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九年级新课结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1268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九年级新课结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届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九年级新课结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届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九年级新课结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届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九年级新课结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届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九年级新课结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九年级新课结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物质保存的方法取决其性质。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氯化钠 D浓盐酸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保存的方法取决其性质。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知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氯化钠,答案:选择 C 考点:物质的性质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Fe( Fe2O3)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NaNO3( Na2SO4) 加入过量的 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 CaCl2溶液,充分

2、反应后过滤 D CuSO4溶液(硫酸) 加入过量 Cu0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的除杂原则是所加试剂与杂质反应的同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主要物质可以多但不能少,故 A选项是错误的,盐酸能与金属铁反应; 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引进新杂质硝酸钡; C选项引进新杂质氯化钠和氯化钙; D选项符合题意,答案:选择 D。 考点:物质的除杂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 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A, B, 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 A, B, C可能是 A NaOH, CuSO4, N

3、a2CO3 B Ba( OH) 2, CuSO4, CuO C KOH, HNO3, K2CO3 D NaOH, HCl, Ba(NO3) 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B, 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依据图形知道硫酸可与 AC反应, B也能与 AC反应且硫酸可转化为 B, A选项中两种盐; B选项中氧化铜不能与硫酸铜反应; C选项符合要求; D选项中盐酸不能与硝酸钡反应。 考点:酸碱盐的转化 向盛有酚酞和 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 B锌粒 C碳酸钠溶液 D稀盐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酸碱中和,因为

4、酸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故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是检验是否有酸,可依据酸的性质加入紫色石蕊、锌、碳酸钠可以,故答案:选择D 考点:酸的性质 图 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图 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 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t1 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来源 : B升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向烧杯的水中加 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的水加 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

5、二者的溶解度相等在温度不变时,析出的晶体一定相等; 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升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选项向烧杯的水中加 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正确的叙述,因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选项向烧杯的水加 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是正确的叙述,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考点:物质的溶解度的外界因素 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 B用氯化钡溶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石灰水 溶液 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碳酸氢铵和尿素 D用无色酚酞试液区分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稀盐

6、酸与可溶性碱反应时不明显现象,故 A 选项的鉴别方法不正确 考点:物质的鉴别 某同学的有关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描述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将 pH试纸伸入 NaCl溶液中测定其 pH=7 B用熟石灰与某化肥一起研磨,未闻到刺激性气味,则该化肥仍可能是氮肥 C对浓硫酸进行稀释时,应水将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棒不断地搅拌 D生铁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产生气泡,固体完全溶解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将 pH试纸伸入 NaCl溶液中测 定其 pH=7,操作错误污染药品; B选项是正确的叙述,用熟石灰与某化肥一起研磨,未闻到刺激性气味,则该化肥仍可能是硝酸盐型氮肥; 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稀释

7、浓硫酸时要酸入水要搅拌; 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生铁属于合金混有部分的碳 考点: PH试纸的使用、铵盐的确定、浓硫酸的稀释、铁合金 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 8 6 2 6 3 6 6 6 7 A酸性不变 B酸性变强 C酸性变弱 D碱性变弱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中表可知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为酸性变弱,故答案:选择 C 考点:酸碱性强弱的判断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aOH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熟石灰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C食盐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稀盐酸溶液用于清除铁锈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

8、途,氢氧化钠属于强碱具有腐蚀性,所以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反应 MnO2+4HCl(浓 ) MnCl2+2H2O+C12,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在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没有涉及的物质种类是 A酸 B碱 C盐 D单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二氧化锰和水属于氧化物;盐酸属于酸类物质;氯化锰属于盐类,氯气属于单质,所以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的种类为碱,故答案:选择 B 考点:物质的多样性 计算题 为了测定未知浓度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氢氧化钡溶液 15g,逐滴加入该待测稀硫酸,同时测定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的 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过滤后得到滤液 32 67g 求:(

