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松山区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30801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松山区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松山区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松山区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松山区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松山区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松山区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动物全是腔肠动物的一项是 ( ) A水螅、衣澡 、变形虫 B珊瑚虫、水母、海蜇 C疟原虫、珊瑚、海葵 D水螅、水螅芽体、珊瑚礁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变形虫属于原生动物,衣澡属于单细胞的藻类植物 B.海蜇、珊瑚虫、水母的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符合题意 C.珊瑚虫、海葵属于腔肠动物,但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的遗体遗物、分泌物形成的;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 D.水螅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水螅芽体脱离母体可以发

2、育成一个新的幼体;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但珊瑚礁不是生物,是珊瑚虫的遗体遗物、分泌物形成的 考点: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常见的例子 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 ) A用酵母菌制作泡菜 B用醋酸菌酿醋 C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D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泡菜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制酱油要用到曲霉,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青霉发酵能提取青霉素 考点: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 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炎症,可以用

3、( )进行控制。 A绿脓杆菌噬菌体 B大肠杆菌噬菌体 C破伤风疫苗 D流感疫苗 答案: A 试题分析:绿脓杆菌是一种细菌,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是噬菌体,绿脓杆菌噬菌体 通过寄生在绿脓杆菌体内可控制绿脓杆菌引起的炎症 考点:本题考查了病毒的分类,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又叫噬菌体 下列都是一些动物的行为,其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 A大雁南飞 B蜘蛛结网 C老马识途 D孔雀开屏 答案: C 试题分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 “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

4、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大雁南飞,蜘蛛结网,孔雀开屏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老马识途是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学习行为 失去幼崽的母狼把人类的小孩抚养成 “狼孩 ”的行为是 ( )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由遗传物质控制的行为 由环境因素控制的行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

5、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母狼的幼仔丢失后会将人的婴儿哺育成狼孩,表明动物有哺乳后代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的特点、表现方面来切入 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 A蜜蜂的舞蹈行为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答案: D 试题分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

6、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蜜蜂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鸟的鸣叫是通过声音来交流,蜂王释放分泌物是通过气味来交流,因此都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而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是为了躲避敌害,属于防御行为,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之间的信息交流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作用。人们采用许多方法来防腐,下列防腐措施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高温杀菌 真空包装法

7、冷藏法 冷冻法 腌制法 室温保存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所以防腐措施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高温杀菌 真空包装法 冷藏法 冷冻法 腌制法而 室温保存,微生物会大量繁殖缩短食品的保存时间 考点:食物腐 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

8、起的,故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按照从小到大顺序进行分类的单位依据是 ( ) A种、纲、属、目、科、门、界 B种、属、科、目、纲、门、界 C科、种、纲、属、目、门、界 D种、纲、目、科、门、属、界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最大的单位是界 考点:此题是关于生物分类等级的选择题 ,据此答题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是最有效的措施。 A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B将动物领养回家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种质库 答案: C 试题分

9、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 “天然基因库 ”,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 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10、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保护,此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北京 2008奥运会主会场的建筑被称为 “鸟巢建筑 ”,下列关于 “鸟巢建筑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鸟巢建筑 ”是一种生物反应器 B “鸟巢建筑 ”利用了仿生学的原理 C “鸟巢建筑 ”美观但是不够耐用 D “鸟巢建筑 ”为危险建筑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鸟巢建筑 ”没有经过转基因技术,因此不是一种生物反应器, A不正确; B.“鸟巢建筑 ”,是人

11、类模仿鸟类巢的结构原理而建的建筑,因此 “鸟巢建筑 ”是利用了仿生学原理, B正确; C.“鸟巢建筑 ”美观而且耐用, C不正确; D.“鸟巢建筑 ”即美观又坚固,不是危险建筑, D不正确 考点:仿生的原理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B学习行为是生来就有的 C狒狒群体内存在比较严格的等级次序,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D动物的社会行为不需要信息交流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的行为有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如蜘蛛结网,有的是后天形成的学习行为如小狗拉车故A说法错误; B.学习行为是后天形成的故

