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33548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 “同祖同宗 ”、 “认祖归宗、 ”“寻根问祖 ”、 “叶落归根 ”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与之渊源对应正确的是( ) A夏、王位世袭制 B周、分封制 C周、宗法制 D唐、科举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从 “同祖同宗 ”、 “认祖归宗、 ”“寻根问祖 ”、 “叶落归根 ”这些词可理解到,它们都与 “祖 ”有关系,即血缘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古代中国的一项政治制度是西周的宗法制,答案:为 C。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主旨是在强调血缘关系,主要

2、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 “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 ”这一观点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给出了结论 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正常社会发展应该是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 A项提出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冲击封建土地制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 B项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社会发展方向, C项反映了妇女地位的题干,也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只有 D反映 了洪秀全重建封建等级制度,是历史倒退,所以答案:为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 “偏离轨道 ”内涵。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有关南京的叙述正确的有 太平天国在此建都 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1912年中华民国在此定都 南京的解放,标志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意,主要考查史实,联系所学可知,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没有南京, 错。其它各个小项都符合史实, 都对。答案:为 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史实,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 “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

4、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 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黄花岗起义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答案: B 试题 分析:注意材料中 “武昌 ”“推倒万恶之政府 ”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发生于广州,北伐军也从广东出发, A和 C排除。 D项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南昌,排除。答案:为 B。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很简单,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所给关键信息,联系史实,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和识记能力。 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 “大世界 ”的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

5、其大门上帖了幅对联; “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 ”其中 “亡羊 ”喻指( )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 “二十一条 ”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所给时间 1919 年。 A项发生于 1901年,排除。 B项事件发生于 1912年,排除。 C项发生于 1915年,也不符题干要求,巴黎和会于1919年召开,无视中国的正常主权要求,激起五四爱国运动,答案:为 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各个选项相关史实的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20世纪的

6、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个国耻。这里的 “国耻 ”应是 ( ) A清政府甲午战争失败 B八国联军侵华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中日签订 “二十一条 ”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所提供的史实可知,此事发生于 20世纪,并且与紫禁城内的太和殿有关系,甲午战争发生于 1894年,排除 A。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但和紫禁城太和殿前没有关系,排除 C。 1915年中日签订 “二十一条 ”也是中国国耻,但和太和殿也没关系,排除。只有发生于 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侵略军攻入紫禁城,答案:为 B。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7、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盟军的参战 B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援 C敌后战场坚持抗战 D全民族抗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选项, A、 B、 C都只强调了抗日战争取胜的某一方面原因,抗日战争是一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自卫战争。所以全民族抗战是我们取胜的决定性因素,答案:为 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列宁说: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

8、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 “有战争 ”这个条件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是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其中 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是其根本原因,一战某种程度上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导致革命爆发,一战只是外部刺激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所以排除 A,C 和 D说法太绝对,答案:为 B。 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爆发背景的认识和理解

9、,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1980年 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 法扎奇提出的 “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 文革 这样可怕的事情 ”时指出 “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 ”。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并实践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联系史实,文革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左倾思想泛滥,导致民主法制被践踏,所以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首先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 “一国两制 ”均与题干没有关系,答案:为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点

10、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把选项和题干主旨密切结合。 凌青诗作: “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诗中未涉及的历史事件( ) A虎门销烟 B签订南京条约 C签订马关条约 D香港回归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意,联系所学史实, “粤海销烟 ”指虎门销烟, “港岛易英徽 ”指签订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 “前仇旧恨今尽雪 ”指香港回归,诗中未涉及的是马关条约,答案:为 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诗作的含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两次

11、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 “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欧洲政治家们得出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 )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社会动乱 C二战后欧洲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D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 “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 实际上强调的是外界对欧洲的威胁或控制。 A和 B阐述的是欧洲本身的情况,都不涉及外界的控制,排除。就 D项阐述的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这一现 象而言,欧洲也是其加强过程中的主要助推力,欧洲没有收到外界控制,所以答案:为 C。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点评:此

12、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后整个世界局势的变化的认识和掌握,考查的是分析和理解能力。 当今世界一方面出现韩、朝对话,东西德合并和台海关系的改善,另一方面中东局势恶化、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爆发。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当今世界 ( ) A两极格局的结束 B美国试图建立 “单极 ”世界 C地区动荡加剧 D和平趋势加强和地区性动荡加剧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列举了各方关系改善和各方关系紧张的两方面事例,要求全面分析这些现象说明的问题, A项只能说明世界局势趋于和平,但不能解释题干关于中东局势恶化等现象,排除 A。 B项只能挑起动荡,和题干中和平没有关系。 C项也只是阐述了动荡问题,只有 D项全面阐

