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北京北信附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3832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北京北信附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届北京北信附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届北京北信附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届北京北信附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届北京北信附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北京北信附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墨子 告子载: “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初期分封制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末王室衰微 D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有 “诸侯 ”、 “天子 ”的称谓,说明当时存在分封制,由于材料中又有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等诸侯不朝天子的惩罚措施,应该体现的是分封制初期或者是盛行时候的情况,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柏拉图、孔子和亚里士多德 A都对

2、自然科学有较深的研究 B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推崇 C都曾提出了有关中庸的思想 D都是著名老师并收徒讲学 答案: D 试题分析:三个人物都是思想家,所以对自然科学应该都没有什么研究,所以A错误;孔子在春秋时期是不被统治者推崇的,故 B排除;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提出过中庸思想,但是柏拉图没有提出过,所以 C错误;三者都是教育家,都曾收徒讲学,所以 D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孔子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比较。 马丁 路德说: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集

3、中体现了马丁 路德的哪一主张 A教权高于王权 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 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 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 “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看出,这里的意思是世俗权力可以管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等任何教职人员,也就等 于主张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该大于或者高于教权。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相同点是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反对教皇权威 主张 “先定论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加尔文和路德虽然处在不同的国家进

4、行了宗教改革,但是其一些主张还是有相似之处的,比如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反对教皇权威等,但是在改革中,加尔文曾经提出过 “先定论 ”,而路德则没有提出过,所以排除掉 ,选择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和影响不包括 A统一了宗教信仰 B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发展 D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欧洲的宗教改革使得基督教在原来分裂为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基础上,又有了新教的这一新的分支,而新教又分为路德教、加尔文教等,所以不能说是统一了宗教信仰, A符合题意; BCD都

5、是符合史实的。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马克思说 (阿里统治下的 )埃及是 “当时奥斯曼帝国的惟一有生命力部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埃及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民族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资本主义发展 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海上强国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埃及通过阿里改革建立中央集权,建立近代工业,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埃及成为亚非最早开始近代化的国家;增强了军事实力,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事实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

6、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选择 B。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影响。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品种繁多,以下我国陶瓷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珐琅彩 五彩瓷 青花瓷 白瓷 青瓷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最早出现的瓷器是青瓷,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白瓷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青花瓷开始盛行于元代;五彩瓷器成熟于明代;珐琅彩则是在清代出现;所以选择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制瓷业。 “锦上添花 ”、 “丝丝入扣 ”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丝绸产品远销欧洲 B唐代

7、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D清朝官营手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丝绸产品远销欧洲是在汉朝,不是在商周时期,故排除 A;黄道婆不是唐代人,而是元朝人 ,所以 B不符合史实,排除;明清时期由于私营手工业的技术进步,导致官营手工业不再居于主导地位,已经被私营手工业超过,所以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D;只有 D符合史实,也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及其地位。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A实行币制改革 B从外国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C政府大力扶持 D通过对外掠夺加速资本积累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目的限定词是

8、“显著特征 ”。 “显著 ”也就是这是其他国家很一般的,而就是日本所特别的。明治维新期间,针对日本资本主义相对薄弱的状况,日本先是由政府投资兴办了一些近代工业,如铁路、矿山、机器制造等,后来,政府又把大量的国有企业优惠甚至无偿的转让给资本家,所以 C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殖产兴业。 19世纪 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 “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 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 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 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世纪 70年代日本正进行明治维新,所以 A正确;当时的明治维新是以西方文化作

9、为自己效仿和学习的对象,所以 B错误, C也不对;因为当时日本刚刚开始明治维新,所以还不能说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所以 D不符合史实。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影响。 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有着诸多相同之处 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 走上独裁道路 主持政局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内外措施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三个人在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都充当了领袖,而在暴力革命中的领袖当然会具备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华盛顿没有走上独裁道路,所以不是三者的共性;三者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当然就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三者都曾经担任自己国家的执

10、政者,且都采取过性质有效的措施,所以 C正确。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克伦威尔、华盛顿和拿破仑。 亚里士多德说, “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 ”“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 ”。孔子下列言论与之类似的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讲中庸之道,选项中的 B符合题意。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指如果有质朴而欠文雅,则显得粗俗;如果有文雅而无质朴,就给人以做作的感觉;所以主张要掌握一定的度,意即中庸。故选 B 。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