12、B说法错误; C.狒狒群体内存在比较严格的等级次序,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故 C说法正确 D.动物的社会行为需要信息交流;故 D说法错误 考点:动物行为是指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 行为,分析作答 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A河蚌的贝壳 游泳 B蝗虫的气管 呼吸 C蜥蜴的鳞片 保护 D家鸽的羽毛 飞行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生物界中,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些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比如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是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的如青蛙的前肢短,适于支撑身体,后肢发达,适于跳跃蝗虫的用

13、气管进行呼吸;蜥蜴的鳞片具有保护作用;家鸽的羽毛适于飞行均正确 A.软体动物的足常因生活方式不同,而形态各异各具特色,通常位于身体的腹侧,为运动器官,有的足部发达呈叶状、斧状或柱状,可爬行或掘泥沙;有的足部退化,失去了运动功能,如扇贝等;固着生活的种类,则无足,如牡蛎;有的足已特化成腕,生于头部,为捕食器官,如乌贼和章鱼等,称为腕足其贝壳只是保护作用 考点:动物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下列属于日本血吸虫寄主的是 ( ) A猪和钉螺 B钉螺和人 C人 D很多种哺乳动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病血吸虫的幼虫(毛蚴) 必须先感染钉螺,在钉螺体内发育成

14、尾蚴后游入水中,当尾蚴接触人畜时,便钻入皮肤,到人畜体内进一步发育为成虫并产卵,受感染的人畜又排出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有钉螺的水域,从而造成新的传染性 考点: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病,日本吸血虫的中间寄主是钉螺 2013年为农历蛇年,蛇属于 ( ) A两栖动物 B软体动物 C爬行动物 D节肢动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蛇体表具角质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在严寒的冬季要冬眠等,所以属于爬行动物 考点: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同时环境又影响生物 下列哪一个是真正的鱼 ( ) A鲸鱼 B甲鱼 C鲫鱼 D

15、章鱼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为哺乳动物,不符合题意; B、甲鱼具有卵生,用肺呼吸,有坚硬的甲,为爬行动物,不符合题意; C、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为鱼类,符合题意; D、章鱼身体柔软, 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鱼类的主要特征。 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类群是 ( ) A鸟类 B节肢动物 C鱼类 D软体动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 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 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

16、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 考点: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江河湖泊,因此鱼类十分丰富,据调查我国的淡水鱼就有 1000多种,其中属于四大家鱼的是 ( ) A鲫鱼、鲢鱼、草鱼、大马哈鱼 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C鲫鱼、乌鱼、草鱼、鲳鱼 D鲢鱼、黄花鱼、草鱼、鳙鱼 答案: B 试题分析: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中国 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 “胖头鱼 ”,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

17、 为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这 4 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 考点: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主要有鳙鱼、鲢鱼、草鱼、青鱼、鲫鱼和鲤鱼,其中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通常称为 “四大家鱼 ” 下列有关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身体流线型,前肢变成翼 B消化能力强,直肠短可以随时排除粪便 C骨骼和肌肉都很轻且薄 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鸟类的身体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 A不符合题意 B.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供给身体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便产生更多的

18、能量来飞行,鸟类的直肠短,产生的粪便能随时排出体外,减轻飞行时的体重,B不符合题意 C.家鸽的骨有的薄,胸部和腰部的脊椎骨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适于飞翔生活而家鸽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 -胸肌,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适于飞行符合题意 D.鸟类有气囊, 与肺相通,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使吸气和呼气时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吸气和呼气时都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不符合题意 考点: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

19、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 恒温动物包括 ( ) A鸟类和爬行类 B鸟类和哺乳类 C爬行类和哺乳类 D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 答案: B 试题分析: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表被毛或羽毛,有保温作用,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为恒温动物 考点:本题考查恒温动物的种类 下图表示骨、关节、骨骼肌关系的模式图 ,正确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A.骨骼肌跨越两个关节,不是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不符合题意 B.肌肉跨

