社会。(2)贾谊虽然重礼,但也不忽视法,而是主张礼法结合。认为礼侧重于教化,使人为善,以“防患于未然 ”,其效果很难一时看到;而法则侧重于罚恶,使人畏惧,以惩戒于后,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礼和法的作用虽然不同,但对统治者来说,都是统治人民的有力工具,必须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当然在贾谊看来,礼的作用比法大,它能“ 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所以,贾谊主张,统治人民不能单靠刑罚,应以礼义教化为主。(3)贾谊的礼法结合思想,是荀子“ 隆礼”重法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在当时已贯彻实际到立法之中。这种礼

25、法结合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45 【正确答案】 谭嗣同是清末维新志士中的激进派,他的思想在很多方面超出了改良主义的范围,实际上已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先驱。他的政治法律思想的显著特色,就是主张“ 冲决一切封建网罗 ”:(1)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他在仁学中提出“ 冲决一切封建网罗” 的口号,其锋芒主要是从制度上、思想上对准封建君主专制,直截了当地提出要“废君统,倡民主” 。他论证了君主专制制度的不合理性,指出君主是由民共举的,并不是“天” 所任命的,君主压制天下是毫无道理的。君主是由民共举的,而不是“君择民” ,君民关系应该是“君末也,民本也 ”。要求 “废君统,倡民主”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抨击封建纳常名教。他认为封建三纲五常是钳制人们行动与思想的绳索,是封建帝王制定各种法律的依据,是一切酷律之源。因此,他要“冲决伦常之网罗” ,主张用自由、平等等资产阶级道德原则来代替封建伦理道德,变不等为平等。此外,他还主张修改旧律,“ 尽学西法 ”。变法的根本在于废弃旧章,学习西方 “其法度政令之美备”。(3)“冲决一切封建网罗”是当时能提出的最激进的口号。谭嗣同深刻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暴虐,鞭挞了纲常名教禁锢人们灵魂的罪恶,并从正面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