11、争鸣 孔子。 柏拉图心目中理想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是 A公民推选出来的贤士 B战场上克敌制胜的勇士 C仁慈而有权威的贵族 D富于理性和智慧的学者 答案: D 试题分析 :这一题考基础知识的记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所以他设想的理想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是富于智慧和理性的学者,选择 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人文思想 柏拉图;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古代东西方先哲 柏拉图。 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 ”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

12、度 B理念论 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 答案: B 试题分析:乌托邦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有时它也被用来描写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题目所示的古希腊哲学家一定是个设想了理想社会的人,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这人是柏拉图,所以其另一个重要思想就是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人文思想 柏拉图;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古代东西方先哲 柏拉图。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雅典的梭伦改革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进步影响,它们共同特点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推进了民主进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秦朝的郡县制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雅

13、典的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就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所以说二者的相同特点是打破了世袭特权。 A不符合梭伦改革, BD不符合郡县制,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与梭伦改革比较。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 “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这一评价主要是指 A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 B汉代实行察举制 C重用侍从以削弱相权 D汉初郡国并行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 “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 ”可知是既有周朝的制度也有秦朝的制度, “有意于矫前世之弊 ”指汉朝矫正秦朝之弊,结合上述所有的信息可以知道作者认为汉朝实行分封制是在矫正

14、秦朝郡县制的弊端,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初郡国并行制。 下图描绘了中国古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铁器开始使用 B注重精耕细作 C牛耕尚未推广 D仍旧刀耕火种 答案: B 试题分析:农民用的四尺钉耙属于铁器,但是不能根据这就说是开始使用,所以排除 A;材料没有体现牛耕,所以更谈不上是否推广,排除 C;农民已经使用铁制农具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以早已不再是刀耕火种,所以 D也不对;农民用四尺钉耙在疏松土地,所以可以表明注重精耕细作,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农具的改进。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

15、评价道: “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 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 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 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 C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 D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 “风俗 ”、 “汴京城内及近郊 ”、 “清明时节 ”等信息可以知道作者所说的中国名画是指宋代的清明上河图,由此去看选项, B项不该出现,因为 B 项中的 “机房 ”、 “机工 ”等显示反映的是明

16、朝时候的资本主义萌芽,不符合题目中的时间,故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 “名片 ”: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 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材料所提三张 “名片 ”所指的物品来看,都是手工业和农产品,所以它们能表明中国的自然经济长时间没有突破,也能表明中国的手工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所以 符合题意;但是没法表明中西方的交流不畅,相反正是因

17、为交流顺畅,才能出现中国的 “名片 ”,另外材料只提供了中国商品收到外国的欢迎,并不能表明中国外贸的出超地位,所以排除 。 考点:古达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中外贸易中的手工业品。 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 这一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 D丞相权力日渐削弱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 “皇帝为丞相起 ”、 “君臣皆坐 ”、 “宋乃立 ”、 “元乃跪 |等信息看出上朝时大臣的姿势变化,而与此同时皇帝的姿势则一直没有变,是坐

18、着,所以看出君臣关系中君的地位相对不断提高,而臣子的地位相对不断降低,故选择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君权不断加强。 西欧有一句名谚: “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中的说法和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出 “中国人的头 ”是指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阿拉伯人的口 ”指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

19、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法兰西人的手 ”指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所以只有 B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艺 主要科技成就 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王安石变法解决 “积贫 ”的指导思想是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青苗法 免役法 保甲法 方田均税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青苗法、免疫法和方田均税法都是王安石变法中的解决财政危机的措施,符合题目中解决 “积贫 ”的指导思想;而保甲法属于军事方面的措施,与财政无关,所以排除掉 ,正确答案:为 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内容。 希腊哲学家

20、普罗塔哥拉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以下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 B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 C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 D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 答案: B 试题分析: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所说的言论实际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强调人的主观感受;选项 B的观点也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说法,强调主观感受,所以二者极其相似,正确答案:为 B;其余选项与此不同,所以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程朱理学 阳明心学。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