9、1)反应后生成硫酸钡的质量是多少; ( 2)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1) 2 33g ( 2) 4 9% 试题分析:( 1)根 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后生成硫酸钡的质量是: 15g+20g-32 67g=2 33g ( 2)设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 X Ba(OH)2+H2SO4=BaSO4+2H2O 233 X 2 33g 98:233=X: 2 33g X=0 98g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 9%; 答: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为 2 33g,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 9%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探究题 (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妈妈为了给小明增加营养,制定了如表所

10、示的食谱 主食 米饭 副食 红烧肉、糖醋鱼、排骨汤 饮料 加钙牛奶 a米饭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 (填 “糖类 ”或 “油脂 ”)为了使营养均衡,你建议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填 “蔬菜 ”或 “火腿肠 ”) b小明妈妈在厨房用到的下列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 铁锅 棉布围裙 塑料手套 c在某活动中,小明同学不小心被蚂蚁咬了(蚂蚁毒液呈酸性),很痒,用下列物质涂抹可以减轻痛苦的是(填字母) A食醋 B肥皂液 C汽水 ( 2)小明在查阅资料时看到这样一段话: “二氧化硫能使紫红色 KMnO4溶液变成无色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

11、2 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印刷不清楚,小明根据上下文了解到该物质是一种常见的酸,请根据已学知识推测其化学式: ,高锰酸钾中 Mn元素化合价为 , 5SO2中 “5”的含义是 。 信息提示:硫酸钾是由 K+和 SO42-构成硫酸钾溶液呈无色,盐溶液的颜色通常是由构成它的离子决定的根据资料及信息提示, KMnO4溶液呈现的紫红色可能是由 (填离子符号)离子表现出来的 ( 3)现将 H2SO4、 Ba(OH)2、 Na2CO3三种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 B和无色溶液 A,经测定溶液 pH 7 信息: 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碳酸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 据此判断:

12、溶液 A中一定存在粒子有 白色固体 B属于 (填 “纯净物 ”或 “混合物 ”) 答案:( 1) a糖;蔬菜; b ;c B;( 2) H2SO4;+7;5个二氧化硫分子; MO4+;( 3) H+、 Na+、 SO42-、 H2O;纯净物。 试题分析:( 1) a米饭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糖类,为了使营养均衡,应该增加的食物是蔬菜,以补充维生素; b在厨房用到的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铁锅; c在某活动中,小明同学不小心被蚂蚁咬了(蚂蚁毒液呈酸性),很痒,用食醋涂抹可以减轻痛苦的;( 2) 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印刷不清楚,小明根据上下文了解到该物质是一种常见的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13、推测其化学式 H2SO4; ,高锰酸钾中 Mn元素化合价为 +7价; 5SO2中 “5”的含义是 5个二氧化硫分子; 由题中的叙述可知 KMnO4溶液呈现的紫红色可能是由 MO4+离子表现出来的 ;( 3)依据题中的判断:溶液 A为硫酸钠和硫酸的混合液,故溶液中一定存在粒子有: )H+、 Na+、 SO42-、 H2O; 白色固体 B是碳酸钡,属于纯净物 考点:化学与生活、物质成分的推断 以下是某同学进行的两个实验探究 实验一: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 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 A、 B、 C,并设计了如下流程: ( 1) A、 B、 C三种

14、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金属 C是 ,操作 a的名称是 。 ( 3)已知 A的硫酸盐中 A元素显 +2价,请写出步骤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二:研究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步骤: 实验前需对镁条进行打磨,目的是 检查图 1装置的气密性。 将镁条放入锥形瓶中,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全部压入锥形瓶中,使之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观察注射器活塞运动变化情况,绘制出注射器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变化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 2所示。则 t1 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 t2 t3时间内注射器内气体体积逐渐减少的原因 。 答案:实验一:( 1) A