13、述了题干所表达的两方面的趋势,答案:为 D。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解题关键是全面看问题,避免以偏概全。 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出口情况见下表 年份 1840年 1860年 1870年 数量(万吨) 1.90 5.51 10.00 这一现象表明: ( ) 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扩大 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表格和选项,不能仅从茶叶一项商品断言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扩大,排除 。茶叶也不等于全部中国商品,排除 。从表格看,中国茶叶出口量猛增,特定时间是鸦片战争后,基于此可

14、判断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以及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正确,答案:为 A。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由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不能以偏概全。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 “协定关税 ”;甲午战后日本提出 “在华设厂 ”,其共同点是 ( )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 “协定关税 ”是为商品输出服务, “在华设厂 ”是资本输出的典型表现,都不是题干要求的共同点,排除 A和 B。世界市场是在 19

15、世纪60、 70年代初步形成的,甲午战后日本提出 “在华设厂 ”是在 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的,所以其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没有关系,题干是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答案:为 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特点的认识和理解,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含义。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 阿诺斯认为 “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 )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

16、法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强调了中国文明的统一性与连续性,首先排除 C和 D,这两项制度在秦朝建立后就基本废除了,尤其是分封制,宗法制的影响虽然还深远,但对中央政治权力的分配不起支配作用。 A项制度总的来说消极影响更大一些,排除。而 B项的中央集权制从秦朝形成后,延续了 2000多年,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答案:为 B。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的理解和认识,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 解能力。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17、)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上强调了平民子弟可以通过读书进入上层社会,根据这一特点,联系所学史实,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具有 “学而优则仕 ”的特点, A、 B、 C三项选官制度是以家世门第、品行等为标准的,与题干描述特点不符,答案:为 D。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 “它 ”是指( ) A西汉中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宋

18、代二府三司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注意理解其主旨,这种制度有两个特点,一是排除个人丞相专断、威胁皇权;二是增强施政的合理性,提高效率。分析选项,只有三省六部制使丞相权力一分为三,决策、审核、实施分权制衡,一 定程度上实现了皇权下的民主,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答案:为 B。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三省六部制度的认识理解,考查学生依据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的星星;也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官员人浮于事 B宋代科举考试的发展 C宋代强化中央集权

19、D宋代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 “官员多如天上的星星 ”指的是宋代官员队伍庞大,联系史实, “目不见官 ”实际上指的是宋代官员权力缩水,分析选项, A、 B、 C三项都不能全面反映题干的两重含义,宋代最高统治者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大量选用官员,以达到分权的目的,每位官员所掌握的权力有限,即 “目不见官 ”,答案:为 C。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强化中央集权措施和影响的认识理解。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 到宋朝便不 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

20、前无坐处,一坐群站, 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答案: C 试题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自产生之日起,便存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题干所述实际上表述了君权强化、相权削弱的趋势和特点, A项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面, B项犯了片面看问题的错误, D项与题干无关,答案:为 C。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点评 :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所述现象的本质内涵,考查的是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

21、容自己的工作: “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展示的是军机大臣的工作特点,即模式化处理,这种模式是皇帝的模式,材料不能说明 B,清朝没有宰相,排除 B、 C。 D项表述是对材料现象的深入观察和分析,表述的是材料现象的本质,和题意要求的 “直接说明了 ”什么不符,答案:为 A。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

22、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军机处工作特点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激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 ”这表明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族性格 B经济条件 C政体形式 D地 理环境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特殊强调了大海的作用, “大海 ”不属于民主性格范畴,也不属于经济和整体形式范畴,只能说题干主旨是在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答案:为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含义,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 “参考文献 ”中列出了以下篇文章

23、(书籍 ): 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题干所列书籍中可知,其研究与地理环境、城邦制度、社会环境、民主政治有关,分析选项,题干没有涉及近代文明,排除 C。 A和 B只是强调了题干某一本书籍涉及的内容,并不全面,只有 D项全面反映了题干所涉及的所有书籍,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包括地理环境因素、城邦制 传

24、统、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等,答案:为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考查学生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条件的认识和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全面看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罗马帝国管辖其辽阔疆域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是 ( ) A实行民主政治制度 B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C普及推广罗马法律 D提高罗马军团的镇压力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罗马在由共和国发展为帝国的过程中,法律也随之发生变化。万民法的形成,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有效地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所以答案:为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

25、查学生对罗马法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 “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 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 ) A它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责任制内阁的高效运转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是考查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分析选项, A不符合法国情况, B属于德国史实,法国实行的是总统制而非责任内阁制,排除 D,实际上法国共和制之所以发展 70多年,是因为它适应了经济发展 要求,即政治制度适应了经济基础的要求,答案:为 C。 考点:

26、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 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