20、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故符合题意 C.两块肌肉没有跨越关节,不符合题意 D.骨骼肌虽然附着在相邻的骨上,但是没用跨越 关节,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综合题 下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 1) 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 、 、 三部分,它的体表有 ,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 ; ( 2) 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 ,它的胸鳍和腹鳍的功能是 ,控制前进方向的是 ,前进的动力来自 。 ( 3)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21、;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填字母) ( 4) D是一 种珍稀动物,其身体呈 型,其有一种独特的呼吸方式与其体内特有结构 有关。 ( 5) E的毛有 作用;其牙齿有 和 之分,消化道上 发达,与其食性相适应, E与 D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 答案:( 1)头 胸 腹 外骨骼 水分蒸发 ( 2)鳃 鳃丝 鳃盖后缘二氧化碳 ( 3) A D ( 4)流线 气囊 ( 5)保温;门齿;臼齿;盲肠;胎生、哺乳 试题分析:( 1) A是蝗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是一种农业害虫;属于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它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

22、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 2)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水由鱼的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 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 3)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A蝗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B.C.D.E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A.B.C.E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属于变温动物

23、, D的体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 ( 4) D是一种珍稀鸟类,外形似家鸽,其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体表被覆羽毛等体内有气囊辅助呼吸,吸气时,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 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 ( 5) E家兔的毛有保温作用,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

24、于消化植物纤维 D 是鸟类,卵生,E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 考点:动物的主要特征 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 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 (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 ( 3)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 而获得 答案:( 1)学习;( 2)不能;( 3)学习 试题分析:( 1)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喜鹊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

25、得来的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 “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黑猩猩的这 种行为是后天通过经验和 “学习 ”逐步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因为生活经验不足,学习能力差,因此不能完成这种行为 ( 3)幼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 “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区别 2013年 3月,我国出现由新型 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为作好疫情的防控工作,专家追踪研究可能传播该疾病的禽类,并积极研制相关疫苗,同时提醒公众尽量避免与活禽接触,平时要注意营养,加强锻

26、炼,勤洗手,室内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感染疾病。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 (1)引起人感染 H7N9禽流感的病毒没有 _结构,由 和 组成。 ( 2)该病毒的营养方式 (生活方式 )为 。 答案:( 1)细胞、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 2)寄生 试题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核酸内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和 RNA两种 ,没有染色体病毒的生活方式是寄生,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考点: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

27、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2011年 3月 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 9 0级地震,随后引发了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大批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液体被排放到海水中,对附近海域 的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威胁,海水内浮游植物、小鱼、小虾,以至大型的鲸鱼自下而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据中新闻 3月 29日报道,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已扩散至全球,亚洲多国和美国都检测到极微量的放射性物质。 ( 1)如果排放物中含有某种不易被分解的有害物质,资料中提到的几种生物,最终体内含量最多的是 。 ( 2

28、)小鱼和鲸鱼的体内都有 ,因此同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门 ,它们游泳时,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 。 ( 3)鲸鱼属于哺乳动物,而不属于鱼类,是因为鲸鱼用 呼吸,生殖方式为 。 ( 4)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放射性物质被排放到海水中,会直接对 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放射性物质已扩散到全球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说明了 。 答案:( 1)鲸鱼 ( 2)脊柱 ( 3)肺;胎生 ( 4)生物圈是统一的整体 试题分析:( 1)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排出和分解,随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因此资料中提到的几种生物,最终体内含量

29、最多的是鲸鱼 ( 2)小鱼和鲸鱼的体内都有脊柱,因此同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门 ( 3)鲸鱼用肺呼吸 ,生殖方式为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 4)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海洋生态系统,放射性物质被排放到海水中,会直接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放射性物质已扩散到全球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说明了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内的各种生态系统都是相互关联的 考点: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涉及有毒物质的传递、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的特征、生物圈等方面的知识。 判断题 鲸、海豚、海龟、海豹等动物都生活在水中,但它们都不属于鱼类。 ( ) 答案:对 试题分析:生活在水中的鱼类用鳃