15、 B C ;( 2) 银( Ag);结晶;( 3) Mn+H2SO4 = MnSO4+H2;实验二 ( 1)去除镁条表面的氧化物薄膜; Mg+ 2HCl= MgCl2 + H2;稀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反应停止后温度降低,气体的体积减小。 试题分析:实验一:由题中的转化图可以知道( 1) A、 B、 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B C ;因为回收贵重金属,故金属 C为银;操作 a溶液中得到溶质,所以名称是结晶;( 3)已知 A的硫酸盐中 A元素显 +2价,步骤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H2SO4 = MnSO4+H2;实验二:( 1)实验前需对镁条进行打磨,目的是去

16、除镁条表面的氧化物薄膜; 将镁条放入锥 形瓶中,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全部压入锥形瓶中,使之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 2HCl= MgCl2 + H2;( 4) t1 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稀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t2 t3时间内注射器内气体体积逐渐减少的原因反应停止后温度降低,气体的体积减小。 考点:物质的分离、金属活动性顺序、 实验室有一瓶保存不当的试剂(如右图所示),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 “Na”和 “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华等几位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这瓶试剂溶质是什么? 【交流研讨】根

17、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 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 NaCl、 NaOH、 Na2CO3、NaHCO3。 Na2CO3、 NaHCO3溶液都呈碱性。 NaCl溶液呈中性。 室温下( 20 )时, 4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 /g 36 109 215 9 6 【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上标注和上表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猜想与实验】 可能是 溶液; 可能是 NaOH溶液; 可能是 NaCl溶液。 ( 1)小亮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 ,滴到干燥的 p

18、H试纸上,测得 pH=11,他判断该溶液不可能是 ( 2)小强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步骤一: 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产生大量的气泡 猜想 正确。 步骤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步骤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 【质疑】小华则不同意小强的观点,认为溶液中有 Na2CO3还可能有 NaOH。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并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既含Na2CO3,又含有NaOH 步骤二:向上述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 色 【反 思】 NaOH溶液会因接触空气而变质,

19、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交流研讨】 A 【得出结论】 NaHCO3 【猜想与实验】 Na2CO3 ;( 1) NaCl ( 2)步骤一: 稀盐酸或稀硫酸溶液(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步骤二: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质疑】步骤一: BaCl2溶液或 CaCl2溶液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步骤二: 红 ; 【反思】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试题分析:【交流研讨】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阳离子为氢离子的酸;【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上标注和上表溶解度数据判断,这

20、瓶试剂不可能是是碳酸氢钠,因为其溶解度为 9 6,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达到 10%;依据初中常见的含钠化合物【猜想与实验】 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1)小亮用洁净的玻 璃棒蘸取该溶液 ,滴到干燥的 pH试纸上,测得 pH=11,判断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因为氯化钠溶液显中性;( 2)小强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一: 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酸溶液,步骤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 ,出现石灰水变浑浊 的现象,证明猜想 正确。步骤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质疑】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向其

21、中滴加足量的 BaCl2溶液或 CaCl2溶液并过滤,步骤二:向上述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酚酞变红色,溶液中既含Na2CO3,又含有 NaOH; 【反思】 NaOH溶液会因接触空气而变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考点 :酸、碱、盐的性质 推断题 A、 B、 C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 ( 1) A物质的化学式是 , B物质的俗称是 。 ( 2)向 A的块状固体上滴加水,观察到大量的水蒸气产生,该现象说明 。 ( 3)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 ( 4)反应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

22、(填 “改变 ”或 “不改变 ”) 答案:( 1) CaO; 熟石灰或消石灰 ( 2)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 3) CO2 + Ca(OH) 2 = CaCO3 + H2O( 4) 复分解反应;不改变 试题分析:由 A、 B、 C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由题中 C转化为 A时的反应条件是高温可知 C为碳酸钙,故( 1) A物质的化学式是 CaO, B物质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 2)向 A的块状固体上滴加水,观察到大量的水蒸气产生,该现象说明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3)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CO2 + Ca(OH) 2 = CaCO3 + H2O;( 4)反应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考点:碳酸钙、氢氧化钙、氧化钙之间的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