27、略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上强调了史观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过去英国史学家眼里,它不可能了侵略战争,排除 C。我国史学家从民主命运思考也不可能认为是文明冲突,排除 D。当今文明史观下,才认为是文明冲突,排除A。答案:为 B。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史观条件下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不同的文明史观的实质内涵。 综合题 近来,钓鱼岛事件影响持续发酵,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不禁让人回想起历史上的中日关系的曲曲折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人大 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

28、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 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 “尖阁 ”列岛 -钓鱼岛的历史。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 “无主地 ”,而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 (1)材料一的诗写于哪一年 (2分 )日本是在哪次战争后,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 4分) “春愁 ”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 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分 ) 材料三: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 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 常规

29、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 反人道罪,即在战争或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 ( 2)根据材料三所列的三种战争罪类型,指出日本在 1931年至 1945年侵华期间犯有哪几条罪行,并各举一例说明。( 6分) 材料四: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 下印度 罗斯福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其重大意义。( 8分) 答案: (1)1896年。 (2分 )甲午战争( 2分) 马关条约 (2分 )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或爱国之情。 (2

30、分 ); (2)反和平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分)常规战争罪:南京大屠杀;( 2分)反人道罪:细菌战、毒气战。( 2分); (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2分)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或者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2分);( 4) 是中国人民在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 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或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或答中国收回了台湾,或答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任答出两点即得 4分

31、) 试题分析: (1)注意材料一中 “去年今日割台湾 ”,联系史实,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日本在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割占台湾,由此可回答前两小问。从“四百万人同一哭 ”等可体会其悲愤和爱国情感。 (2)结合材料三所列罪行,对照日本在中国的 行径,三种罪行日本都犯了,可联系史实举例。如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等。 (3)回答原因要注意全面看问题,既看到中国人民的巨大作用,也要看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作用。回答其重大意义要把这次胜利放到整个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史中衡量,从而全面阐述其意义,如它是中国人民在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等。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

32、多极化趋势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学生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解答时要注意全面看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二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 “这些原则 ”是指什么? (2分) 20世纪 50年代,周恩来在此原则下,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动?

33、 (4分 ) (2)材料二的照片中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 2分)此事 有何重大意义?( 4分)第二年,我国在外交方面又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2分 ) 答案: (1)这些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分 );活动:参加日内瓦会议( 2分)万隆会议。 (2分 ); (2)原因: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分 );重大意义: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4分 );重大成就:中美关系缓和及中日邦交正常化。 (2分 ) 试题分析: (1) 从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强弱,不论其制度,可以和平共处

34、。各国人民有权选择 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受其他国家干涉 ”等描述,应该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小问可依据史实回答,如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等。(2)此问主要联系教材所学,其大笑的原因是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回答意义可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国对中国的孤立政策等方面考虑。第二年即1972年取得的成就包括中日邦交正常化等。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点评:此题以现代中国的外交为核心,考查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成就等,既有史实的考查,也包括分析概况等能力方面的考查。 古代中华文明灿烂辉煌、长期领先于世界,较少受到世界其它文 明的影响;近代中国不断受到列强的侵略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也逐步接

35、受世界先进文明;现代中国更是与世界融为一体、密不可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 1)分别以秦朝和雅典城邦的重要制度说明古代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 8分) ( 2)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受到哪些世界因素的影响?( 6分) ( 3)新中国哪些外交成就可以说明中国融入世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4分 ) 答案: (1)秦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严酷的法律、及选拔考核官吏的制度(任答两 点即得 2分);雅典城邦民主制:( 2分)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及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

36、任答两点即得 2分); ( 2)中国的一批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 “以俄为师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行动受到共产国际(或苏俄)的帮助和指导; 中国抗日战争受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或苏、美等)的援助; 国共谈判受到美国的倡议,解放战争及新中国的成立发生在两极格局的大背景下等(每点 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 6分) (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国际社会承认; 中美、中日建交,及许多西方国家与我国建交; 2001年中国加入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条约等积极反恐;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每

37、点 2分,任答出两点即可得 4分)。 试题分析:( 1)解答此问需联系史实,中国秦朝的典型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雅典是典型的城邦民主制。再联系教材史实说明秦朝的专制、集权特点和雅典的民主特点。如秦朝的皇帝制度,雅典的公民大会等。( 2)此问给出了时间限定,即五四运动后的新民主主义时期,答题内容范围限定是世 界因素的影响,联系史实回答,如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抗日战争受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或苏、美等)的援助等。( 3)此问也主要是答史实,如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说明中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 考点:古代中国、希腊政治文明;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现代中国的外交。 点评:此题时间跨度大,涉及的考点众多,如古代中国、希腊政治文明,近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等。综合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概况能力、理解能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