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33323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年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年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年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年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20世纪初期,先进的中国人曾提出 “以俄为师 ”。这里的 “俄 ”是指 A沙俄 B苏俄 C苏联 D俄罗斯 答案: B 关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 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 都实行 “大国一致 ”原则 都曾成为大国利益的工具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答案: C 1971年,尼克松宣称:

2、 “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 ”这表明 A美国与西欧国家的盟友关系严重恶化 B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C欧元的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 答案: B 美国商业周刊曾把美国在 20世纪 90年代经济长达 10年的持续增长称之为 “新经济的胜利 ”, “新经济 ”的概念由 此问世。今天, “新经济 ”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其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是 A农业 B信息技术产业 C工业 D重工业 答案: B 意大利参加欧洲共同体的目的是 实现区域内商品自由流通 实现区域内货币统一 提高国际地位 提高科技水平 A B C D 答

3、案: D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是 A以美日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 B以美苏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 C美国、西欧和日本相互竞争的格局 D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 答案: C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C 最早摆脱苏联模式而探索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A南斯拉夫 B匈牙利 C波兰 D捷克斯洛伐克 答案: A 右图中牙医(赫鲁晓夫)对病人说:

4、“This hurt me more than it hurts you!”根据所学知识判 断,图片反映的事情应该发生于 A北约成立后 B朝鲜战争后 C古巴导弹危机后 D德国分裂后 答案: C 促进新加坡和韩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主要有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 重视道德教育 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 A B C D 答案: A 印度、伊拉克、伊朗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人口压力、粮食短缺、经济单一 B人口压力、边界争端、教派纷争 C教派纷争、边界争端、市场狭隘 D粮食短缺、经济单一、市场狭隘 答案: B 回顾近 200年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具有这些作用的因素有

5、科学技术的发展 经济力量的消长 军事实力的变化 重大国际组织的建立 A B C D 答案: D “福利国家 ”的概念源于 19世纪中期的欧洲。现代福利国家则是 20世纪的产物,它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所能享有的最低收人、经济安全以及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下列关于福利国家的表述,正确的有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是财富分配不均 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二战后,世界上所有国家普遍推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推行 “福利国家 ”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对 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概述不准

6、确的是 A吸取两次大战教训,成功避免了战争 B社会主义运动有曲折、有发展 C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取得巨大进步 D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瓦解 答案: A 右图是 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三个主要国家,这三国是 A美国、英国、法国 B英国、法国、苏联 C美国、中国、苏联 D美国、英国、苏联 答案: D 1940年,纳粹德国在奥斯维辛建立了集监禁、劳役和屠杀为一体的集中营群。现在该遗址已被辟为纪念馆,目的是向人们警示 犹太人和波兰人被无辜屠杀的灾难 麦卡锡主义造成的后果 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后果 恐怖主义造成的惨剧 A B C D 答案: B 第二

7、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反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A发动阿拉曼战役 B召开德黑兰会议 C发表大西洋宪章 D登陆西西里岛 答案: B 以下关于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 B C D 答案: C 1919年 3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成立的基础是 A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了第二国际的 破产 D在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下各国共产党纷纷成立 答案: D 右

8、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柱状图,引起图中指标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第一世界大战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经济体制 答案: D 1913年的沙俄和 1937年的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下图所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D 这是苏联时期的一段笑话:某农民在河里抓到一条大鱼,高兴地跑回家里对妻子说: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妻子说: “没有油啊! ”“那就煮! ”, “没锅! ”“那就烤! ”

9、“没柴 !”农民气坏了,把鱼扔进了河里。那鱼在水面划了个圈,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 “斯大林万岁! ”该笑话讽刺的是斯大林时期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答案: C 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它说明了 A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 B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 C会议讨论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 D法国政府有意拉拢这些国家 答案: B 2009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开

10、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答案: A 1932年,罗斯福击败在任总统胡佛当选为新一届美国总统,主要因为他 A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B是无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 C让美国人民看到了度过危机的希望 D有良好的口才,能打动选民 答案: C 1951年,美英等国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中国、朝鲜、越南被排除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该和约的签订违反了 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答案: A 1942年初, 26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并发表宣言,宣言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其余 22国按国名的英文字母依次排列。这段材

11、料反映的问题是 美国操纵大会的进程 反法西斯力量实现了团结 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中国抗战得到了国际的承认 A B C D 答案: C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对英国首相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个名字,丘吉尔脱口而出: “The Unnecessary War(不必要的战争)! ”他认为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当,致使德、意、日侵略势力迅速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B绥靖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C英法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负有责任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是法西斯德、意、日 答案: B 20

12、世纪 30年代英法等国对德日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下列事件未体现该政策的是 A慕尼黑阴谋 B “九一八 ”事变 C西班牙内战 D不列颠之战 答案: D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 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 “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 “二二六 ”兵变 答案: A 20世纪 30年代,美国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苏联修建第聂伯河水电站,两大水利工程在防洪、航运、发