30、呼吸,用鳍游泳 ,但鲸、海豚、海豹生活在水中,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为哺乳动物,海龟体外有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卵生,是爬行动物,属于它们不属于鱼类 考点:许多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不具有鱼类的特征,不属于鱼类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 ( ) 答案:对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 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 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 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

31、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实质 扁形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 ) 答案:错 试题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 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

32、体腔,有口无肛门由于扁形动物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可以分化形成的肌肉层 考点:扁形动物的特征 蚯蚓的运动是依靠体壁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的 ( ) 答案:对 试题分析: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人士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 ,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因此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 考点: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 ) 答案:错 试

33、题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而两栖动物就是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说法是错误的,如乌龟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不是两栖动物 考点:两栖动物的定义 前肢变成翼是鸟属于飞行的唯一特征 ( ) 答案:错 试题分析:鸟类的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为飞行提供充足

34、的营养物质 考点:前肢变成翼是鸟适于飞行的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特征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 ) 答案:错 试题分析:哺乳动 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 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 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 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 考点:哺乳动

35、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 由多块骨连接而成 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但是有 DNA。 ( ) 答案:对 试题分析:细菌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等结构,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是遗传物质同样能传递遗传信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菌的结构特点,首先应明确的是细菌的结构 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细菌的结构 ( ) 答案:错 试题分析: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 1000个细菌排成一排才有 1毫米长,用肉眼、放大镜、低倍显微镜等都不可看,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可看清 考点:细菌在高倍显微镜下才可看清,病毒是一类比细菌更小的微生物,必须在电 子显微镜下才可看清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

36、变 ( ) 答案:错 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后天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消失 考点: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探究题 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A一次,小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

37、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明针对 “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 “ 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 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科学探究过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是 ;做出假设是 ;设计实验是 ;完成实验是 ;得出结论是 ;表达、交流是 。 ( 2)小明设计的实验中放上少许盐一组起 _作用。 ( 3)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 _。 ( 4)小明在 F步骤几次重

38、复实验,目的是 。 答案:( 1) A.B.C.D.E、 F ( 2)观察、生活经验、假设 ( 3)盐和糖 ( 4)蚂蚁数量少 试题分析:( 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上述材料中, A小明提出了

39、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属于提出 问题; B很明显是作出假设; C为制定计划阶段;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为收集证据; E得出了结论 -“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 2)探究的第一步是要对事物作详细的观察,然后提出问题;第二步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 ( 3)该实验探究蚂蚁是否爱吃甜的食物,设置加盐一组作为对照; ( 4)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蚂蚁数量少,偶然性较大,实验结果不够准确 考点:此题考查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的理解和认识;解题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 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方面

40、切入 连线题 回忆我们学过的内容,将下列生物与所属类群相连 1.企鹅 鸵鸟 a.鱼类 2.鲸 白鳍豚 b.两栖类 3.蟾蜍 大鲵 c.鸟类 4.虎鲨 鲫鱼 d.哺乳类 5.鳄鱼 乌龟 e.爬行类 答案: .-( c) 2.-( d) 3.-( b) 4.-( a) 5.-( e) 试题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又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 类、鸟类、哺乳类题干中,企鹅、鸵鸟是鸟类、鲸、白鳍豚是哺乳动物、蟾蜍、大鲵是两栖动物、虎鲨、鲫鱼是鱼类、鳄鱼、乌龟是爬行动物 考点:动物的分类 用线将以下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相关的连接起来。 乳酸菌 A醋 醋酸菌 B酱 曲霉 C青霉素 青霉菌 D面包、馒头 酵母菌 E.酸奶、泡菜 答案: 试题分析: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 制酱要用到曲霉 制青霉素用青霉,青霉发酵能提取出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 考点: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和药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意义,如制作酸奶和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