21、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 “公民 ”到治 “万民 ” C不断健 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所说的古代雅典政治发展进程中,民主的范围是所有公民,但是公民不包括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所以 AD不符合这一史实。故错误; B是说的古代罗马法律发展进程中的事情,所以也不符合题意,排除 B,只有 C反映了三人改革中的共同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进程的特点。 综合题 梭伦 “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 ”,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

22、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 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6分) (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6分) 材料二 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废除传统的 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 10个新的地区,形成 10个行政区。由每一个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 30岁以上的公民 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会议。由

23、于有不得连任的规定,城邦中的公民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机会参加五百人会议。 摘编自马克 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 3)根据材料归纳,产生五百人会议的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提供了哪些借鉴?( 6分) 答案: ( 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 ( 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 ( 3)借鉴:抽签选举 制,比例代表制,任期制。 试题分析: (1)弊端:从材料一中 “他们的奴隶地位 ”、 “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这些信息可以得知雅典寡头政治的弊端是平民受到奴役和

24、缺乏政治参与权。危机:这一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实际上是在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回忆所学知识不难想到:这弊端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 ( 2)这一题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梭伦改革方面有关针对公民中的平民的措施,有关经济方面的措施如:颁布解负令,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有关政治方面参政权的问题, 如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等的设置。 ( 3)根据材料中的 “由每一个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 30 岁以上的公民 50 人,组成一个五百人会议 ”可以知道值得借鉴的地方是抽签选举和比例代表制;根据材料中的 “有不得连任的规定,城邦中的公民每

25、个人都有很大的机会参加五百人会议 ”说明代表是有一定的任职期限的。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克里斯提尼改革。 中国的政治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历经变化。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 。 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 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

26、制度十六讲 ( 1)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 6分)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 “制度的重新建构 ”。( 6分) 材料二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 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 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 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 2)依据材料,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 2 分)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中两种模式( 6分) 答案: ( 1)趋势: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2分 )原因:周王室与诸侯间的血缘纽带日渐疏远。 (2分 )建构:建立君主

27、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 (世卿世禄制 )向官僚制转变。 (2分 )(答出一点得 2分 ) ( 2)( 8分)宰相相互牵制、监督; (1分 )在正式体制外设非正式机构。 (1分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相互牵制、监督;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答出一点得 2分,)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学生回答 “中外朝制度 ”亦可 )。(1 分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 (1 分 ) 试题分析:( 1)趋势: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一来回答,所以需要认真在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根据 “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

28、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 ”即可得出答案:。原因:从材料中的 “随着世代的交替 ,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 ”即可得出答案:。说明:题目要求结合 “战国时期的历史 ”实际是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这就需要结合宗法制和分封制瓦解的史实,来思考战国时期在政治制度方面的相关史实来回答即可。 ( 2)模式: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来回答,所以直接从材料二寻找相关有效信息即可回答,从材料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 “ 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 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 ”答案:自然得出了。说明:要求结合史实来回答,所以就需要将必修一所学的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中央分权辅政的史实根据上一问的两种模式分类回答。

29、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演变。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面向 21世纪的科技 (1)概述材料一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6分 ) 材料二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 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 (玉米 ),到鸦片战争前 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 l

30、8 世纪中叶到 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年 (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玉米的传入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指出玉米能传入中国的主要外部因素。 (8分 ) 答案: ( 1)火药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推翻封建制度;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 2)影响: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食物结构;缓解了当时中国的粮食压力 。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因素: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试题分析:( 1)这一题材料给提供的是中国三大发明是什么,但是要回答作用,需要学生结合所学

3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外传及欧洲封建社会末期对中国发明的学习与运用所带来的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需要将三大发明分别去写其积极作用,关键要将其与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变联系起来。 ( 2)影响: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二概括,所以需要先提取有效信息,如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 ”、 “大大缓解了 l8 世纪中叶到 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 据此在进行概括即可。外部因素: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所学世界史中的新航路开辟以及随之而来的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即可得知正确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三大发明对欧洲的积极作用;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作物新品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