13、电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苏两大水利工程得以建立的共同原因是 A国内拥有大量剩余物资 B国家投资进行工程建设 C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D计划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 B 简答题 (12分 ) 地缘理论启示我们,在研究我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时,必须高度重视与我国紧密联系的东北亚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鲜形势图(两幅)与 “三八线 ”(北纬 38度线)标志 材料一表明, “二战 ”后的朝鲜历史与 “三八线 ”紧密相关。请以 “三八线 ”为关键词,概述 19451953 年朝鲜半岛的历史。 (6分 ) 材料二 日本在战败的废墟上崛起,成为战后东亚发展进程中的 “头雁 ”,其发展模式

14、和经济成就对东亚国家和地区有很大影响。(据北京大学出版社版世界文明史下册) (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 20世纪 60年代末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并指出 “二战 ”后日本迅速崛起的政治原因。 (6分 ) 答案: (1)( 6分) 1945年 ”二战 ”结束后,以 “三八线 ”为界,美军占领朝鲜南部,苏军占领北部。( 2分) 1948年, “三八线 ”南部建立大韩民国,北部建立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朝鲜分裂。( 2分)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军出兵朝 鲜,一度越过 “三八线 ”,将战火烧至中朝边境。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将美军赶到 “三八线 ”一带。 1953年,朝鲜停战

15、协定签订。 (2分 ) (2)( 6分)经济地位: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分 ) 政治原因;“二战 ”后,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革,制定了放弃战争的和平宪法;得到美国的扶持。 (4分 ) (18分 )法德关系对欧洲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各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源成为发展最主要的动力。当时的世界,煤炭和钢铁是最主要的工业材料,而法德 边境富饶的煤铁资源成为两国百年恩仇的根源。 双方都急需彼此的资源以生产更多的钢材,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 摘自史海法德百年恩仇 材料二 二战使欧洲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并几乎使世界文明遭到

16、毁灭。法德两国有识的政治家开始反思,在逝去的历史里,法德多次想靠挤压对手而谋求自身的发展;在战后欧洲亟需同心协力进行重建之际,原来的想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与此同时,二战结束后美苏使欧洲也成为冷战战场,这使法德感到没有自主权和安全感, “欧洲自主 ”的要求日益提上日程。一些舆论呼吁两国必需走出冤冤 相报的怪圈。 摘自史海法德百年恩仇 材料三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 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辖之下 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 1950 年法国外长舒曼的舒曼计划

17、 材料四 19511993 年法、德 GDP 增长情况图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在欧洲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 2分)凡尔赛和约有关法德两国资源的规定有哪些?( 4分) 根 据材料一、二,概括法德走向联合的原因。( 6分) 据材料三指出,舒曼为结束法德百年冲突提出的战略直接推动了欧洲哪一个组织的建立 他认为这对未来法德关系会有怎样的影响? (2分 ) 结合材料三、四分析,法德关系的改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答案: (1) 法国力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2分)德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萨尔煤矿区交给国际联盟代管 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4分 ) (2)

18、双方都急需彼此的资源发展经济;两国战争的破坏留下的深刻教训;美苏使欧洲也成为冷战战场,法德没有 自主权和安全感;两国政治家的努力。 (任答 3点给 6分 ) (3) 欧洲煤钢联营共同体。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在物质上不可能发生战争。 (2分 ) (4) 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欧共体于 1967年成立;促进了法德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分) (22分 ) 当前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 19291933 年 “大萧条 ”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百年一遇,蔓延迅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29年 10月 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式的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纽约

19、股票市场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由此开始。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 40%,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 2/3,美、德、英、法共有 29 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 3000 多万,大量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据材料一,指出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归纳这场经济危机的表现。( 6分) 材料二 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这不仅将使美国纳税人每年节约数十亿美元,而且它能够使人们重新就业。其次,我们将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将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这将是 50年代建立高速公路网后最大规 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第三,新

20、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 美国总统奥巴马讲话( 2008年 12月 6日) 根据材料二,概括奥巴马政府振兴经济的措施。( 6分) 材料三 2009年 2月 28日,第 14届东盟峰会开幕,重点议题是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关注南半球发展的约 查韦斯指出: “东南亚国家联盟需要一个统一的经济刺激计划。必须接受严酷的事实,也就是说,要接受我们所有国家都受到了经济危机影响这个事实。各成员国必须放弃各自为政的做法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有免疫力,能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 德国之声中文网 材料三中提到的 “没有任何国家 能够在这

21、场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约 查韦斯为东盟各国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4分) 材料四 这场经济危机使人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流 ,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绝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 温家宝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结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各国应该如何应对危机。( 6 分) 答案: (1) 直接原因:纽约股市崩溃。( 1分)表现:工业生产下降,贸易减少,工厂倒闭,工人大批失业,小农大量破产。( 5分,一点 1分) (2) 措施:政府投资,刺激生产、消费;增加就业;节能改造,节约 支出。( 6分) (3) 原因: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 2分)建议:接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事实;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经济刺激计划。( 2分) (4)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大国家投入,增加就业,刺 激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把市场机制和国家调控结合起来;发展科技、产业创新等。(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